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牵头研发的以非食用油脂资源为原料转化生物柴油技术,突破了一系列技术瓶颈,目前取得重要进展。据介绍,这一技术以小桐子、光皮树、废弃油脂等非食用油脂资源为原料,实现了向生物柴油的转化。且其转化突破了原有技术转化率低、能耗高、废水排放大、产品质量不稳定等瓶颈,解决了因缺乏高效的非食用油脂资源生物柴油转化技术而导致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受制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目前困扰我国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原料短缺.曾经红红火火的生物质能产业(包括生物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项目)由于非粮原料的短缺如今大多偃旗息鼓,陷入了发展困境.在"非粮"生物质能发展路线下,农作物秸秆、生物质能源林等成为了生物质能的主要原料.  相似文献   

3.
在江苏大丰县围堤内盐碱地开展的耐盐经济植物研究中,美国海滨锦葵的种子萌发和直播育苗栽培试验,2004年3月上旬均取得突破。这为今后改良沿海滩涂、发展盐土农业及开发“生物柴油”新能源开辟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4.
利用江苏沿海滩涂种植耐盐生物质能源作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评述了耐盐生物质能源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及相关政策、制度体系,重点介绍了生物柴油、生物质发电原料、耐盐先锋作物--棉花、模式耐盐能源作物--甜高粱、海水蔬菜等.提出在沿海滩涂可以将生物质能源、低碳新主张、粮食安全战略与滩涂开发、盐土改良、高效农业有机整合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5.
发展生物柴油促进湖北生物质能产业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质能源具有优良的环保特性,是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生物质能源,对于能源自给度不高的湖北省具有重要意义.生物质能利用方式较多,选择一种既能发挥湖北地域特色又充分利用湖北资源的生物质能利用方式,对发展湖北生物质能产业至关重要.根据湖北农业资源特色,通过分析,认为以油菜来制取生物柴油既能充分利用湖北油菜资源,发展生物质能产业,又可增加农民收入,是发展生物质能产业的一条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6.
生物柴油由于其燃烧性高、污染小、可再生等优点,是传统化石燃料的理想替代能源,并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在生物柴油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提高生物柴油原料的脂类含量上,如对含油植物和含油微藻的研究。结合国内外主要研究进展,综述了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生物柴油原料脂类含量的8种途径,如超量表达乙酰辅酶A羧化酶、脂肪酸合成酶、苹果酸酶等。最后指出:将微藻作为生产原料是我国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转录因子途径调控脂类的积累,是未来生物柴油产业发展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随着矿石能源储量的减少,应大力开发和应用以能源植物为主的生物质能.生物质能具有资源容量大、清洁可再生特性.发展植物能源是解决矿石能源危机的可行措施,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产业已在全球得到较快的发展,并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综述了生物质能的利用方式和高产生物质植物、能源作物、类石油植物三类能源植物资源的发展情况,并对中国能源植物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8.
生物柴油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生物柴油原料树种研究开发现状,对福建已有和可以引种的生物柴油原料树种资源情况进行分析,指出通过生物柴油原料树种资源调查评估、加强管理、完善投融资机制、经营机制发展福建生物柴油原料树种,为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提供可持续的原料供应,实现生物柴油产业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信息文摘     
《福建农业》2008,(2):34-35
特禽新品种:八卦鸡;生物有机复合肥优势明显;农药使用十结合;我国生物柴油生产两大技术瓶颈获突破;2008年稻谷最低收购价及农资综合直补标准将提高  相似文献   

10.
选育高油高产油菜品种,大力发展油菜生物柴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物柴油具有空气污染物排放少、润滑性好、生物降解完全等优点,但生物柴油的成本高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根据柴油和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特点,结合我国国情对油菜在生产上的地位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认为油菜的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且油菜资源丰富、适应范围广、原料充足,是我国发展生物柴油的理想原料。按照当前技术,利用植物油脂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原料成本占生产总成本的70%~90%,油脂原料是决定生物柴油价格的最主要因素。所以,关键是培育出高产或者高产油量的油菜品种,以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1.
当前生物柴油的生产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它是一种清洁的优质石油代用品,具有空气污染物排放少、润滑性好、生物降解完全等优点,但成本过高一直制约其发展,因此,研究开发廉价优质的原料用于生产生物柴油将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我国不具备欧美等国家专门种植大豆、油菜等油料作物发展生物柴油的条件,研究可再生含油木本能源植物为原料制取生物柴油成为发展生物柴油的关键.通过对生物柴油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生物柴油原料的状况以及木本植物文冠果生物学特性和文冠果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进行论述,为进一步大力开发和利用生物柴油新原料文冠果提供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到2010年,中国生物质能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生物质发电达到550万千瓦,生物液体燃料达到200万吨,沼气年利用量达到190亿立方米,生物固体成型燃料达到100万吨,生物质能年利用量占到一次能源消费量的1%。这是记者从目前在安徽黄山召开的第二届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研讨会上获悉的。据介绍,财政部对中国能源与生物化工产业将采取弹性亏损补贴、原料基地补助、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木本生物柴油原料研发现状及产业化前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系统总结了木本生物柴油原料科研和产业化动态,对木本生物柴油原料资源现状、选择指标体系和主要木本生物柴油原料转化生物柴油工艺技术及产品理化性质进行了分析;结合科研工作进展,阐述了我国木本生物柴油原料研究中的存在的问题;对木本生物柴油原料产业化前景进行了预测,发现利用非耕地资源发展木本生物柴油原料潜力巨大。针对发展木本生物柴油原料提出4点建议:1)重点加强原料油植物育种、定向培育和资源高效转化的科技攻关;2)针对资源培育周期长的特点不断优化完善产业发展政策体系,重点推动木本生物柴油进入市场;3)加强科学研究,组织力量对关键技术进行科研攻关;4)加强宣传教育,建立由市场牵龙头企业建基地、基地连农户种植的运行模式,促进木本生物柴油原料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协调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冠果的生殖生物学与良种繁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于对能源短缺和气候变化,生物柴油倍受世界各国政府重视。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 Bunge)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是我国政府支持重点发展的生物柴油原料植物。然而文冠果坐果率很低,生产良种化程度低,导致产量低、开发成本高、经济效益低,是当前我国文冠果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针对文冠果的生殖生物学和良种繁育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研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生物柴油及其原料发展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柴油的较高的成本主要源自原料成本,所以获得廉价原料是促进生物柴油产业的关键。新的油菜品种以及新的耕种栽培技术有望提供质优价廉的菜籽油作为生物柴油产业的原料。本文介绍了湖南农业大学培育的油菜品种在含油量与脂肪酸组成上的特点,结合生物柴油的生产原理,分析了我国发展生物柴油原料蛙地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指出中国由菜籽油生产生物柴油具有良好前景,呼吁全社会的共刚关注原料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田志环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20):128-129
生物柴油是一种新型的生物质能源.本文介绍了生物柴油的优点和我国发展生物柴油产业的优势,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生物柴油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志忠  吴新海 《现代农业科技》2010,(16):293-294,297
介绍生物柴油的优点、制备方法以及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指出油葵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优势及我国发展油葵生物柴油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以为生物柴油的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生物柴油,即脂肪酸甲酯,是一种由植物油或动物油转化而成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在目前世界化石能源(石油、煤炭、天然气等)面临枯竭,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局面下,是非常有发展意义的能源替代品.青海省拥有大量优良的油菜资源,是生产生物柴油最佳原料.本文分析了在青海省借资源优势发展生物柴油产业的可行性,分别从技术、资源、政策、市场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科技》2007,(2):61-62
农业部1月25目提出,我国将加强农村生物质能发展,通过种植高产能源作物,为生产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等液体燃料提供原料,到2020年实现替代1000万吨成品油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生物柴油制备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柴油是以生物质资源作为原料基础加工而成的一种柴油,作为一种石油资源的绿色替代品而备受世界各国重视,其发展符合未来世界的能源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介绍了生物柴油的生产原料,主要有植物油脂、动物油脂、微生物油脂和废弃无用油脂四大类,综述了制备生物柴油的酸碱催化法、生物酶催化、法超临界法等各种技术,并对生物柴油的生产原料开发与制备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