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竞争力评价的福建发展外向型农业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首先阐述福建农业对外开放优势及成效,在对福建外向型农业贸易特点及变化了解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省域农业外向度竞争力测度模型和进行福建省域农业外向度竞争力综合评价,对其在全国排位、发展动态及成因深入分析,最后从提升福建农业外向度竞争力的角度,为推进福建国际化、现代化农业战略举措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省域农业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竞争力理论与国情相结合构建中国省域农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应用因子分析法与德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并以全国性的统计年鉴数据为基础对中国大陆地区31个省市的农业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价与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3.
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摘要:本文根据国家政策环境变化和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系统分析了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时代背景,提出了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框架内容,对每个方面的内容分别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极端高温处理对鸡冠花种子萌发与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极端高温处理对鸡冠花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发育与变异的影响,采用57~61℃处理鸡冠花的种子,然后播种让其生长、开花,观察其整个生长史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处理20min内,鸡冠花种子能够忍受的极端温度范围是57~60℃。经过不同高温和不同时间处理的鸡冠花种子抗病性都不同程度的下降,易患立枯病。高温处理对花色、花型的变异影响不大。高温处理过的鸡冠花种子萌发后,小苗长势明显比对照的慢,且参差不齐。高温处理未能得到有利的变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从风水理论本身的理论构架入手,分析了风水理论的基本原则对园林规划布局的影响,随后研究了风水理论与园林规划设计要素的关系,指出风水理论无论对古代造园理论还是对现代园林景观规划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最后提出在风水理论的实际应用中应剔除其中的迷信成分,使优秀文化遗产重现辉煌。  相似文献   

6.
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的SSR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以抗所有生理小种的品系东农40566为母本,以感所有生理小种的品种东农410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杂交得到F2代后连续自交3代得到F5代群体。该群体经人工接种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后,利用BSA法对500个SSR标记进行筛选,其中3个标记Satt565、SOYGPATR和Satt396在抗、感池间表现出稳定的多态性,并且在F2代个体中表现出抗性与多态性协同分离的趋势。3个标记与抗性基因的连锁顺序为Satt565—SOYGPATR—Hrcs1—Satt396,它们与抗性基因的连锁距离分别为12.7cM、6.5cM、14.7cM。推测抗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的基因可能位于C1连锁群上。  相似文献   

7.
长武塬区土壤热状况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长武塬区农田生态系统内的土壤热状况来探讨该系统地气界面的能量传递的过程和特征,为陆面过程及大气边界层的研究提供参考。根据2008年气象观测资料,本研究从反照率、温度梯度、土壤热通量及其与辐射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分析土壤热状况月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除10~20 cm层外,各层月变化在5月份及6月份上旬最小,11月份下旬到次年2月上旬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且变化不大;(2)土壤热通量月变化趋势与土壤温度表现负相关;(3)反照率在1月份达到年最大值0.66,3-9月份变化不大,在9月份达到最低值0.14;从10月份开始,上升趋势明显,直到次年1月份;(4)在日变化中净辐射持续增强和减弱两个时间段内,同一辐射强度对应的热通量值相差较大,土壤热通量延迟不明显。增强时段的相关性(R12=0.766)小于减弱时段的相关性(R22=0.799)。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热通量和净辐射的相关性远远高于林地,低于草地和稀疏灌层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蝴蝶兰生长发育与环境积温之间的关系,运用纸片法、校正系数计算和线性回归分析法对蝴蝶兰叶面积计算公式进行优化,进而建立蝴蝶兰叶片生长速率曲线,并对曲线进行拟合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蝴蝶兰营养生长期间叶片总面积S 与积温T 呈二次函数关系,数学模型为S=0.043T2+21.36T+215.60。生长模型能较好地反映蝴蝶兰叶片营养生长期内的生长动态变化。运用生长模型对蝴蝶兰叶片生长量进行生长曲线的拟合和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农科院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恶性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防控及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于日前在云南昆明召开启动会议,宣告项目正式启动实施。云南科宝饲料有限公司参与该项目的"紫茎泽兰饲料化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紫茎泽兰原产美洲墨西哥,因其茎和叶柄呈紫色,故名紫茎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效液相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巴达维亚芽胞杆菌Bacillus bataviensis FJAT-10043发酵液中胞外代谢物的成分。运用安捷伦公司的MassHunter软件,对数据进行分子特征提取,并通过Metlin代谢物质谱数据库检索,获得总体代谢物的信息。在巴达维亚芽胞杆菌Bacillus bataviensis FJAT-10043发酵液中,用液相质谱检测到656种代谢物,通过Metlin谱库搜索得到初步鉴定结果的有121种。其中,喷他霉素是相对含量最高的成分。喷他霉素占该菌发酵液总代谢物相对含量的4.22%,匹配得分达到96.39,保留时间为2.7339 min。喷他霉素发现为巴达维亚芽胞杆菌来源的抗真菌抗生素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章海宏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7):165-170
作为农业大国,研究农业竞争力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传统的研究方法要么过于主观,要么研究复杂,因而难以保证实证结果的稳定性。基于此,本文首先通过构建反映农业竞争力水平的十一个指标,并对2005-2010年的各个指标进行动态分析,发现我国农业发展趋势整体良好;然后运用线性函数对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竞争力水平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山东、河南等省份的农业竞争力水平在全国排名相对靠前,而海南、西藏和青海等地区则排名相对靠后。但综合来看,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整体水平都不高,说明我国在推动农业经济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亟需解决的很多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了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整体水平的四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浅析天津农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信息化发展水平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笔者从农业信息化测评的内涵分析出发,探讨了天津农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并在系统分析天津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之上,研究提出了天津农业信息化测评指标体系,共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  相似文献   

13.
基于钻石模型的福建花卉产业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对影响福建省花卉产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进行剖析,得出劳动力、科技创新能力、区域市场需求、花卉流通体系、花卉产业结构和同业竞争以及机会和政府都对花卉产业竞争力产生影响;最后提出提升福建省花卉产业竞争力的途径,主要包括:增强花卉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完善花卉市场流通体系,推进闽台花卉合作与交流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福建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共享利用状况。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福建省9个省级、7个地(市)科研单位(推广中心)进行种质资源研究和共享利用研究进行问卷调研。[结果]结果表明:科研人员整体素质普遍较高,其中从事与种质相关的人数占比64.78%;种质品质、产量性状最受关注;科研人员主要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并通过单位间种质交换和自行收集获取种质;高达75.03%认为科研经费不足、试验条件和科研协作机制等是制约农作物种质研究的主要因素;加强科研合作交流、提高共享利用服务水平为优化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服务主要途径。[结论]当前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服务尚不能完全满足科研需求,建议依托福建丰富区域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整合、集成福建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平台,构建福建省种质信息共享与管理互连服务中心,实现优良、特色种质高效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福建农业电子商务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农业电子商务的两种基本的发展模式;进而说明福建当前实施农业电子商务的主要运营模式,并通过对福建农业信息网上农产品的供求信息配对率和点击率统计分析得出两个结论,即福建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相对滞后和农产品的供求信息配对率跟点击率之间是不相关的关系;最后,文章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对福建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休闲农业发展趋势探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全国休闲农业摸底调查、分省调研和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呈现8个趋势,即创意策划品牌化、要素组合集约化、技术集成模式化、生产建设标准化、资源利用循环化、产品优质生态化、服务人本规范化、产业经营联盟化。  相似文献   

17.
东北各地市农业综合竞争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学渊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7):298-303
本文通过构建农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东北36个地级市农业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估与比较。研究发现农业综合竞争力在东北地区之间不均衡,最强的是东北三省中部地区,其次是东部部分地区,中部周边部分地区偏弱。因此,缩小各地区农业发展的差距,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强落后地区的农业综合发展能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福建农业功能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多功能性特征越来越凸显。福建正处在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区域主导产业逐步形成。本文根据国家农业功能区划办公室参考指标体系,结合福建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指标,采取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中的R型聚类对福建省农业功能进行区划,将其分为4个功能区:农产品供给功能区、生活保障功能区、生态调节与生态约束功能区和文化传承与休闲功能区,并针对各区特点进行了功能定位和拓展战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