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羊李氏杆菌病是由李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可分为子宫炎型、败血型和脑炎型。绵羊的李氏杆菌病几乎全为脑炎型,各种年龄和性别的绵羊都可患病;败血型间或发生于10日龄以下的羔羊;子宫炎型多发生于怀孕最后2个月的头胎绵羊。该病常散在发生,但致死率高,(一)发病原因绵羊多在冬季和早春发病,散发,有时呈地方性流行,病羊和带菌动物是传染源,老鼠也可能是该病的疫源。病菌通过粪、尿、乳汁以及眼、鼻、  相似文献   

2.
李氏杆菌是人畜共同感染的一种细菌,本病可分为子宫炎型、败血型和脑炎型。绵羊易于感染这种疾病,感染病后以脑膜脑炎、败血症和孕畜流产为特征。本病发病率低、死亡率高、流行性强。孕羊比非孕羊易感,年轻羊比成年羊易感。本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常见于冬季和早春时节。  相似文献   

3.
正羊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简称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在家畜中,绵羊的李氏杆菌病最为常见,各种年龄和性别的绵羊都可患病,特别是以妊娠母羊和羔羊最易感染。以脑炎型为最多,临床特征是以病羊神经系统紊乱、共济失调、站立不稳、面部麻痹或或转圈运动为主要特征,故该病又称转圈病。10日龄以下的羔羊多表现为败血症型,子宫炎型多发生于怀孕最后两个月的头胎绵羊。  相似文献   

4.
羊李氏杆菌病是由李氏杆菌引起的脑膜脑炎、败血症和母畜流产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李氏杆菌作为致病菌和腐生植物致病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目前己证实可感染40多种动物。在牛、绵羊、山羊、猪李氏杆菌最频繁的引起脑膜脑炎、  相似文献   

5.
引言绵羊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氏杆菌(Listevia monocytogenes)感染伴有脑炎、流产和败血症。近几年来,尽管脑炎和流产很少同时发生,但其发生率却有所增加。由李氏杆菌引起的流产最常见于12~4月,而脑炎的发生率也表现明显的季节性,大多数病例发生于1~5月。发病率增加和本病呈季节性发生同用青贮料作为绵羊的饲料有关,虽然不是所有李氏杆菌病都同饲喂青贮料有关。  相似文献   

6.
猪李氏杆菌病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引起。白1926年首次分离到本病原后,现已呈世界性分布,作为致病菌和腐生植物致病菌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目前已证实可感染40多种动物。在牛、绵羊、猪,李氏杆菌最频繁的引起脑膜脑炎、流产和急性败血病,家禽感染可导致败血症和心肌坏死,实验动物如兔子、小鼠等啮齿类也是主要的易感动物。近年来国内有关动物李氏杆菌病例的报道波及全国十多个省市,涉及动物有绵羊、  相似文献   

7.
李氏杆菌病是冬春两季高发的一种神经性疾病,成年羊群较易感染,由饲喂发霉变质并污染了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青贮料引起。李氏杆菌存在于土壤、动物胃肠道及排泄物中。消化道传染为该病的主要传播方式,临床上表现为脑炎及其他症状。脑炎型李氏杆菌病,可根据典型的神经症状做出诊断。通过采集病羊的腰脊髓液,可对该病进行初诊。治疗羊李氏杆菌病可选用敏感抗生素,如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头孢噻呋、红霉素、甲氧苄啶与磺胺类药物。  相似文献   

8.
李氏杆菌病是畜禽和人的共患传染病.典型的临床特征表现为脑膜脑炎、心内膜炎、败血症及单核细胞增多症.家禽感染李氏杆菌而患病后主要表现为脑膜脑炎、心肌炎和坏死性肝炎.本文描述了绵羊、山羊、牛、猪、马、兔和家禽患李氏杆菌病的临诊症状和病理解剖特点.另外,也描述了人患该病时的临诊症状.最后,提出了针对该传染病的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正>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牛、羊、猪感染后主要引起脑膜脑炎、流产和急性败血症,但绵羊的易感性最高,病羊表现以转圈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状,故又称转圈病。该病发病率低,病死率高,容易误诊。本文通过对某养殖场绵羊所患以神经症状为主疾病的诊断,确诊为李氏杆菌病,并采取了治疗措施,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4年11月,汾阳市某绵羊群,在饲喂了青贮饲料后,突然发病,初期病羊表现食欲减退,精  相似文献   

10.
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引起的.以绵羊.山羊及牛的发病率高.主要临床症状以神经症状为主。某绵羊养殖户自2004年2月开始至7月间.相继有8头绵羊发病死亡.其生前症状相同,第6头绵羊死后送我校检查.经实验室检查.结合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等.确诊为李氏杆菌病,现将诊断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李氏杆菌病死亡率高,患畜多呈脑炎型症状。人们从1910年知道,反刍家畜易发本病。随着饲养方式的改革和机械化更易发生本病。为此,有必要介绍一下牛的李氏杆菌脑炎。  相似文献   

12.
李氏杆菌病又名转圈病,绵羊和山羊均可发病,以羔羊及孕羊的敏感性最高。典型症状为脑炎,有时可以引起成年母羊大批流产。临床特征是病羊神经系统紊乱,变现转圈运动,面部麻痹。1病原本病的病原为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1isteria monocytogenes)或称产单核白细胞李氏杆菌,为革兰氏阳性,在涂片中呈单个散在,或者两个菌体相互乎列或呈V字形排列,有时呈短链状。  相似文献   

13.
李斯特氏菌病或称李氏杆菌病,是一种散发性传染病,以全身血液中毒-败血症和子宫炎及流产为特征.本病的病原为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或单核细菌增多性李斯特氏菌、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  相似文献   

14.
丹皮地黄汤治疗猪李氏杆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的一种传染病。1980~1987年,笔者用丹皮地黄汤治疗猪李氏杆菌病25例,治愈23例。 (一)临床症状猪李氏杆菌病在临床上有神经型和败血型两种,且多是急性经过。神经型患猪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前肢运步高踏,后肢不完全麻痹,有时作圆圈运动,战栗,痉挛倒地,四肢作游泳状划动等,呈阵发性兴奋,后期昏迷,麻痹;败血型:体温高达41℃以上,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伴有咳嗽,下痢,耳、腹部皮肤发紫,呼吸困难。常在1~3天死亡。慢性病  相似文献   

15.
母猪子宫炎型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母猪子宫炎型链球菌病的诊断与防治余柏荣,袁生(佛山农牧高等专科学校,528231)陈领(广州某畜牧场)猪链球菌病在我国已成为普遍流行的常见传染病,表现的临床类型主要有急性败血型、脑炎型、多发性关节炎型和局部脓肿型。至于子宫内膜炎型(以下简称为子宫炎型...  相似文献   

16.
正李氏杆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的散发性传染病,猪李氏杆菌病的主要特征是脑膜炎、败血症和流产,有的单核细胞增多。本病是一般散发,发病率低,但病死率很高。易发于冬季和早春,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但怀孕母猪和仔猪较易感染。结合当地养殖情况提出了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1主要症状猪李氏杆菌病的症状很不一致,可分为败血型、脑膜炎型和混合型,而常见的是混合型,多见于哺乳仔  相似文献   

17.
<正>鸡李氏杆菌病又称禽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李氏杆菌引起禽类的一种散发性传染病。本病的流行特点为散发型,偶尔呈地方性流行,发病率低,致死率高(52%~100%)。发病季节多在每年的3~5月份,冬季亦有发生。各种年龄的禽类都易感,但幼龄比成年禽易感,发病也较急,多呈败血经过。鸡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单核细胞增生性脑膜脑炎、坏死性肝炎和心肌炎等症状。1发病情况介绍  相似文献   

18.
<正>1李氏杆菌病(转圈病)本病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引起脑膜脑炎综合征、新生儿败血症或流产。脑膜脑炎型临床表现为发热、沉郁、失明、以头抵物及单侧面神经麻痹,导致舌脱出,耳下垂。常见动物向患侧转圈,可发生流产,但不并发神经症状。有典型的眼睑麻痹及干性角膜炎症状。2~4日龄犊牛因败血症而突然死亡。死后剖检在许多器官中分离出李氏杆菌。1.1鉴别诊断本病需与狂犬病、急性铅中毒、CCN、BSE、  相似文献   

19.
猪李氏杆菌病是由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散发性传染病。李氏杆菌不仅可引起猪的李氏杆菌病,而且可引起绵羊、家兔、牛、鸡、鹅等的李氏杆菌病。许多野兽、野禽、啮齿动物(特别是鼠类)也易感染,且常为本菌的贮存宿主。本病在以饭店废弃的剩羹冷饭和洗碗泔水为饲料的小型猪场尤为常见。2002年冬季,本中心共接诊了4例猪李氏杆菌病,报道1例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 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散发性传染病,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多在冬季和春季流行,李氏杆菌病不仅可引起羊、猪、兔发病,也可引起家禽发病。1 发病情况2006年3月份,吉林省九台市兴隆镇新立村一养殖户饲养的绵羊突然发病。发病绵羊13只,死亡2只,发病率16.3%,死亡率15.3%。发病后畜主曾给病羊注射过青霉素,但没有效果。2 临床症状突然发病,病羊体温升高,多在39℃~45.5℃,以急性脑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