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试验将屡配不孕母猪36头分为2组,对照组9头。试验Ⅰ组,配种前2~4h将青霉素1.5g加生理盐水20mL溶解注入子宫,再肌注LRH-A310~20μg;Ⅱ组配种前只肌注LRH-A3剂量同Ⅰ组,对照组不作处理。各组配种方法相同,间隔4~8h重复配种1次。结果:(1)受胎率,试验Ⅰ组比Ⅱ组和对照组相应提高21.9和61%9个百分点,Ⅱ组比对照组提高40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受胎率平均86.11%,比对照组高52.78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2)产仔数,两试验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窝平均产仔(10.48±1.42)头,比对照组提高1.82头差异明显(P<0.05)。药物净宫后,用LRH-A3处理屡配不孕母猪受胎率最高,较单独用LRH-A3明显,是提高屡配不孕,尤其是配种后21d和25d返情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畜禽业》2016,(7)
对得力康乳业有限公司奶牛场黑白花奶牛发情周期、排卵时间、授精效果进行了调查统计,并对其影响因素作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不同产犊季节对产后第一次发情时间有显著影响,青年牛与成年牛发情后排卵时间有显著差异,产后第一、二次与三次以上发情输精受胎率有显著差异;产后母牛用药物处理和不处理,授精效果差异显著。表明,在奶牛产后子宫正常情况下,在第一、二情期授精效果最好;发情周期在19~23 d受胎率最高;排卵8 h内输精受胎率最高。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丁酸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小肠形态的影响,本试验选用(21±1)日龄断奶、(6.62±0.03)kg健康"长×大"杂交仔猪36头,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栏),每个重复6头仔猪,公母各半。试验日粮是在以玉米豆粕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0.1%丁酸钠。试验期为21d。饲养结果表明,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1%丁酸钠可显著降低断奶后1周的腹泻发生率(P<0.05),提高断奶仔猪7~21d的平均日增重(P<0.05),对采食量和料重比无显著性影响(P>0.05)。小肠组织形态观察结果表明,0.1%丁酸钠可显著提高断奶后第一周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和降低隐窝深度(P<0.05)。  相似文献   

4.
丁酸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小肠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海祥 《畜禽业》2006,(13):14-16
为研究丁酸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小肠形态的影响,本试验选用(21±1)日龄断奶、(6.62±0.03)kg健康“长×大”杂交仔猪36头,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栏),每个重复6头仔猪,公母各半。试验日粮是在以玉米豆粕基础日粮基础上添加0.1%丁酸钠。试验期为21d。饲养结果表明,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1%丁酸钠可显著降低断奶后1周的腹泻发生率(P<0.05),提高断奶仔猪7~21d的平均日增重(P<0.05),对采食量和料重比无显著性影响(P>0.05)。小肠组织形态观察结果表明,0.1%丁酸钠可显著提高断奶后第一周十二指肠和回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和降低隐窝深度(P<0.05)。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研究了在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人工促熟期间,向刺参体内注射血清素对刺参繁育效果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下,设置20、50、100和200 μg/g亲参体重的4种血清素注射剂量,每种剂量又按每5、10、15和20 d注射1次。以注射生理盐水的刺参为对照组,不做处理的刺参作为空白组。实验结束时,对亲参进行阴干流水升温刺激,诱导亲参排放精卵,检测雌参的繁殖力指标和子代质量指标。结果显示,所有注射血清素的实验组雌参排放率均高于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和未处理的空白组,其中,按50 μg/g亲参体重的剂量每10 d注射1次,雌参排放率和平均产卵量最高,分别为(33.3±1.9)%和(637.0±111.1)万粒/头亲参,显著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测定该组和空白组的子代质量指标,该组的卵子卵径、受精率、受精卵孵化率、9日龄幼体体长和幼体附着变态率分别为(165.0±3.5) μm、(93.0±1.5)%、(82.7±1.2)%、(856.0±24.8) μm和(24.0±1.9)%,与空白组之间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人工促熟期间向刺参体内注射血清素,可促进刺参性腺发育,提高繁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提出母猪产后乏情的原因和解决措施,并应用激素进行治疗对比试验。结果:对营养性母猪产后乏情,通过加强营养、增加运动、光照、公猪试情等方式,可有效地促使乏情母猪恢复正常发情;对疾病性引起的母猪乏情,应用激素治疗,PGC+HCG组疗效显著,母猪发情率达66.7%、配种受胎率达87.5%,平均产仔数达9.85头,PGC组次之,PMSG组效果不理想。统计学分析,PGC+HCG组母猪发情率、配种受胎率、平均产仔数均显著高于PMSG组和PGC组(p<0.01)。表明疾病性母猪乏情主要是卵巢持久黄体病造成,应用PGC+HCG治疗,可迅速溶解黄体、促使卵泡发育、成熟,得到较好的母猪发情率、受胎率和产仔数。  相似文献   

7.
2015年4月6日-10月26日,在桑沟湾海区现场研究了牡蛎壳粉缓释剂(Careshell)对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生长和存活的影响.按照缓释剂的重量比设置4个处理组,其中,魁蚶的初始体重均为160g/组,缓释剂的重量分别为0(对照组C0)、80 g(C1组)、160 g(C2组)和320 g(C3组).实验共进行200 d,每40 d测量各实验组魁蚶的生长参数(壳长、壳宽、壳高、湿重),计录死亡个体数,计算不同阶段(40 d间隔)魁蚶的特定生长率(SGR)及死亡率.结果显示,C3组魁蚶各生长参数显著高于C0组(P<0.05),但与C1、C2组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200 d的养殖实验,C3组壳长、壳宽、壳高和湿重的特定生长率分别为(0.34±0.01)%/d、(0.46±0.02)%/d、(0.39±0.01)%/d、(1.11 ±0.002)%/d,均极显著高于C0组(P<0.01),平均增加了17.9%、20.3%、18.1%、16.7%.C3组死亡率为(19.6±5.6)%,低于C0组的(26.1±2.5)%,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正>奶牛的配种繁殖技术是发展奶牛饲养业的关键,要想使奶牛年年保持正常产奶性能,就要使母牛保持正常的生理机能,及时配种、怀孕和产犊。奶牛发情时会出现一系列的发情症状,怎样根据这些特征来进行准确的发情鉴定和把好奶牛发情后输精适时关。1正常的发情症状奶牛发情为常年发情,只要营养充分,饲养管理好,可终年发情。母牛到性成熟后(8~12月龄),就会出现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探讨饲料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对大泷六线鱼(Hexagrammos otakii)生长、肠道消化酶、血清非特异性免疫及抗病力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22.0±2.0) g的大泷六线鱼270尾,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和2个不同菌剂水平的实验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 30尾鱼。对照组投喂仅有蛋白液包裹的基础饲料,实验组投喂含活菌量达5×107 CFU/g(0.5%)和1×108 CFU/g(1.0%)地衣芽孢杆菌的实验饲料。投喂50 d后进行致病菌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raonicida)攻毒感染,测定14 d内累积死亡率。结果显示,实验组饲料中地衣芽孢杆菌可显著提高大泷六线鱼的特定生长率(SGR) (P<0.05)。与对照组比较,0.5%和1.0%地衣芽孢杆菌均可提高大泷六线鱼血清中SOD、CAT及T-AOC活性(P<0.05),降低MDA含量(P<0.05);GSH-Px活性在1.0%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而0.5%实验组较对照组提高。地衣芽孢杆菌实验组鱼血清GS、MDH和HK活性均得到提高(P<0.05),0.5%和1.0%不同剂量组的提高程度不同。地衣芽孢杆菌实验组鱼血清中AST和ALT活性较对照组均降低(P<0.05),CHE和ADA活性较对照组有提高(P<0.05)。实验组鱼肠道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1.0%实验组活性最强(P<0.05)。攻毒实验结果显示,1.0%地衣芽孢杆菌组大泷六线鱼14 d内累积死亡率仅有35.55% (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可促进大泷六线鱼生长,提高其肠道消化酶活性及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增强其对杀鲑气单胞菌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0.
选择60头(28±5)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代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20个重复,自由采食和饮水。第Ⅰ组即对照组喂以玉米和豆粕为主的基础日粮,第Ⅱ、Ⅲ组即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分别添加0.03%和0.05%的糖萜素,即300g/t、500g/t,以研究添加不同浓度的糖萜素,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腹泻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分为预试期(7d)和正试期(35d)。结果表明:在仔猪28~70日龄阶段:(1)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的糖萜素对断奶猪的增重、平均日增重有显著影响(P<0.05),其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料肉比方面,0.05%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03%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3%和0.05%的糖萜素均能有效防止仔猪腹泻,以添加0.05%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水体中组织胺对黑褐新糠虾生长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不同浓度组织胺(1 mg/L、3 mg/L和5 mg/L)养殖水体对黑褐新糠虾生长与发育的影响,其中0 mg/L为对照组。结果表明:水体组织胺对黑褐新糠虾生长和存活有显著影响。其中高浓度组(5 mg/L)黑褐新糠虾存活率仅为(83±12.47)%,而对照组为(97±4.71)%,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组织胺对黑褐新糠虾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用药17 d后,对照组体长为6.18±0.30 mm,而最高组织胺浓度组(5mg/L)的体长仅约为对照组的87%,即5.35±0.26 mm,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抱卵雌虾的体长各组基本一致,均约为7.58±0.24 mm;组织胺能抑制黑褐新糠虾蜕壳,表现为同一时期内蜕壳比例较低;组织胺能延迟雄性黑褐新糠虾第二性征出现和雌性黑褐新糠虾抱卵的时间,分别延迟约1 d和3 d。  相似文献   

12.
不同抗热应激添加剂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齐英 《畜禽业》2003,(7):20-22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抗热应激添加剂对泌乳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分4个处理,每个处理10头奶牛,A处理为对照组,喂以基础日粮,B处理在A处理组基础日粮上添加维生素C(1000~1600mg/日·头),C处理在A处理基础上添加电解质(NaHCO30.03kg/日·头,KCl0.03kg/日·头,NH4Cl0.03kg/日·头),D处理在A处理基础上添加中草药添加剂(75g/日·头)。试验结果表明,在产奶量方面,添加中草药处理组效果最好,与对照组、维生素组、电解质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次是电解质组较好,与对照组、维生素组差异极显著(P<0.01);维生素组最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在投入产出比方面,中草药组最好,其次是电解质组。  相似文献   

13.
甘露寡糖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取28日龄断奶的三元[杜×(大×长)]杂交仔猪96头,平均体重为(7.46±0.38)kg,按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仔猪,公母各半。第一个处理组为空白组,第二、三、四个处理组在相同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2%和0.4%的甘露寡糖,研究甘露寡糖对断奶仔猪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实验组肠道大肠杆菌的浓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2)第三组和第四组其结肠、盲肠和直肠中双歧杆菌增殖显著。第二组中只有结肠中双歧杆菌显著高于对照组,但盲肠和直肠中双歧杆菌增殖不明显;(3)各个处理组肠道中乳酸杆菌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正>奶牛泌乳中期是指产后92~213 d的期间,奶牛在此期间处于稳定泌乳期,4个月时间日产奶量从28 kg下降到20 kg,平均每月下降2 kg。为确保此期间奶牛稳产,必须继续供给足够的能量及蛋白质饲料。在饲料调配上除满足饲养标准所设定的自身维持和产奶所需营养外,按母牛产后第三个月配种怀孕,到怀孕后4个月还要考虑母  相似文献   

15.
猪人工授精应用催产素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用本公司二元杂母猪(长大和大长)608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6头,试验组302头,两组均采用3次人工授精。试验组的处理方法为:母猪出现“静立反射”后8~12h,用20IU催产素一次肌注,3~5min后实施第1次人工授精,随后相继间隔8~12h,进行第2和第3次人工授精。对照组不作任何药物处理,仅在发情后8~12h后进行3次人工授精,输精间隔8~12h。试验结果表明:催产素对母猪的窝均总产仔数和窝均活产仔数影响不大,差异均不显著(P>0郾05),但对配种分娩率影响较大,不影响母猪断奶后的发情状态。  相似文献   

16.
王旭东 《畜禽业》2003,(1):33-33
将18头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2组,在相同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美加力O(对照)、0.5kg/头·日,经产后120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美加力能显著提高农户奶牛的产奶量和乳脂率,改善体况,缩短空怀天数,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花鲈非特异性免疫力及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复合微生态制剂以0(control)、500mg/kg(PR-500)和3000mg/kg(PR-3000)的添加量加入到花鲈(Lateolabraxjaponicus)基础饲料中,在饲喂42d和84d后分别取样,以血清溶菌酶活力、替代补体活力(ACH50)、头肾巨噬细胞杀菌力及呼吸爆发活力为判据,确定微生态制剂对花鲈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用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对饲喂84d后的花鲈进行攻毒实验,测定累积死亡率,以确定微生态制剂对花鲈抗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饲喂84d时,实验组的特定生长率(SGR)较对照组有增高的趋势,但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饲喂42d时,实验组花鲈的血清溶菌酶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84d时,实验组的溶菌酶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喂42d与84d时实验组花鲈的替代补体活力(ACH50)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饲喂84d时,实验组花鲈巨噬细胞的呼吸爆发活力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PR-3000组花鲈的巨噬细胞杀菌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花鲈的头肾巨噬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攻毒实验结果显示,对照组花鲈最早出现死亡;攻毒后第27~32h期间,对照组花鲈的累积死亡率显著高于实验组(P<0.05)。  相似文献   

18.
1998年,我市先后从广西南宁水牛研究所引进尼里水牛12头,其中,公牛4头母牛8头,以提高本地挤奶水牛的生产力。但据养殖户反映,饲养的母牛产后乏情期过长,严重制约母牛繁殖率的提高,影响经济效益。本文就如何缩短奶牛的产后乏情期作一简要叙述。1奶牛产后的生殖内分泌特点研究表明,奶牛在怀孕期间,下丘脑的促性腺释放激素(GnRH)和垂体促黄体素(LH)的积蓄已经耗竭,血液中的促卵泡素(FSH)和LH的浓度也很低。产后随着胎盘的脱落,其产生的类固醇激素的负反馈作用消失,血液中FSH浓度升高,脉冲性释放增强。由于缺乏发情前孕酮对大脑性行为中枢…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几种鱼类常用催产剂对锦鲤的催产效果,分别给性腺发育成熟的锦鲤亲鱼注射HCG+LHRH-A2(A组)、PG+HCG+LHRH-A2(B组)、DOM+LHRH-A2(C组)、复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D组)和“双生”牌注射用高效鱼用催产剂(E组)进行人工催产,比较不同外源催产激素对锦鲤亲鱼产卵和排精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组催产剂均能在水温20~22 ℃下诱导亲鱼排卵、排精。其中,注射两种复合催产剂的D组、E组催产效果最佳,雌鱼效应时间为11~18 h,催产率均为100 %,平均产卵量分别为(23.93±2.31) 粒/g、(22.62±2.81) 粒/g,受精率分别为(86.44±2.9) %、(85.28±3.2) %,孵化率为(79.44±2.70) %、(78.65±3.10) %;雄鱼24 h内的采精量分别为1 461、1 456 mL,精子的寿命分别为(125.34±8.70) s、(125.26±9.40) s,精子的活动强度分别为(48.31±8.90) s、(47.89±8.40) s,且采精率分别为(69.57±5.25) %、(68.74±4.32) %,产后亲鱼的死亡率均为0。各组精子的寿命、采精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A、B、C组精子的活动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正>南方地区夏季高温时间较长,热应激对泌乳奶牛造成极大的危害。有研究表明在21℃以上时,当气温升高引起体温上升,每升高0.6℃,采食量下降1.4kg,产乳量下降1.8kg。采食量的下降造成钙摄入量不足,血钙浓度下降,易导致产后瘫痪等缺钙症。同时由于采食量的减少,热应激还可以使母牛发情时间缩短,发情周期延长,发情不明显或乏情,从而影响适时配种,使受胎率、妊娠率下降,早期胚胎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