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3 毫秒
1.
随着消毒剂与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大量细菌对消毒剂与抗菌药物产生了耐药性.为了探讨细菌对消毒剂与抗菌药物耐药性之间的相关性,本试验通过亚抑菌浓度苯扎溴铵对大肠杆菌质控菌ATCC25922进行体外诱导培养,测定诱导前后多种抗菌药物的MIC变化,结果显示,经苯扎溴铵诱导后的大肠杆菌质控菌,对恩诺沙星、磺胺二甲氧嘧啶钠、土霉素均产生了耐药性,提示细菌对消毒剂与抗菌药物之间的耐药性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抗菌药物的使用使多种禽类疾病得以控制,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抗菌作用,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临床如果依据抗菌药物的药效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抗菌药物的使用使多种禽类疾病得以控制,但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抗菌作用,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临床如果依据抗菌药物的药效动力学特征制定最佳的给药方案,既可提高疗效,又可减少药物的用量,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陈志华  张福英 《中国家禽》2005,27(20):56-58
随着抗菌药物在兽医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细菌对药物的耐药性问题也日益严重,表现在不同年代菌株耐药率随时间的推移而呈递增趋势,不同年代菌株耐药谱向多重耐药递增的趋势。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常常导致药物的无效治疗,文献报道大肠杆菌对“盐酸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在三年时间内从10%上升到100%,药物有效率从100%下降到33.3%。解决致病菌耐药的出路,一是不断研究和生产新的抗菌药物,二是重视继续发挥已有抗菌药物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细菌性疾病严重危害动物机体健康,影响畜牧养殖业经济利润。抗菌药物已诱导多种细菌产生耐药性,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治疗效果。然而,通过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剂量以加强疗效不仅容易引起毒副作用,还易导致药物残留。因此,寻找新方案来提升传统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性成为药物研究者工作重点。以传统抗菌药物作为客体分子,利用包合技术将其同价格低廉的环糊精等主体分子制成包合物,可改善药物理化性质及抗菌活性,显示出良好发展前景。包合物不仅能改善药物溶解性、稳定性,还兼具备缓释效果,可有效提高抗菌药物生物利用度。同时,其还能与细菌膜结合,协助抗菌药物穿越膜结构,最终提高药物抗菌效果并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剂量。本文将从包合技术的发展历史、增强抗菌药物活性应用现状以及提高抗菌药物药效学机制三个方面进行总结,以期为兽药研究者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抗菌药物在动物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起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和不合理应用,导致病原菌对动物使用的各种抗菌药物日益耐受,出现了非常严峻的细菌耐药局面.本文简要阐述和分析了动物源细菌抗菌药物耐药性产生方式及原因,并简述了对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6,(11):120-123
抗菌药物如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杆菌肽类和氨基糖苷类等广泛用于细菌所致疾病的治疗,然而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导致药物对细菌选择性压力不断增加,细菌耐药性也日益严重。尽管细菌耐药性和毒力基因发挥的作用不同,但是细菌对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会对细菌的毒力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将对细菌对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杆菌肽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后对毒力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抗感染治疗中的广泛应用,细菌的耐药性也同样在迅速增加和增强,如何有效地防止和减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确保抗菌药物的药效,成为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层如何进行药敏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新型致病菌的不断出现,抗菌药的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并且各种致病菌对不同的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细菌的不同菌株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也有差异。长期以来,各种致病菌耐药性的产生使各种常用抗菌药物往往失去药效,以及不能很好的掌握药物对细菌的敏感度,所以一个正确的结果,可供临床医师选用抗菌药物的参考.并提高疗效。这就需要利用药敏实验进行药物敏感度的测定,以便准确有效的利用药物进行治疗。但由于药敏试验要求比较严格,条件比较高,仅仅在大中号院校或科研单位有条件的可以  相似文献   

10.
对抗菌药物具有强耐药性的“超级细菌”对人和家畜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广泛、高频使用种类有限的抗菌药物治疗人、家畜以及宠物细菌感染性疾病是产生“超级细菌”的根源。寻找现有常规抗菌药物的替代品或增强剂是当前热点研究方向之一。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抗菌特性。理论上,MSCs有可能成为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对MSCs影响细菌存活的作用机制以及抗菌药物可能对MSCs功能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阐明MSCs抗菌作用机制、挖掘MSCs作为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新方法的潜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畜牧养殖中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养殖中抗菌药物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细菌耐药性产生机制主要有产生钝化酶、改变药物作用靶点、通过主动外排或形成非渗透性膜、形成生物被膜、增加代谢颉颃物等.近几年研究又发现常用抗菌药的多种耐药新机制.针对细菌耐药机制,提出合理用药、加强饲养管理、研制开发耐酶药物、抗菌药物替代品、耐药抑制剂及破坏耐药基因新技术等对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与传播.  相似文献   

12.
1抗菌增效剂 目前,许多病原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在我国发生的猪高热病疫情中,从发病猪场分离出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四环素类、磺胺类、半合成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不敏感或敏感性极差。使用增效剂可以增加抗菌药物的抗菌效果,提高其对细菌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抗生素数量和种类的增加以及人为因素,许多细菌菌株对一种或多种抗生素产生了抵抗力或耐药性,单凭临诊观察来正确选择治疗药物就显得十分地困难。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antimicmbial susceptibility test,AST.)是指某种细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的试验,可以检测和判定药物是否具有抗菌作用以及抗菌作用的强弱。  相似文献   

14.
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和其他领域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现象已成为当今人们极为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大肠埃希菌存在于人和动物肠道中,极易产生耐药性,目前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已十分严重,其耐药性呈进行性增长,对于预防和治疗带来了潜在的危机.文章对抗菌药物的应用历史、耐药性发展状况、细菌的耐药现状、耐药机制及耐药性产生的原因做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抗菌药物在临床预防与治疗中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趋严重,泛耐药菌株及多重耐药菌株显著增多。中草药因其特殊的抗菌机制而不易产生耐药性,使得抗耐药菌中草药的研发及其抗菌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天然存在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其中大部分种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枯草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作用较明显,不良反应相对较轻,且不易出现耐药性。文章就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菌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正>1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特征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在兽医临床的广泛应用,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日趋严重。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最重要的机制之  相似文献   

17.
细菌耐药性,也称抗药性,是指细菌与抗菌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致使抗菌药物对耐药菌的疗效降低或无效。随着抗菌药物在兽医临床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性的问题日益突出,给兽医工作带来了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抗菌药物概述、使用抗菌药物的基本原则及抗菌药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等3方面浅谈猪场兽医如何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根据使用对象,抗菌药物可分为人和动物共用抗菌药、人专用抗菌药,以及动物专用抗菌药。猪场兽医规范使用菌药物的原则是必须充分发挥抗菌药物的疗效,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避免兽药残留超标,以及避免或减少可能发生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9.
抗菌药物是目前兽医临床使用最广泛和最重要的药物,但目前不合理使用,尤其是滥用药物的现象较为严重,不仅造成药品的浪费,而且也导致畜禽不良反应增多、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兽药残留等,给兽医工作、公共卫生及人民健康带来不良的后果.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抗菌药的疗效,降低药物对畜禽的毒副反应,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兽药残留,必须切实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由细菌耐药性引起的干预疗效不佳或治疗失败正不断挑战人类和动物健康。研究如何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和有效评估宿主体内抗菌药物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综述总结抗菌药物体内疗效评估方法并分析其不足之处,提出新的思考与探索,旨在为科学、合理、有效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减少耐药性产生,最大程度降低干预疗效不佳或治疗失败引起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