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养蚕法劳动强度大,投入大,风险大,是制约蚕业发展的一大难题。无蚕具养蚕法改变传统观念,以低投入,高产出为宗旨,实现了养蚕科学化,作在攀西地区进行了连续两年的无蚕具养蚕法鉴定。结果表明:该法在桑蚕生理性状及经济性状上的传统养蚕法无显差异,其中一些性状还优于传统养蚕法,且可节省养蚕时蚕箔,蚕架及部分蚕网,蚕药的投入,每张种约可节约人民币300元左右。因此,可在攀西地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由于蚕病可“防”不可“治”的特性。只有采用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来对蚕病进行综合防治。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一些蚕病预防和控制的具体方法,以供蚕农参考。  相似文献   

3.
蜕皮激素是由昆虫的前胸腺所分泌的一种甾体激素,具有促进幼虫蜕皮、化蛹的生理功能。蜕皮激素在养蚕生产上的应用有近20年的历史,主要用于调控蚕龄期经过,促进熟蚕上蔟齐一;并在5龄期缺叶或蚕病暴发时用以促使蚕提前老熟结茧,减少损失。但因一些蚕农对它的科学应用方法不够了解,认为多喂没什么危害,只要上蔟齐就行了,错误地把蜕皮激素当作“节桑药”,造成乱用、滥用或多用,导致薄皮茧及不结茧蚕增多,致使经济收入降低。就本人在销售蚕药的过程中吸取蚕农的经验和不足,总结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农村科技》2004,(5):19-19
在蚕、茧生产过程中,蚕病的防治非常重要。蚕体较小且密集,在饲育过程中,如其中有一头蚕发生蚕病,即可相互传染,蔓延整个蚕室,且可传播至一批蚕,造成严重的损失。如何防治蚕发生蚕病,提高单产,最主要的是在“防”字上,即做好消毒工作,消灭传染病菌,使蚕座蚕室中不带病原体。  相似文献   

5.
<正>在桑蚕茧生产中,小蚕饲养十分关键,小蚕养得好坏,直接影响到大蚕的饲养管理和蚕的抗逆力及蚕茧质量。"养好小蚕一半收"、"小蚕靠火养,大蚕靠风养"是养蚕的一些宝贵经验。小蚕养的好,体质强健,大蚕就能增加对外界不良环境和病原的抵抗力,使蚕茧全面获得丰收。下面根据小蚕的生理特点结合多年的养蚕经验,对小蚕饲养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前饲养的蚕品种,一般都要经过4次就眠5个龄期。通常把1~3龄蚕称小蚕,4~5龄称大蚕。小蚕与大蚕在形态、生理、生态要求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别。小蚕期是充实体质的时期,是整个蚕期的基础,大蚕期除体躯继续增长外,同时是积累营养和绢丝腺极度发达的时期,在生理机能方面与小蚕有很大差异。因此,生产上应根据蚕的生理特点贯彻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饲育管理,是获得蚕茧丰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对广东现行家蚕品种的性别与茧质关系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全茧量雌蚕较雄蚕重,茧层量雌雄蚕大致相仿,茧层率雄蚕显著高于雌蚕,一茧丝长雄蚕较雌蚕长,茧丝纤度雄蚕较雌蚕细,解舒缫折雄蚕显著小于雌蚕,净度分数雄蚕明显高于雌蚕,解舒率两者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差异,此外蚕幼虫期(五龄期)经过,雄蚕较雌蚕短且生命力强。  相似文献   

8.
6.核型多角体病蚕的病症表现如何? 核型多角体病蚕又称脓病蚕,典型病症表现为体色乳白、体躯肿胀、狂燥爬行,体壁易破.流出乳白色的脓汁而死。因发病时期的不同还表现出不同的病症。①不眠蚕。在各龄蚕的催眠期间,病蚕体壁紧张发亮,体色乳白.不食桑叶,爬行不止,久久不眠,最后流脓而死。②起节蚕。在各龄的起蚕期发病.病蚕的节间膜肿起,并向后部环节套叠。蚕。4~5龄期易发生此病.节间膜和各  相似文献   

9.
塑料薄膜接蚕尿上蔟时应在蔟具下垫放塑料薄膜,并在薄膜上撒些稻草、谷壳等干燥材料,这样,从蔟上掉下的蚕就不会被蚕尿淹死,同时能吸收蚕尿。上蔟后第二天,将薄膜拉出室外,倒去蚕尿,  相似文献   

10.
在很多蚕区,桑树容易发生桑树褐斑病,影响桑树的生长发育,桑叶老化脱落,造成桑叶减产,叶质下降,蚕儿食下病叶后,吸收不到有利于蚕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会降低蚕儿抗病的能力,影响蚕茧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1.
家蚕吐平面丝过程中落下蚕头次数的多少,也是吐平面丝的主要性状之一.为探明不同蚕品种在吐平面丝过程中,落下蚕头次数的遗传性差异,对薪杭等19个品种以及薪杭×科明等14个一代杂交种,在吐平面丝过程中的落下蚕头次数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吐平面丝过程中的落下蚕头次数,在蚕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落下时期也因蚕品种的不同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12.
秋蚕的饲养量占全年的60%左右,其饲养的成绩如何直接影响整个养蚕业的经济效益。根据秋蚕期饲养气候条件及桑树生长发育情况,秋蚕一般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饲养.此时的气温随蚕龄增大而逐渐下降,连续养蚕,在饲养环境中病原积累较多且致病力很强,桑树病虫害危害严重.叶质很差,加上劳动力缺乏,大田用药频繁。由于上述蚕和桑两方面因素的影响,秋蚕饲养难度较大,在桑园管理及饲养技术上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病原真菌侵入蚕体所需时间及蚕体蚕座消毒药剂药效持续时间的研究,探讨了蚕期蚕体防僵用药的适期,白僵菌和曲霉菌侵入蚕体所需时间均为11h以上;蚕体蚕座消毒药剂“防病1号”消杀白例题菌和曲霉菌的持续时间,在覆盖条件下分别为25h的3h,在敞开条件下分别为10h和1h,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养蚕生产上蚕期蚕体防僵的用药适期。  相似文献   

14.
正为了提高蚕的质量,做好蚕病的防治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也可以提高农业效益。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入手探讨,如何做好蚕病防治,并建立一个完善的预警机制,为养蚕创造较好的环境。一、影响蚕病防治效果的原因1对病原物处理不当很多生病的蚕死亡之后的尸体和粪便都会带有大量的病原,如果不能合理的处理,这些病源就会把病症扩散给其他健康的蚕。一些蚕农在养殖的过程中,会把这些病蚕的粪便尸体随意的丢弃,或是为给一些家禽家畜,鸡鸭猪等等。这些养殖过病蚕的蚕箔没有消毒,就再次使用。养蚕的地方没有清理,没有做好消毒。在进行蚕沙沤制肥料的过程中,没有进行密封处理,没有  相似文献   

15.
在明确中国蚕业在世界蚕业及本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面临的挑战,以及与蚕业经营和技术先进国日本的差距的基础上,依照蚕业经营与技术的发展规律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提出了中国蚕业经营与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柞蚕微粒子病蚕蛋白质组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罹微粒子病柞蚕幼虫血淋巴蛋白质量减少,随着龄期的增进,病症加重,蛋白质在质和量上的变化更为明显。4龄期Lp-s6电泳带Rf值,病蚕小于健蚕;病蚕缺少Lp-m9、Lp-f14电泳带;Lp-f16电泳带,病蚕蛋白质量高于健蚕。血淋巴蛋白质组分的变化,是微粒子原虫在蚕体内寄生与增殖所致。  相似文献   

17.
小蚕期是充实体质的时期。是整个蚕期的基础,俗话说:“养好小蚕半收”。小蚕养得好,对不良环境和病原菌的抵抗力就会增强,是以后蚕茧丰收的关键。因此,对小蚕饲养要求要规范、有水平。在饲养过程中要掌握好以下技术。  相似文献   

18.
在养蚕过程中,影响蚕茧优质、高产、高效的因素很多,如桑叶质量的优劣、饲育管理水平的高低、蚕病的发生与防治等,其中蚕病的发生多是当前影响蚕茧生产的主要因素。有的农民反映,这几年蚕越来越难养了,特别是夏秋蚕,蚕病多、单产低、收入少。为此,笔者就浙江省兰溪市农村蚕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提出综合防治蚕病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小蚕集中在一起实行共育,这种分段养蚕的形式,20世纪50年代就在一些蚕区被采用,70年代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小蚕共育不仅可以节省劳力、桑叶和养蚕物资等养蚕成本,增加蚕农收入,更重要的是小蚕共育能做到彻底消毒防病,杜绝病原菌对小蚕的感染。试验证明,2龄饷食时有1%的病蚕到5龄时就有45%的蚕发病,可见养好小蚕是保证蚕座安全、促进蚕体强健、提高蚕茧产量十分重要的一环。所以目  相似文献   

20.
对于蚕病要做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积极做好蚕病的预防工作,才能有效地控制蚕病的发生和蔓延.然而在蚕的饲养过程中,或多或少还会食下和接触一些病原物,或受到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致使蚕儿发病,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