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常规油罐检测方法普遍存在测量时间长、工作强度大、检定成本高、测量结果精度较低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油罐变形检测方法。利用试验获得的油罐三维点云数据和Matlab自编程序,拟合计算圈板半径、椭圆度及罐体倾斜度,并从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及罐壁局部区域3个方面对油罐变形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法可以直观、定量地表现罐体变形。开展了重复性和再现性试验,试验测得的圈板半径、椭圆度及倾斜度标准差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从而验证了三维激光扫描法用于油罐变形检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油罐变形检测提供了一种更加快速、精确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若按清罐、大修再检定的正常程序进行立式金属油罐的容积检定,存在诸多弊端。结合油库管理实际,探讨了不清罐带液检定立式金属油罐容积的新做法,介绍了检定所需的主要设备和技术参数。基于储罐的液位控制,论述了第1圈板、第2圈板及其它圈板直径或圆周的测量,参照高度的测量,浮顶直径和质量的测量,罐底量和死量的测量,以及罐内附件的测量。该做法使整个测量的总不确定度小于0.1%,符合立式金属罐容量检定规程,已在黄岛油库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提高储油容器的容量检定精度,是加强油库计量管理和减少油品计量误差的关键,也是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维护社会主义商业信誉的根本问题之一。 通过多年的实际检定工作,在立式金属油罐(以下简称油罐)容量的检定工作中,不管检定人员多么认真严格地按规程操作,但由于油罐在设计中的缺点和施工建造中留下的许多人为的不规则的几何形状,乱加附件等原因,则给检定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和麻烦,也影响了其准确检定。因此,从容积的检定角度对油罐的设计和建造谈几点意见。 1.从油罐的检定原理来看,若先不考虑罐体本身的变形,则每一圈板的容量为:  相似文献   

4.
金属油罐的检定通常采用几何测量法,即根据量器的外形尺度和有关位置的测量数据,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得到量器的容积表(内部工与容积的关系)。立式油罐容量的检定与各烊板的内径、内高、底量、罐内附件体积及其起讫点高度和罐的倾斜度的测量数据密切相关;卧式油罐的检定精度受到直圆筒内径、顶板、下尺点内竖直径、倾斜度、钢板厚度及罐体内附件的测量数据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叙述了我国立式罐窬一计量所经历的“运用-引进-研制”三阶段概况,指出在立式罐窬一计量方面存在着容积表达不到规程所规定的精度;测量程序烦多,误差大;标准温度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不一致;没有建立全罐区同时进行罐容量计量的概念等问题。分析了按检定规程标定的立式罐容积表达不到规程所规定的精度的原因,主要是由规程自身的缺欠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利用徕卡HDS300三维激光扫描仪的精密测量技术对黄绵土坡面径流小区土壤侵蚀形态的微观变化及过程进行高精度、实时监测,从形态学上探讨了土壤侵蚀过程及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徕卡HDS300三维激光扫描仪及其配套的软件能准确地测量到初始坡面、降雨后坡面的地貌形态DEM;(2)徕卡HDS300三维激光扫描仪中的Clyclone软件对初始坡面、降雨后坡面的地貌形态DEM进一步分析,计算了降雨后土壤侵蚀体积与土壤流失量,且二场人工降雨实验测得的实验误差分别为5.38%和3.41%,经过精度验证表明,三维激光扫描仪可应用于坡面产流产沙研究,土壤侵蚀量的测算精度较高;(3)各场次降雨后的三维点云数据导入到Arcgis中进行分析处理,获取了坡面侵蚀时空分布特征,实时监测了侵蚀沟的发展以及土壤侵蚀形态的变化。该实验研究可以弥补目前在土壤侵蚀形态微观定量研究上存在的不足,获取高精度数据,为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水土保持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刘焕桥 《油气储运》1997,16(3):20-22
经过10年来的应用实践,JIG168-87课程暴露出不少问题,如不及时加以修正,就不能适应当今立式罐容量的标定和计量精度的要求。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容积表精度低,导轨光学径向测量仪没有经过现场对比试验就直接入规程等。  相似文献   

8.
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所采集的点云数据模拟三维树木模型及利用模型进行三维绿量的估算。探讨了如何采集点云数据以及模型在三维绿量估算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点云数据的去噪处理、点云数据的匹配、树木三维模型的建立。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建立树木的三维模型及进行三维绿量的估算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能够满足三维绿量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9.
利用地面激光扫描仪(TLS)获取户外树木的大量点云数据,从中截取树叶点云数据并以此来进行曲面拟合,构建树叶真实三维模型。主要针对空间散乱点云数据的曲面拟合方法进行研究。在最小二乘法、正交最小二乘法、移动最小二乘法等3种二维曲面拟合方法基础上,针对空间散乱点云数据,提出新的曲面拟合方法。通过比较这3种方法对点云数据曲面拟合后效果,得出结论:针对树叶散乱点云数据,移动最小二乘法能够有效的拟合出树叶的曲面。  相似文献   

10.
卧式金属罐容积检定规程(JJG 226-81),经国家计量总局批准,于1982年12月1日起实施。湖北商业系统于1983年9月进行了贯彻,省公司组织力量用40多天时间,先后对所属两库的27个卧罐,按新规程的要求进行了复查。根据在实际工作中计算、数据分析比较、和对容积表使用效果的考查验证,仅对规程中tgβ<0.01的倾斜处理方法提出探讨。  相似文献   

11.
将鸡群优化算法(CSO)引入平均距离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CSO的自适应简化算法,并通过使用3D点云扫描粮仓中粮堆表面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平均距离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均匀分布的点集、更大的减速比和更高容量的估计精度,具有较好的简化性能和随时更新、减少间隔的能力。该算法和3D激光扫描仪能实时检测仓库中粮堆的体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准确获取温室番茄作物行中单株冠层数据,为分析作物生长状态和为对靶喷药提供冠层数据支持。【方法】采用三维激光雷达(LiDAR)搭建番茄植株冠层检测平台,使用导轨以0.05 m/s的速度移动三维激光雷达,利用雷达上位机软件Ctrlview保存双侧扫描的A、B 2组共40株番茄植株点云。双侧点云使用ICP(迭代最近点)算法进行配准,利用基于特征值的平面拟合法去除地面,使用均值漂移算法(Meanshift)分割番茄行中的单株点云,获取冠层参数,与人工测量值比较验证精度,将单株点云在MATLAB中使用alpha shape算法进行重建并进行体积的获取,使用凸包算法作物参考值对比。【结果】该检测平台在激光雷达前进方向与垂直前进方向的测量误差分别为-2.65%、-3.95%;获取到的单株番茄植株高度与人工测量值相比,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025和0.031 m;重建后求取的体积与凸包算法相比平均误差下降了约15.3%,与人工获取相比相差不大,各指标良好。【结论】番茄行点云分割结果与人工测量相比A、B 2组的均方根误差RMSE分别为0.039和0.043,冠层体积获取与参考值对比VRMSE为0.011 3,激光雷达在获取作物外形轮廓信息中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该方法用于温室环境下单株作物冠层数据的获取。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某油库储油罐的利用效率,拟将富余的2座5X104m3外浮顶原油储罐改造为内浮顶柴油罐。基于此,分析了改造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储罐缺陷,针对基础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管壁椭圆度、垂直度和水平度,底板腐蚀情况,以及罐体各部位的钢板厚度进行相应检测,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校核,确定各部位改造的具体技术要求。此外,通过调研分析,提出应用双向子午线网壳技术作为改造内浮顶的网壳顶盖。相关经验为后续储罐的改造修复提供了作业依据。(图3,表4,参7)  相似文献   

14.
通过罐区单位容量用地面积来探讨罐区容量和油罐规格之间的关系以及油罐的布置方式,给出了降低罐区的ψ值,提高罐区土地利用率的方法。提出储存相同火灾危险性油品的罐区容量应在30000m^3以上为宜;一定的罐区容量对应一定的油罐规格,才能节省罐区的用地面积;油罐容积不超过5000m^3的罐区,油罐采用双列布置比单列布置节省罐区的用地面积。  相似文献   

15.
针对林下环境几何特征的复杂性,以及基于边检测、表面增长和聚类分割方法存在的效率低、分割不足及过度分割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点云分割方法。采用地面激光扫描仪FARO在北京林业大学选择样本区域进行扫描,对扫描得到的数据进行采样点剔除及滤波,得到由1166302个点组成的林下环境点云数据,主要包括林木、地面、石块、人4类目标。综合利用点云法向量信息和激光反射强度信息可实现点云分割。其中,点云激光反射强度可直接从扫描得到的点云数据中获取;法向量可根据点云数据的三维坐标信息,通过对点云数据建立kd-tree数据结构,执行k-邻域搜索,并基于PlanePCA算法计算得到。将点云法向量和激光反射强度2方面的特征优势进行融合,计算中心点与邻域点的综合相异度,并判断其是否在阈值范围内,最终实现点云分割。比较基于特征融合、法向量和激光反射强度3种聚类分割方法得到的分割结果可知,基于特征融合的聚类分割方法能较好地保留数据特征,且分割完整度明显优于其他2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赵小伟  徐刚  刘冀 《油气储运》2012,31(4):310-313,327
使用定积分方法推导了小椭圆形储油罐和实际储油罐分别在无变位和发生倾斜偏转变位两种情况下的容积计算公式,并通过最小二乘法识别变位参数。根据201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A题数据,分别计算了两类储油罐倾斜偏转变位后的罐容表。通过分析储油罐变位前后罐容表的变化规律,明确了纵向倾斜对储油罐罐容表的影响比横向倾斜更显著,证实了储油罐变位后储油体积的近似算法稳定可行。研究结果对加强油品计量和损耗管理具有积极作用,体现了工程应用价值和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改进区域生长法的羊体点云分割及体尺参数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羊体尺测量中测量耗时、应激大的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和改进的区域生长法,基于三维点云对羊体尺参数测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使用主成分分析和随机采样一致性算法能计算羊体点云的法向量和曲率;2)改进的区域生长法能准确地分割出羊体区域,并且避免了外点的干扰;3)在羊体点云数据上选取体尺测点,计算羊体长、体高、臀高、胸深体尺参数,并与实测值比较,4种体尺参数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36%,测量精度较高。试验证明改进的区域生长法能准确地对羊体点云进行分割,依据选取的体尺测点,能够实现羊体尺参数的无接触测量。  相似文献   

18.
林分参数提取及与大气颗粒物分布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紧邻五环道路的人工林作为实验样地,利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获取林分的点云数据,分别通过体元模拟法和鱼眼图像的方法精确提取样地内树木的树冠体积和叶面积指数.采集获取样地的大气颗粒物浓度数据以及气象因子等数据,从林分空间结构参数的角度来分析林分空间结构对大气颗粒物的滞留能力.结果表明,对于大粒径颗粒物(2.5~100μm),不同季节时期的林分对其浓度影响为:夏季春季冬季.树冠体积和叶面积指数随季节的变化与大气颗粒物在林分中扩散的浓度变化量存在很大相关性.当树冠体积和叶面积指数变化率大时,林分对大气颗粒物的吸滞量相应增大,反之亦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