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禽业》2019,(11)
主要以鹅的常见疾病以及预防控制措施为重点进行阐述,从小鹅瘟、鹅大肠杆菌疾病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其目的在于提高鹅的生存率,降低鹅常见疾病的感染率,使得养殖户经济效益得到良好保障,进一步推动养鹅行业的稳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夏冬 《科学养鱼》2000,(7):48-48
每年七、八月份是我国气温最高的季节 ,也是鱼、虾、蟹养殖过程中病害发生最频繁、损失最大的时期。一、鱼类疾病防治(一)鱼类寄生虫疾病鱼类寄生虫疾病主要是锚头鳋病及中华鳋病 ,这两种病一般在30℃时发生最多 ,所以江浙一带七月份上半月及八月份下半月最为常见。锚头鳋病又称铁锚虫病 ,其虫体寄生在鱼体表及鳍上。本病防治应注意一点 ,就是在5~7天内必须连续用药两次 ,因为第一次只能杀死成虫 ,其虫卵未能杀死 ,在30℃左右时 ,其虫卵4~5天孵化成成虫 ,而尚未产卵 ,这时二次杀虫 ,可较为彻底。其防治方法如下 :1.第一天用杀…  相似文献   

3.
我国养殖对虾细菌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晓津  王军 《河北渔业》2001,(3):22-25,41
<正> 我国养殖对虾主要有11种细菌性疾病。 1 红腿病(红肢病) 1.1 病原 均为革兰氏阴性杆菌:①鳗弧菌(V.anguilarum)对VP、阿拉伯糖产酸有反应。②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大小为(0.8~1.2)um×(2.2~3.0)um,杆状或弧状,端生鞭毛。③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短弧状或杆状,大小为(0.9~1.3)um×(1.6~2.2)um,端生单鞭毛。④嗜水气单胞菌短杆状或椭球状,大小为(0.5~0.7)um×(0.8~1.5)um,有运动力,菌体两端钝圆,端生单鞭毛。  相似文献   

4.
凌育燊 《畜禽业》2002,(11):28-29
5 禽肺病毒(APVS)感染 禽肺病毒(APVS)是20世纪80年代发现的禽呼吸道病.因其首先从南非的有鼻气管炎的病火鸡中分离出来,故最初曾将之称为火鸡鼻气管炎病毒(TRTV).迄今已知存在有A型和B型两种病毒分离株,主要引起幼火鸡和雏鸡的鼻气管炎.  相似文献   

5.
雨弘 《科学养鱼》1992,(4):18-18
黄鳝滑溜溜难以捕捉,是众所同感的,其原因之一是周身被自己分泌的粘液所包裹。这粘液,无论在池养黄鳝,或收购贮运过程中,稍不注意,均能引起黄鳝“发烧”,导致黄鳝大批死亡。最高死亡率可达90%左右,给购销部门和养殖专业户带来经济损失。所谓“发烧”,是指盛装鳝鱼的容器或养鳝池内水温显著升高,如不及时换水,水质进一步恶化,直至呈暗绿色,并伴有难闻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各地纷纷暴发鱼病,给养鱼者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鱼病暴发成了当前影响水产养殖业的一大灾害。1990年7~8月间,江苏省盐城市郊区楼王、大纵湖、义丰、北龙港四个乡镇的4.18万多亩养鱼水面,发病面积达1.55万亩,占养殖总面积的37.12%,近一个月时间共病死鱼4.19万公斤,直接经济损失20多万元。笔者通过对渔区鱼病发生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21,(1)
以禽畜疾病为主要研究方向。一方面针对家禽家畜疾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禽畜疾病产生的主要原因与养殖品种是否优质、养殖环境以及饲料选择这3个方面有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提出加强禽畜疾病防治的相关策略,主要包括依据不同类型的疾病进行防治、防范与治理分开进行以及养殖户社会责任感的培养3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9.
《畜禽业》2022,(1):61-62
我国畜牧养殖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肉牛养殖作为畜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与养殖户的利益息息相关。在肉牛养殖过程中,为了实现预期的养殖经济效益,必须要做好有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使肉牛能够健康成长,确保养殖户的经济利益不会受到损害。分析了肉牛疾病预防与治疗的原则和现状,探究了肉牛疾病预防和治疗过程中忽视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水产科技情报》1997,24(3):138-139
鳗鱼主要疾病之防治七、水霉病▲病症:1.鳗鱼躯干上可见明显的棉絮状附着物。2.有时只见其局部体表有薄薄的白雾状附着物,刮下此附着物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菌体或菌丝,再或孢子体。3.此病多为继发性疾病,故通常先有原发性疾病感染,如赤鳍病或寄生虫病,诊断时...  相似文献   

11.
河蟹的主要疾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专题讲座河蟹的主要疾病及其防治杨先乐(农业部水产增养殖生态、生理重点开放实验室,上海水产大学,上海200090弧菌病症状及危害本病主要危害河蟹幼体,患病的幼体,腹部和附肢腐烂,肠道充塞度差,看不到粪便排出;体色变浅,呈不透明的白色;发育变态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12.
方德强 《海洋渔业》1994,16(1):27-28
<正> 一:肤霉病 病因:牛蛙、蝌蚪皮肤损伤后,由水霉菌感染所致,病原体是水霉菌。 症状:霉菌从牛蛙、蝌蚪损伤部及蝌蚪尾部,长出肉眼可以见到的棉絮状菌丝。随着病情的扩散,导致损伤部位四周长满分枝的菌丝,致使牛蛙、蝌蚪活动迟缓,觅食困难,并易造成是他疾病并发,使牛蛙、蝌蚪死亡。 预防:避免皮肤的损伤,保持水质的清洁。池子定时消毒。  相似文献   

13.
张海明 《湖北渔业》1995,(3):55-55,58
  相似文献   

14.
15.
《水产科技情报》1996,23(6):275-276
鳗鱼主要疾病之防治五、弧菌病病症1.皮肤呈红色水泡状凸起乃至溃疡,厌食。2.有时可见溃疡面腐烂裸露,并堆积乳白色之肉浆质;或伴有肛门红肿及肠炎。3.多发生于水温15℃~25℃,且含有盐分的养殖池里。病因系弧菌(Vibrioanguilarum)感染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大口鲶(河鲶)的人工养殖正在我国部分地区迅速开展,但鱼病尤其是苗种阶段的鱼病却严重地影响和制约着养殖规模、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本文介绍在四川省大口鲶养殖过程中发现的几种危害较大的鱼病,供读者参考。一、菌毒性鱼病 1.出血病:病鱼头顶部明显充血、出血,眼球突出、眼眶出血,体表充血发红,鳍及鳍基出血,鳍条末端稍腐烂;鳃丝颜色变淡,粘液增多,其末端出现不同程度的腐烂;肌肉局部或斑块状出血;肛门红肿,肠道充血发红,胃、肠内食物减少,部分病鱼肝、脾、肾点状出血,胆囊肿大变色。此病一般发生在3~5cm的鱼种阶  相似文献   

17.
国外的对虾疾病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丽明 《海洋渔业》1991,13(4):186-189
<正> 对虾味美,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对虾养殖的收益要比其他养殖种类可贵,所以,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业中养殖盛行。然而,在养殖过程中虾类产量常受疾病的制抑,另外,还因对虾具有潜伏的习性,在天然捕获时很难发现死虾和病虾,只有在大量发展养殖后才对疾病研究引起重视,据国外资料报道,国外在50年代就开始了研究,而我国只有几年的研究历史。为了克服对虾疾病,造福于养殖业者,现将国外资料报道发生在野生虾和养殖虾中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立克次氏体、病毒、原生动物和其他种类疾病的病原体和防治方法作如下介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者经过十多年的研究,对于我国对虾疾病的发生概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做了些防治方法的研究,并已实用于生产。现将其内容与自己的看法作一些概述  相似文献   

19.
《水产科技情报》1996,23(4):182-183
鳗鱼主要疾病之防治三、烂鳃、烂尾病(柱状病)病症1.此类鳗病对中成鳗多感染于鳃部;幼鳗及鳗腺多感染于尾部及鳍上。2.鳃部受感染之鳗鱼,呈现呼吸困难、鳃盖张合之幅度加大、游动无力、常靠岸。捉起后以手指轻压鳃盖会有淤血流出,剪开鳃盖可见鳃瓣有缺损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水产科技情报》1999,26(2):88-89
一,石斑鱼的习性与饲养管理近几年,台湾的养虾业一直不甚理想,许多海水鱼纷纷改养各种海水鱼类,如黄腊鱼参,黑鲷,黄鳍鲷,鲈鱼及石斑鱼等。海水鱼产量大增,价格直线滑落,唯独石斑鱼还维持稳定的价格,其主要原因是苗种的产量有限,加上疾病的困扰,尤其是白点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