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摇瓶发酵条件下,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枯草芽孢杆菌B908菌株的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确定了影响B908菌株发酵液含菌量的3个重要因子依次为玉米粉、碳酸钙和豆饼粉;对这3个因子进行爬坡路径试验,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主要影响因子的最佳条件。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使摇瓶发酵液每毫升的含菌量从0.6×109个/ml提高到1.18×1010个/ml。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不同施用器械,验证"枯草芽孢杆菌"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人工电动喷雾器喷施枯草芽孢杆菌(B908)100 g/667m~2,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井冈霉素对3种生防芽孢杆菌的生长抑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碟法测定了井冈霉素对12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6株苏云金芽孢杆菌(B.thuringiensis)及3株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的离体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种以及同种不同菌株的芽孢杆菌对井冈霉素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但从总体上看,井冈霉素A对大多数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强.而对大多数蜡质芽孢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抑制活性较低,在1.00×10^5mg/L浓度下仅有轻微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采集样品中细菌的分离获得生防菌Xi-55,经纯化培养后观察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经比较鉴定,确定生防菌Xi-55为枯草芽孢杆菌。通过田间试验测定,初步确定了枯草芽孢杆菌Xi-55菌株防治稻瘟病的效果为86%。对该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出最佳发酵技术参数,为微生物农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生防枯草芽孢杆菌L1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峙培养,测定出枯草芽孢杆菌L1的抑菌谱较宽,特别是对水稻纹枯病菌、大豆菌核病菌、禾谷镰孢菌、辣椒灰霉病菌、玉米小斑病菌抑菌效果明显;枯草芽孢杆菌L1不同发酵时间经湿热灭菌处理后,5 d发酵液中抑菌活性物质含量最高,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达83.23%,发酵液随时间延长抑菌效果不再增加;枯草芽孢杆菌L1抑菌活性物质对温度不敏感;枯草芽孢杆菌L1发酵液用硫酸铵梯度沉淀法提取粗蛋白在硫酸铵饱和度达60%~70%(不含60%)沉淀的活性物质抑菌效果最好,对水稻纹枯病菌平均抑菌半径达1.15;枯草芽孢杆菌L1对玉米、大豆、小麦、番茄、菜豆、黄瓜、水稻无致病性,而且还有保鲜和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DZ1作为研究试材,通过单因子试验及正交试验,确定其适宜的摇瓶培养基及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培养时间、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Bacillus subtilis DZ1的活菌数影响差异显著。DZ1的最佳种龄为12h,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是可溶性淀粉和酵母膏。影响枯草芽孢杆菌DZ1活菌数的主要因素为酵母膏,其次为可溶性淀粉,K2HP04和MgSO4-7H2O影响较小。DZ1的最优培养基组合为可溶性淀粉l%,酵母膏1%,K2HPO40.15%,MgS04-7H200.02%,CaCl20.01%,在此条件下,其活菌数可达44.1×10。CFU/mL。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DZl的适宜摇瓶培养条件分别为培养基温度34℃,初始pH值7.0,摇床转速180r/min和接种量7%。  相似文献   

7.
放线菌XSS040811菌株是从新疆吐鲁番鄯善县沙漠中采集的样品中分离获得的,该菌株能产生抗菌活性较高的抗生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黄曲霉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优化发酵培养基,发酵时间、pH条件对放线菌XSS040811菌株合成抗生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A、发酵时间96 h、发酵温度30~35℃,pH值7.2~8.0为抗生素合成的最佳条件。根据该菌株在高氏I号和燕麦粉培养基上的生长特性、菌落和形态特征,初步鉴定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相似文献   

8.
水稻稻瘟病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防治初探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从水稻作物根际分离筛选得到的 2 0 8个细菌菌株对稻瘟病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能力 ;抑菌圈直径在 2 0mm以上的有 65株。选用室内拮抗性较稳定的 8株细菌菌株经两年的田间防病试验 ,不同菌株间防效差异显著 ,其中两年防效较好的菌株是Ma 3 2 (蜡状芽孢杆菌 )和Xi 55(枯草芽孢杆菌 )。一些菌株处理种子对秧苗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解淀粉芽孢杆菌HF—01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ruefaciensHF-01菌株液体发酵条件,提高其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产量,以茵体生物量和发酵液拮抗柑桔绿霉病菌PenicilliumdigitatumSacc.活性为指标,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方法对菌株的最适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菌株HF-01最适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3.0%、酵母提取粉0.5%、氯化钠0_3%、硫酸镁0.1%;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6.0~6.5、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48h、250mL三角瓶装液量90mL、接种量体积分数6%、摇床转速130r·min-1。在最佳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菌株HF-01抑菌能力提高37.3%;25℃条件下,优化后所得发酵滤液处理柑橘果实4d后,发病率为31.7%,病斑直径为25.9mm,显著低于优化前所得发酵滤液的发病率56.7%和病斑直径48.1mm。  相似文献   

10.
枯草芽孢杆菌脂肽类抗生素发酵和提取条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枯草芽孢杆菌G1为出发菌株,研究了发酵过程中不同培养条件和培养基对该菌株产生脂肽类抗生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最有利于脂肽类抗生素产生的发酵条件是初始pH7.0,接种量3%,发酵培养温度30℃,发酵时间38h时,而最佳培养基为Landy培养基。在提取脂肽类抗生素粗提物的过程中发现,加酸至pH4.0时脂肽类抗生素能够完全沉淀。在Landy培养基和上述发酵条件下,最多能产生脂肽类抗生素粗提物6.5g/L。利用HPLC技术对产生的脂肽类抗生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产生纯的脂肽类抗生素最高达2.4g/L。  相似文献   

11.
为了深入研究抗生菌假单胞菌20#-5菌株的有关性状,采用固体平板抑菌法调查了其代谢产物的抗菌谱,用甲醇浸提和色谱分离法对其活性成分进行了分离纯化,并初步优化了其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该菌的代谢产物在固体培养基上对马铃薯晚疫病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菌直径大于20mm;对耶尔森氏菌有微弱的抑制作用,抑菌直径小于10mm;对小麦赤霉病菌、柑橘溃疡病菌、亚利桑那沙门氏菌、克雷伯氏菌等没有抑制作用。浓缩液经AcA202凝胶过滤和C-18反相色谱分离,结果显示该菌代谢产物中有多种抗菌活性成分。该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是100ml的三角瓶中装10ml初始pH8.0的LB培养液,28℃摇床发酵4天。  相似文献   

12.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HMB19198菌株能有效防治番茄灰霉病,脂肽类抗生素泛革素(fengycin)是该菌株产生的主要抑菌活性物质。为提高HMB19198菌株的发酵水平,本研究以活芽孢浓度为检测指标,通过对8种常用工业培养基进行筛选,获得了利于HMB19198菌株芽孢形成的基础培养基。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HMB19198菌株芽孢产量较高的碳源和氮源组合,结果表明,以可溶性玉米淀粉和糖蜜作为碳源、以花生饼浸粉和蛋白胨作为氮源时,有利于HMB19198菌株芽孢的形成。进一步运用Plackett-Burman及响应曲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碳源物质玉米淀粉和糖蜜,氮源物质花生饼浸粉和蛋白胨,以及无机盐K2HPO4?3H2O和MgSO4?7H2O的适宜浓度进行了优化。优化后发酵培养基配方中各成分的质量浓度分别为:可溶性玉米淀粉67.0 g/L、糖蜜14.1 g/L、花生饼浸粉41.6 g/L、蛋白胨10 g/L、K2HPO4?3H2O 9.2 g/L以及MgSO4?7H2O 1.5 g/L。在优化培养基中,HMB19198菌株发酵液的芽孢浓度可达到6.92 × 109 个/mL;同基础培养基相比,采用优化后的培养基,菌株发酵周期缩短了40%,发酵液中芽孢浓度提高了107%,泛革素浓度提高了39.4%。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结合的方法,优化大丽轮枝菌拮抗细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12-34菌株产抗菌蛋白的发酵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B. subtilis 12-34菌株产抗菌蛋白的适宜碳源、氮源和无机离子,优化了培养基的组成;并对B. subtilis 12-34菌株产抗菌蛋白的发酵时间、装瓶量、接种量、培养基初始pH、摇床转速和发酵温度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B. subtilis 12-34菌株产抗菌蛋白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玉米粉5%,牛肉浸膏3%,CaCl 2 0.10%,KCl 0.05%;B. subtilis 12-34菌株产抗菌蛋白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9.0,种子液按10%接种量接种至50 mL/250 mL三角瓶中,200 r/min,37 ℃培养48 h。优化后表征抑菌蛋白产量的抑菌圈直径增大了115.5%。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surfactin产量不同的芽孢杆菌对黄瓜枯萎病的控制作用,本研究采用N+注入诱变共获得1250株芽孢杆菌B006的突变株,通过对黄单孢杆菌的抑菌试验筛选并获得3株产surfactin突变株B841、B73和B1020。对各突变株NB发酵液的HPLC—ESI—MS分析表明:突变株B841和B73的surfactin含量比野生菌株B006分别升高了15.9%和14.8%,而突变株B1020的surfactin含量比野生菌株降低了85.2%;各突变株fengycin产量未发生改变。对surfactin各组分的质谱图解析,发现突变株B841和B1020的surfactin组分发生变化,突变株B841的surfactin组分中无m/z为995的同系物,而突变株B1020的MS图谱中只发现了m/z为1037和1051的surfactin同系物;对突变株的生物学特性测定表明:突变株B73和B1020的菌落形态发生改变,生长周期缩短;3个突变株比野生菌株产芽孢能力下降,突变株B1020在含有玉米粉和豆饼粉的培养基上不产生芽孢。对各菌株添加到育苗基质中(浓度为10^6cfu·g-1)后,防治黄瓜枯萎病的效果测定表明:2周时,突变株B1020防效接近于野生菌株B006,达70%以上;但3周时,防效下降到36.2%;突变株B841防效始终低于野生菌株B006,只有29.1%。本研究发现芽孢杆菌B006及其突变株在NA培养液中的surfactin产量的高低与其在育苗基质中的防病效果无直接的相关性,对其在自然土中的防病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亿活芽孢/克)和常规药剂40%稻瘟灵乳油对稻瘟病进行药效防治对比试验,评价枯草芽孢杆菌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每667m2用10g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迭95.28%.比对照药剂40%稻瘟灵乳油每667mz用60mL的防治效果81.15%提高14.13个百分点:每667rn2产量385.76kg,比40%稻瘟灵乳油对照区每667m2产量345.69kg,增产40.07kg,增产11.59%。每667m2减少施药用工10元.增加经济效益94.14元。建议在生产中每667m2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亿活芽孢/曲10g对水50奴于稻瘟病发病初期对水稻叶面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16.
新农药介绍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5,26(7):45-46
枯草芽孢杆菌:理化性质:枯草芽孢杆菌属细菌杆菌属,为微生物农药。是从土壤样品中筛选到的菌株,该菌株编号为BS-208,是疏水性很强的生物活菌。菌株鉴定其细胞形状为杆状,革兰氏染色阳性。形成芽孢,在显微镜下芽孢为椭圆形。1000亿个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生产方法为微生物发酵。该剂外观为白色至褐色组成均匀的疏松状粉末,不应有结块。其活芽孢数为1000-10^8个/g,采用显微镜下计数法检验。稳定性:对紫外光敏感.碱性物质及杀菌剂对其有抑制作用.常温贮存稳定2年;热贮存试验(54+2)℃下,贮存14d.测得的活芽孢数下降率≤15%。  相似文献   

17.
柑橘溃疡病是重要的柑橘细菌性病害,为探明壳聚糖和枯草芽孢杆菌对柑橘溃疡病的防治潜力,本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评价了3种粘度壳聚糖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杀菌效果,以改良的纸碟法测定2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发酵液对柑橘溃疡病菌的抑菌效果。综合处理0.5 h、3 h和6 h的结果显示,3种粘度壳聚糖对柑橘溃疡病的杀菌强弱依次为:粘度12粘度100粘度20。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S 101和54-6在YPG培养基中有氧发酵3 d产生发酵液原液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45 cm和3.21 cm,比0.1 g/mL氨苄青霉素的抑菌圈分别大45%和35%。可见,发酵液中存在对溃疡病菌高度有效的成分。因此,认为粘度12的壳聚糖和芽孢杆菌菌株BS 101和54-6具有防治柑橘溃疡病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枯草芽胞杆菌B201产芽孢培养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设计对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201产孢培养基进行了碳源、氮源、无机盐筛选及优化,最终确定B201发酵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3 g/L,糖蜜10 g/L,豆粕粉10 g/L,鱼粉10 g/L,K2HPO4 2 g/L,Na2HPO4 2 g/L,MgSO4 0.5 g/L,MnSO4 0.5 g/L。优化后的培养基在500 L通气式机械搅拌发酵罐中进行了小试,结果表明B201生长快速,发酵16 h开始形成芽孢,26 h放罐后发酵液活菌量达到1.06×1010 CFU/mL,芽孢量8.8×109 CFU/mL,芽孢形成率为83.0%,活菌含量和芽孢形成率较高,为B201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培养条件对枯草芽孢杆菌B68芽孢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提高枯草芽孢杆菌B68芽孢形成率及芽孢数量,研究了营养条件、初始pH值、溶氧水平对其芽孢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芽孢形成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g/L):葡萄糖10g,大豆饼粉10g,NaCl5g,MnSO4·H2O 0.6g;最佳初始pH值7.0;最佳装瓶量为250ml三角瓶装100ml培养液。在此条件培养下,于150r/min、28oC恒温培养72h后,芽孢数量最高可达到1.60×10^14cfu/ml,芽孢形成率可达到88.92%。  相似文献   

20.
采用5种不同苏云金杆菌菌株进行了菌株交叉混合摇瓶发酵试验和一种组合2.3t发酵罐中试,以及两个优势组合在不同氮源培养基上的混合发酵试验。摇瓶试验获得两个优势组合为GC—91 58和94004 94001,其发酵效价分别为6476和6071IU/μl,晶体蛋白含量分别为0.526%和0.577%。发酵效价分别比GC—91纯培养提高50%和40%,晶体蛋白含量分别比GC—91纯培养提高24%和36%。两种组合在以豆饼粉为主要氮源的培养基上发酵水平分别达到5650和5800IU/μl,明显优于以棉籽饼粉为氮源的培养基。GC—91 58组合在2.3t发酵罐中试发酵效价和晶体蛋白含量达到4520IU/μl和0.4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