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多功能种衣剂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多功能种子包衣剂,在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上进行的盆栽与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种衣剂可有效综合防治作物多种病虫和鼠害,促进作物根系发育,提高作物出苗率12%,增产15%左右。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证彩色小麦良种的质量,促进彩色专用小麦产业健康发展,从品种选择,种子繁殖田的选择,播前整地施肥,播种技术,肥水管理,病虫草鸟害防治,去杂去劣,收获、晾晒、贮藏,提纯复壮等方面的总结了彩色小麦良种繁育及提纯复壮技术。  相似文献   

3.
小麦是甘肃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城乡居民的主要口粮。为进一步加快甘肃省小麦育种的持续发展,总结回顾甘肃省小麦育种成效及发展历程,尤其是近10年来小麦育种成效,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小麦育种方向与目标、加强研发经费投入和基础条件建设、加强种子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玉米、小麦、白菜、萝卜的试验结果表明 :磁化肥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增产幅度为17.6%~ 2 9.6% ,其中磁学效应增产幅度为 3.4 %~ 6.5%。磁化肥的磁性能加速种子发芽 ,促进小麦有效分蘖 ,增加玉米千粒重 ,提高大白菜的商品率。  相似文献   

5.
《农业信息探索》2010,(11):17-17
从第三届种子健康与农业发展国际会议上获悉:我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种子市场。当前,我国良种覆盖率已达95%以上,对农业增产贡献率达40%。种业已成为促进我国农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用磁化机对小麦干种子进行不同强度的磁化处理,大田试验发现:适宜的磁场强度可使小麦产量有较大的增加,旱地中最大增产幅度可达18.5%,同时还发现种子磁化后,其光合强度、呼吸强度以及酶的活性都增强了。用计算机对试验结果进行了曲线回归、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得出了小麦种子磁化机的最佳磁场及其调节范围。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山东省玉米生产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指出了玉米增产的潜力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并从提高思想认识、推广紧养伤磊穗型良种、增加物质促进均衡增产、提倡早种晚收、推行规范化栽培技术、抓好加工转化和销售等各个方面阐述了时一步发展山东玉米生产思路和对策 。  相似文献   

8.
用14MeV快中子辐射(丰抗13/抗锈791)F1代种子,诱发普通小麦雄性不育,获得了普通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并对其恢保关系和雄性不育小孢子败育的特点与提型不育类型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普通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恢保关系和雄性小孢子败育的特点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9.
简讯(2)     
乾县试区“旱作农业增产体系研究”阶段成果,1989年5月底通过了验收。该项研究由西北农业大学主持,1986年开始实施,成果内容包括:为当地选出杭旱衬寒的小麦良种,确定了小麦亩产250-300kg的配方施肥方案,提出了适宜播期、播量等最佳农艺措施组合及深松土、覆盖等一整套杭旱耕作技术。近三年来,累计推广小麦良种5万:亩,建立综合技米示范田1.5万亩。  相似文献   

10.
长期定位试验研究表明,在当前农业生产条件下,单施钾肥,秸秆还田和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对华北地区小麦和玉米均有明显增产效应,玉米上的增产效果优于小麦;东北地区一年种植一季玉米施钾肥有显著的增产效果;而在西北地区,施钾肥及秸秆还田结合施钾肥只有一些年份和一些地点上对小麦和玉米有增产效果,但增产幅度不大,增产概率不高。钾肥在华北和东北地区大豆上亦有显著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多功能种子包衣剂 ,在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上进行的盆载与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该种衣剂可有效综合防治作物多种病虫和鼠害、促进作物根系发育 ,提高作物出苗率 1 2 % ,增产 1 5 %左右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地区小麦施钾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增施适量钾肥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小麦子粒产量提高9.6%-25.0%,平均增产15.5%。小麦钾肥的增产效应与土壤有效K含量和施K量有极大关系。应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钾肥(K2O)施用量x1、土壤有效K含量x2与小麦单位钾肥增产量y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17.678-0.0446x1-0.0963x2。当前生产水平下,淮北平原砂姜黑土地区小麦钾肥适宜施用量为K2O 130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3.
旱作冬小麦施氮肥与地膜栽培的水肥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旱作冬小麦施氮与地膜栽培水肥管理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施用氮肥在小麦生育前期连续干旱年中仍有显著增产效果,但小麦地膜栽培未表现良好的增产作用。施用氮肥有利于0-100cm土层土壤水分的保持和改善,明显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增加小麦的N素吸收,并促进小麦对P素和K素的吸收总量。地膜栽培在小麦生育前期具有较好的保墒作用,膜际与膜下栽培土壤剖面水分无明显差异,表层土壤湿度的日变化观测表明地膜具有明显的提水保墒作用。  相似文献   

14.
硫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黑龙江省小麦主产区硫肥的增产效果及对品质的影响。施硫较对照小麦平均增产221kg/hm^2,平均增产率5.0%。硫对小麦品质的影响,总的趋势是正效应,但不稳定,个别指标呈负效应。  相似文献   

15.
锌对小麦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李强 《土壤肥料》2004,(1):16-18
研究表明,缺锌是制约小麦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缺锌条件下小麦增施锌肥可增产3.57%~12.32%。锌对小麦的增产作用主要在于提高了小麦的发根力、根活性及分蘖力,延缓了小麦花后叶面积衰减进程,促进了干物质的积累,增加了成穗数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16.
磷与锌不同施用方法的配合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坑栽技术研究潮土中磷与锌不同施和方法的配施增产效应,结果表明:两者配合有显著的增产作用,特别是磷与喷锌配合,通过提高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和干粒重而增产,经济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17.
小麦苗期抗旱类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小麦苗期对水分胁迫的适应性,利用反复干旱法研究了942份小麦材料的苗期抗旱类型。结果表明,小麦苗期抗旱性存在显著差异,3次反复干旱后,小麦品种间成活率变异系数为4.6%~43.51%。根据品种反复干旱后成活率,供试品种对水分胁迫响应划分为抗旱型、耐旱型和敏感型。苗期抗旱性强的小麦品种具有较少种子根、较多次生根和较强分蘖量。小麦苗期抗旱性与后期抗旱性缺乏一致性,与品种的千粒重和冬春性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8.
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喷施对小麦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小麦拔节期、灌浆期用植宝素、喷施宝、农特灵、禾乐、开特灵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尿素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尿素对小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应,增产幅度为1.0%-10.8%,其中以禾乐的效果较好,增产10.8%。  相似文献   

19.
稻田多熟制中轮作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续九年定位试验的结果表明,水稻、小麦及稻田不两熟、三熟复种方式,轮作与连作比较,未表现出增产效应。油菜轮作,因能明显减少草害和菌核病危害,故增产显著。同时,试验结果表明,季节茬对不同稻型水稻产量的影响很显著。其影响由大至小依次为双季早稻、中稻、双季、晚稻。  相似文献   

20.
钴对冬小麦生理生化性状和产量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潮土上采用大田小区进行了钴元素肥效试验。试验结果如下:施用适量的钴可以显著提高旗叶的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以及小麦的根系活力;各施钴处理较对照增产7.4%~20.3%,施钴量在0.75kg/hm^2以内,随着施钴量的增加,增产效应提高,当施钴量超过0.75kg/hm^2时,随着施钴量的增加,冬小麦的产量增加,但增产效应下降。经回归分析,小麦产量与施钴量呈抛物线型,回归方程为y=-1263.9x^2 2083.4x 4371.7,相关系数r=0.8910,达到5%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