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比较种植在相临地块上而定植年限不同的仁用杏人工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分析了不同定植年限仁用杏人工林地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仁用杏定植时间越长,对土壤理化性质影响越大。定植2年仁用杏的耗水量与同期降水量基本相同,而随着定植年限的延长,仁用杏的耗水量逐渐增大,定植6年仁用杏的耗水量就已经超过了同期降水量,土壤有效水贮量减少,土壤水分处于逐渐耗竭的状态;同时,随着仁用杏种植年限的延长,仁用杏人工林地的土壤有机质、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含量降低,土壤肥力迅速下降,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都成为了仁用杏生长发育的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2.
风沙半干旱区仁用杏间作对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仁用杏与作物间作对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提出适合东北风沙半干旱区最优的农林间作模式,2012-2013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对仁用杏作物间作进行试验,设置仁用杏花生间作、仁用杏谷子间作、仁用杏甘薯间作、仁用杏单作、花生单作、谷子单作和甘薯单作7个处理,对不同处理下作物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土壤水分和水分当量比4个指标进行观测。结果表明,仁用杏作物间作对作物产量影响显著(P0.05),间作花生、谷子、甘薯产量比单作平均减少65.1%、54.3%、64.7%,而对仁用杏的产量影响不显著。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表明,仁用杏谷子间作水分竞争关系最小,仁用杏与甘薯间作水分竞争强烈。仁用杏作物间作系统的水分当量比均大于1,表现出较好的水分优势,其中仁用杏谷子间作系统的水分优势最明显,水分当量比达1.45,分别比仁用杏花生间作、仁用杏甘薯间作高8.2%和9.9%。综合分析认为,仁用杏谷子间作最适宜当地生态环境,在东北风沙半干旱区持续雨养农业发展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陕北仁用杏的花期霜冻气候风险分析及区划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根据仁用杏花期受冻温度指标,对陕北各县仁用杏花期不同等级霜冻发生频率及由此造成的损失进行分析;以霜冻灾损率为指标对该地区仁用杏花期霜冻灾害气候进行风险区划。这对陕北各县种植仁用杏时综合考虑其灾害风险程度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宁南山区高效果园建设技术与发展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在总结近年来试验研究和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宁南山区高效果园建设的技术措施:即选用名优品种,采用无病毒苗木建园;壕沟栽植;合理密植;覆盖地膜;嫁接改良;节水灌溉和分区发展。应用上述科学技术,高效果园建设前景乐观。认为,宁南山区各地、县领导将发展果树生产,开发果品经济作为发展贫困山区经济的战略设想,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可能的。最后提出了在宁南山区建立梨、苹果、仁用杏三大果品基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间伐对仁用杏园土壤理化性质及生长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密闭仁用杏园衰败的原因.采用常规的方法研究了间伐对仁用杏园土壤养分、水分及树体生长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伐减小了土壤容重.略微增加了土壤孔隙度;间伐显著提高了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0-20 cm土层土壤全氮,略微提高了0-20cm土层土壤全磷;间伐显著提高了0-80 cm土层土壤速放氯.0-4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和0-60 cm土层土壤速效钾.且间伐强度越大土壤养分越高;间伐显著提高了0-500cm土层土壤水分,在干旱的春季、夏季优为显著,且间伐强度越大,土壤水分越高;间伐显著促进了仁用杏生长,提高了坐果率和杏仁产量.白于山山区仁用杏间伐后密度应为167~222株/hm~2.  相似文献   

6.
仁用杏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仁用杏适应性强,耐寒、耐旱、耐瘠薄,是干旱山区造林的优良树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从选择优种、培育壮苗、园地选择、整地栽植、园田管理、整形修剪、防霜保果、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提出了丰产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7.
平遥县东泉镇的彭坡头、梅槐头、任家庄、木瓜四个村地处丘陵山区,土地资源丰富,农村经济落后,农民生活贫困。其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利用不合理。在县水务局指导帮助下,围绕核桃、仁用杏主导产业,进行规模化开发治理,为改善贫穷落后面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仁用杏是延安市的乡土树种,近年来发展迅猛.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嫁接成活率低.根据经验,嵌芽接是仁用杏在延安市最适宜的嫁接方法之一,具有嫁接成活率高、嫁接速度快、嫁接期长等优点.从砧木培育、接穗采取与贮藏、具体嫁接、嫁接后抚育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嫁接技术.  相似文献   

9.
仁用杏属蔷薇科李属,为落叶灌木或水乔木,该品种适应性强,结果早,杏仁具有很高的食用,药用价值,原产河北省涿鹿、涞水、怀来一带。山东省仁用杏发展起步较晚,目前在鲁中南山丘区为空白树种。我站于1993年春从河北省怀来县引进仁用枵大扁、次扁两个品种接穗,高枝嫁接于当地5年生实生杏,  相似文献   

10.
低温萃取法提取杏仁油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杏仁是油脂和蛋白质含量均高的原料,该研究旨在采用低温法萃取杏仁油,达到既萃取油又减少蛋白质变性程度的目的。首先经过一系列水酶法萃取试验后发现,不同萃取条件对于出油率的影响很大,从中筛选出水酶法萃取的最佳条件为:选取进口(日本Yakult公司)纤维素酶与木瓜蛋白酶的复合酶(1∶1),加酶量3%,作用时间3 h,料液比1∶2,反应温度40℃。初步油质检验表明, 水酶法比浸出法制得的毛油更清亮,酸价略低,磷脂少,油质稳定。然后进行CO2为溶媒的超临界流体萃取试验,通过7因素2水平正交试验并对其结果进行单指标直观分析发现:浸泡时间短的仁用杏出油率较高;粒度越小,出油率越高;以1∶1搀和二氧化硅粉与仁用杏的出油率较1.5∶1的为高;20 MPa压力的出油率较8 MPa的略高等,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了最适工艺路线。对上述结果进行了6因素无交互作用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仅有浸泡时间对出油率的影响是显著的,浸泡的时间越短出油率越高,其余条件对出油率的影响并不显著,按其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粒度、二氧化硅与杏仁比例、压力、杏仁种类、流速,这与直观分析极差所示结果一致。最后液相色谱法测定显示萃取出的仁用杏油中90%以上的脂肪酸为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11.
保水肥、液态地膜对仁用杏土壤水分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促进半干旱风沙区仁用杏的抗旱造林,通过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保水肥、液态地膜对仁用杏土壤水分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肥、液态地膜同时使用,在短期就可以明显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加树木生长量。  相似文献   

12.
亚热带丘陵山区引种山楂的气候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亚热带丘陵山区引种北方山楂试验基础上,调研山楂经种地山东秦安气候资料,分析了山楂南引后的气候适应性,得出亚热带丘陵山区具有引种山楂的气候优势,生长季节长,春季回温早,升温慢,积温高,秋温适宜,秋雨明显,使山楂树体扩展快,坐果率高,果形大,丰产性能好。  相似文献   

13.
临汾市农业气候资源灰色关联聚类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灰色关联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山西省临汾市(地级市)17个县市的农业气候资源进行了聚类评价。结果表明:临汾市可划分为5个农业气候资源区域,且农业气候资源整体水平大致呈现纬度低的地区优于纬度高的地区、盆地优于山区、东部山区优于西部山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西吉县退耕还林树种选择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西吉县相同立地条件下,对山毛桃、山杏、杞柳、柠条、仁用杏、大果沙棘、沙棘、柽柳、云杉等树种进行造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山毛桃、山杏、杞柳等树种生长表现良好,经综合权重法筛选,确定为优良树种,可用于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5.
该文描述了山地实照时数的空间分布模型,并以浙江省仙居县为例,通过山区高空间分辨率的DEM数据和气象站点的日照百分率数据,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对山区实照时数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模拟和结果验证,结果表明,研究区内的两个气象站的模拟值和实际值之间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决定系数分别为0.9435和0.87。并分析了山区实照时数的时间分布特征和不同海拔高度、坡度和坡向上年实照时数的空间分布特征。该方法和结果对于山区的农业、林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具有较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平凉市退耕宜林区仁用杏林地、荒坡草地和农耕地三个地类土壤的孔隙分布及贮水特征等对照分析表明,仁用杏林地及荒草地土壤的蓄水容量较农耕地高,分别为农耕地的1.3和1.07倍,两者有效蓄水容量分别为农耕地的1.47和1.09倍;非毛管平均孔隙度为仁用杏林地(11.17%)〉农耕地(10.99%)〉荒草地(10.92%);仁用杏林地土壤水分的贮存能力最强,大于农耕地和荒草地,表明仁用杏在提高退耕地土壤入渗能力、减轻地表径流方面具有良好作用;仁用杏林地土壤水分的垂直变化梯度较大,从0~60cm土层含水量的11.6%骤减为60~100 cm的9.7%,上下土层的贮水量61 mm/40 cm和94 mm/60 cm,下层土壤湿度明显小于上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大同市仁用杏栽培取得了长足进展,主栽品种为龙王帽和“优一”.根据生产实践,从整地、栽植、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福建山区综合开发问题,对福建如何进一步扶持山区,开发山区,加快山区经济建设,推动福建经济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山区太阳直接辐射的空间高分辨率分布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以山区的高空间分辨率DEM数据为主要数据源,从中分别提取经度、纬度、坡度、坡向等相应的地形要素栅格数据,再结合多年平均的实际日照百分率资料,利用GIS技术建立山区实际太阳直接辐射的高空间分辨率分布模型,实现太阳直接辐射空间分布规律的可视化表达,分析了山区各月太阳直接辐射的空间分布特征,对于山区的农业、林业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土壤通报》2015,(6):1289-1298
将湖南省划分为洞庭湖平原区,湘东、湘中丘陵、中低山区,湘南丘陵、中低山区和湘西北中低山区四个地貌景观区,以高密度的耕地表层土壤有机质数据为基础,分析地貌和样点数对插值精度的影响。研究表明:湖南省耕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湘南丘陵、中低山区湘东、湘中丘陵、中低山区湘西北中低山区洞庭湖平原区。湖南省耕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变异系数在31.23%~37.55%之间,属于中等变异水平;基底效应在12.3%~50.0%之间,其中湘东、湘中丘陵、中低山区和湘南丘陵、中低山区耕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呈现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洞庭湖平原区和湘西北中低山区具有中等空间自相关。相同采样密度下,湖南省耕地表层土壤有机质的克里格插值精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洞庭湖平原区湘西北中低山区湘东、湘中丘陵、中低山区湘南丘陵空间自相关、中低山区。四个区的耕地表层土壤有机质NRMSE均随着样点数的增加呈现出递减的趋势,表明插值精度逐渐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