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淳安县地处浙西山区,鲜食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随着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鲜食玉米秋播也成为重要的种植模式之一。秋播鲜食玉米主要供应冬季市场,延长上市期,价格高,不影响后茬种植。为更好的合理利用山地,增加山区农民种植收入,经多年试验和推广实践总结出一套秋播鲜食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为鲜食甜、糯玉米秋播种植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2.
淳安县地处浙西山区,鲜食玉米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随着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鲜食玉米秋播也成为重要的种植模式之一。秋播鲜食玉米主要供应冬季市场,延长上市期,价格高,不影响后茬种植。为更好的合理利用山地,增加山区农民种植收入,经多年试验和推广实践总结出一套秋播鲜食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为鲜食甜、糯玉米秋播种植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西瓜/春玉米-水稻-萝卜四熟种植模式,对创新农业耕作制度、提高农民收益具有重要意义,该模式可在西瓜田间作玉米,实现西瓜、玉米双丰收;玉米和西瓜收获后秸秆切碎直接还田,可为水稻高产奠定基础;水稻收获后在秋冬闲田种植萝卜,能提高复种指数,解决冬季抛荒问题,增加农业效益。为促进该种植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应用,现对该模式的地域选择、茬口安排、相关栽培管理技术等进行总结介绍,以供相关地区域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2007年花生市场价格大幅攀升,玉米和水稻价格变化不大,加之又是花生丰收年,农民种植花生每亩收入1500~2000元,比种植玉米和水稻多收入300~1000元。因此2008年凌海市花生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一些不适合种植的土壤和地区也将种上花生.  相似文献   

5.
萝卜是一种适应性强、病虫少、产量高、用途广的高产作物。具有保健、营养之功效,能作多种烹饪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我省晚秋光热资源丰富,秋闲地多,可大量种植秋萝卜。种植秋萝卜每亩可收萝卜2500~3000公斤,经济收入达1000~1500元,效益较好,是农民增收的一条好路子。种植秋萝卜的关键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6.
为改变种植结构,有效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本文对图们江流域一年两作种植模式进行研究,一季作选取马铃薯3个品种,鲜食玉米4个品种,二季作选取萝卜4个品种、白菜4个品种。初步筛选出适宜图们江流域两季作的品种,鲜食玉米3个品种,马铃薯3个品种,白菜3个品种,萝卜4个品种。  相似文献   

7.
<正>哈密地区光热资源丰富,农民习惯于大麦收后复播玉米。过去农民复播的玉米品种金为六十黄,产量较低。近年我单位从外地引进一些复播玉米品种如墨单8621、海地101等,经多年种植,筛选出高产品种6B1。这个品种1989年在陶家宫乡种植200多亩,一般亩产400—450kg,高者达660kg以上。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简述于下。 一、适时整地,合理密植 哈密地区的正播大麦一般于6月18—27日收割。为不误农时,宜于大麦收割前4—5天浇好犁前水,然后边收割边腾地,立即精耕细耙,随后播种。6B1最佳播期为6月18—22日,最晚不得迟于6月25日。  相似文献   

8.
正笔者近日来到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沙窝萝卜种植基地,了解到这里种植了大约20亩沙窝萝卜,全部采用区农业农村委新引进的线播播种技术种植,使用这种技术不仅能提高约10%的产量,还能节省人力、节约成本。沙窝萝卜种植是辛口镇农民农业收入的重要来源,随着近年来的销售热潮,种子价格逐年提高,也大大提升了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岳普湖县推广实施"两菜一粮"栽培模式。"两菜一粮"模式:早春覆膜种植马铃薯,畦间间作春玉米,或麦田间作大蒜及菠菜等,再种植大白菜、萝卜或恰玛古,由原来的一年种植两季变成一年种植三季,提高单位效益,实现全县蔬菜产业效益、规模双丰收。株行配置:马铃薯起垄种植,垄距1米,1垄2行,株距30厘米,667米2理论株数4444株。玉米隔行在沟底中心种植,行距2米,株距25厘米,667米2理论株数1333株。  相似文献   

10.
玉米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是粮食生产中重要的种植技术,玉米种植业覆盖舒兰市亮甲山乡全部耕地面积的80%左右,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全乡的粮食生产水平和农民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1.
玉米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是粮食生产中重要的种植技术,玉米种植业覆盖舒兰市亮甲山乡全部耕地面积的80%左右,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全乡的粮食生产水平和农民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禄丰县碧城镇农技中心利用本地的气候优势,示范推广一年三熟间套种的种植模式,既提高了复种指数,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有效地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典型的种植模式为玉米-萝卜-油菜,即在每年5月上旬播种玉米,在玉米乳熟期套种一茬萝卜,萝卜进入肉质根膨大期后,再套种一茬油菜,最终实现一年三熟。该种植模式最终可获得每公顷产值5.55-6.75万元。现将玉米-萝卜-油菜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时,扩大了新、奇、特农产品的种植,如黑色大麦、香型水稻、方形西瓜、胳膊粗的萝卜、草莓大的蕃茄等,这对更新农产品品种,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也有少数农户在发展新、奇、特农产品种植时,跨的步子过大,引种的面积过多,忽视了常规优良品种的种植,致使新、奇、特农产品销路不畅时,产品积压,“拣了芝麻丢西瓜”,造成了经济损失.例如,有一个地方,开始种了几百亩黑大麦,虽然产量较低,但因供不应求,价格比普通大麦高近一倍,农民还是多赚了钱;第二年,他们把黑大麦的种植面积扩大到上万亩,结果供过于求,价格大跌,很多农户没有赚到钱.  相似文献   

14.
全膜双垄玉米栽培技术属新兴技术,适用于旱地玉米种植,极具推广价值。应用该技术,既能够解决玉米种植过程中的温度及水分问题,也能够通过地膜全覆盖,对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能够使农作物产量提高,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从而推进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豆面积年年下降,我这个大豆协会会长都快名存实亡了。”黑龙江省依兰县大豆协会会长颜伟说。但近日他终于看到了国产大豆复苏的希望,大豆目标价格改革将有效调动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最近几年,由于玉米、水稻价格逐渐上涨,种植玉米和水稻的收益越来越高。但大豆价格却始终徘徊在每斤2.2元左右,农民种植大豆的收益处于较低区间,远低于玉米、水稻的种植收益。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豇豆-萝卜一年两熟高效栽培模式的研究,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土地的充分利用以及农民经济收入的提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间作套种能提高复种指数,是科学种田的主要内容.采用早稻-荸荠、西瓜-双晚、马铃薯-西瓜-玉米、豇豆-蔬菜(萝卜)-小白菜、地膜西瓜-荸荠五种种植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生产效果,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18.
农村劳动价格、收入结构变化与柑橘种植布局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农村劳动力持续转移背景下,探讨农村劳动价格、农户收入结构变化对柑橘种植布局变迁的影响,对于促进柑橘产业发展和保障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在理论推导基础上,利用柑橘主产省的面板数据建立固定效应模型,从全局和分区两个视角实证研究农村劳动价格、农户收入结构对我国柑橘种植布局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用工价格和非农就业工资的提高对柑橘种植产生负向影响,我国柑橘种植布局正由农村劳动价格较高的浙-闽-粤地区向农村劳动价格较低、以农业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赣南-湘南-桂北扩张;工资性收入提高对柑橘种植产生的收入效应和生产总成本上涨产生的抑制效应,共同作用致使长江中游和鄂西柑橘带种植面积缓慢增长,形成我国柑橘种植“西移内扩”趋势。故而以调控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户收入结构为切入点,是优化柑橘种植布局的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19.
地膜马铃薯-春玉米-大白菜(萝卜)一年三收间套模式,共计一般亩产马铃薯2500公斤以上,玉米400公斤以上,加上白菜(或萝卜),三茬连作亩收入达4000多元,是小麦、玉米连作亩收入700元的近六倍。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玉米栽培模式制约着玉米产业的发展,是玉米产量徘徊不前的直接因素,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玉米畦作是玉米种植史上的改革,是一件简便易行且能提高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