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亚侧耳的人工栽培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侧耳,俗称元蘑,在东北地区一般每年9月至10月上旬出现。通过对亚侧耳的形态与生态环境、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调查,于1998-1999年进行了室内人工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栽培的亚侧耳肉厚、朵大、无病虫害、质量好。可通过人工栽培方法,提高产量、丰富市场、增加收入。  相似文献   

2.
该文研究了pH值和温度两种因素对亚侧耳菌丝生长的影响,试图求出最适宜亚侧耳菌丝生长的pH值和温度.研究中pH值为5,6,7,8,9,温度为22℃,24℃,26℃,28℃,30℃.试验结果表明:以菌丝的日增长长度为统计指标进行两因素方差分析,再通过对菌丝增长长度的平均值进行多重比较,最后得出pH6为亚侧耳菌丝生长的最佳酸碱度,26~28℃均适宜亚侧耳菌丝的生长,且亚侧耳菌丝生长的最佳组合为温度26℃、pH6.  相似文献   

3.
阿魏菇又名阿魏侧耳、阿魏蘑,属担子菌亚门层菌钢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是干旱草原上具有代表性的蕈菌。近些年由于过度采摘和牲畜践踏,自然资源遭严重破坏,野生阿魏资源锐减。1983年,新疆生物沙漠土壤研究所驯化栽培了阿魏菇,1990年选育出高产菌株,在新疆推广。阿魏菇的商品价值颇高,干品供应国际市场价格常高出香菇、金针菇3~5倍。人工栽培阿魏菇其菌体生长通常依赖棉籽壳、  相似文献   

4.
杏鲍菇(刺芹侧耳)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杏鲍菇是欧洲南部,非洲北部以及中亚地区高山、草原、沙漠地带的一种品质优质的大型肉质伞菌。20世纪50年代开始,法国、意大利、印度都先后进行杏鲍菇的试验栽培研究。1990年初中国台湾、泰国、美国也有批量栽培试验,我国内地从2001年开始,杏鲍菇已成为全国各地大面积栽培的主要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5.
白灵菇是白灵侧耳、阿魏侧耳或阿魏蘑在商业活动中的商品名。近年来人工栽培已取得了重大进展,自1983年纯化成功至今栽培范围遍及南北诸省,东北近年栽培有上升趋势。笔者自1997年开始,从新疆、北京引种,对其生物特性,结合当地资源气候特点进行驯化培育试验,现将近2年试验情况及技术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紫孢侧耳[Pleurotus Sap:dus(schulz)Sacc]又称美味侧耳,美味北风菌,可食、味美。能鲜食,亦可制成干片,压成罐头。稻草、豆秸、锯末均可做为原料进行人工栽培。野外栽培已获成功。本人仅就本省野外栽培情况,谈一点意见,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元蘑(亚侧耳),别名黄蘑、冻蘑、晚生北风菌,隶属于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亚侧耳属。是我国东北著名的野生食用菌,分布于河北、黑龙江、吉林、山西、广西、陕北、四川等地。我国大部分地区只要条件适宜均可栽培。  相似文献   

8.
平菇(Pleurotus ostreotus),又名北凤菌.分类学上属担子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伞菌科、侧耳属.该属的菌类有20多种.平菇的生活力强,耐低温,栽培容易,出菇快,产量高,在我国栽培广泛.一、原料配方适合栽培平菇的原料很多,棉籽皮、玉米芯粉、木屑(阔叶树)、粪、草均可.山东以棉籽皮为宜.  相似文献   

9.
侧耳属包括很多生理生态上不同的种,其中有的已在世界上广泛栽培。目前日本国外的栽培比较粗放,所用的培养料,多为各种农业废弃物,在印度不经灭菌,在欧洲采用不完全灭菌来培养侧耳。而日本采用集约化方式,高压或常压灭菌等完全灭菌进行栽培。侧耳类是白色腐生菌,能够分解木质素等,因此,其栽培目的物除子实体外,以生物转化为目的的栽培也开始受到重视。例如,利用侧耳将农业废料进行生物转化,纤维性废料变为家畜饲料。在这种背景下,笔者认为国外采用的粗放栽培方法,将在日本应用。为此,试验一种最简单的栽培方法,即采用未灭菌麦杆来栽培鲑黄侧耳。  相似文献   

10.
冻蘑人工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冻蘑 ( Pleurotus ostreatus)又称元蘑、粗皮侧耳、侧耳 ,为担于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 ,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冻蘑在吉林省东部山区每年 9月至1 0月出现 ,菌肉肥厚 ,细嫩清香 ,营养丰富 ,是吉林省著名的土特产品。与其他平菇类相比 ,冻蘑更适合干制 ,晒干或烘干后品味不减 ,这一特点尤其适合边远山区的生产。冻蘑多生于大径级的椴树倒木上 ,但由于大径级的椴木已很少见 ,所以野生冻蘑的数量也就相应减少。为此 ,我们对冻蘑进行了人工栽培试验 ,并取得了成功。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吉林省白石山林业局大趟子开发区 ,…  相似文献   

11.
元蘑反季节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蘑,学名亚侧耳(Hohenbuehelia serotina),又称冻蘑、黄蘑、晚生北风菌,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亚侧耳属。  相似文献   

12.
虎舌红人工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虎舌红进行人工栽培试验,研究人工栽培虎舌红的最适光照强度和栽培基质.结果表明70%的遮光结合用火烧土、苔藓、渔塘土、发酵过的牛粪,以3331混合的基质适宜虎舌红的生长发育,为生产实践探索出切实可行的虎舌红人工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榆黄蘑学名为金顶侧耳,又称金顶蘑、玉皇蘑。它具有浓郁的香气,且味道鲜美,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脂肪、糖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真菌,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榆黄蘑是一种木腐菌,一般的人工栽培方法多采用埋木栽培、木屑菌柱栽培或瓶栽,培养料也多为熟料,室内栽培亦多采用平  相似文献   

14.
通过栽培试验研究,总结出人参菜林下人工栽培技术方法,探索简化的栽培模式,降低成本,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林农的经济收入,为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平菇的栽培     
目前,在黑龙江省人工栽培的平菇主要是美味侧耳[P·sapidus(SchIz.apud.Kalchbr.)Sacc.]也叫紫孢侧耳、青蘑,是一种高等担子菌。生于针阔叶树的干上及倒木上,分布于全国各地。子实体可食,味美,可口。盐渍后出口很受国外欢迎。目前,人工栽培平菇的主要方法有: 母种的分离与培养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00克,水1000毫升,煮沸后取汁1000毫升,加糖20克,琼脂17克,用1.2公斤/平方厘米的压力灭菌30分钟。取鲜的平菇子实体,在消毒过的无菌箱或接种室内,将子实体表面用70%酒精消毒或采用火焰消毒(将酒精棉涂于子实体表面,然后在火焰上将酒精烧去),用消毒的小刀剥去子实体表皮,从中间切取1—2毫  相似文献   

16.
刺龙牙人工栽培能否成功,栽培地选择是关键环节,通过对栽培地不同坡度、坡向、土壤容重、林冠郁闭度等条件下刺龙牙的长势情况进行试验调查。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栽培刺龙牙的生长情况与坡度、坡向关系不大,与土壤容重和林冠郁闭度关系密切,土壤容重大于0.98g/cm。或林冠郁闭度大于0.6的地块不适宜栽培刺龙牙。  相似文献   

17.
通过人工栽培与野生风柜斗草的生物学特性及物候期观测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栽培风柜斗草的营养器官比野生植株生长量大,花期、果期比野生植株提前且延长;其物候期可分为展叶期、萌芽期、速生期、花期、结实期、滞长期和越冬期。总结人工栽培风柜斗草的生物学特性表现、季相变化与植物生长规律,可以为其人工规模化栽培提供生物学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引种栽培试验研究,总结出玫瑰茄在海口地区的人工栽培技术,包括种植地选择、繁殖方法、种植密度、中耕、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相似文献   

19.
杨梅,为常绿小乔木,是一种营养价值高的优质水果,产皖南山区和丘陵,多散生,不耐烈日和严寒.杨梅栽培气侯区划,长江中下游为亚区Ⅰ区.位于长江北岸的安庆市属这一栽培亚区,2000年以来,该市部分地方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成功,并扩大示范栽培.  相似文献   

20.
林间山地野生蕨菜人工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蕨菜植物学特征和生长习性,我们对林地野生蕨菜进行人工栽培试验,表明蕨菜人工栽培必须做好选地、采根、栽植、肥水管理、采收与加工等技术,效果良好,且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