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人工林杨树、落叶松人造方材物理性能指标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霞 《国际木业》2004,34(3):17-19
采用高温水蒸气处理人工林杨树木材和落叶松木材,然后通过模具在高温处理过程中直接加工成方形木材,测量其尺寸稳定性、密度、颜色等指标。结果如下:在180℃的条件下,随着定型时间的延长,无论是杨木还是落叶松,压缩变形恢复率明显减少。当定型时间超过15min后,压缩变形几乎完全被固定。压缩率为28%的杨木对角线样本,平均密度值为613kg/m^3,而对面中心点连线样本的平均密度值为747kg/m^3,并且表层到中层分布较均匀。经过高温水蒸汽处理制得的人造方材的外表和内部颜色不同,表面部分颜色发暗。  相似文献   

2.
PF预聚物改性杨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分子量酚醛树脂对杨木进行浸渍处理、干燥定型,使树脂固化制得改性材。PF预聚物对杨木具有较好的浸注性;对其密度进行检测和分析的结果表明:杨木改性材的密度可达到0.6~0.8 kg/m3。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浸注工艺对木材增重率的影响,以PF树脂为浸注材料,以树脂浓度、压缩次数、保压时间、浸渍时间和压缩率为试验因素,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在平压浸注装置上对杨木试件进行了浸注填充。结果显示:2次压缩较1次压缩,杨木木材增重率增加了20. 2%;保压时间从0 min延长至10 min,杨木木材增重率增加了11. 5%;浸渍时间从1 h延长至2 h,杨木木材增重率提高了8. 8%;再增加压缩次数、延长保压时间和浸渍时间,杨木木材增重率均变化不大;而杨木木材增重率随PF树脂浓度和杨木木材压缩率增加呈线性增加,PF树脂浓度与压缩率对杨木木材增重率具有显著影响。因此选择压缩次数为2次,保压时间为10 min,浸渍时间为1 h,PF树脂浓度与杨木木材压缩率由改性木材的用途决定。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杨木防霉性能,通过抑菌圈法分别测定3种防霉体系对黑曲霉的抑制能力,并用3种防霉剂体系对杨木单板进行浸渍处理,研究3种防霉剂载药量及对黑曲霉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以氨铜为主要有效成分的防霉剂B浓度为1.5%时,对黑曲霉的抑制率可达99%以上,对杨木单板进行浸渍处理,满足GB/T 18261—2013《防霉剂对木材霉菌及变色菌防治效力的试验方法》中试样受霉菌感染值0级的要求;载药量达到3.99 kg/m3时,对黑曲霉抑制效果优良;该氨铜类防霉剂浸渍处理的杨木单板可有效防止霉变。  相似文献   

5.
唐伟  黄晓山  闫超 《林业科技》2006,31(4):52-52,70
杨木质地软、强度低、密度小、体积稳定性和加工工艺性差。用低分子量酚醛树脂对杨木板材进行浸渍处理,不仅改善了木材的稳定性,提高了强度,而且由于表面的比重增大,使其耐磨性能以及硬度等物理性能有很大提高,为低质材的高效利用开拓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经测试,(1)刚果12号桉W5无性系立木1.3m高处和3/4树高处的木材密度分别为475.994 444 kg/m3和465.955 555 kg/m3,1.3 m高处的木材密度比3/4树高处的木材密度大2.11%,经作t检验两者无显著差异,刚果12号桉W5无性系立木木材平均密度为471.0 kg/m3.(2)尾叶桉U6无性系立木1.3 m高处和3/4树高处的木材密度分别为438.955 556 kg/m3和428.816 667 kg/m3,1.3 m高处的木材密度比3/4树高处的木材密度大2.31%,经作t检验两者略有差异,尾叶桉U6无性系立木木材平均密度为433.911 111 kg/m3.(3)刚果12号桉W5无性系立木木材平均密度比尾叶桉U6无性系立木木材平均密度大8.55%,1.3m高处密度大8.44%,3/4树高处密度大8.66%,并经分别作t检验刚果12号桉W5无性系立木与尾叶桉U6无性系立木木材密度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5种实木复合地板木材表面润湿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表面接触角和表面自由能为评价指标,研究了杨木、红橡、色木、柚木和红檀5个树种的实木复合地板表板木材的表面润湿性.分析了5个树种的木材的密度、抽提物对表面润湿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木材的表面润湿性和表面自由能差异较大,其中,杨木的润湿性最好,表面自由能为107.87 mN/m;色木的润湿性较好,表面自由能为60.57 mN/m;红橡的润湿性较差,表面自由能为47.98 mN/m;柚木和红檀的润湿性最差、表面自由能分别为36.09 mN/m和35.79 mN/m.  相似文献   

8.
采用常压冷等离子体处理杨木单板制备非结构用单板层积材(LVL),研究处理功率、处理速率对单板层积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压冷等离子体处理能明显改善杨木LVL的胶合性能,当处理功率为4.5 k W、处理速率为2 m/min时LVL的浸渍剥离率降低了59.3%;常压冷等离子体改性可以明显影响杨木单板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提高单板表面润湿性,当处理功率为6 k W、处理速率为8 m/min时脲醛树脂胶在杨木单板表面接触角的初始角下降25.4%、平衡角下降36.8%;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杨木单板经常压冷等离子体处理后表面羰基数量有所增加,并产生少量的酮基,杨木表面的共轭羰基或羧基数量增加,C—O数量也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9.
木材酯化及接枝共聚处理对木材表面自由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秦特夫  阎昊鹏 《林业科学》2001,37(2):97-100
采用接触角测定法,对经用乙酰化法酯化和苯乙烯单体接枝共聚处理改性前后的杉木和杨树表面接触角的变化和表面自由能变化值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木材的酯化和接枝共聚改性对木材表面自由能变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酯化和接枝改性处理后,液体在杉木和杨木表面上的接触角比在未经处理的木材表面的接触角有所增大,酯化处理产生的接触角增大作用要比接枝共聚所产生的作用大,杉木和“三北一号”杨的表面自由能分别为42.8mN/m和52.3mN/m与大部分木材垢表面自由能相近,木材的酯化的接枝共聚改性可以隆低木材的表面自由能,但酯化对表面自由能的降低各充受树种的影响,而接枝共聚改性对表面自由能的降低基本上不受处理树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陈成  程瑞香 《森林工程》2014,30(5):27-29
杨树是我国重要的速生林树种之一。为了充分利用杨树资源,提高速生杨木的品质,缓解我国目前木材的供需矛盾,迫切需要对杨木进行改性处理。论述速生杨木改性的研究进展,目前对速生杨木改性主要是从其材质松软、密度小、硬度低、易腐朽、尺寸稳定性差等天然缺陷出发,采取浸渍处理和非浸渍处理两大主要方式。浸渍改性包括采取有机物浸渍改性、无机物浸渍改性或二者联合浸渍改性。非浸渍改性包括与其它物质或材料复合改性,压密改性,热压改性,高温热处理改性、熏烟热处理改性、汽蒸改性,水热改性以及多种方法联合改性处理。研究表明,这些改性处理方式对杨木材性提高有显著作用,为杨木高附加值生产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