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宋德胜 《北方蚕业》2007,28(4):32-32,34
柞蚕(antheraea pernyipupa)蛹是白蛾周氏啮小蜂的最佳中间寄主。近几年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防治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本文简要总结了利用柞蚕蛹繁殖白蛾周氏啮小蜂的技术。  相似文献   

2.
美国白蛾是世界性检疫病虫害,在各地均有分布,危害植物种类广泛,给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本文介绍了通过实施人工剪除网幕、围草诱蛹等防治美国白蛾,美国白蛾一年可发生两代,主要危害糖槭、沙果、杨树、柳树等树木,积极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把美国白蛾的危害控制在损失最小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美国白蛾是世界性检疫害虫,对多种农林植物危害极大。本文针对美国白蛾在我市的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结合蚕桑生产实际,提出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科学地利用天敌防治害虫,已有百年的历史,通过不断地总结和提高,害虫生物防治已成为一门专业的科学技术了.多年来的实践证明,生物防治病虫害,能收到除害增产、减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环境、节省能源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明显效果,它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目前世界上已有20多个国家利用人工繁殖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有前苏联、中国和美国.国外主要是利用麦蛾卵等小卵作繁蜂寄主卵,利用柞蚕卵作寄主卵繁殖赤眼蜂是我国首创.  相似文献   

5.
美国白蛾食性非常杂,一年当中可发生两代,主要危害糖槭、沙果、杨树、柳树等树木,积极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把美国白蛾的危害控制在损失最小的范围.  相似文献   

6.
美国白蛾是世界性检疫害虫,2012年8月首次在睢宁地区桑园内发现危害,2013年4月至11月,通过桑树罩养,同时结合大田调查,美国白蛾性诱捕器诱蛾等对美国白蛾的生活史、生物学特性等进行了系统的观察与调查。本文较为详细记载了美国白蛾在该地区的生活史和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7.
调查了美国白蛾在江苏睢宁地区桑园的发生情况,选择对家蚕残毒期比较短的80%敌敌畏乳油和60%敌畏马乳油进行了美国白蛾防治初步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建议使用1 000倍液进行防治.睢宁县针对临近秋蚕期的实际,采取了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以人工防治(摘卵剪网、堆草诱蛹)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防控措施,控制了美国白蛾在睢宁地区的危害.同时,在对美国白蛾幼虫的罩养过程中发现了美国白蛾幼虫新的寄生蜂,经鉴定为茧蜂科、盘绒茧蜂(Cotesia sp.).  相似文献   

8.
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与综合治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美国白蛾为外来入侵种,现已扩散蔓延到辽宁、河北、天津、山东、陕西、上海等省市.美国白蛾是食叶性害虫,桑树是其喜食树种,对桑树生长和桑叶产量的影响很大.本文介绍了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成灾原因及其相关的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美国白蛾的形态特征,概述了其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提出了美国白蛾的防治方法,以期为该虫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柞蚕微粒子病是一种由微孢子原虫寄生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它是柞蚕生产的毁灭性病害之一.50年代初期,因微粒子病传播几乎给河南柞蚕生产造成灭绝性危害,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全力以赴,采取紧急防治措施,数年后使微粒子病得到有效控制,柞蚕生产得以稳定发展.多年来由于各地比较重视,柞蚕微粒子病在局部虽有发生,但没有造成大的危害,全省生产比较平稳.但是,90年代中期由于思想的麻痹和质检工作的放松,微粒子病又在河南省蚕区发生,养蚕发病率达到10%左右,严重的达到30%,特别是种茧发病率高.这次发病导致全省出现严重的缺种局面,严重影响河南柞蚕生产的发展.为有效制止微粒子病的发生和蔓延,从1997年年底开始全省上下制定了实施方案,提出了防治意见和措施.通过5年的努力,微粒子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种茧微粒子病发生率逐年降低(2002年为4.22%、2003年为2.32%和2004年为1.29%),种茧合格率也逐年得到提高(2002年为80.39%、2003年为93.05%和2004年为95.74%),使河南柞蚕生产摆脱了微粒子病的困扰,步入了安全稳定的生产阶段.现将河南柞蚕微粒子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害柞蚕的蜘蛛及其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蜘蛛类是很多害虫的天敌,应该受到保护。但是,其中有些种也为害柞蚕的稚蚕(1-3龄),成为造成柞蚕稚蚕减蚕率因素之一。因此,柞蚕场内(主要是稚蚕场)要防除蜘蛛。本文重点介绍其主要种类、生活习性、为害情况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杨咏 《中国蚕业》2012,33(3):53-54
介绍了美国白蛾在盐城地区的发生情况、危害特点和防控措施,并就如何提高桑园美国白蛾的防控效果和保障蚕作安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寄生蝇是柞蚕的重要天敌昆虫之一。为帮助生产上识别及防治柞蚕寄生蝇,综合已有的研究报道及最新的研究结果,从分类地位、成虫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寄主及发生危害等方面对柞蚕饰腹寄蝇[Blepharipa tibialis(Chao)]、蚕饰腹寄蝇[Blepharipa zebina(Walker)]、家蚕追寄蝇[Exorista sorbillans(Wiedemann)]、坎坦追寄蝇(Exorista cantans Mesnil)、札幌毛瓣寄蝇(Nemoraea sapporensis Kocha)和舞毒蛾克麻蝇[Kramerea schuetzei(Kramer)]共6种危害柞蚕的寄生蝇进行系统概述,其中,舞毒蛾克麻蝇为柞蚕天敌昆虫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14.
柞蚕空胴病是危害柞蚕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分布范围广泛,在全国大部分柞蚕区普遍发生,危害严重,一般年份发病10%左右,严重时可达50%以上。本文根据已有的研究报道及作者多年生产经验,阐述了我国柞蚕空胴病研究进展、发病症状、传播途径以及目前生产上的主要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5.
我国科学家从生物控制的角度出发,系统地调查了美国白蛾的寄生性天敌,从其卵、幼虫和蛹中饲养出了20多种天敌昆虫,使为非作歹20多年的森林害虫-美国白蛾,正受到名为白蛾周氏啮小蜂的猛烈攻击。相继在大连、烟台、秦皇岛、天津等地土崩瓦解。战胜敌手的小蜂身长只有1毫米,却神奇非凡,将产卵器刺入美国白蛾蛹内,平均产下270多粒卵,在白蛾蛹内发育成长,最后消灭了敌人而壮大了自己,由此而成为“森林小卫士”。这项“以利用白蛾周氏啮小蜂为主  相似文献   

16.
柞蚕寄生蝇近年来危害我省柞蚕生产 ,造成重大损失。试验利用不同药物处理 ,对该虫害进行防治 ,旨在为柞蚕寄生蝇的药物防治提供技术依据。试验结果为用 40 %乐果乳油与家蚕灭蚕蝇乳油混合使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前言 柞蚕饰腹寄蝇是柞蚕主要害虫之一,对春蚕危害特别严重,辽宁省各柞蚕产区几乎普遍发生,平均受害率达65%以上,严重的达100%。由于寄蝇的猖獗为害,蚕民被迫停止放春蚕或者远至黑龙江省、内蒙自治区一带去放春蚕,给辽宁省的柞蚕生产造成极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8.
《江苏蚕业》2016,(2):29-31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 Drury)又名秋幕毛虫,属鳞翅目,灯蛾科。本文根据美国白蛾的形态特征、对桑园的危害特点等提出防控对策,以尽可能的减少或避免美国白蛾危害所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白蛾Hlyphantria cunea(Drury)又名美国灯蛾、秋幕毛虫、秋幕蛾,属鳞翅目,灯蛾科。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性检疫害虫。主要危害果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木,尤其以阔叶树为重。对园林树木、经济林、农田防护林等。目前已被列入我国首批外来入侵物种。生物学特性:美国白蛾在河南省一年能发生三代。美国白蛾以蛹在树皮下或地面枯枝落叶处越冬,幼虫孵化后吐丝结网,群集网中取食叶片,叶片被  相似文献   

20.
自9月份以来。济南市暴发严重的美国白蛾疫情.全市各方参加防治。尽管目前防治已近尾声.但从今年的情况看,明年美国白蛾的防治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