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对目前国内外针对食品褐变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防治技术等的研究进行概括和总结。根据条件不同,褐变可分为酶促褐变和非酶促褐变,而非酶促褐变又可进一步分为美拉德反应、焦糖化反应、抗坏血酸氧化分解和多元酚氧化缩合。影响褐变的因素众多,酶促褐变的影响因素包括底物种类及浓度、酶的活性、氧气、温度和pH等;影响非酶促褐变的因素因具体反应不同而异,其中温度和pH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基于褐变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因素,褐变的防治技术包括物理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以及两者的联合使用。指出当前果蔬贮藏和褐变防治技术面临着能耗较大、成本较高和安全性较低的问题,同时,进一步展望了褐变防治技术应以物理防褐变技术为主,辅以必要的化学技术处理,并应将重点放在新材料和新抑制剂的挖掘上。  相似文献   

2.
问:甜牛奶经高温杀菌后,往往会变成灰白色,甚至变成褐色,这是为什么呢?答:这是因为在高温条件下甜牛奶发生了褐变的缘故。(1)高温时奶液褐变的机理褐变反应的机理主要有酶促褐变、非酶褐变和氧化还原褐变等,您说的液态奶在高温下的褐变,主要是发生了非酶褐变的结果。这种非酶褐变称为美拉德反应,是胺、氨基酸、蛋白质与糖类、醛类、酮类之间的反应。糖类、醛类和酮类自身也有可能发生褐变,而与氨基酸、蛋白质共存时,更有促进褐变的作用。美拉德反应过程十分复杂。第1步,由还原糖与氨基化合物在中性或微酸性条件下缩合生成葡萄糖胺,葡萄糖胺…  相似文献   

3.
研究与板栗非酶促褐变有关的基础物质和褐变产物,以确定板栗非酶促褐变的主要反应类型及褐变产物特征。测定板栗在加热前后葡萄糖、果糖、还原糖、15种氨基酸、维生素C、总酚、5-羟甲基糠醛(5-HMF)、类黑精和蒽醌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发生非酶促褐变后,葡萄糖和果糖平均减少了53.25%和32.07%,还原糖平均减少35.78%,15种氨基酸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维生素C平均减少41.85%,多酚平均减少了40.50%,5-HMF和类黑精平均增加了100%,蒽醌平均增加70.11%。试验证明板栗非酶促褐变反应包括美拉德反应、抗坏血酸氧化反应、多酚氧化反应,初步判断5-HMF、类黑精和蒽醌是非酶促褐变的反应产物。  相似文献   

4.
切割果蔬的防褐与护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切割果蔬亦叫半加工果蔬,属于净菜范畴,它是指新鲜水果与蔬菜经过清洗、整修、去皮、切分等步骤,用塑料薄膜袋或以塑料托盘盛装,外覆塑料膜包装,供消费者食用或餐饮业使用的果蔬鲜食加工产品。1.切割果蔬的防褐就切割水果、蔬菜而言,主要的质量问题是褐变,褐变会严重影响果蔬外观。褐变现象不仅存在于果蔬,也普遍存在于许多食品中。一般情况下褐变反应有酶促褐变和非酶促褐变等两种。(1)酶促褐变即在氧化酶催化下的多酚类氧化和抗坏血酸氧化下果蔬的褐变。褐变发生必须同时有多酚类物质、多酚氧化酶和氧气。要阻止酶促褐变的发生,就必须对以…  相似文献   

5.
蚕豆在收获,运输和贮藏过程中,随着时间的增长,皮色由原来的浅绿色或乳白色逐渐变成浅褐色、褐色以至深褐色,严重的甚至变成黑色,这种现象称为褐变。根据国外有关资料报导食品褐变可分为酶致褐变和非酶致褐变两类。酶致褐变主要是植物组织中的酚类被酚氧化酶氧化所引起的褐变,此外还有油脂和抗坏血酸分别被脂肪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叶绿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褐变的原因有非酶褐变和酶促褐变,加工中引起褐变的主要原因是酶促褐变。综述了马铃薯酶促褐变的特性和褐变抑制剂的研究进展,在生产中抑制褐变可将不同方法结合使用,如水洗、热处理、酸处理、添加褐变抑制剂等,抗褐变效果会更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砀山酥梨多酚氧化酶(PPO)酶促褐变机理进行研究。通过对其所催化的邻苯二酚氧化后所得到的产物吸光度值进行测定,分析了反应时间、pH值、温度和几种抑制剂对砀山酥梨PPO活性的影响,以及研究了破碎打浆、pH值、温度、贮存时间等不同加工过程对砀山酥梨酶促褐变变化趋势的影响。结果表明,以0.1 mol/L的邻苯二酚为底物,测得砀山酥梨PPO的最适pH值为6.5,最适温度为40℃,且随着时间的延长,砀山酥梨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始终保持稳定;L-半胱氨酸、柠檬酸、抗坏血酸对砀山酥梨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其中以柠檬酸的效果最好;在pH值3.5-4.6,酶促褐变对总褐变指数的贡献低于非酶促褐变,且pH值越高,酶促褐变对总褐变指数的贡献越大;在4℃,室温和37℃下,酶促褐变对总褐变指数的贡献低于非酶褐变,且温度越高,酶促褐变对总褐变指数的贡献越大,温度为37℃时,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酶促褐变对整个褐变反应的贡献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冷破碎工艺和热破碎工艺对番茄酱贮藏期间非酶褐变的影响,将制备的番茄酱在20℃和35℃条件下进行12个月的贮藏。通过对番茄酱的褐变指数、还原糖、番茄红素、5-HMF、VC含量、氨基酸态氮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pH变化的测定以及相关性分析得出美拉德反应与VC氧化分解反应是导致番茄酱在贮藏期间发生非酶褐变的主要原因,番茄红素不是引起番茄酱色泽变化的主要原因,美拉德反应的主要产物是5-HMF。经过液相色谱分析,番茄酱中糖类主要由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组成,冷破、热破番茄酱中的三种糖类含量有差异。通过模拟体系,进一步确定了美拉德反应是导致番茄酱在贮藏期间发生非酶褐变的根本原因,且糖是5-HMF生成的必要条件,5-HMF的产生主要由果糖决定,VC氧化分解反应对5-HMF的生成贡献微弱。因冷破碎工艺温度较低,产品果糖含量较多,更容易褐变,所以冷破番茄酱的贮藏环境应尽可能的保证低温。  相似文献   

9.
在食品焙烤领域,美拉德反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非酶促褐变反应,也是食品焙烤制作过程中的一项至关重要的技术。在饼干生产过程中,羰基化合物与氨基化合物发生美拉德反应,该反应产物赋予饼干独特的色香味,但其部分副产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根据现阶段的研究进展阐述了美拉德反应的机理、美拉德反应对饼干品质的影响,及其产物对人体健康的隐患。  相似文献   

10.
荔枝酒储藏期间非酶褐变因素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色泽不稳定是荔枝酒生产遇到的常见问题。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与色差计,研究了36d储存期非酶褐变因素对荔枝酒褐变度以及荔枝酒亮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荔枝酒储藏期间,温度、糖度、氧气量和光照强度都与荔枝酒的褐变度成正比,与荔枝酒的透明度成反比关系。低糖度的荔枝酒在密封瓶装并置于4℃低温条件下保存36d后,在波长420nm下的吸光度只增加0.003,亮度仅降低0.58,很好地抑制了荔枝酒非酶褐变的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11.
水氮耦合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 要: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水氮耦合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不同灌水量对棕色化反应产物含量的作用效果不显著外,不同灌水量、施氮量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各类致香物质成分均有显著的影响;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新植二烯含量在灌水量450m3/hm2达到最大值,棕色化反应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在灌水量0~900m3/hm2范围内随灌水量的增加表现出先降低又增加的趋势。中灌水量(w2)处理中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苯丙氨酸类代谢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新植二烯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含量在施氮52.5 kg/ hm2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一批荔枝罐头样品贮藏期间内容物指标的检测,初步分析了荔枝罐头褐变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氧气使褐变加速;光照对褐变无影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及还原糖含量相对较低(90~120g/L)的荔枝罐头褐变严重;在pH值为3.5~4.5,pH值的变化对荔枝罐头的褐变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食品中的丙烯酰胺(AA)主要是由食品中含有的还原糖和氨基酸,在120℃以上的高温油炸、煎炸或烧烤时通过美拉德反应而生成。研究了赖氨酸、甘氨酸和牛磺酸等氨基酸及由这3种氨基酸与葡萄糖或果糖生成的6种美拉德反应产物对Asn-Glc和Asn-Fru模拟反应体系中AA生成的抑制作用和反应体系的褐变程度,及其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及美拉德反应产物对模拟体系中AA的生成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添加氨基酸及美拉德反应产物使模拟体系吸光度增高,但赖氨酸—果糖美拉德反应产物添加后模拟体系吸光度无明显变化;所有添加物均使模拟体系的DPPH及ABTS自由基清除率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14.
贮藏条件对采后龙眼果皮褐变底物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谱特征和酶学反应,分析采后贮藏环境条件对龙眼果皮酶促褐变底物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龙眼褐变底物在光照、高温和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容易变褐;O2处理提高了褐变底物与龙眼多酚氧化酶(PPO)的反应能力,而CO2处理明显减缓其与龙眼PPO的酶促褐变反应;氧化剂H2O2加速了该酶促反应,但还原剂VC及Na2S2O5阻止底物酶促褐变;K+,Na+,Ca2+和Zn2+对底物溶液的稳定性无显著影响,而该底物溶液在Fe3+,Fe2+,Cu2+,Pb2+存在下不稳定。  相似文献   

15.
龙眼果皮酶促褐变产物的提取、稳定性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董乐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8):174-181
为了研究龙眼果皮酶促褐变产物的最佳提取工艺、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以样品中总蒽醌含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考察乙醇的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4个因素对应用回流法提取褐变产物的影响,探讨提取龙眼果皮中酶促褐变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分光光度法对褐变产物的稳定性和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回流法提取酶促褐变产物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70%,提取时间为8 h,料液比为1:2,提取温度为40℃。在试验温度范围内,酶促褐变产物比较稳定;但对光照比较敏感,尤其是在紫外光下稳定性较差;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比在碱性和中性条件下好;在4种不同种类添加剂影响下,其稳定性均变差。体外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龙眼果皮总蒽醌浓度为9.55 μg/mL时,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为74.1%;浓度为4.55 μg/mL时,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达81.6%;浓度为6.70 μg/mL时,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率达86.1%。回流法可提取龙眼果皮中酶促褐变产物。温度对酶促褐变产物稳定性影响不明显,光照、pH、食品添加剂因素影响其稳定性。酶促褐变产物具有一定的清除DPPH?、?OH和?O2-自由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大花蕙兰试管苗增殖过程中的褐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大花蕙兰试管苗增殖过程中褐化的影响因素及褐化现象的克服进行研究。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糖浓度、琼脂浓度、试管苗大小及花色等因素对褐化的影响,不同抗氧化剂与吸附剂对褐化现象的克服及对试管苗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基本培养基、糖浓度、琼脂浓度及试管苗大小对褐化有影响,但影响不显著;花色对褐化的影响显著;添加1500mg/L活性炭,既可解决褐化现象,又能保证试管苗生长旺盛,保持较高的增殖系数。  相似文献   

17.
板栗仁酶促褐变产物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对板栗仁酶促褐变产物进行了提取并对其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确定水浴回流法提取酶促褐变产物最佳工艺条件为: 乙醇浓度为75%,提取时间为6h,料液比为1∶2,提取温度为45℃。温度对酶促褐变产物稳定性影响不明显,光照、pH、食品添加剂因素影响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宣化马奶葡萄采后果实褐变机理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宣化马奶葡萄为试材,测定采后果实的褐变指数、5-羟甲基糠醛(5-HMF)、相对电导率及果皮硬度等指标,以明确马奶葡萄的褐变类型及易发生褐变的原因。结果表明:酶促褐变是马奶葡萄采后褐变的主要类型;马奶葡萄细胞膜透性的增大是酶和底物接触反应的关键;果皮硬度较小导致其极易受损,活性氧清除酶活性下降导致自由基的增加,促进了膜脂过氧化进程,加速了膜系统完整性的破坏,为酶和底物接触反应创造了条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升高也加快了马奶葡萄的褐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