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据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指示精神,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编制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土地整治规划,为灾后土地整治活动提供规划依据,为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土地整治工作、尽快恢复灾区生产生活条件奠定基础.本研究对灾区土地受损情况进行了调查,提出了土地整治目标,对因地震灾害损毁的耕地、废弃建制镇和村庄用地、抢险救灾应急用地、过渡性安置用地等统筹做出了整理复垦安排,估算了土地整治投资,明确了土地整治重点,提出了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治潜力评价作为土地整治的一项基础工作,是土地整治项目规划、划分土地整治区和安排布局时序的依据。以江西省龙南县为例,运用定量方法预测了龙南县土地整治具体潜力并对整治潜力定级评价。研究表明,龙南县土地整治潜力巨大,以农用地整治潜力为主,整治Ⅰ级地区比重最高。此研究有助于整合龙南县各类土地资源,协调耕地与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3.
以广东省高州市为例,针对农村居民点存在的建设缺乏规划、一户多宅、闲置土地比重高、空心村等问题,提出适合的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分析方法,测算居民点整治潜力并进行分级,为科学指导农村居民点整治及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缓解高州市用地矛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对于优化建设用地布局、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以北京市大兴区农村建设用地现状为基础,综合考虑大兴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城规划、村庄体系规划等相关规划,确定农村建设用地腾退规模;然后结合土地整治战略分区,分区域科学估算了大兴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根据各区农村建设用地整治的特点,提出了迁村并点整治模式、城镇化整治模式和村庄内部整治模式3种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模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徐州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建设用地刚性需求对农地保护尤其是耕地保护的压力逐渐加大,合理挖掘土地整治潜力,协调土地整治与生态保护十分关键。因此,本文以徐州市为研究对象,以《徐州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编制为项目基础,结合徐州市实际情况,对徐州市土地利用和整治特点进行了分析评价,为做好土地整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重要批示精神,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工作。[1]随着土地整治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转型与推进,编制具有全覆盖、全要素、全类型整治特点的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成为迫切需要。科学评价区域土地综合整治潜力、划分潜力分区是编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前提和基础,[2]本文以田东县为例,在对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现状与成效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适宜性评价,划分农业综合整治潜力、建设用地综合整治潜力、生态修复潜力等级;以行政村作为基本评价单位,利用GIS空间叠加技术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最终得到国土综合整治潜力评价结果,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总体格局划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晓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6,44(21):179-181
土地整治活动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优化用地结构布局、改善人居环境、破解建设用地难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河南省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对土地整治活动提出新的要求,该研究在重新审视土地整治目标和任务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实际情况,以生产、生活、生态多重功能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视角构建了3种土地整治模式——农业土地整治模式、新农村建设整治模式、生态型整治模式,并根据各模式内涵提出土地整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农村居民点土地整治是解决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浪费、居住环境差和增加耕地面积的重要措施,而土地整治潜力分析与计算是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的基础。本研究以烟台市牟平区为例,以乡镇为单位,在社会经济条件和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进行了测算,得到各镇农村居民点整治潜力及潜力系数,并分成四级整治潜力区。结果表明,一级整治区潜力系数为51.30%,距城区较近,经济条件好,应规划为重点整治区和近期整治区;二级潜力区和三级潜力区分别规划为中期整治区和远期整治区;四级区为暂不整治区。研究结果可为牟平区农村居民点整治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开展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评价及整治潜力分析,对各市(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进行评价,查找存在的问题及整治潜力的影响因素,设定评价模型和权重系数,测算人均标准居民点、农村危房改造、中心村建设、进城农民土地腾退及异地扶贫等5个方面的整治潜力。结合ArcGIS软件对遥感影像图、土地变更调查图、土地总体规划图等矢量数据的空间叠加分析成果,得出各市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结果,并划分各市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的等级,用以指导市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的编制以及具体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项目的安排。  相似文献   

10.
对浙江省开展的县级和乡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在规划定位、编制方法、规划内容、空间布局、公众参与和规划衔接等6个方面进行了重点探索。根据试点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土地整治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土地整治规划编制主体与审批权限、土地整治规划与项目设计衔接、乡级土地整治规划内容等4个方面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并就潜力调查分析、弹性化布局、资金渠道分析、数据库建设、公众参与等5个方面提出工作设想。  相似文献   

11.
万平  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5,(19):302-303
土地整治是我国解决人地矛盾、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重要措施,土地整治潜力分析与评价是土地整治规划的基础.该研究以重庆市为例,以区县为单位,在对典型区域调查的基础上,对土地整治潜力进行了测算,得到各区县的整治潜力.结果表明,重庆市到2020年土地整治总潜力为191 169 hm2.研究结果可为重庆市农村土地整治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余峰  叶明珠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386-8387,8411
以芦溪县为例,探讨了在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过程中如何构建土地整治备选项目库,旨在为土地整治备选项目库的最终建立提供参考和依据,进而规范今后土地整治工作,促进土地整治工作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总结《佛山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编制工作的基础上,分析"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整治潜力、空间布局安排等主要任务,明确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思路,探讨规划工作重点难点及对应措施,为规范有序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进一步推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保障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的落地,科学和合理推进"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林吉程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5):194-198
以泰宁县为例,结合该县土地资源环境优势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以乡镇为基本评价单元,在对该县土地整治现状及"十二五"以来的土地整治成效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综合运用ArcGIS、MapGIS等空间分析软件,对农用地整理潜力、工矿用地复绿潜力、未利用地开发潜力、低效建设用地复垦潜力、耕地质量提高潜力及水土流失治理潜力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研究该县土地综合整治潜力,为该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选址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受"保障经济发展,保护耕地红线"政策以及国家重要的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的影响,商丘市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城镇化、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矛盾日益凸显。但是,在商丘市农村普遍存在建设用地布局松散、闲置与废弃地比重较大等问题。该研究根据商丘市农村建设用地现状、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目标,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划分不同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模式分区——城中村改造区、近郊集中整治区、农业综合整治区、复垦重建区、迁村并点中心村建设区、生态保护区,并在分区的基础上,提出6种整治模式,以明确不同区域的整治方向和重点,更好地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  相似文献   

16.
土地整治是人类在土地利用实践活动中不断建设土地和重新配置土地,对土地利用进行外部干预,以实现土地优化利用目标的过程,也是一项推动农村发展的有效工具。本文在充分考虑宣城市经济社会条件、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立足于宣城市土地整治的发展条件,确定了宣城市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推进城乡建设用地整治、开发土地复垦力度、利用土地后备资源的土地整治战略目标。根据宣城市各县(市)区土地整治潜力、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差异,将全市划分为中心城建设用地整理功能拓展区、北部平原农用地整理区、中部丘陵综合整治区、南部中低山水源涵养生态修复区4个土地整治分区,并提出各分区土地整治方向与整治重点。  相似文献   

17.
市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有利于土地整治活动的科学实施和有序开展。目前,广东省首轮市级土地 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基本完成。针对这次规划编制工作情况,进行了综合归纳和总结,指出了规划编制的结构、与 政策形势的紧密关系、区域特性、数据选取和分析手段、内容的刚性和弹性的把握、规划期限和法律法规及文件的标 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应新政策形势,结合客观实际、刚柔并济,合理进行数据资料整理和分析编制市级土 地整治规划的对策,这将为未来广东省市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建设是实现土地信息化管理和建设的迫切需求,是落实基础图件与项目成果的数字化管理、实现"一张图"指导和管理平台建设的要求。该文基于Arc GIS软件平台,在分析解读县级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建设的规程与要求下,阐述了数据库建设的内容与技术流程,列举了数据检查过程中的常见错误及其处理方法,为同期开展土地整治规划数据库建设工作提供新的思路与模式参考,以促进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土地整治与"三农"问题关系的基础上,总结了我国当前土地整治对"三农"问题的成效与不足,提出了科学编制土地整治规划、加强部门联动,整合涉农资金、加强土地整治环境建设、尊重民意,加强土地整治宣传等促进"三农"问题解决的土地整治方略。  相似文献   

20.
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路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中原地区农村建设用地粗放、布局散乱,新农村建设偏重农民自发建设的现状,借鉴国外村镇建设经验,提出应加强中央及地方政府的推动作用,以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整乡(镇)规划,整村推进,坚持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创新农村土地管理机制,有序开展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