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SSR标记技术在甜瓜杂交种纯度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两个甜瓜杂交品种(系) ‘东方蜜1号’和‘01231’及其亲本为材料, 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杂种与其双亲之间扩增谱带的多态性, 以甄别真假杂种。所试验的23对SSR引物中有8对引物分别在两个甜瓜杂交种和其双亲之间存在扩增多态性, 表现为: 多数SSR引物对自交系的扩增只出现1条带,但部分引物在某些自交系中扩增出2条带, 杂交种条带均为父母本的互补型, 很适合做杂交种纯度鉴定。用引物M6 对‘东方蜜1号’和引物M17对‘01231’各100粒单种子进行SSR鉴定, 所测纯度分别为100%和96% , 与田间纯度99.6%和96.2%非常接近, 显示出SSR标记技术在甜瓜杂交种子纯度的室内快速检测中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采用性状离散特征描述、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及类平均聚类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板栗和锥栗种间杂交F_1代183个单株叶片表型及其光合生理等18个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8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6.51%~32.92%,其中叶柄长度、气孔导度等11个性状变异系数均在20%以上,显示其在F_1群体中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183个F_1代单株各性状值大多分布于双亲之间,且呈现出较好的连续性正态分布或偏态分布趋势;18个性状的中亲优势率为,其中叶片长度等7个性状表现为正向中亲优势,其余11个性状中亲优势值为负值;分别有2个和6个性状表现为正向和负向超亲优势,而其余10个性状未表现出超亲优势;18个性状中分别有85对和8对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和显著水平(P0.05);系统聚类将183个子代及其亲本在遗传距离2.33处划分为Ⅰ、Ⅱ、Ⅲ3大类群,在遗传距离1.2处,第Ⅱ、第Ⅲ类群又各自被划分为2个亚群,聚类结果反映出各类群的性状特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酿酒葡萄杂交后代果实品质性状遗传规律,为酿酒葡萄杂交育种亲本的科学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提高酿酒葡萄新品种选育效率。【方法】以‘威代尔’ב霞多丽’F_1代为试验材料,研究其成熟果实基本品质及果实不同部位不同酚类物质含量差异,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平均穗质量等8项指标组合传递力为60.72%~112.07%,品质性状分离较高,遗传倾向呈正态分布。其中平均穗质量变异系数最大,为48.85%,表现为较明显的超低亲遗传,平均穗质量和平均粒质量均呈趋小方向回归,pH表现为趋大方向回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广泛分离,含量为15.02%~25.65%;果形指数和pH的变异系数较小,分别为6.73%、9.38%。其F_1代可滴定酸含量超高亲遗传率为33.33%,表现为强的加性效应。F_1代果实不同部位中酚类物质呈连续变异,变异系数均较高,其中果皮中总酚含量优势率最高,且超高亲遗传率为14.31%,表现一定的超高亲遗传,但总酚含量在果肉中超高亲率为0.00%,超低亲率为79.05%,表现为一定的趋低化遗传;果肉中总酚和单宁含量遗传呈正态分布,但果肉中总酚含量为0.79~1.21 mg·g~(-1)的后代较多,呈低于双亲遗传,F_1代果肉中的单宁含量和黄烷醇含量优势率为正值,表现为一定的强亲效应。果皮中黄烷醇含量为0.74~13.34 mg·g~(-1),分离广泛,种子中黄烷醇含量为10.73 mg·g~(-1),分别比其亲本‘威代尔‘’霞多丽’高37.21%、83.11%;果实不同部位的总类黄酮含量均呈现趋低于双亲遗传。【结论】杂交后代酸糖含量呈现较广的分离,有趋向于高酸和低糖亲本的遗传趋势,双亲为绿色葡萄其后代均为绿色葡萄,果皮中总酚含量、果肉中单宁和黄烷醇含量优势率较高,表现为一定的强亲效应,可作为杂交育种中亲本选择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选育耐镉中国南瓜砧木种质资源,以3个耐镉南瓜砧木自交系、自交系两两杂交种F_1为试验材料,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在16 mg·L~(-1)Cd~(2+)处理下对6个杂种F_1及其亲本幼苗的生长发育及其不同器官中Cd~(2+)积累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60-3×041-1的幼苗株高、干质量及根系活力均高于双亲,112-2×360-3、360-3×112-2、041-1×112-2、112-2×041-1、041-1×360-3的幼苗根系活力低于双亲或单亲;360-3×041-1叶绿素相对含量显著高于双亲,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双亲,其他杂种F_1膜脂过氧化均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镉胁迫下,不同器官对Cd~(2+)的吸收能力表现为根茎叶,041-1×112-2、360-3×041-1幼苗的转移系数都在0.10以下,其中360-3×041-1的转移系数比父本显著降低77.78%。综上所述,360-3×041-1在幼苗生长及镉耐受性方面表现出超亲优势,可以作为耐镉砧木种质资源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中国甘蓝育成品种系谱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总结了1982-2012 年中国育成的结球甘蓝品种,对这些品种的系谱资料、亲本组成及 亲本选配规律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82-2012 年中国共报道育成甘蓝品种219 个,其中杂交种 183 个,占83.56%,尤其是近10 年来育成品种中杂交种占96.74%;扁球形品种最多,为108 个。对目前 亲本来源清楚的176 个杂交种的亲本组成进一步分析表明,176 个杂交种来自261 个直接亲本,可以追溯 到67 个中国地方品种和104 个国外引进品种。其中‘黑叶小平头’衍生品种最多(38 个),其次是‘北 京早熟’(27 个)。系谱分析发现亲本选配时不同地理来源或者植物学性状差异较大的两个亲本组配能够 表现较强的杂种优势,并结合国内育成的几个重要甘蓝主栽品种的亲本组配特点,探讨出在甘蓝品种育 种过程中亲本选择、配置组合上的规律和特点。绘制了‘黑叶小平头21-3’和‘北京早熟01-20’两个骨 干亲本的系谱图。  相似文献   

6.
以棉籽壳为主料,以杏鲍菇为研究对象,采用袋栽方法,测定了杏鲍菇在不同栽培阶段木质纤维素的降解、呼吸消耗和绝对生物学效率。结果表明:杏鲍菇降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能力较弱,降解木质素的能力较强;非木质纤维素主要在杏鲍菇菌丝生长阶段被利用,木质纤维素是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的主要碳源;在70d的栽培过程中,杏鲍菇培养基失重30.65%,呼吸消耗22.67%,绝对生物学效率(子实体生物量)7.98%;杏鲍菇菌渣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比棉籽壳高,具有重新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利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辣椒品种镇研20号杂交种子纯度进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从30对随机引物中筛选出的引物E2M5在亲本和杂交种中表现出明显的多态性;并对镇研20号杂交种进行纯度鉴定,其结果为95.5%,与田间鉴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人参与西洋参杂交F_1代及其亲本种子愈伤组织的氨基酸含量,以"福星1号"人参和"中农洋参1号"西洋参为试材,采用高效离子交换色谱法,测定了F_1代和双亲本3种材料愈伤组织的氨基酸含量,并分析了氨基酸组成的差异性。结果表明:F_1代及亲本愈伤组织中均含有17种氨基酸,F_1代愈伤组织氨基酸含量相对较高,其次为母本、父本;3种材料均以谷氨酸、天冬氨酸含量最高,F_1代不同种类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高于亲本,但不同种类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重与亲本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马铃薯杂种F_1单株的真实性,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H-027'ב陇薯6号'和‘H-027'ב陇薯7号'这2个马铃薯杂交组合F_1的优良单株进行鉴定。试验从87对SSR引物中筛选出3对适宜引物S7,S1 70和S174;用引物S7和S170从马铃薯‘H-027'ב陇薯6号'的杂种F_1的30个优良单株鉴定出25个真实杂交种单株;用引物S170和S174鉴定出‘H-027'ב陇薯7号'杂种F_1的14个优良单株均为真实杂交种。  相似文献   

10.
克里迈丁×本地早果实主要性状的遗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连续多年调查测定,克里迈丁×本地早的F_1代杂种果实在成熟期、果重、果形指数、果实色泽、品质、种子数和胚型等诸方面都表现出遗传性状的广泛分离现象,大多呈数量性状遗传,其中果重、果形指数、果色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性状大多接近亲本值或介于双亲之间。种子数偏多,与大多数杂交组合的后代趋势一致。单胚与多胚成1比2,说明多胚性并非简单地受单一显性基因控制。获得3个9月下旬成熟的特早熟单株,证明了利用克里迈丁这一早熟品种杂交获得特早熟变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多倍体无籽罗汉果及其亲本遗传背景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ISSR分子标记探讨多倍体无籽罗汉果及其亲本材料的遗传背景。结果发现:多倍体无籽罗汉果及其亲本的相似性系数为0.6399 ~ 0.8566,F1代与四倍体母本之间的平均相似性系数高于其与二倍体父本之间的相似性系数,说明子代从母本继承的遗传物质更多,遗传上倾向母本。且F1代与亲本之间的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大于或小于亲本之间,随亲本的组合和相应的F1代而定;结合聚类图和双变量主坐标分析,可知:基本上子代和母本排列并聚在一起,而且父本、母本、子代彼此之间距离相对较近地聚在一起;因此还是体现了“子似亲”的遗传现象。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日光温室基质袋式栽培番茄的施肥方案,以圣罗菲为试材,研究了4种施肥水平〔CK:经验型施肥量,F1:标准施肥量(参考以色列番茄营养液配方和施肥方案制定),F2:低于标准施肥量20%,F3:高于标准施肥量20%〕对基质袋培番茄的生长、产量、品质及养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F2处理的番茄植株长势较好、最粗壮,植株生物量和单株果实产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N肥和K肥的利用率亦高于其他处理,果实品质与其他施肥处理差异不显著,可以作为日光温室番茄基质袋培的推荐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3.
野鸢尾和射干属间杂交亲和性及杂种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晓颖  李卉  娄琦  郑洋 《园艺学报》2012,39(5):931-938
 以鸢尾科鸢尾属的野鸢尾(Iris dichotoma)和射干属的射干(Belamcanda chinensis)为试材,对其常规授粉后的结实性、花粉管行为及胚胎发育过程进行了观察,并对其杂种进行了形态学和根尖细胞染色体鉴定。结果表明:野鸢尾和射干属间杂交存在一定程度障碍,但仍具有良好的亲和性,且正、反交存在差异。以野鸢尾为母本与射干杂交时,部分花粉不萌发,或者花粉管在柱头或花粉粒上缠绕;不亲和障碍主要发生在受精前,结实率和有胚率分别为48.1%和69.3%。以射干为母本与野鸢尾杂交时,在珠孔端出现胚的解体现象,不亲和障碍主要发生在受精后,结实率和有胚率分别为87.9%和54.3%。所得杂种F1的株高、花冠幅、分蘖能力都介于野鸢尾和射干之间;杂种的花期和果期较亲本有所延长,叶宽大于亲本;根状茎、花形与野鸢尾相似;花色、雄蕊、花柱、果实和种子与亲本迥异。杂种根尖细胞染色体数与亲本相同,2n = 2x = 32,均为1B型,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相对保守,变异较小,且核型具有较高的对称性。  相似文献   

14.
试验测定了杂交兰亲本及其杂交F1代的POD、SOD、CAT的酶活性,并分析了EST和蛋白质的电泳图谱。结果表明:亲本及杂交F1代POD、SOD、CAT同工酶活性,母本的酶活性低于父本;F1代株系中POD、CAT的差异比较明显,SOD的差异较小。由EST电泳酶谱可知母本有3条明显的酶带,父本有2条酶带,F1代出现了丰富的变异,具有亲本酶带特征的F1代株系约占33.3%。通过亲本及杂交F1代蛋白质SDS-PAGE电泳表明,父本比母本多6条较弱的酶带,F1代中比母本多2条较弱谱带的占15.8%;其余的与母本相同。  相似文献   

15.
远缘杂交是导入外源有效基因的主要途径之一,种间杂交是拓宽辣椒栽培种遗传基础和创制种质资源的有效方式.为了拓宽栽培辣椒的遗传基础,增强遗传潜力,以辣椒栽培种Capsicum annuum'PI194879'为母本、野生种C.chacoense'PI639651'为父本进行杂交试验,通过形态学观察、花粉育性观察和SSR分子...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淀粉酶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子实体发育的作用,针对已经鉴定的金针菇淀粉酶家族基因(6个α-淀粉酶和1个γ-淀粉酶),采用定量PCR方法对其在不同发育时期(从原基形成第1天到第12天成熟开伞期)、不同组织部位(菌盖和菌柄)的表达量进行测定,进而分析其表达模式。结果显示:7个淀粉酶基因在菌柄中表达量均高于菌盖;其中,α-Amy-5和γ-Amy-1在菌柄中的表达量变化为先下调再上调,两个基因预测编码蛋白均有信号肽,亚细胞定位在细胞外,推测其可能参与菌柄细胞壁的形态建成;α-Amy-3亚细胞定位在线粒体中,与其它各发育时期相比,其在菌柄快速伸长期表达量达到最高。α-Amy-1和α-Amy-6基因则在金针菇成熟期表达量最高,推测其可能与金针菇菌盖的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17.
 以白菜‘矮脚黄’97—3—2白交系(母本)、芜昔‘白蔓菁’001—24自交系(父奉)技 代为材料,利用cI)NA—AFLP技术,分析杂种与亲本在莲座期l J 片的基因差异表达类型 结果表明,杂种和亲本间存在显著的基因表达差异, 叮概括为杂种特异表达(UNF、 )、双亲共沉默(ABF.)、单亲丧达沉默(UNP)和单亲表达一致(DMP)4种类型。  相似文献   

18.
‘京白梨’与‘鸭梨’正反交后代果实性状遗传倾向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京白梨’与‘鸭梨’及其正反交后代为材料,研究了果实性状的遗传倾向。结果表明:‘京白梨’与‘鸭梨’杂交后代果实性状大多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杂种后代果实有变小的趋势,平均遗传传递力为77.14%,平均变异系数为38.26%。果实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溶性糖都呈升高的趋势,后代平均超高亲率分别为97.25%和35.28%。正反交后代果实硬度均呈增大的趋势,平均遗传传递力为123.81%。可滴定酸有增加的趋势,平均变异系数为51.1%。果实维生素C的遗传正反交倾向不同。果实石细胞有明显增多的趋势,后代平均遗传传递力达到了182.62%。  相似文献   

19.
厚皮甜瓜亲缘关系及纯度的RAPD标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20个随机引物对厚皮甜瓜8个亲本与4个杂交种进行RAPD分析。10个引物的扩增DNA谱带具有多态性,亲本具有各自的特异谱带,绝大部分F1的扩增带型是双亲的互补带。各试材的相似系数范围为63.6%-96.5%。遗传距离聚类分析图表明,F1易与双亲或其一聚在一起。上述结果说明,可以利用RAPD标记在DNA水平上进行厚皮甜瓜的亲缘关系及纯度的鉴定。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Common strawberry cultivars are hermaphrodites, producing both anthers and pistils in their flowers. However, octoploid Fragaria species are trioecious and different genotypes can be female with pistillate flowers, hermaphrodites, or males with staminate flowers. One female selection, F. virginiana High Falls 22 and three hermaphrodite selections, N8688, RH23, and Montreal River 10 were hybridized with five June-bearing cultivars. Seedlings of each family were planted in Ontario and Michigan. Two F. chiloensis selections Pigeon Point (female) and FRA1267 (hermaphrodite), were hybridized with 14 F. virginiana selections. Seedlings from each family were planted in Ontario and Minnesota. In all progeny,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anthers was recorded and a subjective scale used to estimate the percentage of fruit set (1–10 representing 10% intervals). Also, FRA1267 was crossed with one F. × ananassa selection and the progeny intercrossed and grown in Ontario. In the sib-crosses gender was recorded. In two female parents, the female progeny had on average a higher fruit set than the hermaphrodite progeny. F. virginiana genotypes varied in their fruit set, which suggested that there are a number of alleles involved in the fertility of hermaphrodites. In crosses, FRA1267 produced 80% females when used as a female parent and 100% hermaphrodites when used as a male parent. It is thought that the trait is inherited cytoplasmically or that the F. chiloensis alleles involved are epistatic when F. virginiana or F. × ananassa is used as a male par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