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姚建军 《四川蚕业》2012,40(2):36-36
<正>桑粉虱(Bemisia Myricae Kuwana)又名桑虱,白虱,属同翅目、粉虱科,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育阶段,3月中旬开始发现成虫,以后逐渐增多,8~9月间最盛,次年1月始少见,约生活10~11个月。各虫态经过日期因各地气候而异。桑粉虱是一种好湿性桑叶害虫,在密植、阴湿、通  相似文献   

2.
冉龙萍 《四川蚕业》2003,31(1):34-35
1 桑粉虱的发生发展危害区域宁南县地处四川省西南部 ,金沙江畔干热河谷地带 ,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 ,桑树长势好 ,病虫发生少 ,枝长 5 5米 ,叶大长宽 40cm× 40cm ,1 982年曾得到国家茧丝办领导的赞美 :“宁南桑叶大如蒲扇”。随着时间的推移 ,蚕农对桑树管理轻视 ,桑树长势差 ,病虫害严重。近四、五年各种桑树病虫害均在不同区域发生 ,全县尤以桑粉虱最为严重。1 998年桑粉虱出现在我县新村乡碧窝村1社河坝百亩桑园地里 ,第二年相邻黑水河彼岸的松新五一村 1 4社遭到了同样的危害 ,短短的五年时间桑粉虱已在我县大面积危害 ,特别是…  相似文献   

3.
徐锦松  朱黎明 《江苏蚕业》1994,(4):23-25,22
<正>桑粉虱是目前嘉湖蚕区的一大桑园害虫,连续二年暴发成灾,危害严重,1993年桐乡市三秋蚕茧因桑粉虱危害比上年减产17.7%。为制订防治桑粉虱的对策提供依据,我们对桑粉虱的田间消长规律及各虫态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4.
唐建国 《四川蚕业》2003,31(1):32-33
20 0 2年 ,我县的桑树病虫害严重 ,严重的影响了桑叶的产量与质量 ,制约了我县蚕茧单产质量的提高。为了弄清危害最严重的桑粉虱的发生危害情况 ,笔者作了如下调查 ,并浅谈几点防治办法。桑粉虱Bemisiamyricaekuwama属同翅目 ,粉虱科 ,又名白虱 ,有的地方又称之为杨梅粉虱。1 分布与危害1 1 分布 :笔者曾在 2 0 0 2年 8~ 9月在马鸣乡的高桥、江寨设点调查、结果发现未防治的密植桑、河流地 ,成片桑发生多 ,而大行桑 ,山坡地发生较少或没有。1 2 危害情况1 2 1 危害特点 ,成虫群居 ,枝条顶端的 1~ 2片叶产卵最…  相似文献   

5.
桑粉虱Bemisia myriedl kuwana,又名白虱、杨梅粉虱,属同翅目,粉虱科.在江苏、四川、广东等蚕区曾暴发成灾,1992年我县有27个乡镇、14万亩桑园发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尤其在苗区密植桑园和苗圃中危害猖獗,严重地块枝条上均无健叶,新梢停止生长,危害之烈是历史上所罕见的.一、发生原因根据我们初步调查分析,造成我县桑粉虱大面积发生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有一定越冬虫基数.1991年中秋  相似文献   

6.
1、清理桑园有很多桑树害虫(如红蜘蛛、桑蓟马、桑粉虱等)和各种落叶病菌(如炭疽病、污叶病菌等)在枯枝、落叶及杂草中越冬,可将这些枯枝落叶和杂草收集,集中烧毁。2、翻土金龟子、黄叶虫、金针虫、桑尺蠖、桑瘿蚊、桑刺蛾等害虫冬季在土中越冬,冬季桑园翻土20...  相似文献   

7.
胡松涛 《四川蚕业》2003,31(3):17-17
冬季是桑树落叶至萌芽的休眠期 ,也是各种病虫害潜伏在树干、枯枝、落叶、地表及土壤中的越冬期 ,因此是桑树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依靠“清理桑地、翻挖治虫 ;挖除病树、堵塞蛀孔 ;修枝整形 ,剪除干枯桩 ;挂束草、抹卵块 ;冬季药物防治”等措施来降低病虫害越冬基数 ,提高来年桑叶质量和产量。1 清理桑地、翻挖除虫冬季进行清园 ,摘除老叶 ,铲除地面的杂草 ,收集桑树下的残叶集中烧毁处理 ,消灭病虫害越冬场所 ,达到消灭桑螟虫、桑粉虱、桑毛虫、桑蓟马、褐斑病、炭疽病、污叶病等病虫害的目的。结合冬季施肥翻挖炕土 ,除去土壤中越冬的…  相似文献   

8.
<正> 近年来,我县不少区、乡桑树病虫为害严重,造成桑叶产、质量下降。为了摸清桑树病虫害情况,今春我们组织了技术力量,对桑树病虫害进行了调查和防治。通过调查:弄清了危害桑树芽、叶的害虫,有:桑瘿蚊,桑螟、金龟子、桑尺蠖、野蚕、桑粉虱等。桑病有:桑细菌病、里白粉病等。为害树干、枝的害虫,有:桑天牛、介壳虫,等等。在二龙、柏桠、沙溪等乡  相似文献   

9.
赵毅 《四川蚕业》2012,40(3):22-22
<正>根据阆中市桑树病虫测报点观察和对实地桑树病虫为害情况调查,现阶段桑树虫害主要是桑螟、桑粉虱、红蜘蛛等,望各地加强测报观察和宣传,动员蚕农搞好桑树虫害防治工作,为秋蚕高产丰收打下良好的基础,实现蚕农增产增收。1桑螟1.1生活习性及为害特征桑螟又名油虫、青虫、卷叶虫,是阆中市夏秋季为害桑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也是夏秋季传播细菌  相似文献   

10.
桑青尺蠖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桑青尺蠖(AscolisslenariacretaccaButler)又名桑灰翅尺蠖、杂食烟尺蠖、菜尺蠖,是桑园常见害虫。近年来在浙江桑南区发生量较高。1/15hm2虫口量高达5600条;冬季在桑苗圃调查每平方米越冬蛹多达8头,笔者于1993年开始,对桑青尺蠖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1调查方法1.1蛹期保护和成虫羽化调查于1993年2月初从桑苗圃收集越冬蛹200头,放入室内养虫盒内,盒内下垫白纸上盖细士,观察成虫羽化进度、雌雄性别比,成虫寿命等。设3区重复,每区(盒)放50头蛹。1.2幼虫发育进度和食叶量调查每养虫盒为一个小区,每小区养…  相似文献   

11.
酉阳县地处川东南武陵山区.县委、县政府为振兴农村经济,果断决策在酉东片龙潭、麻旺两区的六个乡于1992年10月后集中成片利用广东杂交桑平栽建园1万亩.1993年正当幼桑茁壮成长,秋叶丰收在望时,万亩新桑全面暴发了罕见的桑粉虱危害,西南农大蚕丝学院蹲点教师与县丝绸公司的科技干部立即向县领导和蚕桑生产指挥部提出:“狠抓桑粉虱的统防统治确保秋叶丰收”的防治意见,引起县委、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领导亲自出马组  相似文献   

12.
桑皱鞘叶甲越冬成虫在湖桑和杂交桑桑园土层 30~ 50cm深处分布最多 ,分别占总虫数的65 0 7%和 65 92 % ,显著高于其它深度土层的成虫数 ;其次是 1 0~ 30cm深处 ,分别占 2 1 69%和 34 0 8% ;0~ 1 0cm以内无越冬成虫分布。越冬成虫 4月中旬开始出土 ,4月下旬大量出土 ,出土成虫数占总成虫数的 80 %以上。田间成虫 4月中旬开始为害 ,4月底到 5月上旬是发生和为害的高峰期。夏伐对桑皱鞘叶甲的成虫数量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自1992年以来,桑粉虱在嘉湖蚕区连年猖獗为害,暴发成灾,成为夏秋桑园害虫中的灾害性害虫。 近几年来的夏秋季午间成虫在桑园上空成群飞舞,桑树顶部幼嫩叶背面密布成虫,呈白色绒布状,上中部叶背面密布卵、幼虫、蛹、蛹壳及少量成虫,而中下部桑叶又受桑粉虱成虫分泌的蜜露所沾污,诱发桑煤病,严重影响秋叶的产量与质量,到了9月底晚秋收蚁时期,已无法采到稚蚕用叶,以后桑叶生长趋  相似文献   

14.
1998~ 2 0 0 0年 ,笔者对莱阳市桃园主要蚧类及其天敌进行了调查与观察 ,并对蚧类的防治做了初步探讨。1 主要蚧类及其生物学特性1 1 朝鲜球坚蜡蚧。在本市一年发生 1代。以二龄若虫固着在枝条上越冬。翌年 3月上中旬从蜡堆里的蜕皮中爬出 ,此后雌雄分化。 4月上旬雄若虫羽化并与雌成虫交配 ,5月上旬雌虫产卵 ,卵期 2周 ,平均每雌虫产卵 10 0 0粒左右。 5月中旬为若虫孵化盛期。 6月中旬后雌雄难分 ,越冬前蜕皮一次 ,蜕皮包于二龄若虫体下 ,至 10月中旬越冬。1 2 桑盾蚧。又称桑白蚧。在本市一年发生 2代。以第 2代受精雌虫于枝条上越冬…  相似文献   

15.
李民  楼普灿 《蚕桑通报》1994,25(1):48-50
桑粉虱属同翅目(Homoptera)、胸喙亚目(Sternorhycha)、粉虱总科(Aleyrodoidea)、粉虱科(Aleyrodidae),学名为(Bemisia myricae Kuwana).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生态条件改变以及近二年夏秋季高温多湿的气象因子等诸原因,导致桑粉虱大发生.1992年夏秋季在嘉兴市主产蚕区暴发成灾,为害面涉及海宁、桐乡、嘉兴郊区的55个乡(镇),30万亩桑园和7万亩桑苗.其中成灾面积达10万亩桑园和5万亩桑苗.93年使嘉湖地区123个乡(镇)50万亩桑园受害,导致三秋茧大幅度减产减收,已严重威胁到嘉湖蚕区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桑盾蚧及红点唇瓢虫为材料,室内观察与田间调查相结合,阐述了红点唇瓢虫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习性。该虫以成虫在树叉、树缝等处越冬。成虫耐饥,具假死性。成虫、幼虫均能捕食各种蚧态,捕食量较大,成虫日捕食桑蚧雌成虫10~25头,若虫35~70头、卵20~158粒;三龄幼虫日捕食若虫65~81头。  相似文献   

17.
以桑盾蚧及红点唇瓢虫为材料,室内观察与田间调查相结合,阐述了红点唇瓢虫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习性。该虫以成虫在树叉、树缝等处越冬。成虫耐饥,具假死性。成虫、幼虫均能捕食各种蚧态,捕食量较大,成虫日捕食桑蚧雌成虫10~25头,若虫35~70头、卵20~158粒;三龄幼虫日捕食若虫65~81头。  相似文献   

18.
粤北桑芽瘿蚊的世代及生活史和习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表明 :粤北桑芽瘿蚊 1年发生 10代 ,世代重叠现象明显 ,从 5月初一直为害至 11月 ,11月底以结成囊包休眠体的老熟幼虫在桑田土表层中进行越冬 ,但从 6月下旬开始各代均有部分老熟幼虫结成囊包休眠体在桑田土表层中进行越夏、越冬 ;全年以第 1~ 3代发生量最大。各虫态历期 :卵 1~ 2d ,幼虫 5~ 12d ,蛹 5~ 12d ,成虫 1~3d ,完成 1个世代需 15~ 2 6d ,大多要 2 0d左右。雌雄成虫比例 (性比 )约为 2 5 1∶1。  相似文献   

19.
桑粉虱发生的调查与防治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桑粉虱在1992~1993年中是我市及嘉湖蚕区的一大桑园害虫,连年暴发成灾,其为害之严重,扩散之迅猛为我市历史所罕见。据统计,1992年全市受该虫危害的面积达111825亩,占总桑园面积的96.4%,其中严重受灾面积有5.5万亩。这些桑园的桑树顶部幼嫩桑叶背面密布成虫,呈白色绒布状,后皱缩卷曲失绿,停止生长,中下部桑叶布满卵、幼虫、蛹、蛹壳及少数成虫,并受分泌蜜露沾污而诱发煤病,呈煤黑色,严重影响秋叶的产量与质量。  相似文献   

20.
桑介壳虫在我区1年发生3代,以受精雌虫越冬。5月上中旬、7月中下旬、9月上中旬为3代若虫的盛孵期。2月中下旬天气转暖,桑树树液开始流动,越冬雌虫即以口针刺吸取食为害。从早春开始到晚秋,桑介壳虫的成虫、若虫群栖寄生在枝干上吸食汁液,严重时整株盖满介壳,层层叠叠,不见树皮,抑制桑芽萌发,妨碍桑枝发育,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