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熊猫繁殖活动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熊猫(Ailurpoda melanoleuca)是濒危物种,中国特产珍兽。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其繁殖规律对挽救该物种意义深远。北京动物园自1963年以来,先后通过自然交配繁殖十胎次,人工授精繁殖九胎次。我们曾对饲养条件下31头(11♂和20♀)大熊猫的繁殖活动进行了观察,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2.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数量稀少,因此,它的繁殖问题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动物园圈养的条件下,大熊猫自然交配比较困难,往往难以成功。我国的科技工作者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突破了大熊猫繁殖的难关。北京动物园首先取得成功。1978年9月  相似文献   

3.
大熊猫精液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由于它的繁殖力低,在饲养条件下自然交配又极少见,这就促使我们对大熊猫进行人工授精。自1978年北京动物园首次人工繁殖大熊猫成功以来,国内外其他动物园也先后用人工授精的方法繁殖了大熊猫。总的说来,人工授精的成功率不高。这涉及到精液质量、精液保存以及输精的时间和方法等诸因素。通过对精液评定选择高质量的精液做人工授精,对提高人工繁殖大熊猫的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大熊猫精液的评定,张敬平(1982) Platz,Jret.al.(1983)、Moore et.al.(1984)等对此都有一些报道。但他们检查精液样品较少,且多取自同一  相似文献   

4.
人工授精技术对长大二元杂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某集约化猪场长大杂母猪进行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的对比试验 ,观察其对受胎率、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人工授精受胎率与自然交配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窝产仔数明显高于自然交配 (P <0 .0 5 ) ,说明人工授精技术可在集约化猪场推广。  相似文献   

5.
对某集约化猪场长大杂交母猪进行了人工授精与自然交配的对比试验 ,观察其对受胎率、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人工授精受胎率与自然交配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窝产仔数明显高于自然交配 (P <0 0 5 ) ,说明人工授精技术可在集约化猪场推广  相似文献   

6.
对一例左前掌缺失大熊猫在发情交配中的各种行为进行观察发现,由于该大熊猫左前掌缺失,发情行为中的蹭阴行为、运动时间、嗅闻、抓(蹭)痒、后退、打滚等大熊猫发情的特征行为明显少于四肢健全大熊猫,但其叫声的频次和类别与健康大熊猫差别不大,它有主动接近雄性求偶行为,但是接受交配的姿势异常,致使自然交配不能正常进行,在雄性出现强行交配行为后,反抗和防御能力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7.
重庆动物园自1980年开始大熊猫的人工饲养和繁殖工作。由于大熊猫生理结构上的高度异化,交配的生理现象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绝大部分不够理想,32年来,国内外具备较好交配能力的雄兽不过10来只,能够接受交配的雌兽约20只,这些年中,自然交配成功约35次。尽管千里求亲,重庆动物园的松松、南南都几经波折也未能及时交配成功。在加强饲养管理提高大熊猫体质的前提下,在成都动物园大力支持指导下,松松1984年在成都找到了理想的配偶,产下一仔,不幸于产后67小时夭折。南  相似文献   

8.
1发情交配 2008年4月29日14:50大熊猫“晔晔”的葡萄糖醛酸酯(E1G)从峰值261下降到177,该熊猫于当日17:55与雄性大熊猫自然交配1′44″,4月30日9:10,E1G下降为70,该大熊猫于当日9:30与雄兽交配6′10″,当日仅交配了1次。  相似文献   

9.
简讯十二则     
《野生动物》2004,25(5):15-16
7月13日上午10时22分,今年全球首只大熊猫在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降临。首次当上妈妈的大熊猫"茜茜"很快以极强的母性把小家伙叼进怀里。 6岁的"茜茜"是在今年3月28日人工授精和自然交配的,人工授精使用的精液是香港海洋公园18岁雄性大熊猫"安安"的精液,因此,这只大  相似文献   

10.
圈养大熊猫配种难的原因之一是具有自然交配能力的雄性大熊猫很少。雄性大熊猫发生意外情况会影响配种工作。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一雄性大熊猫在放对后,出现阴茎水肿现象。通过喷洒高渗葡萄糖溶液、高锰酸钾1:5000稀释液等治疗后,有效抑制水肿部位病变,5d后水肿病情痊愈。该方法操作方式简易,对大熊猫的刺激较小,大熊猫容易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