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侧柏毒蛾及其天敌刘玉德,翁殿伊(遵化市国营东陵林场064200)(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关键词侧柏毒蛾,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除治方法,天敌侧柏毒蛾是华北北部山地主要适林树秤侧柏的主要食叶害虫,幼虫取食叶片尖端,嫩叶幼芽为害更重,受害叶片仅留基部,随后...  相似文献   

2.
不同药剂防治侧柏毒蛾对其蛹期天敌昆虫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药剂防治侧柏毒蛾对其蛹期天敌昆虫影响的观察孙礼秋,冯桂永,董存玉,胡美侠(铜山县赵町林场221123)近年来,采用菊脂类、灭幼腺类及生物杀虫剂防治侧柏毒蛾,防效均较好。我们于1993年就不同药剂防治侧柏毒蛾对蛹期几种主要天敌昆虫的影响作了观察,结...  相似文献   

3.
<正> 侧柏毒蛾[Parocneria furva(Leek)]是我省徐州地区侧柏林的主要食叶害虫。我们在1978—1979年通过室内和林间地面试验证明灭幼脲I号(TH 6040)对侧柏毒蛾具有较高的药效。1980年春我们结合飞机治虫,进行了一架次飞机喷洒灭幼脲I号防治侧柏毒蛾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4.
四斑尼尔寄蝇幼虫和蛹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的测定赵绪慧(枣庄市林业局,277137)赵建铭(中科院动物所)俞志顺(菏泽市林业局)大袋蛾是山东林木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四斑尼尔寄蝇NealsomyiarufellaBezzi是其主要天敌,为保护利用该寄蝇防...  相似文献   

5.
蠋敌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兰州皋兰山垒洼山林场,选择相同海拔、坡向和土壤类型刺柏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野外定位研究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观察了兰州皋兰山垒洼山林场蠋敌的形态、生活史、生活习性,对侧柏毒蛾的捕食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蠋敌在该林场1年发生2代,以2龄以上若虫和成虫刺吸捕食侧柏毒蛾幼虫,1头第1代蠋敌一生平均捕食侧柏毒蛾幼虫11-33条,第2代蠋敌一生平均捕食侧柏毒蛾幼虫。9.80条(包括第2代蠋敌成虫越冬后的捕食量)。  相似文献   

6.
食叶害虫发生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几年来,青海省大部分地区林木食叶害虫的危害严重,面积大,势头迅猛。对该省以杨柳科为主的乡土树种而言,严重影响了林木生长,给病虫防治带来很大困难。经森防部门调查,常见的多发性的主要食叶害虫有危害杨树的春尺蛾、柳毒蛾,危害桦树的桦尺蛾、桦三节叶蜂,危害云杉的云杉叶蜂,危害柏树的侧柏毒蛾等。  相似文献   

7.
由苍梧县林业局、广西林业科学院共同完成的“马尾松四种主要食叶青虫综合治理技术研究”项目日前通过了由广西区林业局组织的成果鉴定。该项目1991年开始在苍梧县建立了匕.4万公顷试验林,进行了9年的综合治理,基本摸清马尾松四种主要食叶害虫(马尾松毛虫、沙弥统尺蛾、松茸毒蛾、焦艺夜娥)发生规律和主要天敌;提出以营林措施为主的七项综合技术,使马尾松几种食”叶害虫灾害得到有效控制,改变了松树害虫严重发生的状况。该成果适用于我国南方历个省区对松树食叶害虫灾害的防治,提出了在生态学原理指导下采取掌握虫情动态,搞好测报…  相似文献   

8.
侧柏毒蛾Parocneria furva (Leech)是侧柏的主要食叶害虫之一。在山东普遍发生,近年来有发展趋势,据在长清县大峰山林场对25~32年生侧柏林调查,有虫株率高达100%,每株有虫多达476头,林木受害后,逐渐变黄枯萎,甚至枯死。笔者于1990年开始对侧柏毒蛾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采用踏查与灯诱的方法,系统调查了徐州市铜山区赵疃林场林业昆虫的种类。结果表明,赵疃林场共有林业害虫6目58科167种,较历史记载(5目35科71种)有显著增加,其中,鳞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昆虫种类居多(分别为94,44和22种),分别占害虫总数的56.3%,26.3%和13.2%。调查到的重要林业害虫53种,其中,侧柏害虫仅有6种,双条杉天牛、柏肤小蠹和侧柏毒蛾为侧柏人工林重要害虫,混交林中害虫种类较多,美国白蛾、悬铃木方翅网蝽和舞毒蛾等3种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具有较高的风险等级。共调查到天敌昆虫5目12科22种,以膜翅目和鞘翅目种类居多(分别为8,9种),分别占天敌昆虫总数的36.4%,40.9%。舞毒蛾黑瘤姬蜂、广大腿小蜂、白蛾周氏啮小蜂、白蛾黑基啮小蜂和日本追寄蝇及舟蛾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和杨扇舟蛾黑卵蜂为美国白蛾和舟蛾类食叶害虫重要寄生性天敌,蠋蝽为侧柏人工林害虫重要捕食性天敌。  相似文献   

10.
<正> 蠋敌(Arma chinensis Fallou)是半翅目蝽科的一种捕食性昆虫。在发生杨扇舟蛾、杨毒蛾、油松毛虫、侧柏毒蛾的林内,经常看到蠋敌的成虫和若虫捕食这些害虫,对害虫发生数量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了利用这种天敌昆  相似文献   

11.
无忧花茸毒蛾生物学特性与发生规律刘贤铭1)王海明2)余庆华3)于平增4)周玉亭5)刘建军6无忧花茸毒蛾DasychirahorsfieldiSaunders属于鳞翅目毒蛾科,是山东近年新发现(1990年6月,单县)的一种杂食性食叶害虫。该虫暴食性强...  相似文献   

12.
食叶杨树害虫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树食叶害虫主要是指发生普遍的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尺蠖,舞毒蛾、柳毒蛾和杨毒蛾等。由于杨树食叶害虫涉及种类多,其防治方法也不尽相同,也可参照相关种类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内木材需求量急骤增加,为解决国内木材供需矛盾,我国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将计划营造以亿亩计算的速生用材林基地,而杨树将是主要造林树种,但杨树丰产林不丰产的主要原因是食叶害虫和蛀干害虫的危害,在我国北部地区,食叶害虫以杨尺蠖和舞毒蛾、杨扇舟蛾为主。多年来防治这些害虫主要以喷洒农药为主,虽达到了杀死害虫的目的,但同时也杀死了大量害虫天敌,使之造成了一种有虫必须用农药防治,林木自身不能控制虫情的被动状态。大量农药的使用,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 怎样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呢?随着基因工程的发…  相似文献   

14.
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Chao)属鳞翅目、毒蛾科、柏毒蛾属。蜀柏毒蛾危害柏木、桧柏、侧柏、千头柏等柏科树种,是我县柏木林中的主要食叶害虫。为了掌握蜀柏毒蛾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1981年至1984年,我们在央溪公社化林大队设立固定观察点,开展了室内室外的饲养工作,并在央溪、化林、江口等地设点进行了  相似文献   

15.
侧柏毒蛾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侧柏毒蛾(柏毒蛾,基白柏毒蛾)Parocneria furva (Leech)是柏类的一种主要食叶害虫。1985—1987年此虫在辽阳地区连续发生为害,严重影响柏树生长,给城市绿化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并有逐步扩大为害的趋势。1986年在辽阳市内主要街道、市苗圃、省兽医科研所院内调查,侧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现有林地面积 2 9944 4hm2 (包括大四旁折实面积 ) ,大多为天然次生纯林和人工纯林 ,主要树种的病虫害种类有 70 0余种 ,其中发生面广 ,危害严重的病虫害种类有松材线虫病、泡桐丛枝病、枣疯病、杨树溃疡病、赤松毛虫、日本松干蚧、美国白蛾、大袋蛾、枣尺蠖、双条杉天牛、杨树食叶害虫 (主要是春尺蠖、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雪毒蛾、杨白潜蛾等 )、杨树蛀干害虫 (光肩星天牛、桑天牛等 )、侧柏食叶害虫 (侧柏松毛虫、侧柏毒蛾等 )等 2 0多种。这些病虫害几乎连年发生 ,每年的发生面积 5 0 0 0 0 0~ 90 0 0 0 0hm2 。由于病虫害种类…  相似文献   

17.
落叶松食叶害虫蛹期寄生蜂、重寄生蜂观察初报张贵有,刘伟杰(四平市林业局)程风君(梨树县森防站)落叶松Larix食叶害虫主要有:落叶松毛虫Dendrdimzssuperans,天幕毛虫Mala-cosoma,neustriatestacea,松针毒蛾L...  相似文献   

18.
姚德富  严静君 《林业科学》1993,29(6):497-502
据在北京室内饲养观察,褐菱猎蝽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越冬。卵期 12.1±1.0天。若虫5龄,历期61-83天。成虫羽化后8-30天交配,次年开始产卵。描述了各虫态形态特征。记述了生物学特性。试验表明该虫表明该虫对舞毒蛾、杨扇舟蛾、杨叶蜂、榆毒蛾、黄刺蛾等多种林木食叶害虫有明显捕食作用。  相似文献   

19.
侧柏毒蛾防治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侧柏毒蛾(Parocneria furva Leech)是侧柏林的重要食叶害虫.徐州地区侧柏林面积30余万亩,自1963年侧柏毒蛾出现大发生以来,为防治此虫投入了大量的费用.笔者在70年代初曾开展了侧柏毒蛾防治研究工作;从1978~1981年曾与江苏省林科所汪永俊等有关同志合作,对侧柏毒蛾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近几年来江苏省林技站、徐州市森防站、铜山县赵疃林场等单位对侧柏毒蛾的地面超低量喷雾和防治指标作了研究.本文着重论述侧柏毒峨防治研究工作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并对今后工作提出一些意见,以供参考.1 生物学特性1.1 越冬虫态杨有干在1956年对北京地区侧柏毒峨进行研究时认为此虫以幼虫越冬,实际上他当时仅仅是根据室内饲养作出的推断,而忽略  相似文献   

20.
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是我省柏木林区的严重食叶害虫,发生面积高达200多万亩,给川中农区林业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目前主要以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为主,化学防治虽然对抗灾有较大的作用,但却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矛盾和缺陷;如污染环境、易使目标害虫产生抗性、杀伤天敌,特别是影响桑蚕业的发展。因此,采用生物防治主要是病毒防治蜀柏毒蛾尤为重要和必要。1989~1991年我们对蜀柏毒蛾的活体增殖技术进行了探讨,研究出了3种增殖技术,为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生产奠定基础。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