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熟苦瓜新品种湘苦瓜1号(湘丰1号)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湘苦瓜1号(湘丰1号)是以8901-1-4为母本,003-2-3为父本育成的苦瓜一代杂种,具有早熟、丰产、优质等优良性状。春季保护地或露地早熟栽培,从定植到初收约45天,夏秋季栽培,从定植到初收约42天;早熟栽培一般667m2产量3000kg,春播延秋栽培产量可达6500kg;其前期产量、总产量、品质性状显著优于株洲长白苦瓜。目前已在湖南、湖北、四川、江西、贵州等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适合南方地区早熟苦瓜的种植密度与整枝方式,为早熟苦瓜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本试验通过对早熟苦瓜进行3个不同种植密度与整枝方式的处理,分析其对早熟苦瓜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2 000株/667m2、采用仅留主蔓的栽培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3.
蓝山县科星种苗中心是专门从事蓝山大长白苦瓜研究开发与繁种推广的专业单位,拥有基地20(300亩),繁育的蓝山大长白苦瓜早熟、丰产、优质、抗热、抗病,外形美观,商品性好。中心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原则,并一如既往地为广大客户服务,欢迎来人来函洽谈业务。科星牌蓝山大长白苦瓜2001年种子价格表注:散籽10kg以上批发,量大从优。运杂费由购方承担,款到发货,欢迎新客户引种试种。地址:湖南省蓝山县边贸城北路姜行1-4号邮编:425800联系人:厉佐仁陈玉敏电话:(0746)2222508221…  相似文献   

4.
苦瓜杂种优势利用初报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本文主要探讨苦瓜杂种优势利用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苦瓜一代杂种具有一定优势,因此,通过杂交组合选配可以育成具有丰产、早熟、优质、抗病的苦瓜一代杂种。本研究于1981年春利用强雌系(5)号作母本,通过组合力测定,选育出优良的杂交组合‘夏丰’1982~1984年全省夏秋苦瓜区试中,三年产量均比对照种‘江门大顶’增产,增幅为29.0~54.7%。在制种方法上主要以强雌系作母本,辅以人工去雄,提高一代杂种种子质量,是目前较经济可行的方法,为苦瓜杂种优势利用找到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苦瓜抗虫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瓜的抗虫性很强。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对苦瓜的抗虫表现及抗虫机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1.抗虫表现 苦瓜对黄守瓜、西葫芦红守瓜(Aulacophorafoveicollis),(ChandravanaM.V.1987)、Spodopteralitura、东方粘虫(Pseudaletiaseparata)(YasuiH.KatoA.etal.1998)、Athalisproxima(KumarA.1979)具有抗性。苦瓜对这些昆虫的抗性程度不一样。YasuiH.等(1998)报道,苦瓜对东方粘虫的…  相似文献   

6.
早白1号是采用株州长白苦瓜高代自交系9925-5-7-11-2-25与成都大白苦瓜高代自交系9903-1-3-4-3-4配制而成的苦瓜一代杂种。主蔓长3.5~4.0 m,节间长7~10 cm,生长势较强,分枝性强。叶片绿色,掌状浅裂。第1雌花节位为第9节,从定植到采收60 d(天)左右,比对照成都大白苦瓜早熟3~5 d(天),属早熟品种。商品瓜白色,表面条瘤与粒瘤相间,长圆柱形,瓜长约35 cm,单瓜质量250 g。果实口味清香、微苦,粗纤维少,口感细腻,品质优,商品性好。植株连续坐果能力强,前期产量约850 kg?(667 m2)-1,总产量约2 000 kg?(667 m2)-1,白粉病的田间发病程度低于对照成都大白苦瓜。适合长江流域春季露地或早春大棚种植,每667 m2定植1 800~2 200株。  相似文献   

7.
冷江一号苦瓜(极早熟、丰产型F1代种)417500湖南冷水江市蔬菜种子公司周诚俊●特征特性:系一代杂交种F1代,极早熟、高产、优质、商品性好、远近有名的良种。结瓜早,一般在3~5节开花、坐瓜,5月上中旬上市,棚栽4月下旬可上市;结瓜多,一般一节一瓜,...  相似文献   

8.
汪凤敏 《蔬菜》2001,(12):34-35
苦瓜又名金荔枝、癞瓜,因果实中糖甙含量高而有特殊苦味,故名苦瓜。原产东印度,我国南北方均有栽培,以华南、西南栽培较多。因苦瓜喜温,所以我国北方多在夏季露地栽培。因其上市晚,结果期短,产值较低,今年我基地利用日光温室进行早熟栽培,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将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品种选择 日光温室栽培苦瓜,力求早上市、经济效益好,所以应优先选择早熟青皮苦瓜,夏丰1号等品种,其次可选择长白苦瓜等早中熟品种。 二、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1.播种 一般春节过后即可播种。此时由于日光温室内昼夜温差大,夜晚温…  相似文献   

9.
泰和白苦瓜是泰和县长期选育的一个地方优良品种,它以早熟、苦味淡、瓜型美、肉瘤大而优于其它白苦瓜。近十年来,随着我县蔬菜产业的迅速壮大,泰和白苦瓜销路一直看好,播种面积不断扩大,2004年达到01万hm^2。由于多年连作。一些苦瓜土传病害也越来越严重,成为制约该县白苦瓜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0.
苦瓜性别表现研究概况及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苦瓜性别表现研究概况及展望汪俏梅,曾广文,蒋有条(浙江农业大学园艺系杭州310029)苦瓜(MomordicacharantiaL.)是葫芦科苦瓜属一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原产于东印度,在非洲、印度、日本及我国南方各省普遍栽培。苦瓜作为蔬菜主要以食用嫩瓜...  相似文献   

11.
大庆地区苦瓜引种栽培技术总结李文义,姚和雨,娄志平,张登伦(大庆农业学校)(大庆市农牧局)苦瓜原产于亚热带地区,是一年生攀援性草本相物,整个生育期150~210天左右。苦瓜喜湿耐热,我国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各地栽培普遍。北方栽培较少,尢其是东北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2.
苦瓜的营养价值与栽培技术崔文海,刘凤兰(集安市农业局)(集安市特产局)苦瓜原产于东印度和中南半岛,南宋时传入我国云南等地,我国南方很早就有栽培,东北地区近几年栽培面积逐渐扩大。苦瓜因其嫩果绿色而略带苦味而得名。其果皮较厚,表面有纵行大小不规则的疣状突...  相似文献   

13.
以4个苦瓜品种为试材,进行春季栽培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绿玉苦瓜早熟性好,颜色浓绿,产量高,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对照品种比玉,比较适合武汉及周边地区早熟栽培种植,可作为武汉地区春季早熟栽培推荐品种。  相似文献   

14.
温室苦瓜嫁接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温室苦瓜嫁接栽培技术李永国(山东枣庄市山亭区城头镇农技站277212)苦瓜又名凉瓜,营养丰富,食用清热利口,是一种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的稀有蔬菜。在枣庄地区苦瓜的露地栽培一般于3月中旬阳畦育苗,4月中下旬定植;日光温室栽培苦瓜一般于3月上旬定植,较露地...  相似文献   

15.
苦瓜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孢菌苦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momordicae)侵染引起的一种土传病害,目前市场上缺乏防治效果较好的农药或生防菌剂。为了更好地防治苦瓜枯萎病,通过盆栽试验筛选出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G5 与恶霉灵复配施用的最优组合,并在苦瓜枯萎病发病样地对盆栽试验筛选出的最优组合进行防效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菌药组合B+0.75Hym(1×109 cfu · mL-1 G5 菌悬液+187.5 mg · L-1 恶霉灵)处理对盆栽苦瓜枯萎病的防病效果为81.60%,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同时该组合对苦瓜幼苗的促生作用最为明显。接种苦瓜枯萎病菌后,菌药组合B+0.75Hym的苦瓜叶片中PAL、PPO、POD 防御酶活性较高。田间防效验证试验中苦瓜苗移栽30、60 d 后菌药组合B+0.75Hym 对苦瓜枯萎病的防治效果较高,分别达到了52.59%、32.13%,且苦瓜产量也高于其他处理。表明盆栽试验筛选出的菌药最优组合B+0.75Hym 不仅能够降低农药的使用量,而且能够有效防治苦瓜枯萎病,提高苦瓜产量,有一定的生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早熟苦瓜秀玉3号适宜进行早春和越冬设施栽培,早春栽培从出苗到现第1雌花约30 d(天),果实长棒形,果瘤密,点、条瘤相间,果皮浅绿色;果长40 cm左右,横径6~8 cm,单果质量450 g,平均每667 m2早期产量1 244.0 kg,总产量2 875.3 kg。随着设施保护地栽培面积的增加,生产上对苦瓜品种的早熟性、连续坐果能力及耐低温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针对生产需求,以提早苦瓜上市期、增加产量、提高耐低温能力及提高苦瓜的生产效益为目标,选育出了适合长江中下游种植的早熟、高产、优质苦瓜一代杂种  相似文献   

17.
以江门大顶苦瓜自交系干种子为材料,设置EMS 溶液不同浓度(0、0.3%、0.6%、0.9%、1.2%、1.5%)和不同诱变时间 (2、4、6 h)处理组合,通过统计苦瓜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指标以及M0 植株表型观察来确定苦瓜种子EMS 诱变的适宜条件。 结果表明,EMS 溶液浓度、诱变时间以及两者的互作均对苦瓜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具有显著的影响;根据半致死条件原则, 初步认为清水浸种8 h,然后利用1.5% 或1.2% EMS 溶液处理2 h 是苦瓜种子EMS 诱变的适宜条件;将1.2% 或1.5% EMS 溶 液处理2 h 所获得的共129 株M0 苦瓜幼苗进行田间定植和表型观察,发现苦瓜植株表型突变频率分别为5.12% 和7.85%,且 表型变异多发生于叶片和果实,表明所筛选的诱变条件可以用于苦瓜种子EMS 诱变研究。试验结果为下一步利用EMS 诱变 技术开展苦瓜突变体库构建以及创制苦瓜新材料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湘苦瓜三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C85-1-8自交系为母本,H84-1-6为父本进行杂交,于1991年育成早熟苦瓜湘苦瓜三号。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丰产、优质、抗病。1996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19.
摘要:苦瓜新品种金田186是以QZ12·9为母本、GY-3QP19·2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苦瓜一代杂种,其 长势较旺,对霜霉病和白粉病抗性较强,丰产性高,耐贮运。经过多年试种和示范推广,总结出了早春苦 瓜套作花椰菜、结球甘蓝、大白菜和红皮萝卜等栽培模式,通过嫁接育苗,适宜的温、光、水、肥管理和 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实现了苦瓜平均产量82.5 t/hm2 ,采收期恰逢苦瓜市场空白期,经济效益较好,产 值约18万元/hm2 。  相似文献   

20.
经过品种比较试验,从中筛选出2个优势苦瓜杂交新组合9916、9918,平均667m^2产量分别为1966.9kg,1749.4kg,较对照蓝山苦瓜增产67%、48.1%,其中9916早熟性特别强,适宜春季提早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