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呼和浩特市市区绿地景观生态规划对于该市绿地系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绿地景观生态规划为出发点,对呼和浩特市城市绿地系统的现存问题及目前所受到的城市化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和分析;以此为基础,从优化绿地景观格局、明确城市绿地发展战略及绿地景观生态规划的基本途径等方面为该市绿地景观生态规划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充分发挥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功能,探究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质量。以安徽省宿州市建成区为例,将城市绿地空间结构与城市绿地综合效益相结合构建评价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宿州市建成区绿地系统进行综合评价和社会效益评估,估算其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价值。结果显示:宿州市建成区绿地系统的综合评价的值为0.665,说明宿州市建成区绿地系统建设整体水平处于Ⅱ级,从综合评价值来看,规划定量>社会效益>景观格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说明建成区规划定量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成区绿化存在着很大的潜力。研究结果可补充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综合评价体系,为研究同类型城市绿地系统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概念、存在的问题以及近年来涌现的绿地系统规划新思想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就我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提出了基于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新思想,这对中国城市环境与区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的最后对未来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以芜湖长江大桥综合经济开发区景观绿地为规划对象,在对其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规划理念、景观分区、绿化等专项规划;并在此基础上对绿地的景观布局和游览线路进行设计,最后对绿地效益进行评价。通过规划,形成"大桥绿心"的绿地系统结构,把大桥绿地系统与城市绿地系统结合起来,建成具有良好生态、经济、景观效益的大桥公园。  相似文献   

5.
祁新华  陈烈  梁萦  程煜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3):173-175,188
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城市绿地系统能有效地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文章以湛江市为例,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在分析和评价景观生态要素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市域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规划战略,其中包括景观基质规划战略、斑块规划战略、廊道和节点规划战略,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寻求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6.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出发,结合景观生态学原理对城市绿地系统进行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主要从规划步骤和绿地系统的斑块、廊道设计进行了论述。并指出绿地系统规划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绿地系统整体优化性原则;(2)景观个性原则;(3)合理布局原则;(4)可持续性原则;(5)多样性与协调共生原则;(6)远、近期规划设计相结合原则。第1期郭玮等景观生态学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在对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的发展历史、研究进展综述的基础上,明确城市绿地系统的相关概念。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保护生态资源的重点区域,以重庆经开区为例,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重庆市经开区绿化现状及地域空间特色进行了绿地系统规划研究。论述了在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规划中,如何通过生态技术和景观设计手法恢复和营造城市绿地系统,保护生态坏境,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8.
才燕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032-1034
景观生态是当前城市建设的热点问题,在连云港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中,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理论框架,依托城市的山水自然条件,来分析景观生态结构布局。从地区特点和地域文化出发,保持和发展城市特色,将城市自然条件和文化资源融合于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之中,确定城市绿地系统的特色目标,明确各类绿地中的特色体现,努力创造富有景观生态特色的绿色连云港。  相似文献   

9.
季淮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9):208-209
和谐发展的城市生态组成因素中的植物,起到一个反映和调节城市环境质量的作用。现阶段的城市植物研究中,城市植物对城市环境的生态效应和作用,主要是将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应用在城市绿地系统建设中的景观生态规划,包括绿地系统基础资料调查与收集、绿地景观的分析与评价、绿地系统景观生态设计等。围绕以上3个方面,研究者们用了许多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今后在景观生态方面的研究方向和着重点。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包头市城区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景观生态学的斑块—廊道—基质理论、景观异质性理论及生物多样性理论对包头市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布局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包头市城区绿地景观网络不完善,城区内外绿地景观生态格局缺乏足够的连接,城区内的绿地斑块分布不均,新、旧城绿地建设差距较大,同时城区绿地景观特色不明显,绿地景观异质性不高,绿地景观类型单调。因此在今后的城市绿地规划中应注重加强城市绿地景观的连续性,合理安排城区绿地斑块,发展不同功能的特色绿地景观,使包头市城区绿地系统形成"城在林中,绿在城中"的城市生态网络。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一些景观生态学景观指数的计算和分析,对罗平县县城绿地系统进行生态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按照景观生态学原理规划后的景观多样性有了较大的提高,破碎度有了大幅度的下降,提高了城市绿地结构的稳定性,形成了较好的城市绿地景观格局。  相似文献   

12.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系统中唯一具有生命力的系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及生物多样性,提供游憩及防灾避难场所,提示城市景观及形象等。随着生态学特别是景观生态学理论的应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从早期的绿地规划向绿地系统生态网络规划演变,具有更加重要的生态学意义。马鞍山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经过三次编制,逐步形成斑块廊道生态网络系统,正从国家园林城市逐步建设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现生态城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针对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的诸如雾霾、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将景观生态学应用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为合理利用城市土地资源、创建和谐的城市生态系统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以湖北省荆州市为例,探讨了该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现状,并根据景观生态学理论对荆州市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设计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4.
鉴于城市绿地系统的复杂性,将其按功能划分为景观绿地、游憩(兼防灾避险)绿地、生态绿地3 个 子系统。根据协同学原理建立城市绿地系统协同评价模型,以鹤山市为研究对象,确定每个序参量分量的阀值, 并计算其数值,最终得出鹤山市建成区绿地系统整体协调度为0.52,反映出其绿地系统基本协同。3 个子系统中, 景观绿地子系统的贡献值最大,为0.62,游憩(兼防灾避险)绿地子系统的贡献值居中,为0.50,生态绿地子系统 的贡献值最小,为0.48。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对城市绿地进行规划的原因,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的,然后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相关概念和国内外的概况出发,揭示了社会需求的发展使城市绿地系统理论经历了与时俱进、不断丰富与扩展的过程,再归纳总结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及功能。最后以宿州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通过对宿州市城市概况、绿地系统规划现状及优劣势等进行分析来对宿州市绿地系统进行进一步完善的规划,其中规划的内容有规划期限、指导思想、规划范围、指标以及结构等。  相似文献   

16.
汪燕  苗宝成 《甘肃农业》2013,(24):42-45
在对环县县城绿地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相关规范为依据,在该县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运用景观生态规划的相关理论对该县县城绿地系统进行了规划。对县城区绿地系统结构、布局及分类绿地进行规划和调控,体现出“一河、两山、十带”和“一轴、六园、十点”的绿地空间布局结构,形成“水清林茂,绿色满城”的山、水、林、城交融绿化格局。  相似文献   

17.
以山区小城市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规划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出山区小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共同特点,与国家现行有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规范、标准进行对照,分析总结出山区小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总结出的问题,结合工作实践,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李宏旭  董雨欣  刘慧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97-10499
在城市特色化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趋势的背景下,分析了城市绿地特色的构成要素,城市绿地系统特色的表现方法。以黑龙江省双城市为例,解析了城市特色绿地系统的规划目标、规划原则,并详细介绍了形成"百年古堡,百企百园"的城市特色框架的绿地系统布局结构模式。提出适合于城市自身发展特色和生态特征的绿地系统规划应从区域大环境、历史文化积淀、城市发展模式和居民生活方式4个方面进行挖掘和开展,营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绿地系统。  相似文献   

19.
陈静 《农技服务》2009,26(6):119-121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它的一些基本原理,如空间异质性原理、斑块-廊道-基质模式、景观生态规划的总体格局原理等对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指导意义。在绿地系统规划中有意识的加以运用,有利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最终实现系统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经济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欢 《农技服务》2014,(5):195-195,197
本文以宿州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为例,阐述并分析了从游憩功能的新视角研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布局模式,塑造鲜明的绿地系统特色,旨在"以人为本"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体现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