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几个小麦抗病亲本资源近年来我室新育成和从国外引进一批优异小麦抗病材料,具有综合性状好或具某些突出性状,可作为亲本利用,现介绍如下。1.中育3号(原名89中108):组合为泰山1号/NS2574//百农3217。半冬性,长芒,白壳白粒。常年千粒重40克...  相似文献   

2.
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豫麦56号选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城乡居民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的消费需求,研究分析了小麦育种资源的状况,制订了适合麦田两熟种植的小麦优质高产育种目标。按照既定育种目标选配亲本,以优质品系郑州891、丰产品系周麦8836、适应性及综合性状较好的冀麦5418为亲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年连续定向选择,培育成粗杆抗倒穗大粒多、耐旱抗逆、广适抗病、优质高产的小麦新品种豫麦56号(郑优6号)。  相似文献   

3.
5个冬小麦多抗新品系北京市农科院作物所太谷核不育小麦育种组在培育小麦新品种的过程中,把一些特异性状材料,请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进行了抗病鉴定,现在介绍几个矮杆、大粒多抗新品系,提供全国的育种单位利用。新折5号(原代号F50333-1)其组合为双10/22...  相似文献   

4.
新麦20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和郑州大学河南省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合作,用高产、抗病、早熟、多穗型亲本偃展1号为母本,超高产、多抗、中早熟小麦品种温麦6号为父本杂交,F1种子进行离子束照射处理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抗病、早熟小麦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国审麦2007012),已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CNA20060364.7).  相似文献   

5.
以复合杂交育成的优良小麦矮秆种质材料绵阳01821,具有秆矮、株高致矮力强、早熟、抗倒抗病、大粒白皮,综合性状优良等突出特点,是西南麦区小麦育种中可资利用的优良小麦矮秆亲本材料。以它作为中心亲本,现已育成4个小麦新品种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7个优良新品系正在参加各级区域试验和多点试验。用其育成的品种已在生产上推广种植2569.12万亩。  相似文献   

6.
新麦21是由河南省新乡市农科院用含有英国抗源C39血缘的高产、抗病、早熟、多穗型亲本偃展1号作母本,含有波兰、意大利小麦血缘的高产、广适、抗病、晚熟、多穗兼大穗型品种新麦9号作父本,  相似文献   

7.
偃亳1886是河南省亳都种业有限公司、河南省杰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洛麦21作母本、洛旱6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多穗型、高产、抗病、广适、耐旱小麦新品种。从亲本来源、特征特性、突出特点等方面介绍了偃亳1886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从小麦中筛选抗白粉病基因,为小麦抗病育种提供抗病亲本,为育种后代抗病基因鉴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以河北省保存的65份小麦遗传资源为材料,利用STS标记技术,对其所携带的抗白粉病基因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检测出携带Pm21、Pm4a和csLV34抗白粉病基因的品种各一个,分别为金禾7178、河农7069和秋麦。这些资源可以作为抗病亲本在小麦抗白粉病育种中利用。  相似文献   

9.
曹亚萍 《小麦研究》2005,26(2):17-21
采用Griffing方法I,利用抗黄矮病小麦品系,对单株粒重、单穗粒重和千粒重3个性状的遗传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3种粒重的遗传符合加性一显性遗传模型,细胞质作用对千粒重影响较小,株粒重和穗粒重则存在明显的核质互作;3个抗BYDV品系中,“临抗1号”的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方差最大,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也较高,组合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是一个优良的抗病丰产亲本,在抗病育种中具有较大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禾谷镰刀菌粗毒素胁迫下,通过幼胚培养无性系的筛选,获得了QK-02和HK-04两个抗赤霉病的小麦变异系,与其供体亲本相比,抗赤性明显提高,其它个别性状虽略有改变,但其综合性状表现与其亲本基本相似。用524个随机引物对两个变异系和各自亲本及苏麦3号进行RAPD分析,结果显示,变异系QK-02与亲本西农1376间存在多态片段的引物有11个,变异率为2.1%,在这些多态片段中,S3471220和S3751360在苏麦3号上也能检测到;变异系HK-04与亲本花育888间有15条引物有多态片段,变异率为2.86%,在这些多态片段中,S149620在苏麦3号上也能检测到。RAPD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抗赤霉变异系与亲本的抗病性差异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其抗赤霉病性是可以稳定遗传的。在抗病变异系与亲本及苏麦3号上筛选到的3个分子标记(S3471220、S3751360和 S149620)可能与小麦赤霉病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利用5×4格子方的20个小麦杂交组合(F1)及相应的亲本,研究了株高、千粒重等6个性状的杂种优势、显性程度、配合力及遗传力,结合本研究结果,重点对蚰包、农林10号衍生物冬协2号和G/230以及矮变一号等几个矮秆亲本及其组合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介绍小麦优异种质资源漯麦4号,从利用漯麦4号作亲本选育出的小麦品种数量来表明漯麦4号是一个优秀的小麦种质资源,建议小麦育种者可以把漯麦4号作为主要育种资源。  相似文献   

13.
小麦白粉病和条锈病是我国小麦产区的主要病害,而白粉病的发生及危害日趋严重,推广抗病新品种是防治小麦病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因此,育种工作者必须经常搜集、鉴定和极早利用农艺性状优良、抗病性强的亲本材料,以利加快抗病育种工作的进展。1材料与方法试验利用本所...  相似文献   

14.
小麦产业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从原始亲本材料到一个小麦新品种形成的过程、小麦品种推广、小麦种子经营、以农民为主体的小麦大田生产、粮食流通领域以及以小麦为原材料的加工领域和各种;肖费产品的质量。为此,就以下几个方面来简单介绍小麦有关情况,并提出建议,供商榷。  相似文献   

15.
小麦骨干亲本碧蚂4号及其姊妹系遗传差异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碧蚂4号是我国小麦育种的重要骨干亲本之一.本研究利用513对分布于小麦21条染色体上的多态性引物对碧蚂4号与其4个姊妹系的遗传差异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亲本碧玉麦对碧蚂2号的遗传贡献率最高,为41.1%;亲本蚂蚱麦对碧蚂1号的遗传贡献率最高,为47.9%;碧蚂4号与4个姊妹系的平均遗传相似性系数变异范围为0.779~0.823,表明碧蚂4号与4个姊妹系的遗传差异比较大;碧蚂4号在188个位点上与其4个姊妹系存在差异,其特异位点主要源于亲本蚂蚱麦,占碧蚂4号特异位点的50.5%;分布在碧蚂4号1A、1B、1D、2A、2BS、2BL、2D、3A、6AL和7AL上的部分特异位点遗传距离很近,形成了密集特异位点的染色体区段,在这些区段上存在许多与产量、抗病、抗逆和适应性等重要农艺性状相关的基因和QTL位点,这可能是碧蚂4号区别于其4个姊妹系成为骨干亲本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利用RAPD技术,对白粉病免疫的贵农21号与加拿大小麦Neepawa的BC1F1代100个抗感单株进行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利用随机引物S 2018进行RAPD分析结果表明,在抗病亲本贵农21号和回交F1代抗病单株中均扩增出特异的DNA片段,感病对照不能扩增出此带,该特异片段的分子长度约900 bp,且重复性好,稳定性好,说明该标记与贵农21的抗白粉病基因相连锁,平均选择符合率达91.86%,在其杂交后代中进行早代选择是有效的,为选育抗病小麦种质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小麦抗病种质贵农775中抗白粉病基因的RAPD标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运用RAPD技术,采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进行了小麦种质贵农775抗白粉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研究,其中有一个引物S2018在抗病亲本贵农775和抗病材料中扩增出了特异的DNA片段,而在感病材料和感病亲本丰产3号中没有扩增出同样的DNA片段。此片段长度约为880 bp。用F2分离群体(106株植株)进行遗传连锁性分析,引物S20188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根据生态育种理论,采用阶梯式复合杂交方式,分阶段地把来自国内外亲本的优良性状进行基因累加,培育出适应性广、丰产、多抗、优质的春小麦品种克丰2号。克丰2号在生产上累计种植200多万hm2,以它为亲本育成7个克字号小麦新品种。文中分析其遗传基础、育种策略和经验  相似文献   

19.
从1985年开始,我们从美国、西欧及国内小麦主产区进行了引种筛选工作,通过几年的试验,明确了以下几个冬小麦品种可以作为优质小麦的亲本。1.忻79-2060 山西省农科院玉米研究所用达西亚/忻冬矮1号杂交选育而成的冬性、长  相似文献   

20.
在小麦抗条锈病育种实践中,我们经常发现同一抗源亲本品种和不同的感病农艺亲本杂交后,其F1对小麦条锈病菌的反应型有所不同,即抗病品种的抗性在后代中的表现因另一亲本不同而有差异。1984年我们从新引进的抗病材料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