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7 毫秒
1.
<正>在鸡孵化之间,因种蛋数量多往往要保存一段时间。在保存的过程中如方法不妥,往往使其变质或出现其他问题,影响孵化工作的进行。为此将保存种蛋应注意的问题介绍如下:1.温度要适宜。保存种蛋温度过高、过低都不好。如果高于24℃,胚胎便开始发育,会导致鸡胚衰老、死亡,孵化时死胎增多;低于5℃时,种蛋受冻,会失去孵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正温度。种蛋保存的适宜温度为12~18℃。鸡胚胎发育的临界温度是23.9℃,为了抑制酶的活性与细菌的繁殖,保存温度要低于临界温度。湿度。保存种蛋的适宜湿度为70%~80%。通风。放种蛋的地方应保持空气新鲜,通风良好,不应有特殊气味。翻蛋。在种蛋保存期间,必须  相似文献   

3.
人工孵化主要条件是温度和湿度.孵化过程包括:翻蛋、照蛋、凉蛋、换气和人工助产等。 1 温度 温度是决定种蛋在孵化过程中胚胎能否正常发育的首要条件.只有在温度适宜于胚胎发育的条件下,种蛋才能正常发育。鸭蛋正常孵化28天出雏,健雏最多,如温度过高,种蛋胚胎新陈代谢加快,发育也加剧,发育周期缩短.提前出雏.可能造成胚胎大量死亡。如温度过低,种蛋胚胎的新陈代谢降低.导致胚胎发育迟缓或停止发育,最后也会引起胚胎死亡。可见,温度是决定种蛋孵化好坏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四、控制好孵化的条件1.温度。鸡胚对温度非常敏感,温度必须控制在一个非常窄的范围内。胚胎发育的最佳温度是37.8℃,若温度过高,胚胎代谢过于旺盛,产生的水分和热量过多,种蛋失去的水分过多,可导致死胚增多,孵化率和健苗率降低;温度过低,胚胎发育迟缓,延长孵化时间使胚胎不能正常发育,也会使孵化率和健苗率降低。一般认为适宜的孵化温度是37.3 ̄38℃.胚胎的发育环境是在蛋壳中,温度必须通过蛋壳传递给胚胎,而且胚胎在发育中会产生热量,当孵化开始时,产热量为零,但在孵化后期,产热量则明显升高。因此,孵化温度的设定采取“前高、中平、后低…  相似文献   

5.
种蛋的选择和保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春是孵化鸡的黄金季节。孵小鸡前,种蛋的选择和保存好坏,直接影响胚胎的发育和雏鸡的品质。因而是获得孵鸡成功的两个主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冬春是孵化小鸡的黄金季节。孵小鸡前,种蛋选择和保存的好坏,直接影响胚胎的发育和雏鸡的品质。因而是获得孵鸡成功的两个主要条件。一、种蛋的选择1.种蛋的来源。应选用来自饲养管理良好的健康鸡群所产的鸡蛋,病鸡产的蛋不要用于孵化,因为有些疾病往往通过鸡蛋传给下一代。种鸡的年龄与孵化率也有关系,一般鸡在第二年产的蛋比较好,孵化率也比较高。2.新鲜种蛋的标准。种蛋保存时间的长短与孵化率也有直接的关系要求越新鲜越好,一般7天内的种蛋最好,最长不能超过15天,15天以上的种蛋孵化率逐渐降低。新鲜种蛋表面覆有一层霜状物,表面鲜艳,气…  相似文献   

7.
<正>种蛋贮藏是否得当,对提高入孵率、出禽率乃至苗禽的成活率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种蛋在贮藏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温度要适宜贮存种蛋的温度若高于24℃,则胚胎开始发育,导致禽胚死亡;若低于5℃,则种蛋受冻,会失去孵化能力。所以,保存种蛋最适宜的温度应为10-15℃。2、湿度要恰当种蛋壳上有许多气孔,在保存期间,蛋内的水分可通过气孔不断被蒸发。为了不使蛋内的水分过分丢失,必须使贮藏室保持一定的湿度。一般  相似文献   

8.
塞北乌骨鸡和罗曼鸡种蛋孵化性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比较研究塞北乌骨鸡和罗曼鸡种蛋的孵化性能,为塞北乌骨鸡系统化选育提供可借鉴的方向.方法分别选取塞北乌骨鸡种蛋和罗曼鸡种蛋5000枚,按种蛋保存的不同时间(3d、6d、9d、12d、15d),各分为五组,研究两个品种鸡种蛋在孵化过程中的失重率以及不同保存时间对失重率和孵化率的影响.结果塞北乌骨鸡胚蛋在孵化过程中失重率均大于罗曼鸡(p〈0.05);塞北乌骨鸡不同保存时间(3d、6d、9d、12d、15d)种蛋失重率、18龄胚胎失重率、孵化率均大于罗曼鸡(p〈0.05);塞北乌骨鸡种蛋保存时间15d,出雏时间推迟,罗曼鸡种蛋保存时间12d,出雏时间推迟;种蛋不同保存时间对雏鸡重无影响.结论塞北乌骨鸡种蛋保存时间比罗曼鸡长,但种蛋失重率、胚胎失重率、受精蛋孵化率相对较低,在以后的选育过程中需加强失重率和孵化率方面的选育.  相似文献   

9.
微量元素硒与家禽的繁殖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日粮中缺硒时,种蛋的孵化率和雏禽的成活率降低,公禽的精液品质下降反之,当日粮中添加足量的硒时,家禽的繁殖力则明显提高,但添加过量则易发生硒中毒。一、硒影响胚胎发育日粮中硒能沉积到种蛋,种蛋中硒又可转移到胚胎组织中,胚胎组织中的硒作为组成部分,参与清除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的H2O2和有机过氧化物使胚胎组织中多不饱和脂肪酸不被氧化,保护胚胎组织细胞,保证胚胎的正常发育。1.硒在种蛋中的沉积种蛋中含硒量取决于日粮中硒的浓度和硒源有机硒如蛋氨酸硒能更有效地沉积到蛋中。饲料中添加有机…  相似文献   

10.
程玮玮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24):128-129
该文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对大鳞副泥鳅和真泥鳅胚胎发育的影响.实验表明,大鳞副泥鳅的胚胎在18~30℃都能孵化发育,在32℃时致死率达93%,适宜发育温度为24~26℃;真泥鳅的胚胎可耐受水温为1 8~30℃,在32℃时致死率达72%.适宜发育温度为26~28℃.  相似文献   

11.
孵化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孵化厂的效益。特别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其孵化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孵化厂是否能做大、做强。那么哪些能提高孵化效果呢?饲养高产健康种鸡,提供优质合格种蛋首先要选择生产性能优异的鸡种,对种鸡进行规范化管理,定期进行消毒,加强种鸡的饲养,保证种鸡的营养和水分的供应。种鸡应在适宜日龄留种,日龄过大、过小都不宜留种。种蛋应严格选择,保证种蛋品质。种蛋的存放种蛋贮存的最佳温度是该种蛋的生理零度。因其品系不同,一般在13℃~21℃范围。对于鸡的种蛋,短期存放适宜温度为18.3℃,在七天以内有效适宜温…  相似文献   

12.
据国外报道,原苏联立陶宛农牧研究所发明了一种应用胚胎免疫法使鸡只免疫的新技术。这种方法是:将蛋壳擦净并经消毒的种蛋放进抗生素溶液中浸泡24h,使抗生素渗入蛋壳和壳膜内,再通过胎膜而进入鸡胚胎内。这样外理后,不但可以使蛋壳、壳膜和胚胎发育过  相似文献   

13.
<正> 种蛋变成雏鸡是由合乎孵化条件的种蛋和一定的外界条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所决定。因此,要提高孵化率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着手。一、入孵品质优良的种蛋种蛋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孵化率,而且关系到雏鸡的健康和成鸡的生产性能。 1、种蛋应来源于健康,高产、饲养管理正常的鸡群。种鸡群应无传染性支气管炎,枝原体、鸡白痢等传染病。因许多传染病可经过种蛋传给下一代,使其后代生产性  相似文献   

14.
以广东温氏集团培育的黄羽肉鸡种蛋胚胎为研究对象,并以与人和小鼠胚胎发育相关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type II receptor,IGF2R)基因为候选基因,进行了SNP位点的筛选和多态性的检测,探讨了IGF2R的变异对胚胎死亡的影响。在IGF2R第34外显子中发现2个SNP位点,对具有AlwNⅠ酶切位点的SNP位点进行了PCR-RFLP检测,分析了胚胎IGF2R的SNP位点PCR-RFLPs基因型在死亡和正常发育胚胎中分布特征。经2χ检验,鸡基因IGF2R第34外显子AlwNⅠ-RFLP基因型在死亡和正常发育胚胎中存在显著差异,在死亡的胚胎中基因型AT的频率(0.326)显著地高于正常发育胚胎的频率(0.077)。  相似文献   

15.
鸡蛋孵化是养殖中一项常规的工作,以下几个因素和技术要点特别重要。1温度1.1温度是孵化最重要的条件胚胎对环境温度十分敏感,只有在适当温度条件下,才能保证家禽胚胎的正常发育,过高过低均会导致胚胎发育异常甚至死亡。胚胎发育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生理零点温度,约为23.9℃,高于生理零点温度而低于最适孵化温度,会延迟胚胎的发育。  相似文献   

16.
孵化禽雏要掌握适宜的温度、温度、通风、翻蛋。晾蛋五大要素,其中温度是关键。孵化鸡雏最适宜温度为37℃~37.8℃。看胎施温法是根据胚胎的发育情况,用调整温度来控制鸡胚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7.
影响种蛋孵化率的因素很多,有遗传因素,种蛋的品质,种蛋的保存时间,种蛋的消毒方式,孵化的温度,相对温度,海拔的高度等。其中在孵化条件达到要求的情况下,海拔的高度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极其显著。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高寒缺氧,海拔高(2900m),氧分压低(14692.08Pa),气候寒冷潮湿,造成外地良种蛋鸡孵化率极低。为探索高原孵化期胚胎死亡的主要原因和时期,我们引进了1000枚黄金褐蛋进行孵化试验,为今后提高良种蛋鸡在高寒地区的孵化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4.种蛋的孵化鸵鸟的胚胎发育过程在母体外完成.完全靠外界提供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转蛋等条件.人工孵化,就是根据鸵鸟胚胎发育的特点,人为创造最适宜的条件,以取得高孵化率.  相似文献   

19.
<正>种蛋在孵化过程中,通过照蛋、称蛋重、解剖以及啄壳出雏时的一系列检查,可及时发现胚胎发会是否正常,了解胚胎死亡情况。一旦发现胚胎发育异常或死亡,就应认真地分析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孵化效果和经济效益。1照蛋照蛋可以全面了解鹅蛋发育情况,了解所用的孵化条件是否合适。如孵化条件不合适即应进行调整,使胚胎发育正常,以利提髙孵化效果。照蛋时要拣出无精蛋和死胚  相似文献   

20.
以强制换羽后第2产蛋期内的滨白鸡为试验动物,在玉米—大豆饼型全植物性无鱼粉日粮(含 Mn 30mg/kg)基础上添加不同水平的 Mn(0,20,40,60,100,300mg/kg),研究日粮中Mn 水平对蛋品质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粮中 Mn 的缺乏导致破损、软壳和异形蛋增加,蛋壳品质下降,但不影响生产性能;在全植物性无鱼粉日粮条件下保持良好的蛋品质和生产性能的 Mn 适宜量应大于70mg/kg。(2)缺 Mn 造成种蛋孵化率降低,它主要作用于胚胎发育后期,使后期胚胎死亡增加;在该日粮下维持较好的种蛋孵化品质的 Mn 适宜量应大于70mg/kg。(3)产蛋期内缺 Mn 引起的蛋品质下降在后期高 Mn 作用下能得到很好的补偿,对前期缺 Mn 引起的孵化上的不良效果后期高 Mn 能给予不完全的补偿。前期饲喂高 Mn 能缓解后期缺 Mn 造成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