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3 毫秒
1.
勃氏甜龙竹竹枝扦插育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勃氏甜龙竹进行埋秆,埋节,高压,竹枝扦插等繁殖方法的对比试验。并进行不同枝龄扦插试验,结果表明,以竹枝扦插繁殖成活率为高,达88.25%;且8和12个月枝龄的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云南甜龙竹无性繁殖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云南甜龙竹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以及对适生环境条件的要求,在云南甜龙竹育苗经验和观测数据基础上,对云南甜龙竹育苗常用的埋节、扦插、分株再繁等3种方法进行了阐述,认为选种是云南甜龙竹无性繁殖育苗技术的关键环节。母竹母枝的年龄和质量、竹节竹枝的位置和质量2个方面的选择是否恰当,是决定竹类无性繁殖育苗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出红叶石楠最佳扦插繁殖技术。[方法]研究不同激素、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及不同基质对红叶石楠扦插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河沙为基质时,以100 mg/L的IBA溶液浸泡处理4 h成活率最高,达50.00%;泥炭土∶蛭石(1∶1)为基质时,以50 mg/L的IBA溶液浸泡处理8 h成活率最高,达76.00%。[结论]红叶石楠扦插应采用低浓度的IBA溶液浸泡较长时间,并应扦插在有良好保温保湿的基质中。  相似文献   

4.
王华  郭颖  林风华  王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490-16491,16556
[目的]探讨粗壮女贞无性繁殖的最佳扦插方式。[方法]以硬枝扦插和短穗扦插的穗条为试材,研究粗壮女贞不同季节扦插、ABT6号20mg/kg浸泡1h处理后扦插和不同枝条来源对扦插成活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扦插密度、光照和土壤肥力对苗木质量的影响。[结果]硬枝扦插在2月下旬和10月中旬扦插的成活率达46.8%~48.8%,短穗扦插在9月上、下旬扦插的成活率在53.5%~77.8%。生根剂处理后硬枝和短穗扦插的生根发芽的株数分别比对照高22.7%和64.6%。不同枝条来源中,以实生苗枝条的生根率最高。光照处理中,插后及时除去遮阴物的处理可提高成活率。土壤肥力对苗木质量有较大影响。[结论]粗壮女贞的无性繁殖以ABT6号处理后在9月份短穗扦插的效果最佳,扦插成活率可提高到86.7%以上,扦插育苗密度以80~150株/m2为宜。  相似文献   

5.
黄大勇  徐振国  李立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308-15309,15326
[目的]预测麻竹林分结构特征与产量。[方法]通过充分调查麻竹林分结构,对麻竹的产量预测,探讨不同留竹量对麻竹产量的影响,得出最优的留竹方式。[结果]麻竹林中胸径整齐度差异显著,立竹密度与立竹胸径差异不显著;同一林分内的不同样地立竹胸径差异不显著;不同麻竹林分类型立竹整齐度差异性显著,立竹均匀度差异不显著。[结论]麻竹产量与胸径之间最优的方程为:y=0.14x2.32,相关系数0.98;麻竹在留2株母竹时,获得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曼地亚红豆杉扦插育苗成活率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曼地亚红豆杉扦插育苗的成活率,为曼地亚红豆杉扦插育苗提供参考。[方法]以5年生曼地亚红豆杉当年生枝条为插穗,6月下旬进行扦插,对不同扦插因子如覆膜与否、基质种类、穗条直径进行对比试验。[结果]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直径在0.3cm以上的粗壮穗条在细黄沙床面、裸床条件下扦插,成活率最高,达90%以上。[结论]为保证曼地亚红豆杉较高的扦插成活率,应选择保水透气性好的材料作为基质,以主侧枝的顶梢粗壮枝条作为穗条,并控制适宜的扦插环境温度及空气湿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生产上提供最佳的西瓜(Citrullus lanatus)嫁接方案,提高经济效益。[方法]采用断根嫁接法对西瓜进行嫁接,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不同扦插深度对嫁接苗生根及成活率的影响。[结果]在自然光和遮阴条件下,不同地温条件下扦插深度对根系生长有较大影响,扦插深度为5 cm时嫁接苗根系生长量较大,而在遮阴条件下扦插深度为1、3 cm时嫁接苗根系生长量较小;自然光下各处理的嫁接苗成活率均达94%以上,而在地温为30℃遮阴处理后嫁接苗成活率显著下降。[结论]扦插深度及遮阴处理影响了嫁接苗的生长及成活率。自然光下处理嫁接苗其生长势及成活率要显著优于遮阴处理,因此在生产中,在冬春季节,建议将嫁接苗置于自然光照下管理,环境温度在25℃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对永瓣藤插条成活率的影响,为永瓣藤的扩大繁殖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NAA和IBA浸泡插穗和在不同采条期进行扦插试验,调查插穗的成活率。[结果]永瓣藤在6月扦插,未经外源激素处理时的插穗成活率最高,为74.4%。[结论]建议永瓣藤适宜的扦插期是6~7月。  相似文献   

9.
对勃氏甜龙竹、马来甜龙竹、黄麻竹在温州景山丛生竹种质资源圃出笋时间及幼竹高生长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勃氏甜龙竹的出笋期自5月底至10月下旬,历时5个多月;马来甜龙竹的出笋期自6月下旬至9月上旬,历时约两个半月;黄麻竹的出笋期自7月下旬至10月上旬,历时约两个半月。3种竹的幼竹高生长过程均遵循“慢、快、慢”的生长规律,呈Logistic增长;其生长速度有差异,最大日平均生长量依次为勃氏甜龙竹(50 cm)>马来甜龙竹(23 cm)>黄麻竹(22 cm)。  相似文献   

10.
新平县经济竹种资源与开发利用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新平县的经济竹种资源丰富,主要有龙竹、勃氏甜龙竹、巨龙竹、麻竹等,随着竹产业的发展,新平县竹子的开发利用程度仍较低,通过对当地经济竹种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调查,提出建议,为未来竹产业的发展方向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1.
对沿海沙地8个竹种根际土壤的酶活性和土壤养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茶杆竹、黄甜竹、花吊丝竹、绿竹、麻竹根际土壤的酶活性都比裸地高;花吊丝竹、绿竹、茶杆竹、黄甜竹、小叶龙竹、麻竹根际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以及氮、磷、钾元素含量均高于其他竹种,且显著高于裸地.相关性分析表明,酶活性与pH呈负相关,有机质含量与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蔗糖酶、纤维素酶活性与土壤养分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刘建祥  付惠  陈厚琴  李向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8946-8947,9005
[目的]研究麻竹竹叶提取物在HCl介质中对Al的缓蚀作用。[方法]采用失重法研究麻竹竹叶提取物在HCl溶液中对Al的缓蚀作用,并采用正交试验探索最佳的反应条件。[结果]麻竹竹叶提取物在HCl溶液中对Al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其最佳反应条件为HCl浓度0.6 mol/L,缓蚀剂浓度1.5 g/L,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6 h,缓蚀率达64.3%。[结论]麻竹竹叶提取物在HCl溶液中对Al具有良好的缓蚀作用,可以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植物缓蚀剂。  相似文献   

13.
珠三角观赏竹类景观应用调查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广东省珠三角的广州、东莞、惠州3个城市的公园或小区的观赏竹应用进行调查,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软件进行分析、建模、排序,结果表明,排名前10的观赏竹种类是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Munro)、白哺鸡竹(Phyllostachys dulcis McClure)、金镶玉竹(Phyllostachys aureosulcataf.spectabilis)、铺地竹(Sasa argenteastriatus E.G.Camus)、黄金间碧玉(Bambusavulgarisvar.striata Gamble)、大琴丝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Flavidorivens’)、唐竹[Sinobambusa tootsik(Sieb.)Makino]、雷竹(Phyllostachys praecoxChu et Chao cv.prevernalis)、湘妃竹(P.bambusoidesform.Lacrima-deae Keng f.et Wen.)、紫竿竹(Bam-busa textilis McClure var.textiliscv.purpurascens)。  相似文献   

14.
车筒竹·箣竹和越南巨竹的力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型丛生竹种车筒竹(Bambusa sinospinosa McClure)、车箣竹(Bambusa blumeana Schult.f.)和越南巨竹(Dendrocala-mus yunnanicus Hsueh)竹材的各力学性质。[方法]选取3年生车筒竹、箣竹和越南巨竹各5株,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制作各力学强度试件,测定物理力学性质,并与传统材用竹种毛竹为参比进行分析。[结果]车筒竹、箣竹和越南巨竹的顺纹抗拉强度分别达到297.3、279.2、265.0MPa,均比毛竹材的相应强度大,顺纹抗压、顺纹抗剪、抗弯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比毛竹材的相应值略小。3种丛生竹的力学强度与竹竿部位有关,从基部至梢部,各力学强度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从力学性能上看,可考虑将车筒竹、箣竹和越南巨竹3种丛生竹种用作竹板材原料。  相似文献   

15.
四川洪雅退耕还林地麻竹生物量和碳储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标准样方法结合数据分析法研究了洪雅县还林地麻竹的生物量、碳储量,研究结果表明:①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平均株高为15.57 m,平均胸径为7.89 cm,单株生物量为8.59 kg,总生物量为27.91t/hm2,碳储量为13.79 t/hm2。②各形态因子之间、地上部分各变量之间、总生物量与地上部分各变量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地下部分各变量与其他变量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③各组分与形态因子的拟合中,以杆和形态因子的拟合为最佳,其方程为Y=-5.885+1.446D-0.108H+0.212d;总生物量与形态因子的拟合中,最佳模型为Y=-4.48+1.623D-0.245H+0.47d。④麻竹各器官碳含量介于0.454 2~0.530 6 g/g之间,平均碳含量为0.486 2 g/g,各器官含碳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杆>蔸>根>枝>叶。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丛生竹资源丰富,但其加工利用的开发远远落后于毛竹。为促进丛生竹的开发利用,以3种常见的大径丛生竹油簕竹、越南巨竹和麻竹为材料,加工成竹篾层积材,并对板材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种竹篾层积材的含水率在7.02%~7.96%之间,符合《竹篾层积材》规定的标准6%~8%;最小静曲强度为118.40,基本达到标准规定的120;最小冲击韧性为112.86 kJ·m-2,均大于标准规定的110 kJ·m-2,即产品主要物理力学性能基本能达到或超过产品规定的指标,板材的胶合性能优良,各物理力学性能间具有较密切的相关性。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开发和利用这3种大径丛生竹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麻竹叶片对营养元素高效利用的最优肥料配方,为麻竹高产高效栽培和科学施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试验共设4个配方施肥处理,分别是处理1:N-P2O5-K2O=19-7-10;处理2:N-P2O5-K2O=17-8-11;处理3:N-P2O5-K2O=12-12-12;处理4:传统施肥(碳铵),研究不同配方施肥对麻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配方施肥能促进麻竹叶片营养元素的吸收,施肥前后各处理麻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处理2、处理1、处理3、施肥前、处理4。[结论]配方施肥处理2的施肥效果最佳,其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均高于其他施肥处理,传统施肥处理4的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反而比施肥前有所下降。可见,配方施肥具有明显提高麻竹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云南重要经济竹种特性及其生产中存在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大型竹勃氏甜龙竹、版纳甜龙竹、麻竹和毛竹是云南的重要经济竹种,近年来被省内外的生产部门广泛引种栽培.通过分析当前竹林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依据各竹种的生态特性以及各地引种后的情况指出:甜龙竹和麻竹在扩大引种中的限制因素是冬季的低温,而毛竹则是冬春季节的干旱.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赤水市不同海拔麻竹生长情况调查分析表明,不同海拔麻竹生长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生长在海拔545m的麻竹生长情况较好,其次为生长在海拔270m的麻竹。另外,不同海拔麻竹胸径分布特征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