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桃园镇是睢宁县重点蚕区。近年来,桃园镇党委、政府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蚕桑生产。通过加强领导、优化布局、政策扶持、培育载体等措施,使桃园镇蚕桑生产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初步形成了五大优势。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以来,睢宁县把发展蚕桑生产和省产业富民工作结合起来,重点打造桃园蚕桑特色小镇,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以来,桃园镇在原有基础上出台系列蚕桑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推动桑园集中连片,并配套建设桑苗繁育基地、标准化蚕舍和小蚕共育示范点,引导蚕农发展蚕桑适度规模经营。目前,桃园镇已新拓桑园1万多亩,全镇规模桑园面积达到2.5万亩。今年桃园春茧平均收购价格在54元/公斤左右,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睢宁县桃园镇蚕桑产业的实地调研,发现蚕桑特色小镇建设初见成效,适度规模经营推进较快,蚕桑生产水平和蚕茧质量明显提升,有效促进了蚕农增收致富。针对当地蚕桑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提出了开展设施装备建设,推广省力化技术、着力培育示范户,加强市场化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江苏蚕业》2013,(1):47
<正>由国家蚕桑技术体系苏中综合试验站、如皋市新丝路蚕业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江苏省现代蚕桑产业园落户如皋软件园(桃园镇),建设规模10000亩。现代蚕桑产业园分为五个项目建设。一是蚕桑生产项目,建设高产桑园,完成智能化、工厂化、人工饲料饲养小蚕生产线和省力化大蚕饲养线。二是蚕桑资源利用项目,建设以桑蚕资源为原料的延伸产品生产线。三是丝绸观光园建设项目。四是蛹虫草及功能性物质开发  相似文献   

5.
睢宁县桃园镇,现有土地面积7200hm^2,其中桑园面积2733hm^2,28个行政村中27个村有桑园,全镇现有茧站32家,缫丝厂4家,丝织厂1家。2008年共养蚕9万张,生产优质蚕茧3374t。实现收入6118万元,生产白厂丝280t,产值4760万元,生产丝棉60t,产值900万元。全镇茧丝绸总产值达1.1778亿元。近年来,桃园镇坚持以打造全省一流的蚕桑特色镇为目标,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蚕桑生产得到良性循环发展,成为致富一方百姓、促进一方经济发展的特色支柱产业。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6.
桑枝栽培食用菌的主要技术与做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仕亚  闫芳 《北方蚕业》2003,24(4):42-43
为提高我县蚕桑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切实增加蚕农收入,我县从2000年首先在凌城镇推广桑枝栽培木腐型食用菌——香菇,获得成功,使种植户得到较高的经济回报。2001年、2002年又先后在桃园镇、姚集镇等蚕桑大镇,大面积推广,形成桑蚕、食用菌、供销一条龙模式,使蚕农得到更高的经济回报,形成我县特色农业,为蚕桑业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开发之路。  相似文献   

7.
2011年春、秋季两个蚕期,笔者与睢宁县蚕桑站及各镇农技人员对睢宁县农业现代园区、桃园镇、姚集镇、李集镇、王集镇等养蚕镇、区进行了蚕病发生情况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睢宁县发生的蚕病害以血液型脓病为主。严重户发病损失率高达50%,甚至少数户因此病暴发而绝收,严重威胁蚕业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我国15个蚕桑生产省(市、区)的107个蚕桑基地县的蚕桑生产状况、成本收益和生产资料费用的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认为,我国蚕桑生产县域集中度较高,蚕茧供求市场化程度提高;蚕桑生产规模小而粗放,生产效率较低;蚕桑生产成本上升快,比较效益不显著。为此,应该实行蚕桑区域专业化战略,巩固和深化主要蚕桑基地县的发展;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蚕桑生产效率;努力降低成本,尤其是人工成本,提高蚕桑生产效益;拓展蚕桑多种经营,增加蚕桑产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陕西省蚕桑生产基本要素变化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近2年陕西省蚕桑生产基本要素变化调查情况看,一是养蚕劳动力结构呈数量缺乏、男性化、老龄化、素质下降的趋势;二是蚕桑生产经营观念由过去的农村多种经营转变为规模产业化经营;三是在政府退出农村技术服务体系后,蚕桑技术服务体系功能要社会化。针对蚕桑生产基本要素发生的变化,提出要将实施蚕桑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作为应对生产基本要素变化的思路和对策,重建蚕桑产业发展基础、开发蚕桑新产品、延伸产业链等支撑体系;要重点解决蚕桑生产主流方向、生产规模效益、蚕病危害与农村技术服务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正> 一、蚕桑生产历史及现状(一)蚕桑生产简史(略) (二)蚕桑资源现状(略) (三)蚕桑生产的经济效益(略) 二、蚕桑生产区域划分和发展规划设想(一)蚕桑生产区域划分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云南省蚕桑产业取得了实现规模增长、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绿色生产等成效。但当前仍存在蚕桑生产水平低、蚕种市场不规范、鲜茧质量下降、蚕桑生产风险增大等方面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云南省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改善蚕桑生产条件,全面提升专业养蚕水平;强化蚕种管理,保障蚕农用种安全;提高鲜茧质量,规范鲜茧收购市场秩序;发展绿色高效模式,提高蚕桑生产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正> 重视蚕桑行业职工教育,提高全行业职工素质,对我省蚕桑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我省蚕桑职教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办学途径,坚持紧密与生产相结合的办学方向,受到生产单位、广大蚕桑科技人员和职工的欢迎,对促进蚕桑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晓林 《江苏蚕业》2005,27(4):34-37
海安县是江苏省蚕茧生产重点县,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一直保持着持续稳定发展的势头和欣欣向荣的后劲。其主要经验 是:加强蚕桑基地建设,推进蚕桑规模经营;加强蚕桑标准化建设,推进蚕桑现代化进程;加强蚕桑新技术的研究推广,促进蚕业科技进步;加 强蚕桑生产的组织协调,促进蚕桑生产稳步发展;积极争取项目投入,增强蚕桑发展后劲。  相似文献   

14.
<正>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落实,蚕桑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专业户、重点户不断涌现,已成为蚕桑生产的主力。安康县建设乡金鸡山村蚕桑专业户王明成,就是当地发展蚕桑生产的带头人。他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大搞以育桑、养蚕、经销蚕药为主的多种经营,家庭收入不断增多,为发展本乡的蚕桑生产起了典范作用,赢得了当地干部和蚕农的信赖与尊重。王明成同志是乡上的蚕桑干部,为了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发展蚕桑生产,先从自己  相似文献   

15.
针对蚕桑生产规模下滑、产业发展不稳定的严峻形势,盐城市从2012年开始组织开展了蚕桑产业技术创新活动,探索栽桑养蚕全过程的省力化、机械化、标准化,创新生产手段和生产模式,初步达到了减轻劳动强度、节约生产成本、提高蚕桑生产效率的目标,并通过三级蚕桑技术微信群网,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了实时、全程、无缝隙、全覆盖技术服务。介绍了盐城市蚕桑产业技术创新的实践和体会,即蚕桑生产理念需要不断创新、蚕桑生产技术需要不断探索发现、蚕桑生产过程需要社会化、蚕桑生产设备需要标准化机械化智能化、蚕桑产业结构需要多元化等;提出了近阶段盐城市蚕桑产业技术创新的方向和工作重点,为新一轮蚕桑生产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正> 叙永县今年的蚕桑生产主要抓好六项工作。一是加强100个蚕桑生产基地村的工作。蚕桑基地村要继续搞好农业结构的调整,按规划逐步达到蚕桑生产50万株桑树,200亩小桑园,年产500担蚕茧的目标要求,实现蚕桑生产的适度规模经营。二是搞好常规技术培训普及工作,为提高单产、质量提供技术保证。要求各乡镇都要有科技示范村、示范社、示范户;乡镇及基地村蚕桑员一定要由热爱蚕桑事业的人来担任,那种带头  相似文献   

17.
2012年蚕桑产业发展趋势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2011年我国蚕桑产业的特点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2012年我国蚕桑产业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稳定蚕桑生产规模、提高茧丝质量与生产效益,加强蚕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宏观调控、稳定茧丝价格,加强我国东西部地区的分工与合作、整合发展蚕桑产业,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升蚕桑生产的科技水平,提高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改革蚕桑产业体制、实现一体化管理和市场化运行等促进蚕桑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蚕桑生产是海安县农业支柱产业。优质桑园示范基地的建设可以引导、辐射、带动一个区域、地区蚕桑生产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和提升。该示范基地以提高单产、提高茧质、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加大蚕桑品种、知识、技术更新力度,加速推进蚕桑生产标准化进程为建设总任务;以建设外向型优质蚕茧生产基地为建设目标;以《江苏省蚕桑地方标准》为桑园建设标准。通过基地建设,带动了全县的蚕桑生产,把基地建设成为了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蚕桑标准化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9.
浙江蚕桑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建设蚕桑生产基地和提高生产效益。通过集约化经营和基地化生产,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生产效益。今后继续稳步发展浙江蚕桑,需要继续贯彻发展蚕桑的政策;改革茧丝绸体制,增加蚕桑生产的投入;全面推广高产技术,通过提高亩产茧保持蚕茧产量的持续增长;进一步加强基地建设;努力提高蚕茧质量。  相似文献   

20.
<正>西场镇是海安县蚕桑生产的重点乡镇之一,是海安县蚕桑生产的窗口.其蚕桑生产的发展态势,基本上反映了全县蚕桑生产的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