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施氮后蚯蚓对植物吸氮及微生物固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尿素施用后蚯蚓对植物吸氮量及微生物固氮量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以威廉腔环蚓(Metaphire guillelmi)为试验材料,对比有、无蚯蚓作用下15N标记的尿素施入后植物氮素含量的差异及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培养结束后对植物进行取样测定,发现不同处理间植株氮含量并无显著差异,但接种蚯蚓的处理增加了植株生物量,进而导致蚯蚓作用下的植株总吸氮量提高了约30.8%。从分配比例上看,接种蚯蚓显著增加了植物吸收土壤氮的比例,却显著降低了植物吸收肥料氮的比例。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两处理的全氮(TN)含量均无显著变化,但土壤中来源于肥料的氮却随着培养的进行逐渐降低,且接种蚯蚓使其下降速度更快。微生物生物量氮(M BN)先下降后上升,且接种蚯蚓处理的MBN含量在试验初期(第5d)与试验末期(第30d)较高,但MBN中固定的肥料氮含量始终低于不接种蚯蚓的对照处理。试验过程中,土壤可溶性有机氮(D ON)的含量先下降后上升,与MBN变化趋势一致。与对照处理相比,接种蚯蚓处理的铵态氮(N H4+-N)含量降低,硝态氮(N O-3-N)含量则差异不显著。综上,蚯蚓可通过调节微生物生物量形成氮素缓冲库,从而促进植株对土壤氮而非尿素氮的吸收。  相似文献   

2.
蚯蚓粪生物炭配施对铅污染土壤养分和生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蚯蚓粪生物炭配施对铅污染土壤及生菜生长的影响,本试验利用盆栽方法以不同水平蚯蚓粪(4%E、8%E、12%E)与生物炭(2.4%B、4.8%B、7.2%B)配施处理Pb污染土壤,以不施蚯蚓粪和生物炭为对照(CK),分别测定了土壤的基本化学性质、重金属铅含量,以及生菜生物量和地上部重金属铅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较,蚯蚓粪生物炭配施显著提高了铅污染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及生菜生物量(P0.05);随着蚯蚓粪和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铅污染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均呈增加趋势,生菜中铅含量呈降低趋势,说明二者对上述指标的影响存在加和效应,而对铅污染土壤全磷、全钾、有效磷、铅含量及生菜生物量的影响存在互作效应,分别以4%E+7.2%B,12%E+7.2%B,12%E+4.8%B,12%E+7.2%B,8%E+7.2%B最高。综合而言,适宜的蚯蚓粪生物炭配施有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铅污染土壤铅的固定,降低生菜铅含量并提高生菜产量,本试验以蚯蚓粪8%~12%处理配施生物炭7.2%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实现控制病虫害、促进土壤生态平衡和提高土壤生物肥力的目的,通过设置土壤消毒配合蚯蚓粪及蚯蚓接种,研究设施土壤培肥改良技术对草莓产量的影响,以及对土壤的培肥效果。结果表明:土壤消毒配合蚯蚓接种方式能显著增加第一片叶的叶面积,并能显著提高草莓开花比例和草莓鲜果产量,相比对照,分别提高37.81%、230.64%和15.45%;土壤消毒—蚯蚓粪和土壤消毒—蚯蚓粪—蚯蚓接种2种培肥方式均能增加土壤肥力,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增幅依次为36.01%、14.67%、22.30%和19.58%,同时均能增加土壤中2 mm粒级的团聚体,土壤消毒—蚯蚓粪—蚯蚓接种处理含量最多为7.00%。土壤养分和团聚体含量及草莓性状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草莓百株开花数和土壤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和土壤p H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蚯蚓粪的使用对草莓开花数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蚯蚓粪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物理烘干法测定土壤含水率;利用重铬酸钾容量法-外热法、半微量开氏法、钼锑抗比色法、酸溶-火焰光度计法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测定;用pH计、浸提法和电导法、铵盐交换法对土壤pH、电导率、阳离子交换量测定。[结果]施用蚯蚓粪有机肥土壤的含水率、pH、全氮量、全钾量、阳离子交换量显著高于普通有机肥+化肥土壤,全磷量与有机质含量与普通有机肥+化肥土壤相近,电导率显著降低;蚯蚓粪有机肥土壤较蚯蚓粪+化肥土壤,土壤含水率、pH、全氮量、全磷量、全钾量、电导率、阳离子交换量显著升高,有机质含量相近。[结论]蚯蚓粪有机肥显著影响葡萄园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性,缓解了土壤酸化和盐渍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5.
蚯蚓粪作为贫瘠土壤快速培肥改良剂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农业生产上普遍存在耕地肥力下降问题,成为农作物生长需求的主要障碍。充分利用各种富含有机质和养分的农业废弃物改良土壤,不仅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以减轻农业废弃物对环境带来的污染负荷。本文利用农业废弃物蚯蚓粪作为改良剂快速培肥贫瘠土壤,分别比较了对3种不同土壤的培肥改良效果。试验设置了4个处理,以不加蚯蚓粪的自然土壤为对照,其余3个处理按5%、10%、15%的比例(以体积计算)添加蚯蚓粪,充分混合后直接作为容器栽培基质,测定混合前后土壤氮、磷、钾和有机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混合后各种土壤中有机质以及氮、磷含量显著提高,蚯蚓粪作为快速培肥改良剂在混合比例为5%~10%时,土壤改良后养分含量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6.
蚯蚓粪和菌渣对羊草草原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天然羊草草原退化打草场问题,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7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对照组为不施肥处理组(CK);3个蚯蚓粪处理组分别为45(QYh)、30(QYm)和15 t/hm~2(QYl);3个菌渣处理组分别为45(JZh)、30(JZm)和15 t/hm~2(JZl)。结果表明:1)0~10 cm土层中QYh处理下的土壤pH和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JZh处理下速效钾含量较CK显著增加;10~20 cm土层中在QYh处理下速效氮、速效钾和全钾含量较CK显著增加,其余处理间土壤养分不显著;2)土壤脲酶活性各处理间变化不显著;蔗糖酶活性在QYm处理下较对照显著降低24.35%;在QYh和JZh处理的土壤中碱性磷酸酶活性较对照增加。3)表层土碱性磷酸酶活性与有机质呈显著正相关;10~20 cm土层中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与全钾呈极显著负相关;20~30 cm土层中脲酶活性与速效钾呈极显著负相关,蔗糖酶活性与速效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碱性磷酸酶活性与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呈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4)土壤酶活性随土壤剖面深度增加而降低。综上,蚯蚓粪和菌渣对羊草草原土壤养分和酶活性有积极影响,蚯蚓粪和菌渣高施肥量处理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大豆盆栽试验,研究几种肥料配比和调理剂施用对不同母质发育的侵蚀红壤的培肥效应.结果表明,1)与施用NPK化肥相比,土壤调理剂2号的施用可以提高旱地红壤的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减轻因施用化肥带来的土壤酸化,提高大豆对肥料氮、钾的利用率,增加作物生物量,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施用有机肥可以较快地提高土壤速效氮、磷、钾和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大豆对肥料氮、磷、钾的利用率和土壤微生物活度,施用有机肥或土壤调理剂是提高红壤旱地肥力较好的技术措施.2)3种母质发育的红壤相比较,第四纪红土红壤速效养分较高,板岩发育的红壤植物氮磷肥利用率较高,而花岗岩发育的红壤植物钾肥利用率较低,应重视板岩发育红壤和花岗岩发育红壤的钾素资源补充.  相似文献   

8.
为改良滨海盐碱地土壤性状,保证作物良好生长发育,拟通过调控土壤的化学性状(添加腐植酸)、土壤的生物学性状(添加蚯蚓粪、蚯蚓蛋白菌肥)进行盐碱地的改良,采用盆栽试验方法,以玉米为试验材料,做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添加腐植酸、或蚯蚓粪、或菌肥3种物料相对于单施化学肥料都能不同程度地增加玉米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物量及对养分的吸收量,但降低了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添加腐植酸或蚯蚓粪2个处理的玉米地下部生物量都与单施化学肥料处理分别增加了24.2%和18.2%(P0.05);添加菌肥处理可增加土壤速效养分含量,使碱化度和pH分别下降了9.5%和1.1%(P0.05);添加蚯蚓粪处理使土壤CEC含量增加了3.2%,且能降低土壤中全盐含量;添加腐植酸使有机质提高了4.3%,并降低pH(P0.05);添加菌肥或蚯蚓粪处理可显著增加土壤中的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的含量(P0.05);添加腐植酸、或蚯蚓粪、或菌肥处理的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都低于单施化学肥料处理。因此,在滨海盐碱地上施用化学肥料添加腐植酸、或蚯蚓粪、或菌肥能够改善土壤的性状,促进作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采用田间试验,采取定点动态监测的手段研究不同有机物料部分替代传统肥料,分析有机物料对烟田土壤基本性状和肥力及烟草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株不同生长时期,稻壳生物炭处理土壤p H值都较其他处理有明显的升高;蚯蚓粪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及CEC均保持在较高水平,试验结束期,有机质含量及CEC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比对照分别提高5.6%和6.2%。蚯蚓粪处理土壤全磷、碱解氮、速效磷、缓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而土壤全钾含量却显著低于对照处理,而其他处理与对照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把灭菌蚯蚓粪和未灭菌蚯蚓粪施入水田作基肥,探究蚯蚓粪中微生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把灭菌蚯蚓粪和未灭菌蚯蚓粪通过氮、磷含量换算替代30%化肥作为基肥,设置4个处理(灭菌蚯蚓粪30%替代化肥+70%化肥、未灭菌蚯蚓粪30%替代化肥+70%化肥、100%化肥、不施肥),分析灭菌蚯蚓粪替代30%化肥对水稻产量及根际、非根际土壤有机质、pH、有效磷、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影响。[结果]施用未灭菌蚯蚓粪替代30%化肥处理的水稻秸秆产量最大为(87.99±2.21) kg/hm2;施用蚯蚓粪替代部分化肥整体上可以改良酸性土壤的pH,施用化肥会加强酸性土壤的酸性,根际土的pH略低于非根际土;施用蚯蚓粪可以提高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其中根际土养分含量高于非根际土;蚯蚓粪+70%化肥增加有机质最多,根际土有机质含量比非根际土有机质含量多。[结论]施用蚯蚓粪替代30%可以提高水稻产量,提高根际土和非根际土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改善土壤pH,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蚯蚓粪中的微生物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蚯蚓粪作为基质配料对番茄生长发育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番茄品种粉印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蚯蚓粪配比基质进行袋式番茄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2/3蚯蚓粪+1/3土壤配比的基质对番茄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提升效果最优,可显著提高基质中有机质含量及氮、磷、钾含量,促进微生物量氮、碳含量和有效活菌数;株高显著高于对照,茎粗净生长量为10.59 mm,较对照提高249.5%;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有机酸、维生素C含量均最高,较对照分别提高14.60%、35.33%、52.13%和18.86%;每667 m2番茄产量较对照提高109.72%,净收益达12 916.21元。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2/3蚯蚓粪+1/3土壤配比的基质得分最高,是改善基质理化性质、植株生长发育和提升果实品质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12.
蚯蚓粪是团粒结构非常好的微小颗粒,具有较高的营养成分。在畜禽和鱼类的配合饲料中添加 10— 15%的蚯蚓粪。畜禽和鱼类生长良好。特别是蛋鸡限食和强制换羽期间,用 40%以上的蚯蚓粪代替配合饲料,不但能够节约饲料,也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天津市宁河县蚯蚓购销养殖总场贾立明在多年实践中发现,蚯蚓粪除可代替部分饲料外,还可以入药和做除臭剂,当然更主要的还是用作肥料。据研究表明,蚯蚓粪有如下几种优点: 1.有机质含量多,使土壤微生物繁殖旺盛,特别是好气性微生物繁殖得更多,使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改善,同时还可以预防植物病…  相似文献   

13.
《当代农业》2011,(6):49-49
鸭粪是氮、磷、钾含量丰富,迅速见效的优质肥料,用于农田能起到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在农场种植业现代化生产情况下,能解决鸭粪的堆集、粉碎和机械撒施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土壤营养条件与芦苇生长发育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洋 《现代农业》2010,(7):24-26
在生产管理中要特别注意氮钾营养的协调,有利于提高其肥料利用率和提高产量。土壤氮素含量在一定范围内(12~123.8毫克/千克),含量越高芦苇产量也越高;土壤速效磷含量(5.3~20.9毫克/千克)与芦苇产量无显著相关性;土壤速效钾含量(239~1375.6毫克/千克)与芦苇产量达显著副相关。  相似文献   

15.
林下养鸡对油茶林地土壤以及植株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林下养鸡的油茶林地土壤和植株为材料,研究林下养鸡对土壤以及植株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下养鸡可显著提高油茶植株和土壤中养分水平,且0~20 cm土壤、植株叶片和果实中3种大量元素含量随着植株与鸡舍距离的增加而明显降低,林下养鸡对土壤中有效磷含量的影响最大,0~20 cm土壤磷含量在距离鸡舍10 m处最大,为1.26 mg/kg,是60 m处含量的9.66倍;其次为氮含量,0~20 cm土壤处的最大值为对照组的3倍;对钾含量影响最小,最大值为125.56 mg/kg,仅是对照组的1.29倍。由结果还可看出,林下养鸡对油茶叶片中钾含量的影响最大,最大值为10.66 g/kg,是对照组的2.48倍;其次是磷含量,最大值是对照组的1.65倍;对氮的影响最小,氮含量最大值为18.13 g/kg,是对照组的1.36倍;林下养鸡对油茶果实中磷含量的影响最大,磷含量最大达4.94 g/kg,比对照高出105.45%;对氮和钾的影响较小,氮含量最大为7.77 g/kg,钾含量最大达19.32 g/kg,分别较对照组高出82.65%、79.60%。总体看出,林下养鸡能有效改善0~20 cm的土壤养分,但对20~40 cm的土壤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6.
畜禽粪经蚯蚓采食后,转化成团粒结构蚯蚓粪,无味环保,有益微生物含量多达2×105-8/每克蚯蚓粪,在土壤中形成有益菌源,为植物提供肥效,使土壤肥力明显增强,蓄水透气性提高3倍以上,既是多元素生物肥,又是瘠薄土壤或施化肥过量土壤改良剂,其双重效用是其他农家肥不可比拟的,施用效  相似文献   

17.
黑土中玉米平衡施肥法的有关参数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通过对黑土中玉米不同器官氮、磷和钾含量的分析,得出养分平衡法中的两个重要参数—土壤供给系数和肥料利用率的数值。氮、磷、钾的土壤供给系数分别为0.713,3.683,0.639;肥料利用率分别为54.14%,15.20%,59.55%。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化肥污染和改善稻田土壤肥力,试验施用不同剂量蚯蚓粪有机肥配施化肥,探究对种植水稻东北黑土土壤性状(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和5种酶活(脱氢酶、磷酸酶、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影响,筛选适合水稻生长有机肥用量.结果 表明,8种施肥模式中,蚯蚓粪配施化肥处理土壤性状和酶活高于常规施肥对照组.经主成分分析,碱...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及其演变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2003年辽宁省土壤肥料总站在全省采集土壤样品3 653个,对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土壤养分指标进行了测试分析,对全省土壤肥力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目前辽宁省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呈下降趋势,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稳中有升,速效磷含量上升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20.
<正>蚯蚓在摄取土壤中有机物与植物的嫩茎叶后可排出优质肥料——蚓粪。此外,蚯蚓在土壤中的运动可以使紧实的土壤变得更加松弛,从而提高土壤容纳水气的能力,有利于植物生长。而且蚯蚓还是一些哺乳类、鸟类、爬行类和水生经济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蚯蚓是生态农业循环和生态环境中的纽带性角色,有着无法被取代的重要性,它不仅有药用价值、生态价值、营养价值,更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