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棉花品种资源在新疆长绒棉育种中的利用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自1953年于阿克苏试验站开始试种长绒棉,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半个世纪以来.新疆对引进的国外棉花品种资源,除直接在生产上利用外,在育成的所有品种中,无不载有国外棉花遗传资源。国外棉花种质资源对发展新疆长绒棉生产,不断提高自育棉花新品种的产量.逐步提高其纤维品质.以及增加其抗逆性能诸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目前和未来的棉花育种和生产发展中,必将在很大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国外棉花突出优异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利用。  相似文献   

2.
<正>棉花种质资源是棉花育种的遗传基础,对育种工作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994~1995年继续征集新种质材料95份(其中,国外材料30份,国内材料65份,分属海岛棉2份,陆地棉93份),进行了特征特性、农艺性状、抗逆性能的田间试验鉴定和纤维品质测试,筛选出一批各具特色的优良种质材料。为充分发挥种质资源在育种上的作用,现将鉴定筛选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国外棉花种质资源的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为丰富棉花育种的遗传基础,进一步提高育成品种的产量、品质及抗性水平,近几年我们引进国外种质资源389份,并对其特征特性、农艺性状及纤维品质进行了测定,评选出一批各具特点的优良种质资源。一、引进材料及鉴定方法引进材料大部分由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部分由出国进修、考察人员带回及国外棉花专家赠送。其中海岛棉5份,其余均为陆地  相似文献   

4.
棉花生物技术育种研究的现状及前景 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生物技术育种研究的现状及前景(下)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张宝红七、扩大种质保存范围在棉花的发展过程中其种子的可用性不可能永远得到保证,如棉花单体、杂交种不能通过自交产生的种子来保存,由国外引进的某些种质资源在当地不能开花结实;在没有恢复系的情况下不...  相似文献   

5.
棉蚜、棉铃虫是特早熟棉区棉花生产的两种主要害虫,严重影响棉花生产。培育和利用抗虫品种是有效控制害虫为害最经济、简便的措施。棉花种质资源抗虫性鉴定是不可缺少的主要环节。1986~1990年,我们分别对122份种质资源进行了抗棉蚜、棉铃虫鉴定,鉴定出高抗伏蚜种质6份,其中有辽657、75—30等;高抗棉铃虫种质17份;既抗棉蚜又抗棉铃虫的种质7份,其中有葡萄棉×1987、69—5、太原4号、辽657、辽2289、118、辽棉3号等。一、材料与方法抗棉蚜、棉铃虫鉴定材料分别为122份,由辽宁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和山西省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提供。  相似文献   

6.
棉花特异种质资源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特异种质资源创新研究结果表明,将具有优良遗传背景的棉花品种,通过杂交和海南基地加代,连续选择和田间鉴定,获得稳定的抗病虫优质种质资源9份。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育种应用,加速辽宁省特早熟棉花新品种选育进程,加大棉花种质资源的收集、鉴定、评价和创新研究意义十分重大。从任务目标、技术路线、技术指标、研究内容和保障条件等5个方面提出了辽宁省特早熟棉花种质资源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1986~1990年,我们对特早熟棉区保存的棉属资源,利用木盘接种病土和病土纸钵法对190份棉花资源材料进行了抗枯萎病性鉴定;采用无底纸钵法定量蘸黄萎菌液法对190份棉花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了抗黄萎病性鉴定。完成了190份材料抗枯、黄萎病性同步鉴定,数据输入国家种质资源库电子计算机内,为抗病育种者利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中国棉花种质资源工作者提供丰富的乌兹别克斯坦的棉花种质资源收集情况.[方法]总结全球的棉花种质资源现状,详细说明乌兹别克斯坦种质资源收集历史、过程及当前面临的挑战.[结果]全面收集分析全球主要种质资源中心的种质资源,特别是乌兹别克斯坦种质资源收集;从种质资源收集的历史、保存、交换、使用及当前种质资源收集所面临的问题等角度出发,探讨乌兹别克斯坦在种质资源研究方面的宝贵经验.[结论]乌兹别克斯坦拥有大量的棉花种质资源和棉花育种家种质资源创新经验.  相似文献   

10.
美国、墨西哥棉花种质资源引种观察沈新莲,周宝良,黄骏麒,吴敬音,顾立美(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南京210014)棉花种质资源常具有推广品种所没有的抗病性、抗虫性、耐瘠薄、耐寒、高纤维品质潜力等基因,是培育突破性棉花新品种的基础,因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棉花...  相似文献   

11.
国外花生种质资源引种鉴定及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外205份花生种质资源的植物学特性、抗性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观察鉴定,并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国外花生种质资源较为丰富,有性状优良的种质,也有高抗的材料,这些优异种质可供今后开展花生高产、优质、抗病育种利用;在选出的4个主成分因子中,总有效枝数的累积贡献率为45.58%,将205份国外花生种质资源归为5类,绝大多数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较小,类间遗传差异大于类内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12.
我国棉区辽阔,品种资源丰富。建国以来进行广泛搜集并积极引进国外材料,至目前止,已搜集、保存棉花品种资源3,000多份,其中直接利用国外种质资源作亲本育成的新品种有100多个。近几年又从各产棉国引进数百个材料,表型多种多样。为了查明利用价值,从生态条件不同的8个国家的材料中,挑选出16个品种(代表国外棉花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研究189份引进棉花种质资源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为新疆棉花育种及创新种质资源提供资源基础。 【方法】 选取引进的189份棉花种质资源的6个农艺性状和5个纤维品质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鉴定、筛选优良性状的棉花种质资源材料。【结果】 189份棉花种质在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上均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在4.669%~11.877%,平均为8.712 %;5个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369%~9.311%,平均为6.136%。各性状间表现出较为复杂的相关关系,同步改良棉花关键性状指标有难度;主成分分析将11个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2.740%,各主成分反映生育期、株高等生物学特征与单铃重、衣分、上半部平均长度、马克隆值等经济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各性状协同配合有利于各性状的同步提高。将189份棉花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聚类,在遗传距离为10.0时所有材料被划分为 7个类群,各类群性状特征差异明显。【结果】 189份棉花种质资源第Ⅲ类群、第Ⅵ类群和第Ⅶ类群中马克隆值的均值分别为4.17、4.03和4.08,均达到A级标准。  相似文献   

14.
棉花种质资源贮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Gossypium hirsutum L.)种质资源的保存方法很多,不同的贮藏方式对棉花种子活力的影响不一致,从而影响所贮藏种质资源的寿命。阐述了温度、水分、气体组分等因素对棉花种子耐贮性的影响以及棉花种质资源贮藏研究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5.
棉花种质资源收集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育种者提供亲本材料。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工作是收集、保存、优良性状利用。根据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以及当前生产需要,及时调整种质资源工作重点和方向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生物技术发展迅速和计算机的普及为种质资源工作提供支撑。将现代技术应用于种质资源研究是种质资源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近年来第三师农科所棉花种质资源研究所的工作进行概述。对今后棉花种质资源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6.
采用田间人工接种的方法对新引进的168份的国外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玉米丝黑穗病的抗性鉴定与评价。鉴定结果表明:供试的国外玉米种质对丝黑穗病的抗性表现存在明显差异,总体对丝黑穗病的抗病能力较低,表现抗病的种质仅有62份,其中高抗25份、抗病6份、中抗31份,其余106份种质表现感病或高度感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棉花种质资源纤维品质性状多样性,筛选出高品质种质资源,为棉花品种改良奠定基础。【方法】以新引进的120份国内外棉花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田间种植的方法,利用田间表型结合分子标记技术,研究其纤维品质的品质性状整体状况及形状间的相关性,结合分子标记手段,分析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结果】120份资源上半部平均长度均在33 mm以下,其中31份棉花样品马克隆值属于A级范围,断裂比强度最小为24.08,最大为38.4。共检测到95个多态性位点,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5.58个多态性位点。供试材料可分为2个类群,分类结果与其品质性状大致相同。【结论】120份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比较丰富;PSP25523-1、苏联棉5系、苏联棉28系和鄂抗棉7共4份材料纤维品质优良,可以作为优质亲本改良新疆棉花。  相似文献   

18.
棉花种质资源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 ,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育种者提供亲本材料。长期以来 ,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工作是收集和保存 ,用于种质资源研究的技术手段也相对落后。根据种质资源研究现状以及当前生产需要 ,及时调整种质资源工作重点和方向是十分必要的 ;另一方面 ,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 ,将现代技术成果应用于种质资源研究是种质资源研究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近年来我省棉花种质资源研究所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概述 ,对今后棉花种质资源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农科院棉花所通过海岛棉、陆地棉、瑟伯氏棉远缘杂交、回交、自交,创造出大量的、花器颜色丰富多彩的棉花新种质资源,丰富了棉花种质资源库。该文介绍了其中12个已稳定的花器颜色丰富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国内外主要的种质资源研究机构和种质资源考察、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创新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我国热作种质资源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立热作种质资源研究和管理体系.完善保存体系,改善保存设施,深入进行种质鉴定评价研究,制定相关标准,开展种质创新利用研究.健全共享机制,提高共享效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