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农药工业的迅速发展,农林业生产使用了大量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虽对病虫害的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长期不合理使用农药,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为促进我国农林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有必要注意滥用农药给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并根据我国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一、不合理使用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   过量使用农药造成环境污染。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农药,使不少病虫产生了抗药性,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常用药剂浓度越来越大,防治次数越来越多,造成果蔬粮品质下降,使产品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化学肥料的广泛应用使粮食获得了高产,同时给农业也带来了潜在危害.如使用剧毒农药生产的农产品(粮食、果品、蔬菜),都会不可避免的携带农药残留物质;长期使用会造成土壤板结,破坏土壤团粒结构,影响土壤微生物生态平衡,使土壤肥力锐减,造成农产品质量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3.
星天牛和光肩星天牛是阔叶树的两个重要蛀干害虫。它们的幼虫在树干钻蛀孔道,影响树木生长和木材工艺价值,被害严重的树木常风折、死亡,给林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以往防治这两种害虫常使用滴滴涕、六六六、一○五九等农药。由于这些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正在被逐步限制和停止使用。为了寻找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农药代替它们,使用辛硫磷、螟铃畏、杀虫脒和杀虫净进行了防治星天牛成虫的试验;用辛硫磷、氧化乐果、害扑威进行了防治光肩星天牛幼虫的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产地环境污染,过量施用化肥,滥用高残留剧毒农药,是造成枣果污染、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研究表明,通过严格监测大气、水源及土壤质量,选择最佳生态区建园;增施有机肥和磷钾肥,少施或不施氮肥;认真贯彻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病虫防治原则,禁止使用高残留剧毒农药,交替选择使用无公害农药等关键措施,即可有效控制和大大减少产地环境、化肥、农药对枣果的污染,实现枣果的无害化生产,提高枣果的安全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城乡居民因农药残留造成中毒事故的现象已是屡见不鲜,其中主要原因是不合理使用农药的结果.因此,推广无公害瓜菜生产,科学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已是势在必行.本文简要介绍瓜类病害的无公害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
安全果品生产是食用农产品安全生产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一项涉及人民群众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实现果品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 在我国,造成果品中有害物质残留量超标的原因除土壤环境、灌溉水质和大气环境质量外,主要是由于不合理的使用化肥和农药造成的,因此,果品生产上应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品种和使用量,大力推广无公害综合技术措施。 首先,科学使用农药 安全果品生产应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立足保护天敌,保护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和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以及国家明令禁止使…  相似文献   

7.
农药是一类特殊的化学品,它虽然能防治农林病虫害,挽回经济损失,维护生态功能,但如使用不当,也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在多年来的林保工作中,我们始终牢固树立医治林木、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责任意识,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始终将安全牢记心中.恪守优先使用农药代替品,“安全使用农药,使用安全农药”的准则.避免给人类自身、其他生物和生态环境带来灾难。  相似文献   

8.
现在农民种植水稻等农作物需要大量化肥、农药,农业成本居高不下。化肥生产过程中排放废物有害环境,化肥使用过量,不利地力培养,造成恶性循环。农药使用后,所产谷物含有农药残毒,有害人们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9.
《技术与市场》2007,(1):12-12
现在农民种植水稻等农作物需要大量化肥、农药,农业成本居高不下。化肥生产过程中排放废物有害环境,化肥使用过量,不利地力培养,造成恶性循环。农药使用后,所产谷物含有农药残毒,有害人们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枣树病虫害种类较多,根、茎、叶、花、果各部都可受到侵害,尤其是长期使用高毒农药防治,造成大量天敌死亡,病虫抗性增强,枣果中农药残留增加,危害渐趋严重.  相似文献   

11.
辽东山区现有蚕场面积700万亩,是我国重要的柞蚕生产基地。由于长期以来的过度放养、毁林采薪及旱涝灾害,致使其植物层次结构遭到破坏,200万亩蚕场基本沙化。其中94万亩严重沙化,植被盖度在30%以下,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恶化。造成柞蚕茧产量下降,威胁着丹东丝绸业的发展。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辽东蚕场的现状、沙化程度和原因,并就此提出其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浅谈森林生态保护及生态意识的重要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王江 《森林工程》2004,20(3):9-10
洪水泛滥、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不断扩大等事实,都是过度砍伐森林造成的,所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是十分重要的。艾滋病及SAPS病毒都来源于野生动物,呼吁人们要保护野生动物,不要随意猎捕和食用。造成种种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就是人们长期以来在生产和生活中严重地忽视了生态保护措施,缺乏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13.
化学除草剂在人类战胜草害的斗争中,曾经立下了汗马功劳,确实起过不小的作用,特别是缺乏劳动力的国家和地区。但是,化学除草剂毕竟不是一个完美无暇的东西,它也有不能尽如人意之处。大量地、不加限制地使用化学除草剂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化学除草剂和其他农药一样,其使用的针对性很强,稍不小心,用错了品种、用错了时间或用错了方法、器具等,都会给生产造成不可挽回的失误。同时,  相似文献   

14.
蒋亮 《技术与市场》2010,(5):128-128
绿色食品是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合理使用农药、肥料等生产资料是生产绿色食品的重要环节。生产绿色果品,必须杜绝使用剧毒农药,尽量使用少残留的矿物农药,最好使用生物制剂,或利用天敌,或加强以农业措施为主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5.
蝗虫、老鼠是我区草原的两大自然灾害,每年全区草原鼠、虫危害面积几千万公顷,使草原遭到严重破坏,直接影响了畜牧业生产的稳定发展。长期以来主要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和控制了危害,但长期反复使用农药使蝗虫、害鼠产生了抗药性,农药用量不断增加,防治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同时,大量的鼠虫天敌也同时被杀死,草原的生态平衡受到破坏,使鼠、虫危害有增无减。如果注意采用生物防治,发挥天敌抑制作用,就可以使化学防治造成的恶性循环改变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防治病虫害是枣园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化学防治虽高效而及时,但长期过量地使用农药,会产生不良影响。喷雾过程中,约有20% ̄30%药液飘散到大气中;喷过药的叶片落到地面,使环境遭到污染;大量使用剧毒农药,在杀灭害虫的同时,也杀伤了大量的天敌;害虫产生了抗药性,虽用药量成倍增加,但杀伤力却大大下降,从而导致更大剂量的用药,造成恶性循环。为提高枣园经营水平,认真对待农药残留问题,积极实施综合防治病虫害,推广无公害化生产技术,已成为保证果品质量、有益人民身体健康的大事。现就枣园无公害化病虫防治技术措施简述如下。一、预防为主加…  相似文献   

17.
无公害生态枣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树是陕西省主要经济树种之一,现已成为枣区的支柱产业。多年来由于长期过量使用农药,造成红枣品质和质量下降。经过几年的综合防治,佳县红枣已取得了国家有机和日本JAS有机认证。  相似文献   

18.
密云水库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库,供给北京市90 % 的生活生产用水,但是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化肥农药不正当使用造成水源污染、库区污染严重等。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有农林产品供需缺口拉大、过度放牧、基础设施建设等导致资源配置紊乱的宏观经济因素;市场失灵、政策失灵和其它原因。为了保护密水云水库这一重要基础设施,国家先后采取了大力造林,营造水库水源涵养林等,取得了比较明显的生态经济效果。为了更好地保护密云水库,改善生态环境,有必要采取重要措施。环境经济政策为一重要手段,政策设计战略指导为双赢政策,政策设计模式采取政府+ 市场+ 农户的模式,充分发挥市场、政府和农户的作用。并提出了具体宏观、技术、部门环境经济政策。采用回归模型对提出的政策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水源涵养林的收入和补偿费的高低对水源涵养林投资的影响最大,均超过了10 % 。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农药是害虫的克星。长期以来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对保护农林业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和使用过多,已引起害虫产生抗药性,杀死了大量的有益生物,造成环境、食品污染。有报道指出,到1981年止,全世界已有589种  相似文献   

20.
如何安全使用农药省森林病虫害防治站吴智慧现在农林业植物上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均比过去严重,病虫的抗药性增强,用于防治病虫的农药使用日渐广泛,用量巨大。农药的广泛使用,虽然在农林业生产上起了巨大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中毒事故经常发生;经药剂处理过的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