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常规观测、数值预报产品及自动站等资料对2017年3月29—30日海晏地区大到暴雪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贝加尔湖横槽在强烈发展过程中东移南压,堆积的冷空气在偏北气流的引导下南压,与短波槽前的西南暖湿气流相汇合,是造成海晏地区大到暴雪天气过程的主要原因。通过对预报失误的思考和分析,得出欧洲数值预报中所预报的短波系统较浅薄,无水汽输送,导致此次大到暴雪天气过程漏报。  相似文献   

2.
鄢志宇  杨桂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859-16861
从大尺度环流背景、天气系统、数值预报场着手,总结分析了2010年3月19~20日锦州全区大到暴雪天气过程,探讨此类突发性灾害性天气过程的成因及发生、发展机理。结果表明,高空槽和地面蒙古气旋是此次锦州全区大到暴雪的主要影响系统,高空大尺度环流调整为径向环流是造成此次大到暴雪天气的大的环流背景;海上高压脊的建立对天气系统起到阻挡作用,造成锦州地区长时间处于气旋顶部,有利于全区降水的产生。日本传真、欧洲中心数值预报产品对此次降雪过程有很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次局地性大到暴雪的机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天气图、传真图、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产品资料,对2010年3月4日发生在赤峰地区的局地性大到暴雪天气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揭示出此次大到暴雪的大气环流、物理量场和多普勒雷达产品的一些典型特征,为今后此类天气的预测预报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甘南高原8个国家及基准(基本)气象台站1979年1月-2020年12月近40年的逐日降水量、逐日天气现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分析了甘南大到暴雪天气过程的气候特征和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二十一世纪以后,全州大到暴雪天气过程总体呈现增加的趋势,特别是近五年增加尤为明显;全州大到暴雪天气过程主要以单站次的降雪为主,局地性降雪为辅,区域性大到暴雪天气在我州并不常见;受海拔分布差异的影响,就出现频次而言,大到暴雪天气过程主要集中合作,其次是碌曲;强降雪中心主要位于夏河-碌曲和临潭-卓尼一带;就降雪性质而言,各站大到暴雪天气过程主要以纯雪性质为主。  相似文献   

5.
利用NCEP1°×1°资料,对2014年10月10—11日发生在青海省东部地区的一次大到暴雪过程进行分析,获得季节转换期间青海省东部大到暴雪天气发生特征,并探讨降水相态变化机理,为日后预报此类天气过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西宁市大到暴雪的发生机制,总结短期预报思路,建立短期预报指标,利用Micaps常规天气和物理量场等资料,采用天气学诊断方法,分析近10年西宁市出现的5次大到暴雪天气过程。分析表明,环流形势可以分为北脊南槽型、西高东低型、阶梯槽型、贝湖低槽型。西宁市大到暴雪天气的发生与地面冷高压、500 h Pa高空槽、切变线、孟湾风暴、西南气流有关。对于西宁地区大到暴雪预报指标,应从有无冷空气过境、是否有西风带短波槽及高原南支槽东移影响、是否有西南气流、700 h Pa冷温槽0℃是否南压至西宁地区等方面确定。  相似文献   

7.
2012年2月22-23日吉林省白山地区出现中到大雪天气过程,3月5-6日又出现一次大到暴雪天气过程。这2次过程发生相隔不足15 d。对此,从环流形势及物理量场来对比分析这2次降雪过程环流背景和物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利用本溪地区2014年3月3—4日降水天气过程中的地面加密自动站资料、常规探空资料及T639、日本、欧洲数值产品输出资料对此次大到暴雪过程进行了分析。通过环流背景分析及物理量场诊断分析,揭示了大尺度环流背景、高低空急流、地面气旋的演变等对此次大到暴雪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此次大到暴雪过程是大尺度环流背景下产生的,东北冷涡与乌拉尔山高压脊的稳定与发展,有利于冷空气持续南下,使辽宁西部低值系统建立和发展,为本溪地区的大雪到暴雪天气提供了有力的环流背景;本溪地区3月降水相态主要包括雪、雨夹雪和雨,在降水的预报中根据850 h Pa、925 h Pa、地面温度以及0℃层高度可以作出降水相态的预判;在低空急流的影响下,暖湿西南气流沿低空急流倾斜上升,与高层冷空气形成下暖湿、上干冷的大气不稳定层,低空急流作为低层能量和水汽的集中输送带对此次大到暴雪过程的产生和维持起到重要作用;切变线、高低空急流及地面倒槽的共同影响,为此次大雪到暴雪天气提供有力的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9.
寇思聪  曹雯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605-6607
[目的]探讨本溪地区一次大到暴雪天气过程的形成和发展。[方法]利用常规资料,从天气形势演变、物理量场特点着手,对2009年12月4~5日本溪地区一次大到暴雪天气过程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分析。[结果]此次大雪到暴雪天气过程是由高空槽和华北气旋共同影响产生。此次过程中,本溪地区上空高层辐散、低层辐合,低层暖、高层冷;低层西南急流将渤海水汽向本溪所处的辽东地区输送,为降雪提供了很好的水汽条件,但由于上升动力不足,过程雪量未达到暴雪。乌拉尔山高脊的发展在这次降雪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高脊加强北抬时有利于冷空气的南下和高空槽的加深。物理量场的分析对此次过程的起止时间和强度预报起了很好的参考作用。[结论]该研究为以后此类天气的预报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0.
2015年1月5日青海省南部地区出现了大到暴雪天气,降雪过程范围广、强度大造成青海南部地区不同程度的雪灾。在此利用多种观测资料,分析了此次青海南部大到暴雪过程的环流成因。结果表明,此次大到暴雪发生在槽前暖区;高空急流的抽吸作用及低层冷空气的入侵为青海南部地区的大到暴雪提供了动力条件;槽前深厚的西南暖湿气流为此次过程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此次大到暴雪过程中,高空急流的抽吸作用所形成的最强辐合中心出现在300 h Pa。  相似文献   

11.
边秀珊  吴登成 《北京农业》2014,(24):162-163
利用MICAPS常规高空、地面、探空、物理量场等资料,对2013年4月22日白天至23日发生在青海省南部牧区的大到暴雪天气的影响系统、水汽条件、动力条件、不稳定层结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南支槽前部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为此次大到暴雪天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降雪前期青海省南部一直处于层结不稳定状态,低层冷空气的侵入进一步加剧了层结不稳定;低空青海湖锢囚和高空暖切变共同形成的辐合上升运动为此次大到暴雪天气提供了动力抬升条件;高低空显著湿区和湿轴与降雪范围、强度、落区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在春季高原大到暴雪的预报工作中具有实际应用和参考价值;此次强降雪天气过程同时具有强对流天气和大降水天气的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12.
利用MICAPS平台对常规高空、地面、物理量场、卫星云图、自动站降水实况、单站要素以及ECMWF等资料,对2016年3月28日~29日果洛地区出现的大到暴雪天气的环流背景、探空、水汽条件、动力触发机制等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切变线和南支槽的共同影响是产生这次大到暴雪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南支槽不断加深有利于西南暖湿气流的输送,同时较强冷空气的入侵触发了这次大到暴雪天气过程。卫星云图上孟加拉湾热带对流云团水汽羽的输送有利于促进对流云团发展。  相似文献   

13.
2017年2月20—21日宁夏大到暴雪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本文利用常规天气资料、雷达资料和ECMWF_THIN、T639及宁夏WRF数值预报模式产品,对2017年2月20—21日宁夏一次大到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空短波槽、低空低涡切变线、地面回流及河套锢囚锋等的共同存在为暴雪天气提供了有利的流型配置;200 hPa西风急流、500 hPa西南急流、700 hPa偏南急流和850 hPa偏东气流为此次暴雪天气提供了较强的水汽输送和补充;雷达回波呈现层状云结构,径向速度图上较好地反应出降雪区流场的辐合、冷暖平流分布,VWP清楚地展示了强降雪风场的垂直结构及高低空急流的演变过程;对各家数值预报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在对中低层影响系统、水汽条件及降水量预报能力方面,欧洲细网格预报与此次实况最为吻合。  相似文献   

14.
运用常规天气资料、NCEP资料,对近10年宣城市冬季大到暴雪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宣城市冬季有两类大到暴雪天气过程.Ⅰ类过程由于贝湖到巴湖之间横槽转竖,引导强冷空气南下抬升暖湿空气形成,主要影响系统有500hPa北支槽、中低层冷槽切、700hPa西南风低空急流;Ⅱ类过程由于强盛的南支锋区上,有波动东移,西南暖湿气流增强,在冷垫上辐合上升形成,主要影响系统有500hPa南支槽、700hPa西南风低空急流、850hPa低涡暖切。Ⅰ、Ⅱ类大到暴雪天气过程温度层结、水汽输送、动力条件、温度平流均有各自的特征。计算Ⅰ类、Ⅱ类大到暴雪过程湿位涡,腻Pn均大于0,均为对流稳定性降水,MPV2虽然均小于0,但有各自的变化特征,反映出Ⅰ类、Ⅱ类过程的形成机制。Ⅰ类过程是由于中低层楔状冷空气的增强,本地大气水平风垂直切变和湿斜压性增加,从而导致垂直涡度的显著性发展;Ⅱ类过程是由于暖湿空气的增强,本地大气水平风垂直切变和湿斜压性增加,从而导致垂直涡度的显著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1961~2020 年兴安盟8 个国家站的日降水量、积雪深度等资料,对本地的大到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除夏季6~8 月份外兴安盟均有大到暴雪出现,并以秋季10 月和春季4 月最多;近60a 大到暴雪天 气过程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以20 世纪90 年代为界表现为年代际偏少和年代际偏多两个阶段。大到暴雪日数的空 间分布呈现出自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结合地形来看主要发生在沿大兴安岭的高海拔地区;而大到暴雪降雪量平均 值的分布呈现出南北小、中间大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6.
利用常规和非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对甘南春季的3次强降雪过程进行流型配置、物理量场、卫星等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高空短波槽、700 h Pa切变线、地面冷锋是暴雪的主要影响系统;物理量场的诊断分析中,相对湿度在强降雪前后有较明显的变化;卫星云图反映了短波槽云系和冷锋云系交汇产生甘南高原边坡地带大到暴雪天气过程。通过3次强降雪过程的综合分析,给出了对今后高原边坡地带该类暴雪天气的预报有一定指示意义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2020年2月26日夜间-27日白天,受新疆东移冷空气及西南气流的共同影响,青海省出现初春首次大范围降雪天气过程,黄南、海南、海北、海东、果洛等地的部分乡镇达大到暴雪,贵德、尖扎日降水量突破1961年以来2月历史极值,过程期间东部地区日最高气温普遍下降了 8-9℃.此次降雪降温天气过程有效降低了青海省因连续多日无降水,...  相似文献   

18.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朝阳地区2016年11月20—21日大到暴雪天气过程。结果表明:此次乌拉尔山高脊前部和东北冷涡后部的偏北气流把极地冷空气引入华北—东北西部地区,并在横槽作用下,强冷空气在此区域积聚,850 h Pa存在弱切变,地面受华北倒槽影响,冷暖气团在该区域强烈交汇;虽然水汽条件及垂直运动不是很理想,但因整个系统的深厚、较强冷空气的南下、微弱的后倾结构,使得降雪为稳定性降水且持续较长时间。数值预报产品均有显示,主观预报存在重大误差导致这次过程在量级上的漏报。  相似文献   

19.
利用宁夏固原市各监测站的天气现象和降水观测资料,分析了固原市大到暴雪的站次数的气候特征和年际、年代际的变化规律,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大到暴雪的过程进行了环流形式分析及统计,得出概念模型。统计表明,固原市大到暴雪多发生在春季和秋季,六盘山区多于北部,20 mm以下大到暴雪出现频次高,年际、年代际的变化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20.
应用天气图、静止卫星云图、T213数值预报产品、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分析了2005年7月27~30日发生在鹤岗市竹蛭续大暴雨、暴雨天气过程。对该次降水过程低空急流、温压场等主要特征进行分析,并提出强对流天气的预报、警报思路和着眼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