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蛙腿是汕头出口水产品的主要加工品种之一,销量逐年上升,国外市场前景看好,发展潜力很大。本文对出口冻牛蛙腿的产品描述、工艺流程、加工操作技术及其卫生质量控制要求进行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2.
陶林 《科学养鱼》1994,(5):23-23
牛蛙红腿病烂皮病以及并发病的治疗方法牛蛙的疾病很多,但对牛蛙构成主要危害的是红腿病、烂皮病以及两病同时发生的并发病。一、红腿病是幼蛙和成蛙的常见病。常在养殖密度大、水质条件差的池中发生,得病的蛙精神不振,低头伏地,不活动,不吃食,腿内侧、内股和腹下皮...  相似文献   

3.
牛蛙红腿病、烂皮病及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林 《淡水渔业》1998,28(5):15-15
牛蛙的疾病很多,但对牛蛙构成主要危害的是红腿病、烂皮病以及两病同时发生的并发病。1红腿病11红腿病是幼蛙和成蛙的常见病。常在养殖密度大、水质条件差的池中发生,得病的蛙精神不振,低头伏地,不活动,不吃食,腿内侧、内股和腹下皮肤有红点、红斑。此病危害大...  相似文献   

4.
牛蛙烂皮病和红腿病并发症的治疗牛蛙的烂皮病和红腿病,是牛蛙养殖过程中常遇到的疾病,多数是两病齐发。其症状是:病蛙精神不振,低头伏地,常群集在池的一角,不吃不动,不下水;其头、背、四肢等皮肤失去光泽,出现白斑,严重者表面脱落。腐烂,同时,蛙腿内侧、内股...  相似文献   

5.
牛蛙暴发性细菌性疾病的综合防治牛蛙暴发性细昏性疾病是继牛蛙活饵料后又一个困扰牛蛙养殖生产的严重问题。该病每年5—10月都可发生,主要在牛蛙幼蛙和成蛙阶段。与常见的牛蛙红腿病、烂皮病、胃肠炎病等不同。主要症状是病蛙常群集于蛙池四周及池角,低头伏地,静卧...  相似文献   

6.
牛蛙的加工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牛蛙的冷冻加工。国际市场上牛蛙肉贸易,多以冻牛蛙肉为主,而且大都选用牛蛙后腿肉加工。冷冻加工的方法是:1.将屠宰洗净的牛蛙后腿,按重量多少,分级装入塑料袋或盒中,放入零下25℃以下的冷冻间内,以最快的时间冻结起来。2.将冻结的牛蛙肉,再放入凉水内涮一下,使塑料袋再包上一层冰衣,让牛蛙肉与空气隔绝。3.然后,再送入零下18℃左右的低温库内贮存出口或供应市场。贮存时间以不超过6—7个月为宜。  相似文献   

7.
健康养殖     
牛蛙红腿病及其预防措施牛蛙红腿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乙酸钙不动杆菌的不产酸菌等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牛蛙细菌性疾病。病蛙的死亡率甚高,从蝌蚪至亲蛙都会患此病,野生青蛙和美国蛙也患此病。[病原体]牛蛙红腿病的病原体是嗜水气单胞菌。乙酸钙不动杆菌的不产酸菌株也是...  相似文献   

8.
牛蛙红腿病的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蛙红腿病是厦门地区水泥池牛蛙养殖过程中常发生的一种疾病。因其具有暴发快、传染率高、死亡率高(高达80%~90%)等特点,给厦门地区广大养殖户造成极大的损失。作者通过在牛蛙养殖场的现场实践管理及病历分析,总结出一套牛蛙水泥池养殖模式下红腿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现介绍如下。1发病原因红腿病一般认为是由嗜水气假性单胞杆菌引发的,属于细菌性疾病。此症在牛蛙各养殖阶段皆有发生,常发生于(1)蝌蚪体质较弱的变态时期;(2)温差较大,pH值易转变的季节交替期(夏入秋)及雨季。由于牛蛙红腿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因此被病蛙污染过的水源、排泄…  相似文献   

9.
牛蛙红腿病菌苗免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引起牛蛙产生红腿病的2种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和乙酸钙不动杆菌)制备灭活菌苗,同时对菌苗的安全性、免疫效果、菌苗保存期、牛蛙免疫应答的产生期和免疫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牛蛙红腿病病原菌的致病力学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患红腿病牛蛙体内分离到三株细菌,人工感染可使成年牛蛙及其蝌蚪致死,对体重40~55g的健康牛蛙的LD50为1.5×10∧7·8个细菌,病原菌均为革兰氏阴性球菌或短杆菌,无鞭毛,氧化酶阴性,过氧化氢酶阳性,不还原硝酸盐,不从葡萄糖产酸产气,经鉴定为不动杆菌不产酸菌株。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了以生产冷冻牛蛙腿的下脚料牛蛙排作为原料,选用不同种类的蛋白酶进行水解比较试验,以挥发性盐基氮作为指标,认为选择木瓜蛋白酶较合适。同时对木瓜蛋白酶的用量,原料加水量,水妥时间及水解度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木瓜蛋白酶水解牛蛙排较适宜的水解条件:加水量为原料的2倍,水解时间2小时,蛋白酶帮量为0.09,水解度为53.9%。  相似文献   

12.
1.如何选择牛蛙的养殖品种?我国现在养殖的牛蛙有两种:一种是50年代末由古巴赠送的古巴牛蛙,另一种是1987年从美国引进的沼泽牛蛙,人们通称为“美国青蛙”。对于习惯食用青蛙的消费者来说,喜欢偏食皮肤绿色较多的沼泽绿牛蛙,即“美国青蛙”。若以加工为主,...  相似文献   

13.
针对引起牛蛙产生红腿病的2种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和乙酸钙不动杆菌)制备灭活菌苗,同时对菌苗的安全性、免疫效果、菌苗保存期、牛蛙免疫应答的产生期和免疫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正>牛蛙是我国主要养殖蛙类,其体大肉肥,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水产品。牛蛙肉能开胃,胃酸过多或胃弱的患者最宜吃蛙肉,其还有滋补解毒等医学功效。目前,现有蛙类产品的食用比较单一,多是新鲜蛙类烹制、烧烤加工,也有将蛙类冷藏或加工成冷冻蛙肉储备和销售。由于蛙肉易腐败,加工难度较大,保质期较短,所以介绍蛙类加工方法的不多。即食泡椒牛蛙加工工艺,摒弃了传统加工的油  相似文献   

15.
由于牛蛙具有繁殖快,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强,以及耐寒等特点,牛蛙的人工养殖近年各地发展很快。但牛蛙的加工利用还属起步阶段,特别是综合利用还很少,为了更好地利用牛蛙资源,现将牛蛙的综合利用介绍如下: 一、牛蛙皮的粗加工牛蛙皮质地坚厚柔软,光滑而富有弹性,且具有绚丽多采的花纹,是一种很贵重的皮革原料,可制作钱包、手套、弹性领带、皮鞋等。牛蛙皮制品在国际市场销路很广,因此完整的蛙皮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6.
1993年闽南漳州地区大面积推广牛蛙养殖。在7—9月份的高温季节,很多牛蛙场都暴发了以牛蛙红腿和皮肤溃疡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该病传染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给牛蛙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我们在发病季节从蛙场采集、分离鉴定到该病的主要病原菌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该菌对氯霉素、庆大霉素高敏(抑菌圈≥15mm),对卡那霉素、利福平、红霉素中敏(15mm>抑菌圈≥10mm),对土霉素、四环素、青霉素、强力霉素、痢特灵不敏感。  相似文献   

17.
牛蛙的烂皮病和红腿病是牛蛙养殖过程中常遇到的疾病,多数是两病齐发。两病并发的症状:病蛙精神不振,低头状地,常群集在池子的一角,不吃不动,不下水。病蛙的头、背、四肢等处皮肤失去光泽,出现白斑,严重者表皮脱落,腐烂,同时,蛙腿  相似文献   

18.
牛蛙肉质细嫩,丰腴爽口,营养丰 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胞固醇的 美味食品。目前,牛蛙养殖已遍布我国 20几个省市,产量逐年增加。但牛蛙的 加工利用,大多数还停留在直接食用和 冷冻的初级加工阶段,深加工产品很 少。本试验利用牛蛙肉为原料,生产蛙 肉丸。该产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口感 细腻,食用方便,能实现机械化、连续 化、工厂化生产。 一、材料与方法 1.材料 (1)原料:蛙体健壮,完整无损的鲜 活牛蛙。 (2)辅料:白糖、食盐、味精、淀粉 等,均符合食品卫生要求。 (3)香料:山萘、草寇、姜黄、小茴 香、…  相似文献   

19.
网箱饲养条件下牛蛙的生长及生态特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蛙是蛙类中体型最大的种类之一,生长快、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为给网箱养牛蛙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网箱饲养条件下牛蛙的生长和生态特性进行了初步观察。1材料与方法试验牛蛙体重为25.2克,体质健壮,活动正常,牛蛙饵料配方自行设计,加工成膨化饵料,营养比较丰富,适合牛蛙需要。试验用网箱为聚乙烯胶丝编织的封闭式网箱,规格为2米×0.8米×0.8米,网目为1厘米。网箱设置在静水池塘中。网箱内设置一个悬于水面的饵料台及适量的水葫芦,保持水深60厘米左右。高温时网箱上部架设遮阴网,防止高温袭击牛蛙。牛蛙饲养密度为75…  相似文献   

20.
牛蛙腐皮病致病菌入侵门户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口服、皮下注射、损伤浸泡、非损伤浸泡四种途径,将牛蛙腐皮病致病菌实验感染牛蛙,根据接种后15天期间牛蛙的临床表现、病变及死亡率证明牛蛙腐皮病致病菌是经伤口感染,表现为创伤感染性败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