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平胃散出自明代《元亨疗马集》[1],以治马的胃寒不食症,追溯其源,来自宋朝的《和剂局方》。《元亨疗马集》:“平胃散:开胃。歌曰:苍八甘三陈厚五、七枣同擂五片姜,升水共调煎一沸,胃寒草少灌安康。”《抱犊集》:“平胃散:此是胃寒,治牛胃寒不食草呕屎。”[2]《猪经大全》以平胃散治疗“猪受疫不食症。”[3]原农林部《兽药规范二部(草案)》:“平胃散:燥湿健脾,行气消胀。主治脾胃不和,腹胀泄泻,胃寒少食。”组成:苍术60g、厚朴45g、陈皮45g、甘草30g用量:猪、羊30~60g,牛、马180~240g。用…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愈牛嗓黄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病因嗓黄症又叫肺嗓黄,是牛喉嗓间毒热壅滞肿胀卒急之症,为三喉证之首.<元亨疗马集>三喉论指出:"夫三喉者,颡黄、槽结、喉骨胀也……蓄养失调,喂饮失节,春不抽六脉之血,夏失灌清凉之药,以致气血太盛,热积心胸,传之于咽喉,故成其患也."常发于夏秋季节,除上述论牛所指出的病因而外,另因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如粗硬的草料、异物或刺激性毒物的刺激)都可以引起嗓黄症.  相似文献   

3.
牛的宿草不转又称瘤胃积食、瘤胃食滞、瘤胃扩张、宿草不消、第一胃阻塞,是因脾胃损伤,中焦腐熟运化失职,大量草料停积于胃,滞而不化,左腹胀痛,触如面团样的病证.首见<元亨疗马集>.本病多发于冬、春二季.根据病因病机可分为3型.  相似文献   

4.
黄症不尽用苦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亨疗马集>记载:"凡马疮黄者,热之所致也".并认为黄症的病因为"牧养太盛膘肥肉重,三焦积热."又曰:"黄者气之壮也,气壮者,血洪也,血离经络也,溢郁腹腠".治则:清热解毒,疏风消肿,方用"消黄散"收其效.但是笔者在20年兽医临床实践中,审证求因,辨证施治,认为黄症不尽用苦寒,用渗湿利水、温化肾阳、健脾燥湿类药物治疗,亦可获得满意的效果,现与同行商榷. 1 病因 风邪外袭,肺失宣降;久卧湿地,脾被湿困;劳役过度,饥饱失常,日久损伤肾阳;家畜长期站立,气血瘀阻,其它如内科、外科损伤、寄生虫等均能引起黄症.  相似文献   

5.
食道阻塞是兽医临床上常见急症之一,由于发病的病因具有不确定性,发病时又是急症,当兽医人员接诊时已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游缰系脚"系<元亨疗马集>中记载的治疗动物食道阻塞的一种简单实用而有效的方法."游缰系脚"法亦即所谓的"急骤通噎"法,无论阻塞物在颈部还是胸部,当不完全阻塞、病情较轻、病程较短时,即可用此法.笔者利用此法成功治疗羊食道阻塞多例,效果良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兽医认为家畜所以发生各种疾病,首先是阴阳失去平衡,而论治的根本目的就是把失去平衡的东西(阴阳、气血)恢复到原来平衡健康的状态.<内经>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这里"治"从治则学的角度来看,就是做好矛盾的协调、转化"工作",恢复阴阳的动态平衡和有序性,使机体达到"以平为期"的和顺状态,也就是像<元亨疗马集>中八证论正证中所指出的那样"夫正者,端正也,无偏无倚,无太过,无不及也",应该是"尿清粪润口中红,脉平色正无疴瘵,气血调合脏腑宁".  相似文献   

7.
<元亨疗马集>(以下简称元亨)是一部闻名中外的中兽医学经典著作,距今已有394年的历史,它是中兽医学发展史上的光辉里程碑,其医理精深,见解独到,经验丰富,内容全面,富有中兽医学特色,集前人之大成,在我国兽医发展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并对世界兽医学的发展也有一定的贡献.这里仅就<元亨>的辨证学术思想,谈一点笔者的粗浅看法,望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马价丸是出自<元亨疗马集>的一个方剂.为治疗马七结所设,也就是现代兽医学的便秘症.为了验证承气汤的变方--马价丸之类直接作用于肠道平滑肌,有明显增强消化道推进性的作用效果,我们进行了本实验,旨在为临床治疗便结腹痛、肚腹疼痛起卧病理反应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我省中兽医界在探讨《元亨疗马集》古方新用方面取得一些成果,现举几则,以飨同道。一、肺风散治新生幼畜伤风发喘肺风散出自《元亨疗马集·中药篇·治肺部》,由蔓荆子、威灵仙、何首乌、玄参、苦参、砂糖等药组成,原是“治马揩擦疥痨病”的方剂。  相似文献   

10.
后海穴又名地户穴、交巢穴,位于畜禽尾根与肛门间凹陷处.在奇经八脉中,后海穴位于督脉之上,为督脉经之始穴,亦是任、督、冲脉三经之交会穴,此穴始见于明代<元亨疗马集>牛穴法名图中,其称"地户穴".  相似文献   

11.
百合散出自《元亨疗马集》,在经验良方、治咽喉治肺部,及七十二症的治肺壅等篇中都有记载,该方是由百合、贝母、大黄、甘草、瓜娄根组成,主要功能是治马属动物的鼻内出脓症。  相似文献   

12.
桂心散出自《元亨疗马集》由桂心、白术、茯苓、厚朴、陈皮、当归、炙甘草组成,具有温中散寒、理气健脾之功效。多年来运用该方加减治疗马、骡胃寒不良症400余例,均获良蹬故果。根据临床特点、症候分析,将其分为伤水型、外感型、侵脾型、湿邪型和吐涎型五个类型。现举案例介绍如下,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元亨疗马集·五经治疗药性须知》歌诀新编马清德(青海省河卡种羊场,813301)《元亨疗马集》是最受人珍视的一部中兽医经典。笔者在学习时总感对“五经治疗药性须知”内容记忆较难,后受古人以歌诀形式著书论理之启发,逐将其编成歌诀,则觉背诵上口,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14.
结症,又称便秘或秘结,是马属动物胃肠运动机能减退粪便积滞于某一肠段引起肠管阻塞不通的一种腹痛起卧疾病.此病是马属动物的常见病,发病率较高.虽最近几年马属动物逐渐减少,但临床上结症病例时常出现.若不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则死亡率很高.另外,药物治结历史悠久,<元亨疗马集>中的续随散、九龙转江散、马价丸[1].<活兽慈舟校注>中的大承气汤[2]<全国中兽医经验选编>中的大承气散、丁香散加减、加味承气汤[3]等都是治疗马属动物结症的良好方剂,但这些方剂的组成都比较复杂,代价较高.为了寻求疗效高、见效快、使用方便的较为理想的方剂治疗马属动物结症,我们根据<伤寒论>大承气汤的组方原则以及家畜用药特点,用木香和槟榔代替大承气汤中枳实和厚朴,组成了"木槟硝黄散"(木香、槟榔、芒硝、大黄)来治疗马属动物的结症30例,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知柏汤出自明代<元亨疗马集>,原方由知母(酒炒)、黄柏(酒炒)、黄芩(酒炒)、黄连(酒炒)、苍术、香附、木香组成.20世纪50年代山西名中兽医裴耀卿学验具丰,尤其对知柏汤的应用更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6.
平胃散源于宋朝《和剂局方》,后经《元亨疗马集》引用,至今仍为中兽医常用方剂。该方加入党参、茯苓取名参苓平胃散,用之于临床治疗脾虚泄泻等疾病,疗效尚属满意,治疗马顽固性胃炎,疗效亦著。为了探讨该方的作用原理,笔者对其药理作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平胃散的功效主治问题曾引起一些兽医学者在《兽医科技杂志》上撰文争议,其分歧大体有三:第一,1980年第3期的《平胃散治胃寒辨》及1982年第5期的《也谈平胃散及其临床应用》等文,认为平胃散是“燥湿健脾之剂,而非治胃寒之品。”  相似文献   

18.
《元亨疗马集》对肝绝与慢症都有专门论述。写肝绝的文字少,写慢症的文字和内容较多,但实际上所述肝绝和慢症是区别不开的,肝绝即是慢症。现对《元亨疗马集》中肝绝和慢症都有的项目比较如下。《元亨疗马集》的注释本《新刻注释马  相似文献   

19.
猪低温证是一种原因不明,以体温低于正常体温为特征的一种综合证.近年来,猪的低温证临床上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方面:一为外感风寒,二是内伤阴冷.<元亨疗马集>中说:"因久渴而不饮,饮冷水太过,冷气入胃也.或赢瘦过飱宿冷,或老弱久露风霜,或牧被阴雨苦淋,或素向湿地久卧,湿气透入肌肉".寒为阴邪,寒邪侵入畜体抑制和消耗大量阳气,导致阳气虚弱,机体机能活动降低,患畜表现身冷肢厥,精神极度沉郁,神识痴呆,肌肉颤抖,耳鼻发凉.气息微弱,口不渴或喜热饮,舌淡白润,脉微欲绝,体温低于正常温度,故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的阳气将脱的证候.亦是疾病过程中的危险证候.若不治疗或治疗不及时,往往造成病猪死亡,死亡率高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反药在现存的中兽医古籍中,始见于《元亨疗马集》,但较南北朝徐之才的《雷公药对》的18种反药增多为23种或22种,相传至今,为中兽医用药禁忌。但该书的猪膏散又使用反药的甘草和大戟、甘遂以治牛的百叶干症,解放后李守祥及王允炎介绍用猪膏散以治牛的百叶干症而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