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春是国家重点国有林区.也是中国最大的森林城市,拥有林业施业区面积400万公顷.森林蓄积2.2亿立方米,素有“中国林都”、“红松故乡”、“绿色伊春”、“恐龙家园”之美誉。1948年开始大规模开发建设,1958年建市,同年经中央批准,将中共伊春林区委员会改为中共伊春市委员会。从此开启了伊春全面发展的新纪元。  相似文献   

2.
从3个方面分别简要介绍了发展经济林对伊春林区经济转型的作用、经济林栽种的5种模式以及在伊春林区发展好经济林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3.
谈林权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伊春林区是我国的重点国有林区之一,曾经是我们为之骄傲的“绿色宝库“。可是,由于近几十年的经营不善和过度采伐,导致森林资源几尽枯竭;生态质量下降;林区经济发展滞后;林区人民生活水平较低。为扭转这一局面,2006年,国家决定将伊春林区做为林权制度改革的试点,对制约林业发展的机制体制进行改革,即将部分国有林地承包给林业职工经营,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规定。本文从4个方面分别对伊春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原则、意义、实施模式等进行了介绍,并对今后良性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绿色经济的理性思考,研究分析林区绿色经济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结合伊春实际策划“建立六类延伸开发的绿色经济生产基地”和“培育发展七个产业化绿色生产经营体系”等产业布局和发展模式,并对保障发展的主要对策进行探索,使其具有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尤其对资源型区域实行经济转型具有一定指导性。  相似文献   

5.
伊春林区的林业已从传统林业向生态林业方向转变。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非林替代产业,特别是林区广大林改户发展林下经济,都迫切需要符合实际的经营项目与技术支持。伊春林区野生榛资源丰富,进行野生榛林改培,成本低,收入可观,是林区职工增加经营林地收益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目前多种经济成份共存的情况下,民营经济是最有发展潜力和最具活力的.伊春林区多年来一直是国有经济占主导.当前,人们发现发展民营经济在伊春林区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有利的条件.伊春林区发展的目标是经过5年努力,使非国有经济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到70%.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伊春林区开发建设几十年的实际状况,论述了原国有单一经济造成的弊端,并提出了发展多元化经济——建设林区特色经济的必要性及几项具体实施设想,对指导建设林区特色经济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2005年,伊春市在全国林区率先提出在所辖区域内全面停伐红松;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有林区惟一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和林业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2007年,发行了中国第一张以“关注伊春,保护红松”为主题的《红松龙卡》,设立了红松保护基金;2008年,在国家政策支持到位的情况下,已准备在所辖境内全面停止天然林主伐。近几年来,伊春市委、市政府、市林管局在林区发展上为什么能够采取这些开历史先河的举措?实施这些举措后对国有林区的森林培育、资源管护、森林管理可以带来哪些变化?伊春林区实施的生态文明建设将为国有林区进一步发展提供哪些启示?带着这些问题,前不久,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国家逐年减少伊春林区木材商业性采伐的情况下,为加快推进林区经济转型,扩大就业,保证林区职工群众“减产不减收、下岗再上岗”,保持林区社会和谐稳定,黑龙江省伊春市委、市政府创新发展思路,立足市情,科学决策,把发展森林猪产业作为推动林区经济转型的重点产业,促进林区职工群众增收敛富的主渠道、好项目之一,举全市之力加快发展,科学发展、规模发展。这不仅让林下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更为绿色食品开发、促进职工群众增收致富闯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伊春林区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居高不下,外来有害生物对该市林业生态安全威胁加大,如何真正有效控制林业有害生物及应对外来有害生物对全市林业生态的安全威胁,是伊春林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问题,本文从建立和完善伊春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警系统方面阐述了建立科学、完备的伊春林区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警系统建设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