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将藏羊整群的等级母羊50只单独组群,与指定的1只种公羊进行跟群放牧,自然交配。人工辅助配种的公、母羊不同月龄生长发育体重、体尺比自然交配的公、母羊略有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人工辅助配种可选择品种好、质量高的种公羊与适当数量的同等级母羊交配,有利于选种选配,可以准确掌握后代的系谱血统。便于管理,有利于接羔,可提高成活率和质量,提高公羊的利用率,提高后代品质。  相似文献   

2.
羔羊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受到母羊饲养条件的影响。一般,羊群发展的基本条件就是母羊的饲养。因为母羊的数量大并且每只羊的自身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组群时要考虑到等级和年龄因素。1配种前期空怀期具体指的是种母羊从性成熟以后一直到配种成功之前,或者是产下羔羊直至下一次配种成功间隔时间。因为具体的气候环境不一样,所以种母羊的初配和配种繁殖情况就很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1准确鉴定发情,适时配种   1.1配种前的准备工作   参加人工授精的适配母羊,应尽量做到单独组群,公母羊分群管理.在配种前和配种期,要加强饲养管理,使羊只吃饱、喝足、休息好.并保持圈舍卫生,做到满膘配种,提高受胎率.……  相似文献   

4.
随着配种期的结束,羊只进入妊娠期和分娩哺乳期,这一时期的管理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羊的繁殖。1妊娠期母羊的饲养管理1.1组群按照发情配种先后顺序,将受胎日期接近的母羊单独组群,以便于对母羊的分娩及哺乳进行管理,同时对不同时期的妊娠羊进行补饲。一般在妊娠中期为0.5kg/d,而妊娠后期应不少于0.75kg/d。1.2防止流产妊娠后期一定要防止母羊受挤、受压以及羊群狂奔后饮水。在补饲时要大开圈,当归牧时尽量把圈门开大,避免羊只拥挤造成羊只机械性流产。妊娠3个月起定期向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药物,如:磺胺粉、恩诺沙…  相似文献   

5.
羊人工授精操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配种前的准备工作 1.1 整顿羊群 种公羊在配种前必须加强放牧,延长放牧时间,做到牧放好、料吃饱、水饮足,夜间休息好.使用前作好排精和精液检查工作,凡是参加配种的适龄母羊,尽量做到单独组群,分别管理,防止杂交乱配.对本地劣质公羊去势、结扎.对留作试情羊的公羊应及早做输精管结扎.并同时作好羊群的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哈萨克羊是我县主要饲羊的绵羊品种,加强哈萨克羊适龄母羊繁育及羔羊的管理,是提高哈萨克羊繁殖成活率,提高选育改良,增加养羊收益的关键措施。1繁育母羊的饲养管理1.1饲养管理平时要加强适龄母羊的饲养管理,选择优质草场放牧,对草场不能满足母羊营养物质的需要,母羊体况一般可对配种前母羊实行的短期补饲优质牧草及喂含VE丰富的混合饲料,以保证母羊正常发情,增加排卵数,提高授胎率,牧区放牧羊组群规  相似文献   

7.
种公羊的饲养要求饲料营养价值高,有足量优质的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D及无机盐等,且易消化,适口性好。并要单独组群放牧、运动和补饲,除配种外,不要和母羊放在一起。配种季节一般每天采精1~2次,采精后要让其安静休息片刻。种公羊还要定期进行检疫、预防接种和防治内、外寄生虫,并注意观察日常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8.
根据多年的摸索与实践,笔者积累了一些经验,总结了绵羊人工授精技术操作规程,与畜牧界同行共勉. 1 配种前的准备工作 凡是计划参加配种的母羊,尽量做到单独组群,分别管理,防止杂交乱配.对本地劣质公羊去势,结扎.对留做试情的公羊在配种前30 d做输精管结扎,在使用前充分做好排精和精液检查工作,以防产生不良后果,并同时做好羊群的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1放牧羊群的组群合理组群有利于放牧管理,以及羊的选留和淘汰,并且可以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场,经济地利用劳动力和设备,充分发挥牧地和羊的生产潜力。放牧羊群应根据羊的数量、品种、性别、年龄、牧地等具体情况合理组群。羊的数量多,同一品种可分为种公羊群、一般公羊群、育成公羊群、羯羊群和育种母羊核心群、成年母羊群、育成母羊群等。在成年母羊群和育成母羊群中,还可鉴定等级组群。羊的数量少,不能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对无角美利奴育成母羊早龄配种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早龄配种母羊15月龄时的剪毛后体重、剪毛量比同龄非早配母羊低,初产时的产羔率较常规配种组也低;但早龄配种母羊在羔羊离乳后生长迅速,于17月龄配种时的体重已接近对照组母羊,早龄配种与常规月龄配种母羊的子-代母羊的生长发育、生产和繁殖性能均无明显的差异。母羊体重40kg以上早龄配种对母羊及其子代的生长发育,生产与繁殖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一)抓好母羊配种秋季是母羊发情配种的黄金季节,应对适龄母羊适时进行科学配种。1.选留多羔种羊。根据以往生产记录,选用一胎多羔的母羊作种,保持羊一胎多羔的品种特征。2.配种前催膘。适龄母羊在配种前1个月应进行短期优饲,每  相似文献   

12.
安本一代母羊早期配种试验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哥拉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一代母羊在8.5月龄左右进行早期配种,母羊15月龄体重比同龄非早配母羊低(P<0.05),产羔率较常规配种组也低,但早期配种母羊在羔羊断乳后生长迅速,到18月龄左右进行第二胎次配种时,体重已接近对照组母羊;早期配种组羔羊初生重和离乳重均低于常规配种组,但周岁剪毛后体重与产毛量反而略高于同龄对照组母羊。这说明,安本一代母羊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体重达到18kg左右进行早期配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本规范包含了放牧藏羊两年三胎繁殖调控组群、繁殖营养调控方案、羔羊早期断奶及培育、初产母羊早期配种、技术保障和风险防范的技术和措施,形成了完整的放牧藏羊两年三胎繁殖调控技术体系;适用于青海省高原型藏羊两年三胎高效繁殖技术的示范与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一)母羊配种前适当补饲母羊配种前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母羊的正常发情、排卵,繁殖母羊在较高的营养水平下,可以促进排卵、发情集中、多羔顺产。在配种前1~1.5个月,除让母羊跟群放牧外,每天应适当补饲营养丰富的多样饲草,还应根据母羊的膘情适当增减精料喂量。对体质过肥的母羊,应减少日粮中精料的喂量,对体质过瘦的母羊,可逐渐增加日粮中精料的喂量。一般发情配种期的母羊以七、八成膘情为宜。(二)适龄适期间隔6~8小时重复给发情母羊配种或输精绵羊第一次配种的年龄主要取决于幼龄羊的饲养管理条件和体重发育情况,在良好饲养管理条件…  相似文献   

15.
秋季是母羊发情配种最集中的黄金季节 ,对适龄母羊适时科学配种 ,是提高母羊准胎率和多羔率的有效措施。现将科学配种方法简介如下 :1 选留种羊及母羊比例 选留一胎多羔的公母羊作种 ,保持一胎多羔的品种特征。提高适龄母羊在羊群中比例。一般是二产后的母羊产双羔率高 ,因此 ,选 4~ 6岁龄的母羊占羊群总数量的 55%为宜。2 配前催膘 适龄母羊在配种前 1个月 ,应进行短期优饲 ,每只每天补饲精料 1 0 0~2 50 g。因为适龄母羊膘情好 ,发情正常 ,可提高母羊繁殖率。3 配种抢膘 羊的配种适期正是抢秋膘时期 ,抢好秋膘 ,可使母羊的排卵数…  相似文献   

16.
山羊人工授精是提高山羊繁殖率、降低饲养成本的一项技术措施。其优点是:(1)提高优良种公羊的利用率。本交一次的射精量只能与一只母羊相配种,而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可输配100多只母羊。(2)提高受胎率。采用人工授精可把精液直接输送到子宫颈内,可增加母羊受胎机会。(3)减少疾病的发生。本交公羊和母羊任何一方有病均可相互传染,并且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整群羊染病,  相似文献   

17.
秋季是母羊发情配种的黄金季节,适龄母羊适时进行科学配种,是提高母羊准胎率和多羔率的最有效措施。1)选留种羊。选用一胎多羔的公、母羊作种,保持羊一胎多羔的品种特征。2)配种前催膘。适龄母羊在配种前1个月,应进行短期优饲,每只每天补饲精料0.20~0.25kg适龄母羊只有膘情好,发情才能正常,排卵数量才会增多,从而能提高母羊的准胎率和多羔率。3)提高适龄母羊在羊群中的比例。一般二胎次以上的母羊双羔率高,因此要控制好适龄高产母羊  相似文献   

18.
提高母羊的配种受胎率是提高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影响母羊配种受胎率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有公羊不育或精液品质差,母羊的饲养管理不当,母羊患病后没有及时的进行治疗,养殖人员没有把握合适的配种时机,错过了最佳发情配种时间等。针对以上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配种受胎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湖羊精液稀释配种对母羊第一情期受胎率和产羔数的影响,通过同期发情方法对120头母羊进行处理,对确认发情的115头母羊分3组,分别作原精、2倍稀释、4倍稀释配种,跟踪第一情期受胎及母羊产羔情况。结果表明:2倍精液稀释配种组的母羊第一情期受胎率与原精配种组无显著差异(P>0.05),4倍精液稀释配种组的母羊第一情期受胎率显著低于前两组(P<0.05);但三组母羊平均产羔数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1放牧羊群的组群 合理组群有利于放牧管理,以及羊的选留和淘汰,并且可以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场,经济地利用劳动力和设备,充分发挥牧地和羊的生产潜力。放牧羊群应根据羊的数量、品种、性别、年龄、牧地等具体情况合理组群。羊的数量多,同一品种可分为种公羊群、一般公羊群、育成公羊群、羯羊群和育种母羊核心群、成年母羊群、育成母羊群等。在成年母羊群和育成母羊群中,还可鉴定等级组群。羊的数量少,不能多组群时,应将种公羊单独组群,母羊组成繁殖群和淘汰群。非种用公羊应去势,防止劣质公羊在群内杂交乱配,影响羊群质量的提高。羊群大小,要根据羊的质量、生产性能和牧地的地形与牧草生长情况来定。一般种公羊群要小于繁殖群,高产性能的羊群要小于低产性能的羊群。地形复杂、植被不好,不宜大群放牧的地区,羊群要小,反之羊群则大。就地区而言,在牧区放牧羊群的规模,繁殖母羊群一般以250-500只,半农半牧区100-150只,山区50-100只,农区30-50只为宜。育成公羊群可适当增大,核心母羊群可适当减少,成年种公羊20-30只,后备种公羊40-60只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