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昌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近几年积极探索研究机采棉技术,总结形成了一套机采棉高产栽培技术模式。2013年,昌吉市推广种植机采棉1 666公顷,占棉花总播种面积的54.95%,其中,在大西渠镇龙河村和滨湖镇下泉子村建立了2个棉花高产示范区,平均667米2产皮棉155.3千克和152.6千克,增  相似文献   

2.
正昌吉市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东邻乌鲁木齐、米泉市,西连呼图壁县,南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相接,北与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市、阿勒泰地区福海市接壤,南北长约260千米,东西宽约30千米,总面积8 215.0千米2。昌吉市荒山荒地造林项目区位于昌吉市前山地带、平原农区的三工镇和大西渠镇,造林总面积200公顷,其中,防护林66.7公顷,经济林133.3公顷。  相似文献   

3.
昌吉市大西渠镇位于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东经87°16′,北纬44°06′,距乌鲁木齐36km,行政区域总面积187 km2,可耕地面积12.9万亩,主要种植小麦、棉花、番茄、油料和园艺等农作物。近年来,大西渠镇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一定的发展,35家专业合作社在种植、养殖、机械作业、土地经营等方面发挥了各自的作用,为大西渠镇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科学化、品牌化、现代化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4.
昌吉市大西渠镇是昌吉市棉花主产区,棉花种植占全镇总播种面积的60%,自2008年开始推广以机采棉技术为核心的示范基地建设,农机装备水平和棉农种植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机采棉示范基地面积达到2667公顷,棉花生产逐步向现代农业迈进,通过几年的摸索。形成了一套机采棉农艺、农机相融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由大西渠镇思源村所在的"昌吉市昊丰农业合作社"牵头,与内地制种客商签订制种销售合同,在大西渠镇思源村、新戽村落实"大西渠镇2015年千亩连片制种豇豆高产示范创建"项目,示范面积201公顷,达到了预期效果。现将制种豇豆高产示范技术总结如下:一、播前准备1.选地、整地和土壤处理1严格选地制种豇豆对土壤质地和肥力要求较高,不能选用粘重和低湿的土壤,应选择肥力中上等的壤土和砂壤土地块,以确保豇豆种植后土壤增  相似文献   

6.
<正>裸仁南瓜又名无壳南瓜、无壳葫芦,因其种子只有种仁无种皮而得名。随着节水滴灌技术在裸仁南瓜上的推广应用,产量和无公害种植程度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近几年,昌吉市裸仁南瓜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267公顷以上,成为大西渠、滨湖、佃坝等镇农民增收的新途径。目前,裸仁南瓜667米2平均产量130千克,最高产量可达170千克,平均667米2均纯收益在1 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7.
正昌吉市大西渠镇新渠村常年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2015年落实玉米制种面积68.7公顷,平均667米2实产377千克,实现了预期目标。一、基本情况新渠村种植制种玉米68.7公顷,土壤肥力均为中上等,经过土地整合后连片种植。100%安装滴灌设施,精细整地,结合整地667米2施入二铵20千克、尿素10千克,播前喷施除草剂,达到待播状态。制种玉米品种由昌吉市昌农种业责任有限公司提  相似文献   

8.
正昌吉市自然条件适合种植籽用西葫芦。近年来,该市进一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积极推广种植优良籽用西葫芦新品种,促进农民增收。2014年,全市籽用西葫芦种植面积达到2 000余公顷,平均667米2产量200千克左右,按照市场收购价20元/千克计算,667米2平均收入4 000元,纯收入近2 000元。在西葫芦生产中,昌吉市农机部门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在田间地头和农民一起研究推广农机化生产技  相似文献   

9.
正一、试验目的通过田间试验,验证激健减量控害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农药残留的作用,为今后生产中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二、材料与方法1.作物品种供试棉花品种为新陆早57号。2.试验对象防治对象棉铃虫。3.栽培条件试验地选择在昌吉市大西渠镇龙河村四区,棉花整体长势良好,土壤肥力中等。示范面积4公顷,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粮食作物产量稳步增长,2010年在我镇主栽玉米郑单958上进行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昌吉市三工镇二工村5组滴灌玉米地,面积667米^2,灰漠土,轻沙壤,土壤有机质11.6克/千克、碱解氮77毫克/千克、速效磷15.6毫克/千克、速效钾162毫克/千克。  相似文献   

11.
<正>2004年以来,昌吉市滨湖乡进行小拱棚梨瓜、油葵套种栽培,其中小拱棚梨瓜每667米2产量达3000~4000千克,产值2000~3000元,后茬油葵每667米2产280~320千克,产值1000元左右。一年两茬作物比传统棉花一年单作经济效益增加2000元  相似文献   

12.
西瓜地套种玉米技术源于农民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种栽培方式,昌吉市农业技术部门在深入调查基础上总结经验,制定出瓜地套种玉米栽培技术.经2012年昌吉市大面积推广应用,效益显著,在收获西瓜的同时,每667米2可收获玉米150~200千克,增收270~360元.基本收回瓜田肥料投入费用;同时瓜地套种玉米可减轻瓜类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一、实施地点和作物地点选择在昌吉市榆树沟镇勇进村3组67公顷加工番茄地,大西渠镇龙河村二片区70公顷棉花地,分别是我市主要种植加工番茄和棉花生产大村,也是虫害发生严重和防控重点村。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昌吉市完成创建粮棉油国家级万亩高产示范片7个,州级千亩连片高产示范点60个,实现高产面积133千米2。通过狠抓组织落实,加强核心技术推广,真正解决农业技术到村到田问题,不断提高技术到位率,实现了大面积高产。一、加强领导和组织落实现在搞高产创建,主要要结合当前现代农业发展,依托土地流转、种植合作社、种田大户等规模种植,通过引入新技术、规范传统技术等,实现各项新技术的集成应用,全面提升技术到位率,促进大面积增产,并辐射带动周围农民应用新技术。在现行农业  相似文献   

15.
董萍 《农村科技》2014,(12):10-11
<正>2013年,呼图壁县推广冬小麦十字交叉网状播种技术示范面积400公顷,以新冬17号为主栽品种,分别确定了40公顷和66.7公顷的核心示范区各1个,设立常规对照区4个。核心示范区实际667米2平均产量分别为506千克和536千克,对照区实际667米2平均产量为445千克,2个示范区较对照每667米2分别增产71千克、91千克。一、技术指标要求连片标准化种植,连片面积不能小于13.3公顷。滴灌冬小麦"井字形"播种法667米2产量550~600千克的群体结构为:基本苗50万~60万株,冬前  相似文献   

16.
2014年,昌吉市榆树沟镇在前进村6组种植制种玉米95.3公顷,示范田667米2产量达517千克,667米2收入2 323.6元。一、示范田概况示范田面积95.3公顷,4月16~28日播种。秋翻深施底肥,春季平、耙、耱联合整地,回收残膜,达到"齐、平、松、碎、净"标准。采用父、母本错期播种,母本机械播种,父本人工点播,母本每穴下籽1~2粒,  相似文献   

17.
GPS卫星导航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发展前景广阔。2013年,昌吉市农机局为了提高农业生产作业质量,争取各级财政购置补贴100万元,引进GPS卫星定位自动导航仪,方向盘式9个,液压式1个,应用到大马力拖拉机自动驾驶系统,甜菜、机采棉、制种玉米、水稻等作物的播种、番茄的起垄、喷灌植保等作业中。建立农机化示范基地6个,完成面积36.7千米2。  相似文献   

18.
一、基本情况昌吉市总灌溉面积4.8万公顷,年需灌溉用水量为3.57亿米~3,现有地表水2.25亿米~3,地下水1.03亿米~3。昌吉市农用机井共626眼(不含小农场、庙尔沟、园艺场),其中六工镇41眼,滨湖乡118眼,佃坝乡92眼,大西渠镇93眼,二六工镇57眼,榆树沟镇140眼,建国路和中山路两个办事处57眼,阿什里乡和三工镇只有人畜饮水机井。三屯河灌区末级渠道共有1867公里,防渗率42%,配套率30%,渠系利用系数0.62,水损比较严重,造成季节性缺水。二、改制前状况1999年以前机全部归村组集体所有,由于管理不善,造成拖欠供电、供水部门水电费越来越多,甚至没有资金维修机井,致使机井不能正常使用,供水得不到保证,造成农作物受早、减产,农民收入减少。例一:城郊夹滩村有土地面积267公顷,500多人口,机井5眼,农作物距河水水源3公里,部分土质为沙性,土层较薄。由于河水不能满足农作物供水需求,  相似文献   

19.
一、试验概况 1.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设在昌吉市三工镇小军户村。供试品种里格尔87—5。前茬小麦,秋翻地,667米^2施底肥磷酸二铵15千克和过磷酸钙15千克,4月9日整地,4月12日机械铺膜,膜幅90厘米,人工点播,  相似文献   

20.
正籽用南瓜幼瓜是上等蔬菜,籽粒可食用,老熟瓜肉是饲养牲畜的优质饲料。目前,南瓜籽市场需求较大,经济效益可观。2015年,昌吉市种植籽用南瓜2 000公顷,667米~2产南瓜籽160千克,按当前市场价20元/千克计算,667米~2产值达3 200元,去除成本1 100元,667米~2纯收入2 100元。现将籽用南瓜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地块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