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黑河地区是高纬高寒地区,大豆遗传育种基础材料有限,为了拓宽黑河地区特用大豆遗传基础,对外引骨干大豆材料13份经过2年试验进行品质等性状的鉴评分析,筛选出高蛋白材料1份,高脂肪材料1份。同时鉴定了抗病性优良的材料1份。  相似文献   

2.
利用网室内人工接种法对103份不同省份大豆新品种(系)进行了弱毒株系SMV1和强毒株系SMV3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抗SMV1株系的大豆新品种(系)有95份,占参试材料的92.2%,抗SMV3株系的品种(系)有53份,占参试材料的51.5%;兼抗SMV1和SMV3的有51份,占参试材料的49.5%,其中高抗SMV1和S...  相似文献   

3.
国家大区北方春大豆参试品种(系)对大豆花叶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对国家大区北方春大豆参试的36份材料进行了大豆花叶病的抗性鉴定。在防蚜网室内,人工接种大豆花叶病毒SMV1号和SMV3号株系。鉴定结果表明,在鉴定的36份材料中没有免疫的。接种SMV1号表现为抗的仅6份,占总数的16.67%,中抗的13份,占总数36.11%,中感的15份占41.67%,感病的1份占2.78%,高感的仅1份占2.78%。接种SMV3号表现为抗的仅2份占5.56%,中抗的2份占5.56%,中感的5份占13.89%,感病的15份占41.67%,高感的12份占33.33%。  相似文献   

4.
大豆品种(系)对疫霉根腐病抗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当地主栽的大豆育种材料103份,在室内盆栽后接菌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20份材料表现为抗病,占供试材料的19.43%;中度抗病的材料12份,占供试材料的11.65%,感病材料有71份,占供试材料的68.90%。  相似文献   

5.
2012年,应用病土盆栽方法,对来自于6个省市的38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了大豆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抗病性鉴定。鉴定材料主要选于吉林省25份、黑龙江省2份、辽宁省5份、山西省3份、河北省1份、北京2份。鉴定结果未发现有抗病材料,表现中抗的材料1份,占总数的2.63%;表现中感的材料10份,占总数的26.32%;表现感病材料27份,占鉴定总数的71.05%。  相似文献   

6.
应用田间自然发病和盆栽接种病土鉴定方法对山西省,河北省第10个省市保存的500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SCN3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鉴定,筛选出免疫的9份,占参鉴材料的1.8%,抗病品种7份,占参鉴材料1.4%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大豆耐菌核病育种中亲本的耐病性,对黑龙江省346份种质资源进行大豆菌核病耐病性鉴定。研究采用茎干割裂法和离体叶菌丝接种法两种鉴定方法对大豆种质进行菌核病耐病性综合鉴定,茎干割裂法鉴定大豆种质感染大豆菌核菌后的死亡率,离体叶菌丝接种法鉴定大豆种质在感染大豆菌核菌后病害的扩展速度,综合2个鉴定结果,更加真实地反映大豆种质对菌核病的耐病性。采用茎干割裂法共鉴定出31份耐病材料,然后采用离体叶菌丝接种法对茎干割裂法鉴定出的31份耐病材料进行发病级别鉴定,共鉴定出1级发病材料9份,2级发病材料13份和3级发病材料5份。综合上述两种方法,共鉴定出2级耐大豆菌核病的种质3份和1级耐大豆菌核病的种质3份。  相似文献   

8.
大豆根腐病、疫霉病和胞囊线虫病是生产上极难防治的土传病害,目前有效的防治措施就是种植抗病品种,抗病种质的筛选鉴定是抗病育种的基础。本研究针对这3种病害进行抗病性鉴定,为抗病育种提供良好的单抗和多抗资源。用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对76份大豆材料分别接种大豆尖孢镰刀菌、大豆疫霉菌1号生理小种和胞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进行单一病害鉴定,按各病害的抗性评价标准对每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抗性评价。共计筛选出抗根腐病材料11份,抗疫霉病材料13份,中抗大豆胞囊线虫材料9份。中抗及抗两种病害的品种(系)有6份,占鉴定总数的7.9%;同时对3种病害表现中抗以上的材料只有1份,占鉴定总数的1.3%。研究结果将为新品种培育和抗病基因挖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豆新品系抗大豆蚜虫筛选与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豆生产田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依靠大豆蚜虫的自然发生、消长与危害,调查大豆叶部蚜虫群体数量,在370份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系中筛选鉴定出高抗大豆蚜虫的材料77份,抗大豆蚜虫的材料64份。高感蚜虫和感蚜材料192份,田间不同品系抗感蚜虫差异明显,蚜虫对不同材料选择性较大,建议生产中可选择种植抗蚜材料,以减轻大豆蚜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鉴定出携带特异抗性基因的种质。【方法】利用美国的6个SMV株系(G1~G3,G5~G7)对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254份大豆种质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结果】158份材料感所有病毒株系;95份材料抗某些病毒株系;只有7份种质兼抗所有6个鉴定株系:中国种质3份(‘Kaigen’s kingenzu’PI 88486,PI 62202和PI 407733),法国种质1份(‘ItoSan’PI 189920),韩国种质1份(PI 84549),日本种质2份(‘Shirome choutan’PI 417329和‘Tousan 101’PI 507439)。14份材料对6个株系表现抗病或幼苗早期抗病,推测可能携带Rsv4基因;50份材料对6个株系的反应型与已报道的抗性等位基因类似,推测其中携带Rsv1抗性基因材料2份,Rsv1-k22份,Rsv1-y16份,Rsv1-t1份,Rsv3 10份。25份材料对6个SMV株系表现型特殊,可能携带Rsv1,Rsv3,或Rsv4位点新的等位基因。【结论】这些新的抗源可以用于SMV抗病育种的亲本。  相似文献   

11.
研究通过筛选亲本间具有多态性的SSR引物,对材料的亲本和后代进行分子鉴定,获得材料间的系谱关系.供试的23份材料通过分子鉴定得到:4份后代材料可能为伪杂种后代;1对基因型相同的姊妹系;另外确定12份后代材料可能的一个亲本材料和1份后代材料的两个可能亲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亲本基因型纯合的情况下,采用分子标记有助于大豆育种的系谱分析与鉴定.  相似文献   

12.
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是危害大豆的世界性病害之一,不同的大豆花叶病毒株系致病力不同,不同大豆品种对不同株系的抗病性反应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本试验对237份大豆种质资源,采用人工汁液摩擦法接种大豆花叶病毒东北3号株系和黄淮7号株系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3份材料对东北3号株系表现出高抗,5份材料对黄淮7号株系表现出高抗。高抗材料主要来自于河北、山东、北京。野生大豆品种中,4份材料对东北3号株系表现出高抗,2份材料对黄淮7号株系表现出高抗。高抗材料主要来自于山西、甘肃、河南。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客观反映大豆种质资源对茵核病的抗病水平,排除环境、土壤、年份、生态区和接种方法等因素的影响,采用相对抗病指数作为抗病指标,于2011年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的盆栽场及病圃内进行了大豆种质资源抗茵核病的鉴定。结果表明:筛选出抗病品种2份,占试验材料的3.2%;中抗品种1份占所鉴定材料的1.61%,低抗品种29份占所鉴定材料的46.77%,低感品种20份占所鉴定材料的32.26%,中感品种6份占所鉴定材料9.68%,高感品种4份占所鉴定材料的6.45%。试验结果为大豆菌核病抗原大规模准确筛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地方大豆品种脂肪氧化酶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鉴定的100份山东省地方大豆品种资源中,未发现脂肪氧化酶缺失的材料,但发现了11份脂肪氧化酶—1电泳带向正极偏移的材料。这些材料脂肪氧化酶—1向正极偏移的程度与脂肪氧化酶—2缺失时脂肪氧化酶—1的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15.
通过2003~2005年对吉林省大豆新品种(系)大豆花叶病毒病的抗性鉴定,初步明确,吉林省新育成的大豆品种和后备材料较抗大豆花叶病毒病。在5个不同生态区内,新品种(系)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的水平由高到低排序:四平地区>长春地区>吉林和白城地区>通化地区。前两个地区抗源丰富。品种抗性以抗弱毒株系为主,抗中毒株系居中,感强毒株系比例较低。表明吉林省目前流行的病毒株系仍然是弱毒株系,伴随一定程度的中毒株系。  相似文献   

16.
玉米种质资源抗丝黑穗病鉴定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1998~ 1999年 ,在人工接菌条件下 ,对 6 73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抗丝黑穗病的抗性鉴定。鉴定结果表现高抗材料 115份 ,占鉴定总数的 17 1% ;抗病 193份 ,占 2 8 7% ;感病 2 2 5份 ,占 33 4% ;高感 14 0份 ,占 2 0 8%。 1998年从鉴定出的高抗、抗病材料中选出 94份 ,第二年进行了重复鉴定。复鉴后的高抗材料 36份 ,占复鉴总数的 38 3% ;抗病 4 7份 ,占 50 0 %。  相似文献   

17.
大豆品种资源抗旱性鉴定指标及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小虎  刘学义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2):106-108,112
黄淮海地区2021份大豆品种资源在甘肃敦煌(年降雨量不足50mm)田间进行抗旱性鉴定,从中随机抽取100份具有代表性的品种资源,进行大豆品种资源抗旱性鉴定指标及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产量、二粒荚数、单株粒数、单株荚数、分枝数和植株高度6个性状受干旱影响较大,表现型相关系数较小,可作为综合评定抗旱性的指标。同时,采用修改的抗旱隶属值法对100份大豆品种资源的抗旱性进行评价分级,其中,一级抗旱材料3份,二级抗旱材料15份,三级中间材料63份,四级干旱较敏感材料18份,五级干旱敏感材料1份,且呈正态分布,符合抗旱性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的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18.
1986~1994年对安徽省904份大豆品种资源进行抗大豆孢囊线虫5号生理小种的鉴定,结果鉴定出5个抗病品种,抗性与粒色、花色、茸毛色关系密切,而与株高、生育期和百粒重等性状无关。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大豆新品种(系)对大豆食心虫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2004年,采用田间自然诱发鉴定方法,对吉林省新育成的91份大豆新品种(系)进行了抗大豆食心虫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表现高抗品种16份,占17.6%;抗虫品种15份,占16.5%;中抗品种24份,占26.4%;感虫品种29份,占31.9%;高感品种7份,占7.7%。参试品种整体抗性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大豆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在凉爽、湿度大、昼夜温差较大的环境中容易发生,并能导致大豆减产.为评价东北地区大豆资源对白粉病的抗性,本研究在温室盆栽条件下,采用人工辅助接种对主要来自东北地区的331份大豆资源进行了抗白粉病鉴定,结果表明:331份材料中,高抗资源85份,占25.7%;高感资源83份,占25.1%.不同省份高抗资源的比例为辽宁>吉林>黑龙江.地方品种中高抗资源的比例高于育成品种(系),病情指数与生育日数呈显著负相关.综合抗病性和农艺性状分析,评价出具有育种潜力的抗白粉病大豆品种(系)12份,可为东北春大豆抗白粉病育种提供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