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种猪引进1.1制订引种计划规模化猪场应结合自身情况确定种猪引入品种和数量。原则上商品猪场应从单一的种猪场引进后备母猪,以避免发病风险。1.2调查疫情引种前应了解种猪场的猪病流行情况及种猪的健康状况,猪场必须从无疫病流行地区的种猪场引进健康后备猪,同时应了解种猪场的猪病免疫程序及防治措施。1.3隔离消毒猪场应建隔离舍,隔离舍应距生产区300 m以上。种猪引进前30 d应用消毒剂对  相似文献   

2.
正持续的品种改良是猪场提高生产水平和增加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无论是新建猪场还是老猪场,必须做好引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管理好引进的种猪。笔者根据多年猪场管理经验,参照国内外大中型种猪场引种管理经念,结合目前猪场引种实际,浅谈一下猪场引种要点。1引种前的准备1.1隔离舍引种单位应根据引种数量多少设立相应大小的隔离舍,要保证每头种猪有1 m2的有效圈栏(公猪宜在10 m2的单圈饲养)。隔离舍  相似文献   

3.
引种前要根据本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引种计划,计划应包括引进种猪的品种、级别(原种、祖代、父母代)、数量等。同时,要积极做好引种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是应将隔离含彻底冲洗、消毒并且空舍至少一周以上,隔离舍要远离已有猪群。装猪台要建在隔离舍附近,使运猪人员不用进场即可把猪卸入场内,以防止带入疾病。二是对所要引种的猪场进行调查,到能够提供健康无病、性能优良种猪的大型种猪场去引种。  相似文献   

4.
1制定引种计划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引种前要根据本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引种计划,计划应包括引进种猪的品种、级别(原种、祖代、父母代)、数量等。同时,要积极做好引种的前期准备工作。一是应将隔离舍彻底冲洗、消毒并且空舍至少一周以上,隔离舍要远离已有猪群。装猪台要建在隔离舍附近,使运猪人员不用进场即可把猪卸入场内,以防止带入疾病。二是对所要引种的猪场进行调查,选择能够提供健康无病、性能优良种猪的大型种猪场引种。2注意把握后备种猪的挑选原则后备公猪要睾丸发育良好,轮廓明显,左右对称,大小一致,没有单睾、隐睾或赫…  相似文献   

5.
石旭东  梁妍 《猪业科学》2015,(6):108-110
<正>后备种猪的引进对猪场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环,特别对新建的猪场,甚至可以说是决定将来猪场命运的一步。因此,要保证引种成功,在坚持适应市场需求、追求最优遗传品质和健康匹配的总原则下,就必须做好如下工作。1引种前的准备1.1隔离舍等的准备隔离舍(场)最好设在场区外,且最好是从来没有养过猪的;宜配套运动场,以供种猪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保证肢蹄的健壮。隔离舍(场)必须提前  相似文献   

6.
李荣娣 《养猪》2007,(3):44-44
1猪场引种前应做好两项准备工作1.1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引种计划,包括品种、种猪级别、数量。并做好引种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如在种猪到达前应将隔离舍彻底冲洗、消毒,并且空舍至少7天以上,隔离舍要远离已有猪群。  相似文献   

7.
<正>养猪户每年都要从外面引入新种猪,更新猪场的血液,以提高猪的品质。但有些养猪户在引种前后准备不足,操作不当,往往导致不必要的损失。做好种猪引进前后的饲养管理工作,将直接影响引种效果。1消毒圈舍消毒。引种前应将隔离舍提前1周彻底清洗3遍,并用0.5%的强力消毒灵溶液封闭喷雾或洗刷消毒两遍,隔离舍要远离现有猪群。在种猪到来的前一天,对卸猪台及周围3 m左右的地方用2%的火碱溶液彻  相似文献   

8.
引种前应做好疫病情况调查、种猪性能调查,做好隔离舍的准备工作,猪场应设隔离舍,要求距离生产区最好300m以上距离,在种猪到猪场前7-30d对隔离舍及用具进行多次严格的消毒。  相似文献   

9.
引种前应做好疫病情况调查、种猪性能调查,做好隔离舍的准备工作,猪场应设隔离舍,要求距离生产区最好300m以上距离,在种猪到猪场前7~30d对隔离舍及用具进行多次严格的消毒。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引进种猪过程中减少种猪的应激,最大限度减少种猪的死亡,引入品种优良、无疫病的健康种猪,免除后顾之忧,养猪户应注意以下事项。1作好引种前的准备工作引种前要制定详细引种计划,并结合自己猪场的实际情况和所需品种的数量,有选择地购进种猪。引进种猪要选择正规、信誉好的大型养猪场,并要掌握该养猪场繁殖的各品种种猪的选育标准,经过详细调查在无疾病种猪场引进种猪,同时要了解该种猪场的免疫程序及其具体措施。选购种猪时,除了要向种猪销售单位索要具有兽医检疫部门出具的检疫合格证外,还要注意:要求品种纯正,活泼喜动,个体发育良…  相似文献   

11.
1引进种猪的双重检疫 在引种前应对欲引种的种猪场的疾病流行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根据本场疾病流行状况,有针对性地要求种猪场对某些疾病进行检疫。检疫结果经确认后,方可引种。引进种猪到场,必须进行隔离观察。引进的新种猪至少需要8星期对其检疫,这8星期又分为2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非瘟背景下规模化猪场各生产阶段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 购进种猪的管理生产者购进种猪要根据市场需要、自己的环境条件选择种猪场,同时依据种猪场的技术含量、生产规模(基础群)、自然环境、健康状况、信誉、售后服务等因素进行选择,不宜多场引种。做好检疫工作,避免潜在疫病的交叉感染。新建猪场更应慎重。(1)种猪抵场前准备好隔离检疫舍,并安排好独立的饲养管理人员,进场前3 d需重复清洁、消毒隔离检疫舍和认真消毒栏舍所有用具和运输车辆。(2)进场猪只按大小分群消毒完毕后,先喂给淡盐水、维生  相似文献   

13.
正近日,蒙自市冷泉牧业小镇种猪场顺利引进种猪3300头,为冷泉镇乃至整个蒙自市发展生猪产业和冷泉种猪场顺利实现两年生产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据了解,冷泉牧业小镇种猪场这次引进的种猪都是从奋斗原种场引进的新法系大白种猪,共计引进3 300头,分3 d完成引种。为了保证这次大规模的引种工作顺利完成,且不出任何纰漏和闪失,早在引种前2个月,种猪场就抽调大部分员工参与了田坝隔离场的国外引种,  相似文献   

14.
一个好的品种,是增加养猪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在选购时应选择生产性能高和健康的种猪。现就谈谈引进种猪时需注意的几个问题。1做好引种前的准备(1)调查了解种猪养殖场的规模、信誉度,是否持有《种畜生产经营许可证》,是否有疫情发生,以及选择技术水平较高的场,从而保证种猪的质量。(2)做好引进种猪的隔离舍准备,隔离舍应选择远离饲养场,并对隔离舍彻底清扫、消毒,消毒药最好选用较强杀菌力的,以保证栏舍的干净卫生。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一些规模猪场由于在运行体制、生产管理、防疫措施和技术等方面存在不足,如信息不畅、猪场间缺乏信息沟通,没有采取有效的疾病控制措施及监测手段等,使疾病多发,出现了疾病流行增加的趋势,给规模养殖业主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1引种不科学在引种前,对欲引种猪场有无疫病流行了解不够,把关不严,没有做相关疾病检疫,引进了健康水平不高的种猪。有的猪场就根本没有隔离设施或即使有也没有应用,多数猪场引种不进  相似文献   

16.
陈健雄 《养猪》2002,(3):30-31
为提高猪群总体质量和保持较高的生产水平,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猪场和养猪户都经常要向质量较好的种猪场引进种猪.怎样才能引到优良的种猪并能安全、顺利的投入生产,发挥其应有效果呢?笔者十多年来曾多次从国内外引进猪种,总结起来,一般应从下列各方面着手做好种猪引种工作. 1 引种前应做的准备工作 1.1 制订引种计划 猪场和养猪户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种群更……  相似文献   

17.
1 品种选育 1.1 养殖场应从有《种畜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引种,引种前应了解引种猪场的生产系谱、养殖档案、种猪免疫程序,母猪繁殖性能及死胎、木乃伊胎比例,种猪场的疫病流行情况及种猪疫苗注射情况,同时要求种猪场提供出场清单和种猪合格证,并在当地的畜牧兽医站开具产地检疫证明.  相似文献   

18.
<正>规模化外三元商品猪养殖场每年需要从原种猪场引进长大二元后备母猪或大约克、长白纯种后备母猪来补充自然更新和淘汰母猪,以保证猪场正常运行的生产需求,维持猪群结构的稳定。然而,引进什么品系的种猪、到哪里引种、引入的种猪如何隔离、驯化以及后备母猪如何进行饲养、调教、利用等技术环节是众多猪场都要面对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来对规模猪场的指导经验,提出以下几个技术要点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9.
1种猪的选择通过猪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引种计划,确定引进猪只的品种、种猪级别和数量。选择从能够提供健康无病、性能优良种猪的大型种猪公司引进。确定人员的配备,并于引种前将隔离舍及用具彻底清洗、消毒,并且隔离舍空舍至少一星期以上。挑选的后备母猪乳头排列整齐均匀,有一定间距,没有无效乳头,并且选择外阴较大且下垂的个体,阴户发育较小而且上翘的母猪往往是生殖器官发育不良的个体。  相似文献   

20.
<正>种公猪的选择对于种猪场及商品猪场来说都是一件大事。为了保证引种成功,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工作,需要在引种目标、引种来源、选择方法、运输与隔离、免疫检测、常规保健与净化等多个方面做好准备工作。1引种目标设定引进种猪的主要目标包括:性能目标、体重、引种数量、价格、品种等等。引种应该根据实际需要,结合猪人工授精站点的整体需求进行规划。目标的设定应与费用的支出密切相关,目标过高,则费用过大;目标过低,容易造成引种效率降低,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