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吴锡合  张德庆  张争伟 《油气储运》2012,31(4):292-293,327
随着西气东输二线的全线投产,输气管道和分输场站的冰堵问题日益突出。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冰堵现象的出现,以及冰堵发生后应采取怎样的紧急应对措施,成为西气东输管道公司亟待解决的生产实际问题。工程实践表明:在调压撬前对天然气加热或在易冰堵管段安装电伴热带,以确保天然气的流动温度或调压撬后的气体温度保持在天然气水露点以上,是避免冰堵产生的常用方法;天然气加热和注醇是较常用的冰堵处理方法,而通过向管道冰堵处喷淋热水和蒸汽加热是最简便易行的冰堵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RMG512自力式监控调压阀作为关键分输设备广泛应用于中国输气管道分输站场。随着站场"集中监视"生产管理模式的推广,调控中心对分输设备的远程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分输调压橇必须实现"一用一热备"。监控调压阀主阀皮膜不能承受反向压差,导致调压橇热备用模式易造成皮膜损坏。通过分析监控调压阀的工作原理,结合现场运行经验,提出了RMG调压装置性能提升改造方案:在工作调压阀下游增加一根具有单向导通功能的引压管,连接到监控调压阀上游,可以实现监控调压阀上游压力随下游分输压力的升高而升高,且不影响调压橇的正常工作。改造方案有效减少了备用路设备的运行耗损,延长了监控调压阀皮膜的使用寿命,对原RMG调压装置的工作原理不会造成影响。经过现场试验应用,无安全隐患,改造成本低,经济效益可观。(图3,表1,参21)  相似文献   

3.
许彦博  赵小川  王康  高杨 《油气储运》2012,31(8):636-639,647
针对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因站场卧式过滤分离器冰堵而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对红柳站冰堵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红柳站天然气进站温度过低、烟墩一红柳站间管段高程差较大以及管道输量的增加是冰堵发生的主要原因。详细阐述了更换过滤分离器滤芯、掺混西气东输一线高温天然气和注醇、烟墩站启动压缩机增压等处理冰堵问题的方法与措施,提出了西气东输二线预防和处理冰堵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涡流管技术在天然气领域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涡流管现象的基本原理、发展现状及趋势,论述了涡流管应用到天然气露点控制、凝液回收和天然气液化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根据涡流管技术特性,分析了涡流管在天然气集输、处理和输配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开展涡流管技术的研究工作和推广涡流管技术在天然气领域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天然气管道低温输送时容易发生冰堵,影响正常的输气生产。以站场设备的冰堵防治为目的,通过冰冻实验,使用接触角测试仪、扫描电镜进行测试并结合理论分析,探索了通过表面改性方法调节站场运行设备表面的化学性质,进而防治冰堵的可行性。研究表明:适当的表面处理和硅烷改性,可以在钢表面形成一层疏水或超疏水纳米膜,增加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使水难以在钢表面停留,同时冰冻实验也证明表面改性可以延长结冰时间;经疏水和超疏水改性后,由于接触角增大,引起水结晶成冰的形核功大幅增加,并且接触角越大,形核功越大,越难结晶成冰。实验和理论研究结果证明,钢表面疏水改性,可以解决站场设备的冰堵问题,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6.
天然气管道低温输送时容易发生冰堵,影响正常的输气生产.以站场设备的冰堵防治为目的,通过冰冻实验,使用接触角测试仪、扫描电镜进行测试并结合理论分析,探索了通过表面改性方法调节站场运行设备表面的化学性质,进而防治冰堵的可行性.研究表明:适当的表面处理和硅烷改性,可以在钢表面形成一层疏水或超疏水纳米膜,增加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使水难以在钢表面停留,同时冰冻实验也证明表面改性可以延长结冰时间;经疏水和超疏水改性后,由于接触角增大,引起水结晶成冰的形核功大幅增加,并且接触角越大,形核功越大,越难结晶成冰.实验和理论研究结果证明,钢表面疏水改性,可以解决站场设备的冰堵问题,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7.
使用粘弹体防腐材料解决天然气长输管道分输站场调压橇后管道聚结冷凝水引起的腐蚀问题,防腐层由粘弹体防腐胶带和PVC外保护带组成。施工过程包括4个步骤:管体表面处理、缠绕粘弹体防腐胶带、缠绕外保护胶带和质量检查。粘弹体防腐胶带端部与原涂层的搭接长度不小于50mm,接头部位的最小搭接长度为10mm,缠绕时不必保持较大张力;外保护胶带接头部位的搭接量为50%,缠绕时要保持一定张力。在西气东输管道滁州和长铝等分输站场应用该技术,取得了显著的防腐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磊  石万里  郑欣 《油气储运》2014,(3):298-301
为了实现大规模、低成本建设,长庆油田推行了以“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数字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并针对苏里格气田50×10^4m^3/d标准数字化集气站展开了橇装化研究。根据采出水外输方式的不同,提出了3种橇装建设方案:①采出水和天然气混输至下游场站;②采出水和天然气分别管输至下游场站;③采出水采用罐车拉运方式运至处理厂。结合苏里格气田的特点及现状,最终选择采出水采用罐车拉运方式作为建设方案,该方案提高了建设速度、减少了站场占地面积。采用橇装化建设提高了站场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提高了管理水平,是工程建设的必然趋势。(图7,参6)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2):208-209
冰堵是在天然气设备运行过程中较为常见的问题,其原因是由于在天气温度降低后,设备或者管道中的水露点变高。其防范措施的研讨经常从设备本身出发,少有针对人为因素方面的有效措施。本文将针对天然气设备冰堵防范的人为管理措施,讨论管理的方法措施及其有效性,从而更好的帮助改善天然气设备的冰堵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当前国内外解决燃气调峰问题采用的主要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天然气水合物(NGH)的技术优势,综述了NGH的结构特点、储气特性及其制备、储存和气化过程.利用火 用分析法分析了天然气管网可利用的压力能,并提出了压力能的回收利用流程.认为将高压天然气调压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冷能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制备工艺有机结合,可促进天然气水合物的高效生成,简化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设备,丰富冷能的利用方式.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天然气管道RMG自力式调压阀调试和使用过程中监控调压阀多次出现皮膜破损的情况,对RMG调压橇开展针对性研究,发现皮膜破损大多是调试和使用方法不正确造成的。介绍了RMG自力式调压阀的工作原理及皮膜破损的判断方法,重点分析了调压橇调试和使用过程中监控调压阀皮膜破损的原因和工况,提出了解决措施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2.
忠武输气管道反输工程改造后,由于气源变化、气量增加,在冬季低温运行时易出现冰堵现象。为此,对比分析了各类天然气水合物防控技术的优缺点,针对西气东输二线管输天然气水露点低,易在管内形成水合物的问题,忠武输气管道各站场目前采用的加热技术和备用甲醇抑制剂方法,不符合健康、安全、环保体系的要求。针对现有技术研究进展和实际生产需求,指出在管输天然气中添加化学抑制剂是解决忠武输气管道水合物冰堵问题的最佳选择,但须对抑制剂进行优选。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露天天然气站场的运行安全,及时发现站场工艺区的天然气泄漏,基于激光会吸收甲烷光谱的原理,设计了应用于天然气站场工艺区的天然气泄漏激光监测系统,探究出一种高可靠性、高实时性的适用于西气东输天然气站场的泄漏监测方法。在长期跟踪现场使用效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比试验和运行观测的方法探究了该系统应用推广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天然气泄漏激光监测系统从原理和应用层面,均可更加准确地发现站场的各类天然气泄漏,解决了原有技术手段无法自动发现微小泄漏的问题,降低了露天天然气站场的运行风险隐患,为后期在输气管网上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图3,表1,参23)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东北地区冬季严寒,天然气管网在运行过程极易出现冻堵。大连一沈阳天然气管道承担着大连LNG外输任务,自2011年底投产以来,出现多次冰堵。基于此,从管道所在地气候、地理、气源和冰堵原理等角度,分析指出大连一沈阳管道冰堵原因:在投运过程中,残留水在管道低洼处聚集,在冬季较低气温和管道内高压的共同作用下,达到水合物形成条件,因而发生冰堵。在分析注醇、伴热、降压防治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低剂量高效抑制剂的特点,得出结论:高效抑制剂可以降低大连一沈阳天然气管道水合物的形成温度,较好地延缓水合物的形成,进而为天然气管道冰堵防治工作提供参考。(表1,图4,参6)  相似文献   

15.
薛旭艳  田奕丰 《油气储运》2019,(10):1182-1185,1194
目前中国对放空立管与天然气站场的间距按照GB 50183—2004《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来确定,但该规范未对放空量大于4×10^4 m^3/h的立管与站场的间距做出相应规定。在考虑了放空立管与站场间距的主要影响因素风速与允许辐射热强度的情况下,利用挪威船级社过程危害分析软件工具PHAST分别计算了冷放空天然气的扩散、点火放空天然气燃烧辐射热影响强度与范围,并给出了50%的爆炸下限(Lower Flammable Limit,LFL)浓度边界空间分布以及允许热辐射强度为4.73 kW/m^2的辐射热影响范围。研究结果确定了放空立管与天然气站场的间距,并为站内设备操作区、人员住宿区、控制室、值班室等建构筑物的平面布置、站场征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史博会  全恺  乔国春 《油气储运》2014,(3):274-278,282
为保障榆济输气管道冬季安全稳定运行,避免出现严重的冰堵事故而影响输气任务的完成及管道安全,亟需理清榆济输气管道气源气质及其所处高寒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安全、经济、高效的水合物冰堵防治措施。基于热力学相平衡理论,应用Chen—Guo模型预测水合物形成条件,采用管输天然气含水量/水露点计算方法分析气源气质含水状况;结合榆济输气管道干线运行工况,判断确定了全线易于析出游离水的管段,建议在夏季对这些管段集中清管排污,并给出防治水合物形成的最小注醇量;针对榆济输气管道分输站场电伴热功率有限的情况,根据分输供气压力和天然气含水量,计算天然气达到含水临界饱和时的水露点温度,从而给出各分输站场需采取注醇措施的极限温度;严格控制气源气质水露点指标,是切断输气管道内游离水来源的关键,也是防治榆济输气管道干线和分输站场水合物冰堵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图5,表1,参11)  相似文献   

17.
清管作业冰堵问题与解决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运栋  文剑  杨克瑞 《油气储运》2011,30(2):154-155,80
西气东输二线张掖-永昌段存在地温低、地势复杂、落差大等不利于清管作业的因素,自投产运行以来,多次出现冰堵引起的压力异常问题。为此,选择两直四碟型皮碗结构清管器进行清管作业,介绍了两次清管堵球事故的处理过程。产生冰堵的原因包括:天然气水合物的生成,清管器结构中射流孔与泄流孔的存在,输量和地温的变化等;解决冰堵问题的措施:降低气质源头的水含量,清除管道试压的残余水,取消清管球结构中的射流孔,向管道中注醇,合理控制管道输量,以及选择地温较高的时间段实施清管作业。  相似文献   

18.
城市天然气门站调压过程中工艺冷能的回收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长距离高压管输天然气在供入城市燃气管网前,需经城市门站处降压,调压过程中产生大量高品质的工艺冷能。以冷能的合理、有效利用为着眼点,将其用于发电、空气分离、干冰制取、低温粉碎、制冷储冷等生产工艺,并对其流程进行优化,以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针对现有天然气分输站场对用户分输调节方法的不足,改进了天然气分输站场单路调压系统和多路调压系统的调节方法。单路调压系统改进调节方法为先进行阀位调节,使阀后的流量或压力接近所需要的设定值后,再进行流量或压力微调整。多路调压系统改进调节方法为一路调压装置设定为自动调节流量控制,其他路调压装置设定为手动调节。改进后的方法可有效提高分输效率,保护现场调压设备。针对改进后的多路调压系统方法存在的缺陷,提出了一种解决措施,即先根据站场上下游用户的用气规律,合理预测站场入口和出口压力的变化趋势,而后对阀位控制的工作调节阀设定一个合适的阀门开度,以避免流量超过设定值或供气量不足。研究结果对高效调节用户分输操作具有重要的工程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天然气水合物的成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修宝  张彦敏  高军 《油气储运》2005,24(4):22-25,i002
从天然气最初的开采、集输到管道输送的整个过程中,天然气水合物的不利影响一直存在.输气管道的实际运行情况证明,天然气水合物不仅腐蚀管道,而且在气温较低时,容易形成冰堵,严重时会造成管道爆裂,从而影响输气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重点分析了水合物的形成原因以及对安全生产、运输造成的影响,并就目前的处理技术、措施进行了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