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纳板河自然保护区不同季节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酶活性与养分进行研究,探讨季节变化对保护区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酶活性及养分含量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季节变化对酶活性与土壤肥力间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季节变化对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不同养分指标和酶活性随季节和土层深度变化表现出不同程度变异性,变异系数由0.1~1.5不等;季节变化对各养分指标与土壤酶活性之间的相关关系具有显著影响,随季节变化相关关系发生改变;土壤酶之间的相互关系受季节影响较小,相关性随季节变化不明显;保护区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养分与酶活性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土壤肥力对酶活性的直接影响力随季节变化发生不同程度改变。  相似文献   

2.
橡胶园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海南省儋州市24个有代表性的橡胶园样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胶园土壤酶活性存在很大不同,过氧化氢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水解氮含量呈正相关关系,有的甚至达到极显著正相关;而多酚氧化酶和脲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的有效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南疆膜下滴灌棉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探讨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相关性,为棉田土壤质量评价提供生物学指标。以南疆棉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棉田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土壤过氧化氢酶、酸性转化酶、碱性磷酸酶、脲酶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达到极显著相关关系;通径分析表明,全氮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子;有机质、全氮、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是反映土壤肥力和质量的主要组分。用过氧化氢酶、酸性转化酶、碱性磷酸酶作为评价棉田土壤肥力水平的敏感生物指标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农田栽参和林下参土壤中起主要作用的养分和关键土壤酶以及二者关系,准确评价两种生产模式下人参土壤肥力状况,对不同年生农田栽参和林下参的土壤养分和土壤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主要生产模式下起主要作用的综合养分指标和综合酶活性指标不同,并确定两种土壤中微量元素和酶活性之间的作用机制。农田栽参土壤第一典型相关变量中以有机质、全N、全P、速效P和有效K含量,微量元素Zn与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相关,二者累计贡献率达74.2%,其中磷酸酶影响土壤中P的形态,蔗糖酶影响有机质转化及速效NPK的有效性,过氧化氢酶能够加速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土壤中Zn的含量对上述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土壤中Cu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林下参土壤第一典型相关变量中有机质、全P、速效K及Fe含量与磷酸酶、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高低关系最大,累计贡献率达58.0%,Fe对4种酶活性呈抑制作用,与农田栽参不同的是,林下参中微量元素Mn和Cu的含量对蔗糖酶活性起促进作用;沿着根系向下生长方向,土壤养分和酶活性逐渐降低,垂直分层明显;将土壤酶作为人参土壤肥力评价指标,结合土壤养分指标可以准确评价人参土壤肥力并指导农田栽参土壤改良。  相似文献   

5.
岩溶区土壤脲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讨论土壤脲酶活性作为岩溶区土壤肥力评价指标的可行性,笔者以重庆青木关岩溶槽谷地区为研究区,分秋、春、夏3个季节,采取10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样品,分析土壤脲酶活性及土壤养分状况,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脲酶活性与全氮和速效磷的相关水平极显著,同时与其他土壤养分相关。受到土壤养分的直接和间接影响,脲酶活性还可体现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的状况。因此,土壤脲酶活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岩溶区土壤的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6.
津郊菜园土壤酶活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天津郊区不同种菜年限菜园土壤剖面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及蛋白酶活性分布状况,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酶的活性均随剖面深度呈梯形减弱,随种菜年限的延长而增高,其中脲酶和碱性磷酸酶表现出明显的相关趋势,菜园土壤通体酶活性水平明显高于一般旱田土壤,菜园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可以做为衡量土壤肥力水平的指标;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是增强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沈阳东陵古松根区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从古松的纵向和横向研究了沈阳东陵不同深度古松土壤磷酸酶活性及与土壤养分(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距树干4m处可能是古松根系吸收养分较强的地方,土壤磷酸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全磷都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速效磷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磷酸酶可以表征古松根区土壤中磷素的含量状况;古松根区不同深度土壤中的磷酸酶活性可以作为评价土壤肥力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农田黑土酶活性与养分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深入了解农田黑土酶活性与养分间的关系,在黑龙江省选择了3个典型黑土区域的127个样点,研究其土壤中的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磷酸酶、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土壤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有机质、C/N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土壤5种酶活性和8种养分的特征值不同;不同区域内土壤酶活性和养分的相关性表现各异;进一步的典型相关分析得到3对典型变量,其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8231,0.4859和0.4322,均达到显著相关水平(P<0.05),说明农田黑土壤酶活性和养分间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对云南砚山县和西畴县典型石漠化区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丰缺诊断和综合肥力评价,以期为研究区域土壤品质提升提供科学依据。测定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电导率6个土壤肥力指标,对土壤肥力指标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计算土壤肥力综合得分,应用系统聚类法对土壤肥力进行分类。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有效磷含量属于中等偏下水平,碱解氮含量属于高水平。采用主成分分析将土壤肥力指标提取为3个主成分,可反映土壤全部信息的80.52%。第一主成分以有机质和pH贡献大,第二主成分以速效钾、碱解氮、有效磷贡献大,第三主成分以电导率贡献大。土壤综合肥力可分为2类,第一类土壤综合肥力属于中等水平,第二类土壤综合肥力水平较低。总而言之,云南砚山县和西畴县典型石漠化区土壤综合肥力属于中低水平,土壤有效磷、有机质和pH是影响土壤综合肥力高低的关键因子,需加强土壤养分管理,合理施肥,提升土壤综合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10.
果树根际土壤肥力是果树生长的基础,本研究通过对种植年限为5、10、15、20年桃树根区土壤理化和生物学性状变化进行分析,以期揭示不同种植年限桃园根际土壤肥力的变异特征,探明影响桃树产量和品质主要土壤肥力因子,为不同种植年限桃树生产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粘粒、粉粒含量增加,但土壤质地未改变;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呈增加趋势;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以种植年限15年达到最大值;土壤真菌和细菌数量随种植年限增加呈减少趋势;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逐年降低。土壤肥力因子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不同土壤肥力因子间的交互关系影响桃园土壤肥力变化,其中土壤有机质、微生物量碳以及土壤酶活性是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桃树产量以种植年限15年最大,种植年限超过15年桃品质下降,土壤肥力因子中土壤速效钾、有机质、微生物量碳含量及脲酶活性是影响桃产量和品质(可溶性固形物)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人工室内降雨方法就河北内邱县岗底坡地褐土酶活性流失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流失泥沙中单位土体酶活性随坡度增大而减小,除脲酶外流失泥沙均高于土壤中酶活性,有明显富集,呈现出高肥力土壤高流失,低肥力土壤低流失的基本规律;土壤酶流失总量与坡度呈指数变化关系,符合MC=atb预测模型;流失四种酶(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磷酸酶)之间呈显著正相关,水土流失引起酶总体的损失;土壤酶和养分流失之间呈现出一定的相关关系,土壤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可作为土壤侵蚀度的分级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不同培肥方式对盐碱土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了提高盐碱土壤肥力,提升土壤中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通过定位试验,研究了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肥、有机肥、厩肥、化肥5种肥料对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并对这2种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种培肥方式对盐碱土中脲酶活性均有明显提高,并切脲酶活性都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有机-无机复混肥对土壤中脲酶活性提高效果最为显著,是对照的1.421倍,有机肥和生物肥分别是对照的1.335倍和1.322倍。各种处理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尽管并不显著,但与对照相比较,均有所提高。通过对这2种酶活性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磷、速钾的相关性研究得出,速效磷和全氮对脲酶活性影响最大,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8737和0.8451,过氧化氢酶与有机质和碱解氮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796和0.754。  相似文献   

13.
镉胁迫下土壤理化因子与过氧化氢酶活性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南3种不同程度Cd污染土壤添加不同种类、不同浓度的修复材料,研究修复材料修复效果,并评估了Cd胁迫下土壤理化性质对过氧化氢酶的影响。分别对pH值、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及土壤有效态Cd浓度与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做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通径分析,并对比3种分析。结果表明:Cd浓度较小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土壤pH、土壤速效钾、土壤速效氮、土壤速效磷;中等污染土壤过氧化氢酶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土壤速效氮、土壤速效磷;严重污染土壤过氧化氢酶的主要影响因子为pH值和土壤有效Cd。对比3种土壤影响因素的系数发现,随着土壤全Cd浓度的增加,土壤有效态Cd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系数越来越大,而土壤速效钾、土壤速效氮、土壤速效磷对过氧化氢酶活性影响系数越来越小。与简单相关和多元线性回归相比,通径分析结果能更客观、全面的体现各因素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过程。该试验为评价土壤性质对酶活性的影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转抗旱基因棉对土壤酶活性及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探究不同生育期内种植转抗旱基因棉及其常规棉对土壤酶活性及速效养分含量的影响。应用化学分析法和溶剂浸提法对2种棉花的土壤酶活性和速效养分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苗期,转抗旱基因棉土壤速效磷含量显著低于其常规棉,而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和脲酶活性则显著高于其常规棉,其余4个生育期它们的含量与活性均无显著差异,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5个生育期差异均不显著。对土壤酶活性和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铵态氮含量与土壤脲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土壤速效磷与土壤全氮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硝态氮含量与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铵态氮含量显著正相关。综上,转抗旱基因棉花的种植几乎并不影响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但随着生育期的不同其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也不同。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退耕地植被恢复中物种多样性与生物学特征存在一定的关系,以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内退耕地为研究对象,对其物种多样性与土壤酶活性及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退耕地的恢复,物种的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on-wiener指数呈下降趋势,群落优势度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Pielou指数、Alatalo指数呈波动式增加趋势。(2)受退耕地盐碱化影响,土壤中过氧化氢酶的含量明显高于磷酸酶、脲酶和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的含量随着退耕地植被的恢复呈波动式增加。而脲酶呈递减趋势,可能是因植被随退耕年限的增加使得物种趋于单一,为其提供的物质源随之减少。(3)民勤退耕地土壤酶活性与植物物种多样性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脲酶与各指数之间的相关性最为显著,磷酸酶次之,过氧化氢酶、蔗糖酶与各指数之间的相关性较弱。  相似文献   

16.
农牧交错带人工草地及农作物下土壤酶活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酶直接影响着人工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评价土壤质量的生物活性指标。在农牧交错带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和农田内采集土壤样品,通过测定土壤有机质、pH、营养元素(N、K、Ca、Mg等)有效态含量及4种土壤酶(土壤脲酶、碱式磷酸酶、过氧化氢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分析了紫花苜蓿人工草地和农作物下土壤理化因子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在紫花苜蓿人工草地中,土壤脲酶和碱式磷酸酶活性变化趋势一致,随种植年限的延长显著减少,且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平均酶活性表现为3年龄>6年龄>10年龄草地。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种植年限的延长而逐渐增强,品种间差异显著(P<0.05);(2)不同类型农田中,土壤酶活性亦存在差别,玉米地土壤脲酶和碱式磷酸酶活性仅为马铃薯地的24%和70%;(3)比较人工草地与农田土壤酶活性,认为3种土壤酶(土壤脲酶、碱式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大小基本表现为马铃薯地>3年龄巨人草地>玉米地≥3年龄雷达克之星草地>6年龄雷达克之星草地>6年龄巨人草地>10年龄雷达克之星草地≥10年龄巨人草地;(4)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碱式磷酸酶3种酶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蔗糖酶活性与pH达到极显著正相关,脲酶和碱式磷酸酶与pH成显著负相关,速效氮和全氮呈极显著负相关,过氧化氢酶则与有机质、速效氮、全氮和水溶性镁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