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当前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热点,结合双膜、软盘等育秧技术的应用,进行大棚育秧技术试验研究。比较分析了秧苗素质、产量结构、节土增效等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2.
正经过几年的示范推广,水稻机插秧技术已被广大农户接受,但育秧技术要求高。目前,常用育秧技术有软盘育秧、双膜育秧、工厂化育秧等。在这几种育秧方法中,营养土(床土)采集、破碎、培肥、过筛、盖土等工序繁杂,比较费工费时,不能适应大面积机插秧的需要。而淤泥软盘育秧即用大田淤(烂)泥替代营养土进行软盘育秧,操作技术简单,易于推广。淤泥软盘育秧作业步骤:秧田的选择,精做秧田,铺放软盘,淤烂泥装盘,撒播稻种,开排水沟,拱棚盖膜,秧苗管理,起盘运秧,装秧机插。  相似文献   

3.
机插水稻大棚育秧技术试验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当前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的热点,结合双膜、软盘等育秧技术的应用,进行机插秧水稻大棚育秧技术试验研究.比较分析了大棚内采用河泥、营养土、商品基质等不同育秧基质以及露地上采用商品基质育秧的秧苗素质、产量结构、节土增效等主要特点.为水稻机械化栽插实现统一品种,统一供秧、统一管理,土地集约化经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水稻机插育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为民 《福建农机》2006,(3):142-143
根据机械插秧对秧苗的要求,介绍软盘育秧中营养土制备,播种密度,秧龄,秧板宽度、厚度等应注意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5.
在双膜或软盘育秧机插栽培中,“超秧龄”的现象常有发生。“超龄秧”秧苗栽人大田后,秧苗成活率低下,返青慢,分蘖迟缓,严重影响机插稻的大田产量。连云港市农机监理所根据前两年的生产调查和部分试验结果进行技术初探研究,旨在研究秧床氮肥运筹与秧苗素质变化的关系及其机理,探求  相似文献   

6.
水稻机插秧育秧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稻机插秧的育秧是水稻机插高产栽培技术中的关键环节。与常规育秧方式相比,机插秧的育秧特点是播种密度大,标准化要求高。生产中常用的机插秧育秧方式有工厂化育秧、软盘育秧及双膜育秧。工厂化育秧从种子处理、床土准备,到催芽、插种等都在室内进行,秧苗是在最适宜的土壤、水份、温度、湿度条件下生长,具有省种、省工、插种均匀、群体发育整齐、标准化程度高、不受气候影响等优点。软盘、双膜育秧是在工厂化育秧基础上简化发展起来的较为实用,简单的育秧方法,其投资少、成本低,操作简单、管理方便,对使用水稻插秧机,而没有工厂化育秧设施…  相似文献   

7.
水稻机械化插秧的育秧技术是实现机插水稻的重点和难点。泸州市江阳区农机推广站2003年引进“东洋PF455S”型手扶插秧机,根据该机对秧苗的要求,反复多次进行了双膜育秧和软盘育秧的对比试验,认为双膜育秧投资少、成本低、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现将总结出的机插水稻双膜育秧规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是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双膜育秧、软盘(硬盘)育秧方式,这两种方式需要床土准备、碎土、拌肥、过筛、打孔铺膜等,操作较为繁锁,是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的重要制约瓶颈。近年来,崇阳县机插示范户在使用总结双膜育秧、软盘育秧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创新机插育秧模式,把常规育秧和机插育秧方式相结合,创新出了水稻机插秧盘泥浆育秧法,此法经推广应用,具有简化程序、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9.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机插秧苗的基本要求机插秧苗须具备两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秧块标准,秧苗分布均匀,根系盘结,能适合机械栽插;二是秧苗个体健壮,无病虫害,能满足高产要求。机械插秧所使用的秧苗是以营养土为载体的标准化秧苗,秧苗育成后根系盘结,形成毯状秧块。秧块的标准尺寸为长58cm,宽28cm,厚2cm。其中宽度与厚度最关键,若宽度大于28cm,秧块会卡滞在秧箱上使送秧受阻,引起漏插,不足28cm同样会导致漏插;秧块的厚度过厚或过薄,都会导致植伤加重,影响栽插质量。在软盘育秧过程中,可以通过标准化的硬盘或软盘来保证秧块的标准尺寸。双膜育秧则在栽插起秧时…  相似文献   

10.
芜湖县是安徽省推广机插秧技术较早的县,1999年就开始在埭南育秧工厂进行机械化插秧育苗试验,由于成本高而没能大面积推广。2004年芜湖县走出育秧工厂,在田间地头进行低成本软盘育秧试验示范,并取得成功。通过几年来的试验示范,逐步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本县早、中、晚稻机插秧营养土软盘育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1.
机插水稻育秧技术是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目前国内主要采用双膜育秧、软盘(硬盘)育秧方式,这两种方式需要床土准备、碎土、拌肥、过筛、打孔铺膜等,操作较为繁锁,是水稻机插秧推广工作的重要制约瓶颈。近年来,崇阳县机插示范户在使用总结双膜育秧、软盘育秧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创新机插育秧模式,把常规育秧和机插育秧方式相结合,创新出了水稻机插秧盘泥浆育秧法,此法经推广应用,具有简化程序、操作方便、技术稳定、节约成本的特点,便于广大农民所接受。水稻机插秧盘泥浆育秧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2.
水稻种子带育秧秧苗素质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种子带育秧具有效率高、省工省力和操作简便等优点,能够满足机插秧水稻工厂化育秧与田间育秧的农艺要求。为明确影响机插种子带育秧秧苗素质的因素,以北方粳稻东农42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种子带育秧以木浆纸作为种床载体、应用糯米胶和普通化学胶水作为种子带粘结剂对秧苗素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试验条件下,与使用PAV化学胶水相比,以糯米胶作为粘结剂,无论采用条形刷胶还是矩阵点胶均对种子带育秧出苗率和秧苗素质无显著影响,并且秧苗素质和成毯效果均符合机插秧要求。研究表明:在种子带制作过程中,使用糯米胶作为粘结剂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正>机械化插秧所使用的秧苗是以营养土为载体的标准化毯状秧苗。机插秧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育秧,没有标准化的秧苗,很难实现机插秧的成功,在育秧过程中,常常遇到以下问题。1.床土问题如果取土便利,建议按要求选取比较肥沃的菜园土做营养土为宜,这样有利于苗期管理、有利于机插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秧苗在大田尽快恢复。使用床土需要特别注意几点:多年使用草木灰的菜园土不能用;当年喷洒过除草剂的土质不能用;沙质的  相似文献   

14.
周才良 《农业工程》2016,6(6):147-150
为掌握机插水稻不同育秧基质配方应用效果,以二合土为营养土对照,比较研究了3个品牌基质及其与干细土、壮秧剂混拌的不同配方基质育秧应用试验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基质育秧与营养土对照相比,明显提高秧苗素质,产量结构合理,增产效果极显著。尤其是育苗基质3+二合土+壮秧剂配方增产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5.
水稻插秧机配套育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规范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的水稻移栽技术,主要内容包括适合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插秧机的操作使用、大田管理农艺配套措施等,采用该技术可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收、高产稳产。2008年福安市溪潭镇首次引进1台步行式插秧机,1台乘坐式插秧机。我们根据机插育秧教材,结合以往大田育秧经验进行机插育秧试验,早晚两季机插示范300多亩获得成功,今年有望得到进一步推广。现将本镇机插育秧示范过程中在关键环节采取的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水稻机械化播种技术应用 机械用秧的秧苗质量是保证机插质量的关键。要求秧块土层厚度均匀一致,秧块四角垂直方正,苗齐苗匀,苗高适宜,茎部粗壮,根系盘结,提起不散。 育秧采用大棚软盘育秧、自动喷灌。 育秧主要包括种籽处理、营养土配制、整地做床、精量播种、秧苗管理等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7.
水稻温室立体育秧夜间补光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工厂化立体育秧已成为节省秧田、培育机插优质秧苗的重要方式。工厂化立体育秧能够有效提高育秧棚的效率,并保证秧苗质量,但温室内光环境却成为了影响秧苗生长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改善水稻温室立体育秧的光照环境和探索杂交稻不同播种量对立体育秧的适用性,采用均匀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杂交稻播种量、光照度及夜间补光时长3个因素的温室立体育秧试验,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方法获得秧苗茎基直径、壮苗指数以及根系土壤盘结力与3个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试验结果表明:一定的夜间补光对提高水稻温室立体育秧秧苗素质有积极影响,综合分析得到在杂交稻播种量0.05kg/盘、光照度1.5~3klx、夜间补光时长3~5h的条件下,秧苗素质与自然光对照接近,秧苗质量符合机插标准,适用于田间生产应用。  相似文献   

18.
金坛市继2004年成功举办了全国机插秧现场会后,2007年又率先在全国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总结多年来的机插秧推广工作,其重点和难点在于育秧环节,只要把秧育好了,机插秧工作就成功了一半。因此,该市农机部门于2002年开始,就积极开展了机插育秧技术的研究,与农艺部门密切配合,实现了机、艺结合,技术升级,深入开展了“双膜育秧”、“淤泥育秧”、“软盘育秧”、“硬盘育秧”等多种机插育秧技术的实验和研究。通过对比总结,“软盘育秧”具有成本低、安全系数高、操作方便、秧块质量好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9.
采用育秧基质进行硬地硬盘育秧,是近年机插水稻育秧的一条新途径,为探讨育秧基质在硬地硬盘育秧中的效果,通过对基质育秧和营养土育秧的效果分析,明确基质对秧苗素质、水稻生育进程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基质在硬地硬盘育秧中效果明显优于营养土育秧,但是成本要略高于营养土育秧。  相似文献   

20.
培育适合机插的健壮秧苗,是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的关键。通过掌握大田软盘育秧技术农艺配套作业流程的技术要点,使水稻机械化插秧采用标准的机械化作业模式进行规范化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