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特殊地理条件给当地群众带来的饮水匮乏及经济状况欠佳的情况,通过调查,认为开发水资源是缓解人畜饮水和发展庭院经济的首要问题。为此进行了庭院蓄水系统的研究,该系统包括屋顶汇集雨水、引蓄雨水、径流蓄存3个组成部分。其结果证明,每户120m2的屋顶受雨面积,可满足5口人及1头大牲畜、5只小牲畜的饮水需求,且水质符合国家饮水卫生标准,加上汇集的地面径流,可解决发展庭院经济的用水问题。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东部干旱山区雨水集蓄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青海省东部地区人口相对集中,水资源贫乏。雨水集流利用工程的推广,解决了干旱山区有史以来无水灌溉的难题。雨水的集蓄包括汇集和贮蓄2个环节。雨水的汇集应遵循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就地取材,降低工程造价的原则;雨水的贮蓄应以水窖贮水为主。雨水的利用包括人畜饮水,发展庭院经济,农副产品加工,发展节水林业,旱作农业等方面,它是一项多功能,少投入,高效益的综合利用工程,是干旱山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有  相似文献   

3.
半干旱区发展集雨节灌农业的效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半干旱区集蓄雨水的主要目的是抗旱保苗,补灌大田粮食作物,解决人畜饮水和补灌果树,塑料大棚蔬菜,日光温室蔬菜,发展庭院经济,评定雨水利用措施效益的结果表明,集蓄的雨水用于大田作物寂灌,每1t水产值均在11元以下,用于果园补灌,每1t水产值高达40元,补灌日光温室蔬菜,每1t水产值可达72元,补灌塑料大棚蔬菜,每1t水产值达15元。由于大部分自然集流面都远离农户,不便于蔬菜果树生产,只能用于粮食作物生  相似文献   

4.
半干旱地区集雨利用模式及其评价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集雨利用是半干旱地区提高生产力和实现区域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该文根据国内外近年集雨利用的研究和实践,结合半干旱地区实际,总结提出了雨水收集利用的5种模式,即庭院集雨人畜饮水利用模式、庭院集雨多种经营利用模式、人工汇集雨水农田补灌利用模式、山坡地集雨林草建设利用模式和小流域集雨综合利用模式,对这些模式雨水收集和利用特点和系统化建设效果进行分析;并对集雨利用模式的效益,特别是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进行探讨,为合理和安全利用雨水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庭院雨水径流是农村雨水调蓄利用的重点。根据研究区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结合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实际,监测和分析了3种不同雨水调蓄利用模式下监测户的雨水集蓄量、用水来源、耗水量、去向及经济效益等,对西峰黄土区庭院不同雨水径流调蓄利用模式下雨水径流对促进农户经济活动的贡献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雨水资源化利用与旱地农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甘肃省是一个干旱缺水和水土流失严重的省份,特别是其约14万km~2的旱地农业区,缺水问题尤其突出,人畜饮水十分困难.根据80年代以来甘肃省开展雨水集蓄利用试验研究和推广应用的实践,阐述了甘肃省旱作农业区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技术与经济可行性,总结了雨水利用的成功经验和模式,提出雨水资源化利用是甘肃省旱地农业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采用SCS-CN水文模型和GIS确定雨水集蓄工程的位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北京西部清水河上游山区生产生活用水日趋紧张的问题,该文应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处理TM影像、土壤和质地图及数字高程模型等基础数据,结合soil conservation service(SCS)曲线数法计算径流量,根据雨水集蓄工程技术规范构建了雨水集蓄工程位置选择约束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对坡度、径流潜力及集水路径的空间及属性数据进行叠加和邻域分析,得到适宜的雨水集蓄工程位置。主要结果如下:适宜修建蓄水坑塘的面积4.24km2、蓄水池位置46处、拦水坝位置50处、大口井位置53处、适宜庭院集雨区的面积4.95km2。结果可为合理开发利用雨水资源及工程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8.
雨水径流集蓄设施及其有效容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蓄水设施是雨水径流集蓄灌溉利用系统中的纽带和核心。据调查分析研究,适宜应用于“系统”的蓄水设施主要是旱井和窑窖。为充分发挥旱井和水窑(窖)集蓄雨水与灌溉利用的作用,必须做了其规划布设,施工管理工作。对于蓄水设施的有效容积可采用逆时序法推算获得。  相似文献   

9.
结合湖南省桃源县盘塘镇庭院经济发展的实践,论述了庭院经济的特点、地位和作用,指出目前庭院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并提出了庭院经济发展对策和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0.
基于3S技术的可收集雨水资源潜力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前已有的雨水收集利用工程中,出现了部分蓄水设施无水可蓄和部分蓄水设施经常溢流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区域集雨能力不了解,集雨工程建设不科学之故。该文提出了区域可收集雨水资源潜力和局地径流汇集能力两个指数,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对区域的地形地貌及下垫面状况进行了较为精确的刻画与描述,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区域内少雨、平水、多雨3种年型下的可收集雨水资源潜力;模拟了区域内的降水径流状况,计算了区域内的局地径流汇集能力,结果可用于指导雨水收集利用工程的设计与建设。  相似文献   

11.
结合湖南省桃源县盘塘镇庭院经济发展的实践,论述了庭院经济的特点、地位和作用,指出目前庭院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并提出庭院经济发展对策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对雨水径流集蓄设施水窖综合利用典型调查的基础上 ,对水窖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水窖极大地促进了山区农户庭院经济的发展 ,有效地拦蓄了村庄道路径流 ,减轻了水土流失危害。修建水窖对促进贫困山区农业经济多元化、专业化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加快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吕梁地区十年九旱,水资源严重不足,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因地制宜地组织实施了“123”旱井集蓄工程,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主要模式是:屋顶庭院双层面立体高效集蓄雨水模式、就地集雨微灌模式、以路面和果园空地为集雨场兴建的“一井两园”模式及以小流域四荒地为集雨场的生态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14.
农村庭院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平原农区庭院的类型和特点,本分析了不同类型庭院的建设效益,得出技术效益型庭院经济效益最好,环境美化型综合效益最优,由方便实用型到技术效益型环境美化型,是庭院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蓄水覆盖丰产沟”是一项农业有效利用雨水的新技术,实现了拦,引,蓄,保等措施的有机结合,文中介绍了“丰产沟”的组成,规格,结构形式,构筑程序和要求,“丰产沟”调蓄雨水的机理;以及“丰产沟”耕作田的生态效应,提出了从有效利用雨水的角度,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彭阳县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模式与集雨节灌工程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彭阳县自然和社会经济特点,结合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实际,提出了6种雨水集蓄利用技术模式:小流域集雨综合调配利用模式、坡面集雨与林草建设利用模式、道路路面集雨补灌农田利用模式、土圆井节灌工程节水利用模式、庭院经济集雨利用模式和旱作农田微集雨高效利用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6种集雨节灌工程:人工集水场集水、水窖蓄水节灌工程,水保骨干坝拦蓄、扬水站提水节灌工程,天然坡面集雨、拦引渠导引、水窖蓄水节灌工程,道路路面集雨、拦引渠导引、水窖蓄水节灌工程,土圆井水源节灌工程,田间微集雨节灌工程。  相似文献   

17.
旱地水窑是集雨蓄水,解决人畜饮水,发展节水灌溉的有效集雨蓄水工程。根据干旱半干旱地区土质物理力学特性,提出窑址选择原则;应用岩土稳定理论及力学知识,分析水窑的合理结构形式,并推导出决定水窑形状的几个重要参数计算式,为生产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喀斯特山区人畜饮水困难,以贵州省七星关区朝营小流域为例,分析了流域水资源赋存特征、利用条件和供需平衡状况,结果显示:流域山地、谷地、洼地相间分布,地表起伏给水资源利用带来严重影响和限制;表层岩溶水可分为森林滞水型、溶蚀差异型和相对隔水型3种赋存类型;流域水源点共18处,枯水期流量不能满足人畜饮水需求;人居格局具有"大分散、小聚集"的特征,单一水源或者利用方式不能解决缺水问题。应因地制宜,采用屋面雨水收集、表层分散泉点多级集蓄、地下水堵截提水、长距离引水应急等方式综合开发,通过水池(窖)的调蓄,实现干旱期间同时有储存水源和泉点来水补充,保障流域人畜饮水安全。  相似文献   

19.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也是黄土高原广大农民生存的关键问题。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不仅可解决农村人畜饮水,而且也可解决城市的生态需水。山区农村应大力发展旱井集雨工程,城市应加强雨水收集、存储和利用研究,建立综合利用体系。  相似文献   

20.
半干旱山区庭院蔬菜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庭院经济的概念、特点,比较了半干旱山区庭院内、外的环境条件,分析发展庭院蔬菜的优势和劣势,提出该区庭院蔬菜发展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