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母猪的营养和饲喂技术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和泌乳力。1头繁殖母猪1年大约消耗1100kg以上配合饲料,母猪的饲料成本占了养猪总成本相当的比例。根据季节调整母猪的营养和饲喂技术有助于提高母猪生产性能,降低母猪饲养成本,提高规模化猪场的经济效益,特别在目前肉猪市场低靡、规模化养猪普遍亏损的形势下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提高母猪生产性能需要多方面因素的改善 ,包括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等 ,而营养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有了恰当的养分供应 ,才可以让母猪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性能潜力充分表达出来 ;准确估算母猪在不同繁殖阶段对主要营养物质的需要量 ,是保证养猪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技术措施。哺乳母猪在整个养猪生产过程中 ,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因为 ,哺乳母猪管理饲喂得好 ,母猪断奶后易于发情 ,能保持良好的繁殖性能 ,仔猪断奶后转到保育舍易于饲养 ,为提高育成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管理饲喂不好时 ,母猪过肥过瘦都会影响下一次发情 ,延长了空怀期 ,仔猪生…  相似文献   

3.
刘敏 《四川草原》2010,(4):35-36
<正>仔猪早期断奶是国内外集约化养猪生产中普遍关注的先进技术,能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减少由母猪向仔猪的疾病传播,并能提高生长期的生产性能和胴体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的20多年中,母猪的生产性能得到大幅度地提高。据MLC(1979,1998)资料报道,现代母猪产仔数增多,泌乳量加大.平均产仔数提高了9%,断奶仔猪数提高了14%。同时,要充分发挥高产仔母猪的生产性能,需要相当严格的饲养管理条件,其繁殖周期的每个阶段(尤其是妊娠期)都要制  相似文献   

5.
EM发酵饲料饲喂生产母猪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EM”发酵饲料饲喂生产母猪的效果,在母猪妊娠饲料中添加50%“EM”发酵饲料(1%的“EM”原液发酵稻谷制成)饲喂生产母猪,结果表明,用“EM”发酵饲料饲喂生产母猪,对其配种性能影响不大,但可使生产母猪的繁殖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母猪的生产性能影响整个猪场的效益,营养调控是改善母猪生产性能的重要途径。文章结合国内外母猪营养研究的最新报道,概述了母猪后备期、妊娠期和泌乳期的关键营养技术,为养猪生产中的营养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母猪的脂肪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国内外动物脂肪营养尤其是猪的脂肪营养的研究现状。针对目前在母猪营养研究方面氨基酸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阐述了添加油 有助于断乳仔猪的消化,提高其成活率;对生长一育肥猪可以持续的改善饲料转化率,减少自由采食量,并使肉品保鲜期延长。着重指出,在怀孕后期和哺乳期添加中长链低级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等,可提高母猪生产性能,并可维持和提高母猪的营养状况。结合目前脂肪营养研究的前沿领域,提出了今后对母猪脂肪营养研究的意见和看法。  相似文献   

8.
《饲料工业》2019,(18):5-10
母猪是养猪场的核心猪群,其生产性能影响到整个猪场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随着现代养猪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密集或限位栏饲养对母猪生产性能影响较大,通过营养调控是改善母猪生产性能的主要途径之一。本文根据母猪后备期、妊娠期及哺乳期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及营养需要,探讨不同生理阶段母猪的营养调控策略,旨在为养猪生产者对母猪的全程营养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仔猪早期断奶是国内外集约化养猪生产中普遍关注的先进技术,能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减少南母猪向仔猪的疾病传播,并能提高生长期的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我国传统的仔猪断奶时间在8周龄左右,而我国饲养水平较高的地区和猪场都采取早期断奶的饲养制度,一般在3~5周断奶,目前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已经开始推广应用14日龄超早期断奶技术.  相似文献   

10.
母猪繁殖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现代集约化养猪的生产成绩。影响母猪繁殖性能的因素很多,例如品种、管理、环境和营养等。本文综述了营养和饲养管理对母猪繁殖性能的调控。1营养因子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1.1能量和氨基酸能量和氨基酸摄入量对泌乳和随后的繁殖性能均很重要。葡萄糖  相似文献   

11.
母猪日粮中添加脂肪在国外已有十几年的历史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等养猪专家都进行了很多研究 ,大量数据表明在母猪日粮中添加脂肪是行之有效的。我国在这方面也作了不少研究 ,饲喂效果与国外研究结果相似。由于以前我国饲用脂肪价格高 ,虽然可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 ,但经济上不是很合算 ,因此限制了生产上的推广利用。加入WTO后 ,养猪业也将接轨国际市场 ,为此深入探讨脂肪在母猪生产上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脂肪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机理脂肪之所以能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主要在于脂肪的“额外热效应”和“额外代谢效应”…  相似文献   

12.
仔猪早期断奶(SEW)是国内外集约化养猪生产中普遍关注的先进技术,能缩短仔猪的哺乳时间,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年产仔数,减少由母猪向仔猪的疾病传播,并能提高分娩舍利用率和生长期的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但如若管理不善,往往又会造成仔猪消化不良、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低下、抗病力下降甚至导致仔猪精神不振和下痢等“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  相似文献   

13.
提高母猪繁殖利用率的综合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曙生 《家畜生态》2003,24(1):71-72
本文从建立和保持合理结构的母猪群体,及时淘汰生产性能低的母猪,加强母猪各饲养阶段的管理,严格控制繁殖阻碍性疫病等方面,总结了提高母猪繁殖利用率的相关技术措施,并提出了有效增加母猪窝产仔数的技术措施,对提高母猪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提高母猪生产性能需要多方面因素的改善,包括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等,而营养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有了恰当的养分供应,才可以让母猪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性能潜力充分表达出来;准确估算母猪在不同繁殖阶段对主要营养物质的需要量,是保证养猪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生产中对母猪的营养主要被关注的是能量、蛋白质、纤维素等的有效供给,往往容易忽视营养、管理和环境等因素造成母猪机体代谢产生的氧化应激问题,而氧化应激会导致母猪处于亚健康状态和生产性能下降。但是,氧化应激的危害不是直接表现出来,生产者不会把母猪产仔和泌乳性能的下降联想到是母猪自身存在自由基过剩问题,往往会被归咎于其他外在饲养管理因素。因此,很有必要对母猪氧化应激的产生、危害和营养调控策略作一综述。希望能对提高养猪生产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抗菌肽饲料添加剂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抗菌肽饲料添加剂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于母猪产前35d在饲料中添加抗菌肽饲料添加剂,观察母猪产仔及仔猪健康状况。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猪的窝均产仔数和窝均活仔重量均高于对照组;分娩、断奶的成活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6.48、16.10个百分点;弱仔率和仔猪腹泻率显著降低。经济效益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259.08元/窝。说明抗菌肽饲料添加剂可有效提高母猪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7.
热应激会对母猪的生产性能造成诸多不良的影响。本文综述热应激的概念及其饲料配方、维生素、药物添加剂等营养因素的调控措施,期望对养猪生产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妊娠母猪生产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在妊娠阶段,母猪除需要特殊的能量、蛋白质之外,还对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有特殊的需要。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简要分析妊娠母猪对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营养需要,以便在实际生产中指导妊娠母猪日粮的配合。  相似文献   

19.
哺乳母猪的营养调控措施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泌郛期母猪营养的重要目标就是防止母猪失重过多、提高母猪的泌乳性能以及断奶后能尽快返情。泌乳期营养负平衡会导致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泌乳量降低并影响下个繁殖周期的生产性能,没出息乳期的能量、蛋白质、氨基酸(尤其Lys,Val,Ile)摄入不足,会出现哺乳母猪缺奶、少奶、奶水质量差、体重减少过多,延长断奶后发情间隔以及配种受胎率低等繁殖障碍,增加了母猪的淘汰率。哺乳母猪泌乳量和乳中的组成成分取决于采食饲料的数量和质量;而泌乳量和乳的质量又直接影响仔猪断奶体重和存活率,母猪的低泌乳能力可直接导致乳猪营养缺乏、生长滞缓、死亡率增高,影响仔猪断奶体重,加剧仔猪断奶应激并影响后续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微量元素对于动物具有重要的营养及生理作用。母猪微量元素的营养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繁殖母猪由于其特殊的生理特点,需要充足的微量元素供应。高产母猪由于付出较重,微量元素若缺乏可能是导致其生产性能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对各种微量元素对母猪繁殖的影响的一些研究做了综述。1生产母猪体内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对于生产母猪来讲,在生产年限内都要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因此满足其各种营养素的需要至关重要。在母猪的生产周期的不同阶段,对于微量元素的需求变化很大。这些微量元素除了满足自身的组织生长和维持需要之外,还要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