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牧与兽医》2017,(6):186-188
对一例患犬的增生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诊断,并确定增生组织的病理学类型。手术切除右侧眼旁皮下肿块,经福尔马林溶液固定,进行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瘤细胞大小不一,多为梭形,可见核分裂象,有炎性细胞浸润。通过临床诊断结合病理组织学观察初步确诊为犬纤维肉瘤。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一例犬胸壁肿物的性质,并对其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应用血常规、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病理剖检及病理组织学手段对该肿物进行检测分析。血常规检测结果显示,该患犬白细胞总数及嗜中性细胞总数较正常值升高。DR胸片显示该犬胸壁右侧近腋下处有一椭圆形肿物,与周围组织界限明显。眼观该肿物大小为7.5 cm×6 cm×4.5 cm,包膜可见破溃,切面呈鱼白色,质地较硬。镜下瘤细胞异性较大,以梭形细胞增生为主,间杂着圆形至椭圆形的纤维母细胞,病理性核分裂象明显,有相当数量的炎性细胞浸润。经病理学诊断结合临床检查分析将该肿物确诊为炎性纤维肉瘤。本研究为兽医临床上纤维肉瘤的诊断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3.
对金毛巡回猎犬的体表多处肿物采用临床检查、血常规、血生化、X射线检查,对切除后的肿物进行病理组织学分析。结果:颈背部肿物组织为黑褐色有包囊团块,脚趾部肿物组织为黑色松果样增生物;观察病理组织切片可见大量基底细胞和黑色素细胞变异增生,颈背部组织由表示恶化程度较高的基底细胞癌癌巢形成,并可见大量黑色素细胞和黑色素颗粒,脚趾处组织可见黑色素瘤细胞大小不等、排列不整齐,有的成漩涡状,有的呈梭形、束状。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结果、病理组织学分析,该犬颈背部肿物为色素型基底细胞癌,脚趾处肿物为恶性黑色素瘤。  相似文献   

4.
通过临床观察、组织学诊断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一例犬外耳道肿瘤进行病理学诊断。本病例为13岁雄性苏格兰牧羊犬,肿瘤发生于左侧外耳道,眼观肿物呈灰白色,形成乳头状结节,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晰。组织学观察可见结缔组织将实质分成小的囊状结构;实质细胞增生,呈典型的顶浆分泌性腺体结构,核大而圆,异型性小,形成乳头状突起;间质中有多量的血管,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免疫组织化学中的CK染色发现增生的实质细胞为上皮细胞,而通过SMA染色可见腺上皮被覆一层完整的肌上皮细胞。通过以上诊断方法确定该犬患为外耳道耵聍腺腺瘤。  相似文献   

5.
在野生动物疾病的诊治过程中,肿瘤疾病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但由于野生动物病理学技术的匮乏,经常导致肿瘤疾病无法快速确诊。北京动物园兽医院曾接收一例狮子皮下肿物,经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为组织细胞肉瘤,此病例的完成,为今后相关疾病的提前预判提供了参考依据,也为今后野生动物肿瘤病理学诊断提供对应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诊断玉溪市峨山县某竹鼠养殖场竹鼠2013年6月所发疫病,试验对发病竹鼠进行了临床观察、病理剖检、病原分离鉴定、组织病理学观察等。临床观察表明,竹鼠感染后表现为精神沉郁、腹泻(肛门被粪便严重污染)、后肢瘫痪等。剖检可见胸腔、腹腔有大量淡黄色积液;胃黏膜溃疡、糜烂,内容物呈黑色;十二指肠肠管呈红褐色、肠系膜胶冻样,盲肠鼓气;肝脏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下颔淋巴结、肺门淋巴结肿胀,肺脏有大量出血点;尾根两侧皮下出血等。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心肌明显出血;肝细胞变性、坏死,淋巴细胞浸润,门管区化脓、出血和瘀血;脾脏广泛瘀血;肺脏瘀血,肺泡管内有炎性渗出物,肺泡壁增厚;肾出血和瘀血,肾小球肿大,管腔内充满大量积液;结肠固有层轻度出血和水肿,杯状细胞增多,呈卡他性肠炎等。表明,玉溪市峨山县某竹鼠养殖场竹鼠2013年6月所发疫病为大肠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猫伴发腹腔种植性转移的卵巢恶性颗粒细胞瘤1例,较为罕见,国内外文献未见报道。1例15岁雌性家猫,因不食和腹围增大就诊。超声检查显示,左肾尾侧可见一大小约4.27 cm×2.63 cm的肿物。开腹探查,可见大网膜、肠壁及胃壁弥散性分布大量大小不等的球形肿物,左侧卵巢明显增大,表面形成坚实或柔软的结节。对肿物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卵巢恶性颗粒细胞瘤。本文提供该病例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资料,并回顾相关文献资料,希望对该肿瘤的诊疗和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猫伴发腹腔种植性转移的卵巢恶性颗粒细胞瘤1例,较为罕见,国内外文献未见报道。1例15岁雌性家猫,因不食和腹围增大就诊。超声检查显示,左肾尾侧可见一大小约4.27cm×2.63cm的肿物。开腹探查,可见大网膜、肠壁及胃壁弥散性分布大量大小不等的球形肿物,左侧卵巢明显增大,表面形成坚实或柔软的结节。对肿物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卵巢恶性颗粒细胞瘤。本文提供该病例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资料,并回顾相关文献资料,希望对该肿瘤的诊疗和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为了探讨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两例犬恶性黑色素瘤进行诊断。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瘤细胞排列紊乱,细胞主要呈梭形和上皮样两种细胞形态,可见瘤巨细胞、核分裂相,肿瘤细胞胞质中可见色素颗粒,细胞异型性明显,核仁较大,有丝分裂活跃,属于恶性黑色素瘤典型的组织学表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六种肿瘤标记物结果显示为CK(-)、Vimentin(+)、S-100(+)、CD34(-)、SMA-α(-)、KI-67(+)。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可以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  相似文献   

10.
一例猪淋巴肉瘤的病理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尸体剖检和病理组织学对1例病猪进行了病理学诊断。大体剖检以两肾高度肿大,全身各部位的淋巴结显著肿大为主要特征,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器官组织的正常结构破坏、消失,被大量分化不成熟的淋巴瘤细胞所替代。病理学诊断该病猪患淋巴肉瘤。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一例患犬腕部肿物进行诊断,通过病史调查、触诊、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血常规、生化指标等一系列检查后,临床上诊断为肿瘤,对肿瘤组织采样,经40g/L的甲醛固定后送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病理诊断实验室检查。眼观,该肿物呈结节状,表面不平整,外有包膜包裹,大小为4cm×3.7cm×2.1cm。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组织呈现两种形态(Antoni A型和Antoni B型),为神经鞘细胞的增生,未见核分裂象。Antoni A肿瘤细胞型以纺锤形细胞增生为主,排列紧密,可呈束状、波浪状、栅栏状排列。Antoni B型的肿瘤细胞较少,呈纺锤形,排列稀疏,间质发生黏液样变性。经病理组织学观察,确诊为神经鞘瘤,且为混合型。  相似文献   

12.
为了给野生动物肿瘤性疾病的诊断提供病理学依据,本试验以某动物医院收诊的1例圈养黑熊肝肿瘤为试验样本,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显示,眼观:圈养黑熊肝脏肿大、坚硬,表面可见多个灰白色或淡黄色、大小不一的肿瘤结节,切面可见结节均质、质地坚硬、直径在5 cm以下,结节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明显,无包膜;镜下:肿瘤结节周围无包膜,肿瘤细胞排列成大小不一的管状或腺泡状,肿瘤细胞呈立方状或柱状,异型性大,胞浆少,常可见细胞分裂象,肿瘤结节的间质增生明显,将肿瘤组织分离成大小不一的小叶,呈现随肿瘤结节增大,其纤维化结缔组织所占比例增多的现象,严重的可见到肿瘤结节中心肿瘤细胞变性坏死,发生凝固性坏死,仅在其周边与肝组织相邻部可见松散的管状或腺泡样排列的肿瘤细胞。根据临床症状、眼观及镜下病变特点,诊断该肿瘤为胆管细胞型肝癌。  相似文献   

13.
病理学变化本病的病理学变化,畜禽以出血性肝小叶坏死;心肌、骨骼肌及微血管的变性、坏死;渗出性素质,胰腺萎缩等为特征。但因家畜种类不同,病变各有不同。反刍动物牛和羊剖检患病死亡的牛、羊时,一般可见尸体瘦弱,皮下蜂窝组织充血和出血,有时在颈、背部皮下结缔组织有胶样浸润。在胸、腹腔中蓄积草黄色的液体,肺水肿,切开支气管流出  相似文献   

14.
1例3岁雄性家养安德鲁貂,因尾尖有一缓慢生长的肿物而就诊,通过手术完全切除肿物,并对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最后尾椎骨被一个由大的多角形细胞组成的分叶状肿瘤取代,肿瘤细胞的细胞质表现为高度空泡化(physaliferous cells),并可见胞质内PAS(Periodic Acid-Schiff)染色阳性颗粒。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细胞质对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 CK)和波形蛋白(vimentin)以及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呈阳性。组织形态学特征和免疫组化结果与人的软骨样脊索瘤一致。本文描述了该病例的组织形态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并回顾相关文献资料,可以为该肿瘤的诊疗和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一、症状病仔鸡最初表现为精神委靡不振,不好动,喜卧,很快表现为腹泻,最初为灰白色、浆状,很快呈水样腹泻。病鸡食欲废绝,渴欲增加,特别喜饮,饮水后,病鸡甩头,鸡排粪时呈喷射状水样腹泻。二、病理变化嗉囊膨胀,囊内充满未消化的玉米,粘膜黄染,肌胃与腺胃充血或小点状出血,回肠充血,肠壁较薄,粘膜水肿;有的病鸡肝脏肿大,颈部皮下呈广泛性出血,胸部皮下及肌肉有小点状出血。三、实验室诊断严格按无菌操作程序采取肝、肠组织及内容物,制成涂片或触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肝触片可见大量革兰氏阳性的大杆菌,周围有一圈未着…  相似文献   

16.
从发生渗出性皮炎的仔猪体内分离到1株细菌,根据其形态特征和生化特性,结合16S rRNA核苷酸序列分析,确定为猪葡萄球菌,并命名为437-2株。用1×109CFU/mL剂量的该菌株经皮下感染小鼠、仔猪,均能引起注射部位皮肤脱毛、破溃、有炎性渗出物、结痂等病变,病理学观察可见表皮局部上皮细胞消失、皮下小血管充血和炎症细胞浸润。应用PCR方法检测分离株携带的表皮脱落毒素相关基因并测序,结果显示该菌株携带表皮脱落毒素ExhD和ShetA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菌株对多种抗生素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但对痢菌净、氟苯尼考、头孢曲松钠、阿米卡星敏感。上述结果为猪葡萄球菌引起的仔猪渗出性皮炎的病原学、发病机理及诊断靶标筛选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犬急性结肠炎模型的建立方法,采用10%乙酸按体重10 m L/kg对试验犬进行深部灌肠以建立犬急性结肠炎模型,并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结肠内窥镜和组织病理学方法进行检查确诊。结果表明:试验犬建模后均出现精神变差、食欲废绝,排水样粪便并且次数较多的症状;B型超声波检查可见结肠壁增厚、分层不清,呈弥散性的低回声,肠腔变窄;结肠内窥镜检查可见降结肠黏膜充血、水肿明显,表面有白色的伪膜,并有片状糜烂,伴有出血;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结肠黏膜结构不完整,黏膜层仅残存有少量的上皮细胞,肠隐窝减少甚至消失,杯状细胞明显减少,黏膜下层水肿、增厚,出现大量增生的小血管。说明10%乙酸按体重10 m L/kg采用深部灌肠的方法可以建立犬急性结肠炎模型。  相似文献   

18.
1只7岁雄性贵宾犬,2018年10月份到青岛农业大学教学动物医院就诊,接诊时该犬口腔上腭右侧长有一个粉色肿物,该肿物已增长至口腔外,导致口腔无法闭合,吞咽困难,为了对该病犬进行诊疗,试验采用临床检查、细胞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血常规及血液生化指标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法进行诊断,并根据诊断结果进行治疗。结果表明:综合分析各项诊断结果,确诊该患犬为口腔鳞状细胞癌。采取手术切除的方法及术后口服中药对患犬进行治疗,治疗效果良好,术后6个月回访已基本痊愈,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淋巴管炎是由流行性淋巴管炎囊球菌(Cryptococcus farciminosus)引起的马属动物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很少见到梅花鹿感染本病的报道。2003年4月吉林某鹿场的鹿发生了疑似本病的疫病,头颈部皮下可见到串珠样大小不等的结节、脓肿和溃疡。经临床及病理学诊断、细菌学检验和鉴别诊断,最后确诊为梅花鹿流行性淋巴管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2015年6月,安徽省某鸡场发生一种皮肤型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在大腿内侧根部或胸腹部等皮肤细嫩处出现中央点状凹陷,凹陷处可见小红点的痘疹状隆起病灶。无菌采取肝脏、脾脏以及病灶处的皮肤进行细菌和病毒分离,并未分离到细菌和病毒。对痘疹状病灶进行涂片镜检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可见到约50μm的虫体。通过实验室诊断结合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等综合分析,确诊此次疫病为鸡新勋恙螨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