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近年来,对虾育苗期间细菌性疾病危害越来越严重。中国对虾育苗期间丝状细菌病时有发生,造成虾苗死亡。目前,有关虾苗丝状细菌病防治的报道不多。笔者就在中国对虾育苗过程中,丝状细菌病的防治体会,作些阐述。一、丝状细菌病的症状和危害丝状细菌病病原体为,白色丝状细菌(Lencothrix mucor)又称发状白丝菌、类白丝菌(Loncothrix—Like Filaments)。据报道,该病在中国对虾各期幼体和亲虾均有发生。中国对虾以溞状幼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河蟹育苗生产中丝状细菌病发生日趋严重,给河蟹育苗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河蟹育苗产业的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丝状细菌病的发病时间逐年提前,几乎每个育苗生产单位都不同程度地遇到过丝状细菌病的困扰,由此引起的经济损失一年比一年严重.丝状细菌病已经成为河蟹育苗生产过程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如何防治该病已成为技术人员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三、细菌性疾病虾蟹细菌性疾病是虾蟹最常见、危害非常严重的疾病,有虾红腿病、虾蟹肠炎病、虾蟹烂鳃病、虾烂尾病、蟹水肿病、蟹黄斑病、蟹肝坏死病等,其中虾红腿病、虾蟹肠炎病、虾蟹烂鳃病是最常见的几种,现将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虾红腿病病原:弧菌或气单胞菌。病症:病虾一般在池边缓慢游动,随后逐渐沉底死亡;厌食或食欲不振,附肢变红,鳃变黄,肝胰腺  相似文献   

4.
1999年7月~9月间,天津的一些虾蟹养殖场因暴发纤毛虫及丛状藻附着综合症致使虾蟹死亡,给虾蜃养殖造成危害。该病具有病程长,沉积死亡率高的特点。为了查明此病在本地区的发生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我们对此病进行了流行情况、临床症状、发病原因等方面的调查。经观察和分析,结合水质监测、镜检,采取了生态治理方法,运用了科学的药物配伍技术,初步探索出治疗虾蟹纤毛虫及丝状藻附着综合症的有效方法,并且提出了积极的预防措施。一、流行病学调查1999年夏季天津地区干旱少雨,气温明显高于往年,最高可达40℃,高温期季节相…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海区污染加剧,海水严重富营养化,有害生物增多.在梭子蟹人工育苗中,苗种病害频繁发生,给生产单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多种病害中,危害较大,使人们感到棘手的是丝状菌病和粘污病.笔者通过多年的育苗生产实践,结合他人的做法,较好地解决了丝状菌病和粘污病的防治问题.现将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李水根 《科学养鱼》2023,(10):55-56
<正>近年来,随着河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过程中各种疾病频发成为困扰河鲀养殖从业人员的难题,尤其是刺激隐核虫病,是养殖过程中影响最大的寄生虫病。在广东、海南、广西、福建等省份均有因刺激隐核虫病引起大规模养殖河鲀死亡的报道,当养殖水体水流不畅、水质差、养殖密度高、鱼的体质弱时容易感染,从而给河鲀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从病原学、流行情况、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对养殖河鲀刺激隐核虫病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河鲀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河鲀异钩虫病是日本养殖红鳍东方鲀危害最大的寄生虫病,我国在2002年首次确认此病在养殖红鳍东方鲀时发生,笔者于2002年在暗纹东方鲀亲鱼越冬时发现,2003年和2004年一龄暗纹东方鲀越冬时又多次发现,是目前长江口区域养殖暗纹东方鲀鱼种时发病最严重的,损失最大的一种寄生虫病。本病全年均可发生,危害各生长阶段的河纯鱼,并且常常和纤毛虫病、车轮虫病、细菌病并发。  相似文献   

8.
一、水霉病 该病在鳜鱼卵的孵化、鱼苗、鱼种和成鱼阶段均可发生,主要危害鱼卵和早期鱼苗,是影响鳜鱼孵化率的主要病害。在孵化期间遇水温较低时易感染此病,易使受精卵发育停滞,严重时会互相感染而造成胚胎大批死亡。如及时治疗,胚胎还可继续发育。鱼苗至成鱼阶段的水霉菌,主要是捕捞、转运过程中操作不仔细,鱼体外伤严重,水霉菌感染伤口引起此病,病鱼体表常有白色絮状物,病鱼游动失常,食欲减退,  相似文献   

9.
离壶菌病是海水虾蟹苗期常见且危害比较严重的病害之一,在虾蟹育苗期一旦发生离壶菌感染,如不采取及时、有效措施加以控制,常常引起感染池幼体在一天内大量死亡,几天内此病可传播至整个育苗车间,其感染率和死亡率高达100%。如果对发病培育池消毒不彻底,可导致此后培育的数批幼体连续发病,造成育苗单位巨大经济损失。一、离壶菌的生活史离壶菌病的病原为真菌中的离壶菌属,其生活史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游动孢子期:孢子大小约10微米左右,椭圆形,生有两条鞭毛,可在水中到处游动寻找宿主。2.休眠孢子期:游动孢子一旦遇到宿主(虾蟹类的卵或幼体)即…  相似文献   

10.
黄颡鱼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在黄颡鱼的饲养过程中 ,加强疾病防治是提高其成活率及产量的一项重要管理措施。现将黄颡鱼的常见疾病及其防治方法列举如下。1细菌性疾病及其防治1.1细菌性肠炎病此病主要由点状气单孢杆菌侵袭鱼体产生。主要症状为腹部膨大、肛门红肿 ,轻压腹部、肛门有黄色粘液流出。病鱼游动缓慢 ,离群靠近岸边。剖开鱼腹可见食道和前肠充血发炎 ,严重者全肠发炎呈浅红色 ,血脓充塞肠管。此病对鱼种或成鱼都有危害。防治方法 :(1)鱼种下池时用2%~3%的食盐水溶液浸洗5~10min。(2)坚持“四定”投饵。不投喂腐败、霉变的饲料 ;活饵要用…  相似文献   

11.
白头白嘴病及其防治白头白嘴病是鱼类夏花阶段危害较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尤其对夏花草鱼危害最大。鱼种一旦发生此病,死亡率极高,一日之间成千上万大量死亡也不罕见。主要症状。此病是由粘细菌引起的皮肤病。鱼种染病后,离群独游,且体色变黑,条件反射极为迟钝。将病鱼...  相似文献   

12.
防治河鲀鱼病是越冬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河鲀养殖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几年来,在河鲀规模化养殖越冬中发生病害日益严重,经常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几年的养殖经验,就目前河鲀养殖越冬中常见的几种病害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草药防治中国对虾聚缩虫病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对虾养殖技术和生产规模的不断发展,中国对虾疾病的发生已成为发展养殖的“瓶颈”之一。病害防治越来越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在实际生产中,胡乱用药,用禁药的现象很普遍。因此如何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无公害药物防治此病迫在眉睫。本文就中草药对中国对虾感染聚缩虫的治疗效果作了初步研究,供广大养殖户参考。对虾的聚缩虫病是对虾中常见的、危害较大的虾病,它感染速度快,几天之内便可使池中的对虾绝大部分感染,如不及时防治,甚至会引起感染细菌病,继而发生死亡。  相似文献   

14.
锯缘青蟹常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综合报道了由细菌、真菌、寄生虫和环境变化引起的锯缘青蟹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由细菌引起的病害有弧菌病、丝状细菌病、甲壳溃疡病和黑鳃病;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有霉菌病,由寄生虫引起的病害有蟹奴病、纤毛虫病、藤壶病、甲壳溃疡病和黑鳃病;由真菌引起的病害有霉菌病;由寄生虫引起的病害有蟹奴病、纤毛虫病、藤壶病、由环境变化引起的病害有白芒病、黄斑病、水肿病和蜕壳不遂症。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广西的对虾养殖快速发展,养殖面积在大幅增加,南美白对虾养殖超常规发展,有超过斑节对虾养殖的趋势,新的养殖模式如工厂化养殖、高位池养殖快速推广,单位面积产量屡创新高等。做好对虾病害防治工作、保证养成收获是广大养殖户的迫切心愿。现就我们在养殖实践及技术服务中遇到的对虾常见病害及防治经验措施介绍如下:一、病害发生简述去年广西对虾养殖中病毒性疾病、细菌性疾病、原虫性疾病等均有发生,如白斑病、红体病、丝状细菌病、黄鳃、黑鳃、纤毛虫、夜光虫、软壳等。其中以南美白对虾红体病表现尤其突出。对虾发病时间早…  相似文献   

16.
1999年7月~9日间,天津的一些是蟹养殖场因暴发纤毛虫纺丝状藻附着综合症致使虾蟹死亡,给虾蟹养殖造成危害。该病具有病程长,累积死亡率高的特点。为了查明此病在本地区的发生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丝状细菌病是甲壳类在恶劣的水质条件下容易出现的一种以体表和鳃部病变为特点的疾病,其病原主要是一些以分生方式繁殖、外形呈丝状的细菌,如毛霉亮发菌、发硫菌等。 在河蟹工厂化育苗生产中,由于卤虫价格昂贵,代用饲料的过量使用,致使水质恶化,苗池丝状细菌大量滋生。在  相似文献   

18.
万夕和 《水产养殖》2004,25(3):27-29
近年来,河蟹育苗生产中丝状细菌病的发生日趋严重,给育苗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育苗产业的发展。该病主要发生在每年的3~6月,危害河蟹的卵、大眼幼体及早期幼蟹,导致卵发育停止,幼体运动迟缓,摄食受阻,蝉皮困难而死亡。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丝状细菌病的发病时间  相似文献   

19.
车轮虫病是鱼类常见的寄生虫疾病 ,主要发生在鱼苗和鱼种的培育阶段。 1998年 ,武汉滠口渔场在进行家鱼人工繁殖过程中 ,室内一孵化环道初孵仔鱼发生大批死亡的现象。经过调查观察 ,确诊为车轮虫病 ,经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制止了车轮虫病的继续危害。1999年 ,事先采取了严格的预防措施 ,彻底杜绝了该病的发生。鉴于刚出膜的家鱼苗严重感染车轮虫病的病例虽然很少见 ,但一旦发生 ,损失严重 ,故将其发病症状、病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一、病例滠口渔场共有 8个孵化环道 ,其中 1号环道位于室内 ,其它环道均建于室外。环道的容积为 13.2 m3,水源…  相似文献   

20.
在河蟹、青虾的体表常见寄生生物中,除固着类纤毛虫,还常可见到丝状藻类和水霉,这三类体表寄生生物外观共同症状均为绒毛状,因而在虾蟹养殖生产中,养殖户常因不能将这三类寄生生物病正确区分,而影响治疗效果,有时甚至用药后毫无疗效,给养殖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现将河蟹、青虾这三类常见体表寄生生物病的区别与防治方法分别介绍,供虾蟹养殖户参考。一、纤毛虫病病原包括原生动物环毛目的聚缩虫,原生动物缘毛目的累枝虫、钟虫、单缩虫等固着类生物。症状纤毛虫主要寄生在虾蟹的体表,被感染的虾蟹体表出现大量肉眼可见的灰色或黑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