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5 毫秒
1.
中国林蛙南移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登建 《内陆水产》2007,32(3):21-22
中国林蛙(Rana chensingnsis),俗称哈士蟆,是我国一种重要的野生药用动物,名贵的山珍。在北方地区已经广泛开展了人工养殖林蛙,而南方地区由于地理气候的原因,林蛙养殖技术难度大,但也有其优势:南方无霜期长,林蛙冬眠时间缩短,生长取食期延长;环境  相似文献   

2.
中国林蛙集约化养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南方的气候特点和中国林蛙南移后的生物学特性,对在南方进行中国林蛙的集约化养殖的场地选建、养殖管理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3.
全人工养殖林蛙时,林蛙在蛙圈中生活长达4~5个月,幼蛙,成蛙的饲养管理是最重要的技术环节. 一、饲养 1.人工投喂鲜活动物饵料.林蛙的食性很广,能够取食野外多种大量天然昆虫.由于人工养殖林蛙数量多,密度大,光靠自然界昆虫满足不了林蛙对食物的需求,必须人工投喂活的动物性饵料.  相似文献   

4.
中国林蛙半人工养殖主要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林蛙(Rana tern porariachensinensi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蛙类,是食、药两用的珍贵蛙种(李利人等,1999),是我国出口药用动物中的重要商品之一(黄玉德,1998)。由于多年来酷捕滥杀及毁林开荒等人为的破坏,致使资源日渐减少。另外由于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均很畅销,而且价格不断上涨,致使中国林蛙的自然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趋枯竭。所以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的同时,积极发展中国林蛙的养殖技术已势在必行,而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生物学特性 中国林蛙是经济价值很高的两栖类动物(杨富…  相似文献   

5.
中国林蛙的生物学及其养殖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林蛙俗称哈什蚂、黄蛤蟆、油蛤蟆、田鸡,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也是一种经济价值极高,享誉国内外,集药用、食补、美容于一体的珍稀两栖类动物。一、中国林蛙的生物学和生态学中国林蛙(RanachensinensisDavid)隶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1.形态构造中国林蛙成体体长范围为40mm~70mm,平均54mm。头略高,头宽约等于或小于头长;皮肤较平滑,背部及体侧有分散的圆疣或长疣,有时在肩上的疣粒排列呈“八”字形;生活时多数背面浅灰褐色或土黄色,一般在疣上散有深色斑点。雄蛙腹面大多数是乳白色,雌蛙腹面一般为红棕色;雄蛙前臂略粗壮,第一指…  相似文献   

6.
中国林蛙人工养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林蛙在人工环境下进行饲养 ,与林区野外封沟养殖和生态围栏养殖有着显著的区别。中国林蛙人工养殖需要有较大的成本投入和高质量管理水平。就中国林蛙人工养殖的一些关键问题 ,我们进行了探索性试验 ,并取得了一些宝贵的资料。1 中国林蛙品种选择选择优良的林蛙品种是提高商品蛙质量的关键。直接影响林蛙的养殖效益和林蛙种群的发展。目前 ,人工养殖的林蛙种蛙 ,多采集于山林野生林蛙。有些地区的林蛙虽然个体较大 ,但产油量却较低 ,这种类型的林蛙仅适合于培养成肉蛙类型 ,不适合大规模人工饲养。但也有些林蛙个体中等大小 ,但产油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林蛙为食、药、补等多用珍贵的经济蛙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受眼前利益的驱动 ,人为不择手段的乱捕乱杀 ,加之森林资源大量采伐 ,中国林蛙的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 ,中国林蛙野生种群数量急剧减少 ,种群质量明显下降 ,个别地区野生中国林蛙已濒临绝迹。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林蛙及林蛙制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天然野生林蛙及制品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所以中国林蛙生产必须由以前的只捕不养的生产方式转移到半人工养殖和人工养殖的生产方式上来。中国林蛙的人工养殖 ,首先需要解决林蛙蛙种问题 ,我站从 2 0 0 0年开始对中国…  相似文献   

8.
中国林蛙是东北地区特产的经济蛙种,近年来野生中国林蛙的资源急剧减少,供不应求,各地开展了多种方式的中国林蛙人工养殖,而只要有水源的小溪、沟塘、沼泽、洼地和周围有树林及植物覆盖的地区都可以进行养殖.  相似文献   

9.
中国林蛙集约化人工养殖及越冬技术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中国林蛙半人工养殖已经很好地解决了中国林蛙的繁殖技术和蝌蚪饲料技术,但中国林蛙的生长、越冬及回捕尚不能完全在人工控制条件下完成,还必须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因此集约化养殖林硅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食物和越冬问题。依据伊春地区神树镇1999-2002年中国林蛙全人工养殖成功实践及历年研究成果,对中国林蛙集约化养殖的可行性及越冬技术进行研究和实践。结果表明,中国林蛙可以在人工条件下进行集约化养殖,并完全可以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越冬。  相似文献   

10.
东北林蛙是我国著名的经济蛙种,林蛙的输卵管即林蛙油是名贵的食品、补品、药品,东北林蛙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三省,东北林蛙的养殖大都在黑龙江、吉林和辽宁三省。林蛙养殖是近30年才发展起来的养殖项目,林蛙养殖技术复杂,养殖环节多,  相似文献   

11.
利用稻田养殖美国青蛙,放养平均重50g的幼蛙,经过4个月的养殖,平均规格达250g,亩产220kg,成活率85%,水稻亩产407kg,每亩收入4818元。试验表明,稻田养蛙生态农业确实可行。  相似文献   

12.
美国青蛙膨气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对膨气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嗜水气单胞菌与假单胞菌属细菌是致病菌。药敏试验结果:庆大霉素,氯霉素对致病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中草药黄连,黄岑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病发生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保持良好的养殖水质环境是预防该病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棘胸蛙的生物学和人工增养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棘胸蛙的一般生物学特性,并对棘胸蛙的人工养殖及资源开发利用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净化养殖水体疫源生态模式及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世萍 《水产学报》2001,25(4):342-347
叙述了青蛙、克氏原螯虾、乌龟、河蟹、黄鳝和泥鳅对钉螺和蚊幼的摄食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它们每天摄食多少顺序为:对钉螺、克氏原螯虾>乌龟>河蟹>青蛙;对蚊纹,乌龟>克氏原螯虾>泥鳅>黄鳝或青蛙>河蟹,在疫区对金钱蟹和克氏原螯虾进行摄食钉螺的定性观察发现:在放养了实验动物的生态小区内,钉螺种群数量明显减少,通过本实验和近8的年来的研究工作,形成了四种水生动植物净化疫水的生态经济模式;1)芋、蛙、鳝、鳅、蚓、菜;2)莲、菜、龟或鳖、鳝、鳅;3)莲藉、河蟹、泥鳅;4)芦伟或荻、克氏原螯虾或沼虾、泥鳅。  相似文献   

15.
中国林蛙是一种食药两用的特种经济动物,其全人工养殖技术日趋完善,但仍存在一些严重制约该产业发展的问题。据生产实践对中国林蛙的全人工养殖技术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分别就鲫鱼、黑斑蛙、石龙子、小自鼠四种脊椎动物小脑皮质的显微结构做了初步的观察和对比,发现在这四种动物的小脑皮质中,主要含有同样的三种神经细胞:分子层细胞、蒲肯野细胞、颗粒细胞。  相似文献   

17.
稻田养殖美国青蛙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稻田中放养美国青蛙(Rana grglio),利用稻蛙共生的生态学原理,促进了水稻生长,减少了养蛙占地,每公顷产水稻7770kg,商品蛙2731.5kg,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明显优于未养蛙稻田。  相似文献   

18.
梁成斌  佟庆  崔立勇 《水利渔业》2011,32(5):114-118
在常温静水条件下,用强氯杀星、强力消毒粉、高锰酸钾、顶点、三九菌毒清和百菌杀等6种常用水产药物对1龄东北林蛙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6种常用药物对1龄东北林蛙24 h的LC50分别为23.798、52.367、32.704、94.408、39.129和192.980 mg/L;48 h的LC50分别为15.433、...  相似文献   

19.
The survival, growth and ovary development of post-metamorphic, juvenile and young adult bullfrogs (Rana catesbeiana) raised under two different types of light were measure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rowth or mortality between bullfrogs raised under standard or “growlight” fluorescent ligh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due to treatment were fou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vary. Most females reached ovarian maturity 12 months after metamorphosis.  相似文献   

20.
对地下采矿水养殖的棘腹蛙在翌年的繁殖行为、产卵时间、产卵量、受精率与孵化率以及水温、pH值等进行了观察记录,并对养殖水温和翌年棘腹蛙的繁殖情况进行了曲线估计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利用地下采矿水人工养殖的条件下,棘腹蛙在翌年能正常繁殖,其最适繁殖水温为21~23℃;最初产卵时间由原来的5月份提前到2月份,繁殖期由原来的5~9月份延长到2~9月份;繁殖高峰期在5~6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