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漠斑牙鲆又称南方鲆,是我国于2002年从美国引进的一种新型养殖鱼类,它具有生长快,适应能力强,少病害发生的优势。在我国工厂化养殖和池塘养殖方面有很好的优势。以下将亲鱼培养的技术介绍如下:1亲鱼来源亲鱼的来源有两种:一是从自然海区捕捞的、无伤的、达到性成熟的野生成鱼,再经过人工驯化培育;二是从人工养殖的种群中选择体形正常、健康、生长快的养殖成鱼。  相似文献   

2.
2014年4月和2015年4月,毕节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利用田坝桥基地繁育的4~5龄已达到性成熟的子一代昆明裂腹鱼进行亲鱼培育试验,用培育的亲鱼进行人工催产,催产率80%以上,结果证明利用一般的流水池也能培育出成熟的亲鱼,且催产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3.
根据我们的实践体会,影响亲鱼性成熟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温度:鱼类性成熟的进程与生长直接相关,生长好,性成熟也较早。而生长与温度息息相关,所以同一种鱼在低纬度的南方,一般说来性成熟要比北方早。在不同  相似文献   

4.
鳌花鱼又名鳜鱼、桂鱼、季花鱼等,为肉食性凶猛鱼类,也是淡水中的珍贵鱼类,其肉质细嫩鲜美,刺少肉厚,营养价值很高。 鳌花鱼生长快,如果饲养条件较好,一年即可育成商品鱼。鳌花鱼为底栖鱼类,喜欢栖息在静水或缓流并水草茂盛的水体中。 一、繁殖 1.亲鱼的采捕和培育:春季在江河、水库中捕捞鳌花亲鱼。雌鱼体重0.5公斤以上,雄鱼O.3公斤以上,其性腺已发育成熟,可混养在家鱼的培育池中。家鱼的亲鱼一般体型都较大,鳌花亲鱼是不会对其形成威胁的,每公顷混养30~45尾鳌花鱼,即能除掉池中的野杂鱼,又能  相似文献   

5.
泥鳅对环境适应能力强,饲料来源广,池塘、坑氕、稻田中都能养殖。 泥鳅属底栖小型经济鱼类,在二龄时性成熟,开始产卵。成熟的雌鳅肚大腹圆,胸鳍圆滑,个体大于雄鳅。泥鳅的生殖期一般在4~8月份,5月下旬到6月下旬,水温25℃左右时,是产卵盛期。泥鳅分批产卵。用做繁殖的亲鱼,要选择体色正常、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雌鳅最好选取体长15厘米以上、体重30克以上腹部膨大  相似文献   

6.
花鱼骨(Aemibarbus maculates Bleeker)俗称芝麻勾、芝麻鲮、鸡竹、季鱼、季郎鱼、鸡骨郎等,属于鲤科,鮈亚科,鱼骨属,为小型底栖经济鱼类,广布于国内主要淡水水域。花鱼骨食性杂,性情温顺,在水温5℃左右仍具有较好的摄食强度和生长速度,养殖群体产量较高,适宜进行网箱养殖。近年来,人工养  相似文献   

7.
1亲鱼选择选择种质和体质良好的合格亲鱼是草鱼人工繁殖的基础条件。鱼体壮实,体色正常,鳞片完整,无伤、无病的个体。未达性成熟的个体作为后备亲鱼,成熟个体作为当年生产用亲鱼。在选择亲鱼时,还应注意雌雄搭配,一般雄体略多于雌体。2亲鱼培育每公顷池塘放养亲鱼1 500~2 250千克,雌雄比例为1∶1或4∶5。为了充分利用饵料和调节水质,在以草亲鱼主养的前提下,每公顷还可混养鳙亲鱼或后备亲鱼5 060尾,草亲鱼和青亲鱼或后备亲鱼各  相似文献   

8.
鸭嘴鲟(又称匙吻鲟),是美国特有的一种大型淡水经济鱼类。它与我国中华鲟一样,属世界珍稀鱼类。我国已引种进行试养,生长良好,鸭嘴鲟体形如棱,体表裸露、泽润无鳞,嘴呈浆状,形像鸭嘴,因而得名。鸭嘴鲟的食性与花鲢类似,主食浮游动物,也能摄食商品饲料。此鱼性情温顺,易捕捞,喜栖居水中层,生长速度快。对水体溶氧要求在4毫克/升以上,比白鲢耐氧力稍差,性成熟年龄为6~8龄,体重  相似文献   

9.
虹鳟属名贵肉食性鱼类,是制作"三文鱼"的理想食材,被誉为"水中人参"。为了提高虹鳟人工繁育技术,本文综述了虹鳟亲鱼培育、鱼苗孵化、仔稚鱼培育及疾病防治技术等,为虹鳟人工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彩鲫是比较受人们喜欢的观赏鱼类,它体形优美、体色艳丽,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经济价值也比较高。现将土池塘彩鲫鱼苗的培育经验总结如下。1亲鱼的选择彩鲫的亲鱼套养在鲫鱼亲鱼池塘中,培育方法与鲫鱼亲鱼基本一致,即重视产后及秋季培育、强化春季培育、雌雄鱼越冬后分池饲养。在亲鱼的繁殖季节将彩鲫捕出,挑选性腺发育良好的亲鱼:成熟雄鱼  相似文献   

11.
宫民 《养殖技术顾问》2012,(11):247-247
1 亲鲤选择与饲养 选择标准为,体型好,活动力强而无伤,体长与体高之比为3∶1,具有典型的品种特征.雌鱼至少2冬龄,体重1.5千克,雄鱼2冬龄1千克以上为好.初次性成熟和衰老期的鲤鱼,其怀卵量和卵的品质均较差,故不宜作亲鱼. 亲鱼培育池塘1~2亩(每亩667平方米),水深1.2米左右,避风向阳,注排水方便,每亩放150~200千克.人工繁殖时,为防止其自行交配应将雌雄分开.  相似文献   

12.
南方大口鲶俗称河鲶和大口鲶鱼等。是一种我国特有的大型优质经济鱼类。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从1984年开始人工驯化养殖,现已经是南方大部分地区单养和混养的主要优良品种。该鱼种属于凶猛肉食性鱼种,其特点是性成熟较晚,一般为4龄以上,生长速度快、养殖同期短。为在本地区推广这一优良品种,笔者2012年在呼市新村渔场进行了养殖试验,试验详情简述如下,供广大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一、人工繁殖选择亲本时要求母本在冬季起鱼时体重在0.5千克以上的1龄或2龄的异育银鲫"中科3号"。要求所选亲鱼体格健壮、体型优良、无疾病、无畸形、鳞片完整、  相似文献   

14.
1繁殖特点 性成熟晚,季节性产蛋。雉鸡生长到10月龄左右才达到性成熟,并开始繁殖。雄雉鸡比雌雉鸡晚1个月性成熟。在自然环境中,野生雉鸡的繁殖期从每年2-7月份,此阶段雉鸡的产蛋量即达到全年产量90%以上。在人工养殖环境中,产蛋期延长到9月份,产蛋量也较野生雉鸡高。人工驯化后的雉鸡性成熟期可提前,美国七彩雉鸡4-5个月就可达到性成熟期。  相似文献   

15.
立夏至小满,是鱼类催产的最好时期。此时水温适宜,亲鱼成熟好、产卵率、孵化率高,鱼苗下塘的成活率也高,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把握好催产亲鱼选择关、药物使用关和催产管理关,是取得催产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蜈蚣又名"天龙"、"百足",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人工养殖蜈蚣占地少、成本低、不误工、适应性强、繁殖率高、容易管理。一、蜈蚣的生活习性蜈蚣为典型的肉食性动物,食各种昆虫、蜗牛、田螺、青蛙、泥鳅、鱼等动物性饲料,也吃植物性饲料。在人工饲养时可投喂泥鳅、黄鳝及鱼内脏,尤其喜吃活蝌蚪,可适当加喂配合饲料。蜈蚣从受精卵到性成熟需脱皮11次,每脱皮一次就增长1厘米左右,经3年左右才达性成熟。在15℃以下开始冬眠,人工养殖可控制温度.延长生长期,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经济效益。二、养殖方法1.建池:选择通风向阳、阴湿僻静的地…  相似文献   

17.
龙勇 《山东饲料》2005,(3):20-23
亲鱼营养是鱼类营养研究涉及最少的领域之一。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研究亲鱼营养需要高标准的室内或室外的养殖设施来蓄养大量的性成熟鱼,而且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耗资巨大。然而正如人类和家畜的营养一样,亲鱼对饲料中各种营养素的需求明显不同于快速生长的个体。而且初孵仔鱼在早期培养阶段出现的很多缺陷和存在的问题直接与亲鱼的饲喂方式(包括营养水平和持续时间)相关。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亲鱼营养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一)茸鹿的性成熟茸鹿的性成熟与品种、类型、性别、遗传状况、营养情况及个体发育等因素有关,梅花鹿比马鹿早,雌性早于雄性,同一品种鹿营养状况好和个体发育快的性成熟也早。一般性成熟期:梅花母鹿约在16月龄左右,发育良好的鹿7月龄就达到性成熟,公鹿为20月龄左右;马鹿约为28月龄,但有部分鹿16月龄即达到性成熟。适宜的初配年龄,梅花母鹿为16月龄、公鹿为40月  相似文献   

19.
白鲫是从日本引进的一种大型鲫鱼,最大个体可达2.5公斤,生长速度比本地鲫鱼快1~2倍。白鲫适应性强,耐寒耐高温;性成熟早,繁殖率高;养殖成本低,它与白鲢吃相似的饵料,但售价比白鲢高60%以上。近几年内江市推广养殖以来,白鲫亩产量由原几十公斤猛涨到200~300公斤,成为当地池溏成鱼养殖中仅次于鲢鳙、草鱼而位居第三。 一、人工繁殖 1.亲鱼培育。选择2~3龄、体重0.5公斤以上的雌鱼和2龄、体重0.25公斤以上的雄鱼作亲鱼。亲鱼池面积以1~2亩、水深1~1.2米为宜、放鱼前7~10天,亩用生石灰60~75公斤干塘消毒,或120~150公斤带水  相似文献   

20.
二、大鲵的人工繁殖 1.亲鲵的选择与培育。选择亲鲵的标准,一是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无残。二是要求达到性成熟年龄。因大鲵早期生长较慢,一般要5龄才达性成熟,此时体重400~500克,故亲鲵最好选择6龄以上、体重600克以上的个体。三是雌雄配比一般要1:1的比例,也可以雄略多余雌。 亲鲵的培育是人工繁殖中的很重要一环,关键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