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行道树、防风林杨树采用注干农药方法防治光肩星天牛成虫、幼虫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长效内吸注干乳油效果最好,具有传导快,杀虫效果好,残效期长的特点。长效内吸注干乳油防治结果:行道树罩笼接虫,成虫死亡率达92.9%,室内饲喂注于后的枝条,成虫死亡率达99.9%,大面积防风林成虫死亡率达94.7%,总体被害率4.4%,幼虫1~2龄死亡率达89.8%。对比了注干农药和农药涂干的效果,防治1~2龄幼虫注干防效比涂干防效高18.6%。注于农药方法防治光肩星天牛可提高防治效果,降低防治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并可兼防其它食叶性和刺吸性害虫。  相似文献   

2.
菱斑食植瓢虫危害栝楼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菱斑食植瓢虫在汉中地区1年1代,以幼虫及成虫啃食栝楼植株叶片,一般减产10%左右,用40%氯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于幼虫发生盛期喷雾防治,防效达94.8%。  相似文献   

3.
1994年开展的亚麻象成虫和幼虫的化学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以喷雾法对成虫,幼虫的防效最高,毒土对成虫的防效优于拌种,而拌种对幼虫的防效优于毒上。(2)喷雾对成虫的防效以来富灵最高,甲基异柳磷次之,氧乐菊酯第三。(3)在亚麻幼苗期用40%的甲基异柳磷3ml/kg拌种,可防治亚麻象成虫及幼虫的为害。(4)甲基异柳磷毒土对成虫的防效虽强于拌种,但用药量大,成本较高。  相似文献   

4.
苹果小吉丁虫是内蒙古自治区检疫情害虫。通过近14年观察研究证明,该虫在包头市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枝干受害部皮层下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在皮层内串食为害,6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7月中旬为成虫盛发期,7月中下旬孵盛期,8月份为幼虫孵化盛期。幼虫孵化后,即钻入层层下为害,至11月上名旬越冬。4月中旬和10下旬至11月上旬为幼虫防治适期,7 中旬为成虫活适期。使用40%氧化乐果25g+25%速灭杀丁25  相似文献   

5.
柑桔小实蝇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柑桔小实蝇Dacus(bactrocera)dorsalis(Hendel)在云南景谷1年发生5代,以老熟幼虫和蛹在土壤中越冬或越夏。2月中至8月中旬,成虫产卵于芒果果实内,致使芒果腐烂。室内用40%氧化乐果、50%杀螟松和80%的敌敌畏1000、1500倍液,对成虫的毒杀率达100%,幼虫达88.73%,蛹为10.0%。大田防治用1000倍液,同时用性信息素进行诱杀,保果效果达95.74%。  相似文献   

6.
新疆苹果小吉丁虫生物学特征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1995年5月新源县高潮牧场首次发现苹果小吉丁虫。1995-1996年对其分布、生活史、习性及防治进行了研究。苹果小吉丁虫主要以幼虫钻蛀苹果枝干皮层为害,一年发生一代,以幼龄幼虫11月上旬在树干或枝条皮层越冬,成虫飞翔能力弱,危害不大。幼虫防治可用内吸剂、触杀剂溶液涂抹树干虫疤处;叶面喷药防治成虫,防效均可达到90%-95%。  相似文献   

7.
芒果柑桔小实蝇是云南芒果主要害虫之一,幼虫取食芒果果肉,对3年芒果危害率为32.4%,对象牙芒果为34.7%。该虫在云南景谷地区1年发生5代,世代重叠,全年均有活动,以老熟幼虫、蛹入表土中或成虫栖于杂草丛中越冬。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3年芒果危害率降为2.3%,象牙芒果降为1.8%。  相似文献   

8.
南岭黄檀卷叶象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南岭黄檀卷叶象是南岭黄檀的重要害虫、成虫食叶和卷叶产卵为害.该虫在福建一年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翌年3月中旬,南岭黄檀展叶后,越冬成虫开始上树活动,哨食嫩叶,四月初成虫开始产卵.卵期5~7天,幼虫共2龄,幼虫期9~12天,化蛹前成熟幼虫分泌粘液在卷苞内做成内壁光滑的蛹室,蛹期3~5天.成虫羽化后在卷苞中停留2~3天,然后将卷苞咬一圆形孔洞爬出危害,5月中旬为成虫羽化盛期.试验表明,用50%甲胺磷乳剂10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1200倍液在每年4~5月紫胶虫放养前喷雾防治成虫,效果可达至91.2%~95%,在成虫产卵期摘除卷苞,集中处理是消灭虫源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作者选用40%氧化乐果乳剂,60%甲拌磷乳剂,60%敌敌畏乳剂,2.5%溴氰菊酯,磷化铝及几种药剂的混合物,采用注干,涂干,堵孔几种方法进行了光肩星天牛成虫,幼虫的化学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40%氧化乐果乳油加60%甲拌磷乳油再加增效剂注干防治1~4龄幼虫及成虫效果良好,杀虫率分别可达89%和63%,可在生产实践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眼斑钩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眼斑钩蛾是严重危害山核桃的一种新害虫,在浙江临安1a发生4代,9月下旬以蛹在地表杂草下越冬。第1-3代成虫分别于当年6月下旬、7月下旬和8月下旬出现,越冬代成虫翌年5月下旬出现。该虫以幼虫食叶危害。用20%速灭杀丁或2.5%溴氰菊酯1500-2000倍液树冠喷雾除治,效果在95%以上。大发生年第3代后天敌能起到控制作用,不必用化学药剂防治。  相似文献   

11.
黑脉厚须螟是樟树的新害虫。该虫在福建1a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入土结茧化蛹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成虫羽化,4月下旬到5月上旬第1代幼虫孵出,6月中下旬老熟幼虫陆续入土化蛹,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2代成虫羽化并产卵,7月中旬第2代幼虫孵出,8月中旬开始入土化蛹,8月下旬成虫羽化,9月中旬第3代幼虫孵出,10月下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越冬。在幼虫盛发期,喷洒20%溴氰菊酯3000倍液,80%敌敌畏或50%甲胺磷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多点试验,筛选出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防治美洲斑潜蝇的最佳用药量为40g/667m^2,最佳用药期在成虫忌化高峰期和幼虫处于1 ̄2龄时,最佳施药时间在上午9:00前1次施药,可达到85%以上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芒果柑桔小实蝇生物学及其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芒果柑桔小实蝇是云南芒果主要害虫之一,幼虫取食芒果果肉,对3年芒果危害率为32.4%,对象牙芒果为34.7%,该虫在云南景谷地区14年发生5代,世代重叠,全年均有活动,以老熟幼虫、蛹入表土中或成虫栖于杂草从中越冬。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后,3年芒果危害率降为2.3%,象牙芒果降为1.8%。  相似文献   

14.
水稻象甲发生范围越来越广,危害逐年加重;成虫危害茎叶,幼虫危害根系,以幼虫危害为主;大发生主要原因为本地虫源大量积累;在防治上应贯彻预防为主,合理耕作,诱杀成虫,治成虫控幼虫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5.
Bt乳剂防治灰茶尺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IU/μlBt乳剂防治灰茶尺蠖,室内试验结果,80倍液防治1 ̄4龄幼虫效果达80%;田间试验,70倍液防治1 ̄5龄(4 ̄5龄所占比例较大)幼虫效果在80%左右;以防治1 ̄3龄幼虫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质型多角体病毒感染赤松毛虫幼虫后,幼虫死亡率随感染龄期的增大而减小,随处理一的增加而增大,老熟幼虫感病后死亡率低,但幼虫化蛹死亡率高达53.3%,羽化率仅为25.1% ̄27.5%。成虫产卵量比未带毒成虫产卵量减少40.9%,部分成虫甚至不产卵,卵孵化率较对照低10 ̄20个百分点,且子代幼虫带毒率高达61.1%,死亡率达49.8%,CPV与Bt混用,可迅速降低幼虫的取食量,处理后第5天幼虫的排粪量约  相似文献   

17.
脊纹异丽金龟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纹异丽金龟是福建省马尾松的严重食叶害虫。该虫一年发生一代,以3龄幼虫越冬。幼虫共3龄成虫于翌年5月上旬羽化,取食马尾松针叶,为害期60多天。用2.5%溴氰菊酯乳油,50%甲胺磷乳油,40%氧化乐果,90%敌百虫晶体防治成虫,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台湾洒灰蝶是无患子树的一种新害虫,在福建一年发生1代,以卵越冬.翌年3月上旬卵开始孵化,4月上旬化蛹,4月下旬始见成虫.卵期278~312天;幼虫4龄,幼虫期26~41天,蛹期10~19天.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体积分数1.0×10-3的40%氧化乐果乳剂、80%敌敌畏乳剂、90%敌百虫晶体或体积分数5.0×10-4的2.5%溴氰菊酯对该虫均有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应用球孢白僵菌防治芒果树脊胸天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该文报导了从自然感病的脊胸天牛虫尸上分离出球孢白僵菌株,经纯化并批量生产可湿性菌粉,应用该菌粉防治芒果树脊胸天牛.室内试验用小棉花球醮取菌悬液堵塞法和用注射器抽取菌悬液滴注法接种,并分设对照组.第7d检查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堵塞法各虫态致僵、死率为70.6%.其中幼虫僵、死率为87.5%,蛹、成虫僵、死率为36.7%.滴注法各虫态僵、死率为66.1%.其中幼虫僵、死率为82.5%,蛹、成虫僵、死率为33.3%.对照组分别用无菌水以同样方法试验,各虫态致僵、死率均为0.应用两种方法,中试防治在13.3hm227a树龄芒果园中进行,防治效果为83.7%.推广应用防治在35.0hm215a树龄芒果园中进行,防治效果为84.1%.  相似文献   

20.
1989~1991年田间调查和观察结果表明。蔬菜田棉铃虫在长治地区一年发生四代,以二代幼虫为害最重。6月下旬至7月上旬是二代幼虫为害盛期。幼虫有转果为害的习性。成虫产卵多在植株的上部叶片正面和嫩枝上,其落卵量的85%以上。温度25~28℃,相对湿度在70%以上,最适合棉铃虫的发生繁殖。利用成虫趋性进行测报,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可控制此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