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腿渔鸮     
毛腿渔鸮(Ketupa blakistoni)是我国最大型的鸱鸮科鸟类,属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国际鸟盟(BirdlifeInternational)将其列为受危种(endangered)。它原分布于中国东北的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俄罗斯的库页岛、乌苏里流域、日本北海道及其北方四岛上。毛腿渔鸮分两个亚种,其中大陆亚种(K.b.doerriesi),体长720毫米,翼宽510毫米,比指明亚种(K.b.  相似文献   

2.
康慧  丁鹏  李波 《野生动物》2016,(4):351-356
鸱鸮科鸟类的种属分类仍存在一些争议。例如:渔鸮属和雪鸮属是否应并入雕鸮属,四川林鸮是一独立种还是长尾林鸮的一个亚种?线粒体DNA中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 I)基因是DNA条形编码的主要基因,被广泛应用于鸟类的物种鉴定和系统发育研究。通过测定中国产红角鸮、雕鸮和长尾林鸮C0 I基因的序列,并结合GenBank中鸱鸮科鸟类的同源序列,本文对27种鸟类进行了序列变异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鸱鸮科鸟类多数是种间变异大于种内变异,该科鸟类几乎都是同属的优先聚类。序列分歧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支持将渔鸮属和雪鸮属置于雕鸮属下。同时,相对于欧亚大陆长尾林鸮种群,日本的长尾林鸮较四川林鸮分歧更大。系统发育分析结果也支持四川林鸮是长尾林鸮的一个亚种的观点。研究为进一步明晰鸱鸮科鸟类的系统发育和分类提供了新的分子证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鸮形目鸟类放射状羽毛构成的特殊面盘的微观形态,利用其面部羽毛微观形态进行物种鉴定,试验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褐林鸮、长耳鸮、雕鸮、斑头鸺鹠、黄腿渔鸮、草鸮和红角鸮7种鸮形目鸟类面部羽毛的显微结构,同时测量鸮形目面部羽毛羽枝间距,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测量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鸮形目7种鸟类面部羽毛在显微形态上存在较大差异,除了褐林鸮与长耳鸮、黄腿渔鸮与斑头鸺鹠的面部羽毛羽枝间距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他不同物种间面部羽毛羽枝间距差异极显著(P0.01),可以用于区分鸮形目鸟类的不同物种。  相似文献   

4.
张斌 《野生动物》2006,27(3):5-7
当森林中白天的喧闹过去,夜幕降临,一切变得寂静无声的时候,当其它鸟类回归爱巢,进入梦香的时候,鹗却睁开了它那两只又大又圆的眼睛,开始了一天的“狩猎”生活。在民间人们常将鸮称为“猫头鹰”,但并没有猫头鹰这种鸟,“猫头鹰”是人们对鸮形目中大多数常见鸮类的俗称。鸮形目分为两科:草鸮科和鸱鸮科,全世界共有约130种,我国有31种,由于数量不多,又是一种益鸟,故均被我国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中在我国常见的有雕鸮、长耳鸮、红角鸮、林雕鸮、草鸮、斑头鸺鹞等。  相似文献   

5.
正野生动物救护就是为处于疾病、受伤、孤儿、行动障碍,或者面临生命危险的野生动物提供必要的救助措施或者救治,并以将其放归野外为首要目标。鸮类,俗称猫头鹰,典型的森林鸟类,为全世界所熟知一大类夜行性猛禽,它们头部宽圆,脸部扁平,眼大向前方而叫声慑人。鸮形目分为两科:草鸮科和鸱鸮科,我国境内有31种,由于数量不多,又是一种益鸟,故均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相似文献   

6.
长耳鸮(Asio otus)为著名的农林益鸟,素有“灭鼠能手”之称,因此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保护。显然,了解该鸟的种群数量动态,则能更进一步明确其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保护鸟类资源和维持生态平衡提供科学依据。长耳鸮在太原地区为冬候鸟。我们于1982~1984年在太原市南郊区(长30公里、宽20公里,东  相似文献   

7.
本次调查运用改良凝集试验(MAT)技术对北京地区野生鸟类进行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学调查。调查发现,在隶属于8目14科46种共131只的野生鸟类中,总体的血清阳性率为27.48%。鹳形目、鸮形目、鸡形目、雁形目、鹤形目、鹃形目和雀形目的阳性率分别为38.98%(23/59),21.05%(4/19),9.09%(2/22),30.77%(4/13),16.67%(1/6),33.33%(1/3)和0.00%(0/8),其中鹳形目与鸡形目鸟类的阳性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按照食性分类,食肉性、杂食性和食鱼性鸟类的血清阳性率分别为36.76%(25/68),11.76%(4/34)和24.14%(7/29)。本研究首次对北京地区野生鸟类进行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学调查,为野生鸟类弓形虫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
分析小鸮(Athene noctua)呕出的食物残渣团块456块,包括啮齿类6种,鸟类1种,蜥蜴2属,甲虫5种,另有植物果实。食物组成说明小鸮是全昼夜捕食鸟类。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鸮形目6种鸟类普通雕鸮(Bubo bubo)、黄腿渔鸮(Ketupa flavipes)、褐林鸮(Strix leptogrammica)、斑头鸺鹠(Glaucidium cuculoides)、红角鸮(Otus scops)、长耳鸮(Asio otus)进行鉴别,试验以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飞羽的羽长、阳面羽枝长、阴面羽枝长、羽毛面积、深色羽斑面积各量化指标的组间偏差进行评定,并以这5个量化指标为变量建立判别函数,再利用方差所占比例解释判别函数的判别能力。结果表明:各量化指标差异极显著或显著(P0.01或P0.05),判别函数的判别能力差异极显著(P0.01)、显著(P0.05)或不显著(P0.05)。说明飞羽的羽长、阳面羽枝长、阴面羽枝长、羽毛面积、深色羽斑面积作为物种的鉴定具有标志性特征,以这些量化特征进行判别分析可对鸮形目鸟类进行种属鉴定,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07年8月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的鸟群种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38种,隶属4目18科。其中古北界鸟类17种(44.74%),东洋界鸟类12种(31.58%),广布型鸟类9种(23.68%),区系组成呈现南、北鸟类混杂分布、以古北界鸟类为主的特征。通过核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确定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种。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分别对鸟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夏季鸟群种类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8月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的鸟群种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38种,隶属4目18科.其中古北界鸟类17种(44.74%),东洋界鸟类12种(31.58%),广布型鸟类9种(23.68%),区系组成呈现南、北鸟类混杂分布、以古北界鸟类为主的特征.通过核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确定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种.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分别对鸟类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最近,在湖南北部武陵山区和西部雪峰山区,发现一种叫草鸮(Tyto alba)的珍稀益鸟。草鸮属鸮形目。鸮形目鸟类有123种,国内24种,虽遍布全世界,但草鸮却极为罕见。它主要生活在苏联的西部,我国五十年代曾在福建、广西等省(区)发现过,后来一直少见和未报导过。这次意外地在湖南扑获三只草鸮,它将证明湖南西部、北部山区已有草鸮分布。  相似文献   

13.
鸟类具有灵敏的听觉及准确地确定声音方位的能力。这对其生存极为重要。因此研究鸟类的听觉及声源定向将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Takahashi和Konishi等研究了非鸣禽仓鸮(barn owl)中脑以下的听觉通路及声源定位等功能,提出仓鸮能  相似文献   

14.
威武而凶狠的猛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树慧 《野生动物》2004,25(6):40-42
猛禽,顾名思义,就是凶猛的鸟类,共有约420种,占全世界鸟类总数的4.7%,分别隶属于白天活动的隼形目和晚上活动的鸮形目。我国共分布有86种(隼形目59种,鸮形目27种),占全世界猛禽总数20.5%。猛禽都有着十分锐利的捕杀动物的利爪和撕裂动物的钩嘴,再加上其极擅飞行的矫健的双翅,以及敏锐的听觉和视觉,可以克服其他动物克服不了的自然屏障,  相似文献   

15.
红腹锦鸡     
<正>红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俗称金鸡,属鸡形目 (Galliformes),雉科(Phasianidae),为国家Ⅱ级保护鸟类,是我国鸟类特有种,分布四川、陕西、甘肃、青海、西藏、宁夏、河南、湖北、云南、贵州、广西等省区。  相似文献   

16.
长耳鸮的越冬习性、食性及鸣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耳鸮(Asio otus)的越冬区分布在河北、河南、山东及南方数省(据《中国鸟类分布名录》郑作新,1976)。笔者于1985年1—2月间对在山东省德州地区越冬的长耳鸮进行了野外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猛禽是指隼形目和鸮形目鸟类的统称,包括鹰、雕、鵟、鸢、鹫、鹞、鹗、隼、鸮、鸺鹠等,大多以捕食其他小动物为食,是肉食性鸟类。分布遍及全国各地。猛禽处于食物链顶端,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们在控制啮齿类数量,维持环境健康和生态平衡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将隼形目和鸮形目中的所有种全部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在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猛禽的栖息环境正变的越来越小,猛禽面临着更多的生存威胁。据统计,栖息地破坏、环境污染及人类  相似文献   

18.
我们从巴基斯坦信德省卡拉奇( Karachi)和塔达(Thatta)两个地区的9个地点共收集仓鸮(Tyto alba)食丸共619个,从这些食丸中发现937种食物种类.仓鸮最主要的食物为大鼠和小鼠(59.6%),还包括鼩(22.3%)、蝠类(1.3%)、鸟类(12.0%)、昆虫(1.3%)、蛙类(2.2%)及植物(1....  相似文献   

19.
猫头鹰是善于夜间活动的鸟类。而且叫声难听,有时还栖息在破宅、坟地中,很多人因为不了解它的习性而对它产生了恐怖感,认为猫头鹰是不祥之鸟。实际上猫头鹰是人类的朋友,它每年以捕鼠为生。有人统计过,一只仓鸮每年消灭老鼠达1000只以上,平均每天有3只之多(见苏联、罗马尼亚发行的仓鸮邮票),如果以每只老鼠糟塌1公斤粮食计算,则一只仓鸮一年可为人类保存一吨粮食,由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态旅游和环境教育的发展和普及,观鸟旅游在全球日益受到关注。黑龙江泰湖国家湿地公园,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优良,分布着多种珍稀的鸟类(如东方白鹳、白琵鹭、大天鹅、长耳鸮等),可利用丰富的湿地鸟类资源,建设观鸟旅游平台,形成有特色的生态观鸟产业,带动当地社区经济发展。本文通过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分析了泰来县居民对观鸟旅游的认知、态度,发展湿地观鸟旅游的可行性及对泰来县生态减贫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规划和方案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及湿地鸟类的保护和文化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