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夏季是水产养殖业的黄金季节,也是养殖管理上最难的季节。这个时期,由于光照强,水温、气温高,鱼类的新陈代谢旺盛,水体中有机质增加,使水质发生很大变化,鱼病增多;同时乱用渔药,使用劣质饲料等,也是影响水质、暴发鱼病的主要因素。上述因素直接影响了水产品的产量、质量和效益,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1鱼病增多的原因1.1水质调控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颗粒饲料养殖技术开始在全国推广,养殖的鱼类转向了以吃食鱼为主体,在产量和技术上都得到了新的发展。这种养殖造成的最大问题是鱼类排泄物剧增、水体的有机质污染加剧、水体缺氧、亚…  相似文献   

2.
夏季是水产养殖业的黄金季节,也是养殖管理上最难的季节。在这个时期,由于光照强,气温、水温高,鱼类的新陈代谢旺盛,水体有机物质增加,水质发生重大变化,鱼病发生增多。鱼病的增多直接影响了全年的产量、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3.
<正>夏季光照强、气温水温高、雷阵雨多,既是水产养殖的主要季节,也是易出现暴发性疾病、浮头泛池等重大损失的季节。鱼类随着气温和水温的升高其摄食量增加、生长加快、耗氧量增加,而环境中的物质循环、藻类繁衍和微生物耗氧量也会大增,如控制不当则会产生不必要的损失。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主要原因一般分为三点:①水质问题。大量投食造成鱼类排泄物剧增,有机质污染加剧,水体缺氧,亚硝酸盐和氨氮等有害物质含量上升,造成水质不良。②养殖密度。养殖密度过大造  相似文献   

4.
高温季节(7~9月)天气炎热,水温高,鱼类的新陈代谢旺盛,摄食量强度大,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但此时水体中有机质污染加剧,使水质发生重大变化,病原生物也迅速繁衍,极易暴发各种鱼病,直接影响全年的产量和效益,所以说是养殖管理匕最难的季节。笔者综合多年从事鱼病防治工作的实践经验,将高温季节鱼病增多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每年高温季节水产养殖对象病害增多,死鱼死蟹时有发生,因水质恶化造成的大批死亡对渔业生产影响颇大。去年,我站进行鱼病防治的重点放在防止养殖水体水质恶化上,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鱼类养殖过程中,有一个好的水体环境鱼类才能健康生长,因此,调节和管理好水质十分重要。夏季高温季节是鱼类的生长旺季,但由于大量的投饵,鱼类的排泄物增多,再加上高温、日照时间长,池塘水质很容易变坏,不但会影响池鱼的健  相似文献   

7.
<正>夏季是一年中渔业生产最为关键的时期。但是,由于夏季温度高,昼夜温差大,水体上下温差明显,水质变化快,病原菌滋生,特别是持续高温天气时,养殖鱼类受环境变化影响,应激反应加剧,抵抗力下降,极易导致病害发生与流行,造成经济损失。在夏季养殖过程中,尤其是发生持续高温时,在水产养殖管理与鱼病防治方面需要注意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8.
蒋亚强 《中国水产》2010,(10):63-63
炎热的夏季既是水产养殖的黄金季节,也是水产病害多发,鱼、虾类死亡率高的阶段。这期间水产养殖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水温高,提升有机质污染的危害性对养殖的鱼、虾类危害增大。随着水温升高,鱼、虾类的摄食量增加,排泄物也相应增加,有机质的氧化分解作用加快,当排泄的有机质大量积累超过水体自身的净化功能时,就会产生各种危害性,导致水质变坏,鱼、虾病增多,严重的会造成鱼、虾类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9.
正夏季光照强,水温高,鱼类摄食量增多,是淡水鱼养殖的关键时期。但同时受降雨增多、持续高温等因素的影响,养殖鱼类面临水质污染、浮头泛塘、鱼病暴发等危害。因此广大养殖户应积极克服夏季的不利因素,加强养殖管理。1注意水质调控夏季水温高、光照强,浮游生物繁殖迅速,鱼类生长快,摄食量增多,排泄物也随之增多。容易造成水质恶化或缺氧。藻类病死后产生的藻毒素还容易导致鱼类中毒。因此在高温季节要注意水质调控。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和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水产养殖环境不断恶化,水产养殖病害逐渐增多,已成为影响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水产动物病害种类繁多,包括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寄生虫疾病以及真菌引起的疾病等。在鱼类养殖过程中,不同季节发病原因也有所不同,如越冬过后鱼类体内营养物质消耗较大、抗病能力差;春季水温回升时鱼病主要以细菌性疾病为主,如草鱼老三病,其次是寄生虫病、水霉病等;夏秋季节鱼类大量摄食,生长旺盛,养殖水体鱼类密度大,池底开始恶化,水体分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